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00例

张丽萍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摘要: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病程漫长,表现多样,轻重不一,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和应用,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有了较准确的判断.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00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水蛭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水蛭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再灌注模型,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Ca2+含量的变化,脑组织匀浆及血清中的MDA,SOD,NO的含量;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水蛭注射液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Ca2+含量,降低血清及脑组织中MDA,NO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细胞形态学变化显示该药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效果优于对神经胶质细胞的保护效果.结论:水蛭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与药物剂量大小关系不密切;对大鼠大脑灰质的防治效果比对大鼠大脑白质的防治效果好.

    作者:董少龙;刁丽梅;窦维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风毒邪论与兴奋毒性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几十年来国内外对中风进行大量研究,成果丰硕.但对其治疗均无突破性进展,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的状况仍未能根本改变,成为当今世界医学一大难题.国内有的学者提出中风毒邪论[1,2],结合现代医学中风的病理生理新成就,认为这是提高中医治疗中风疗效的关键.本文在分析这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病机理论、兴奋毒性理论的临床和动物实验资料、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对中风毒邪论与兴奋毒性理论的相关性及其实践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蓝毓营;韦必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肾脏穿刺术的整体护理

    采用肾脏穿刺术是肾脏病专科经常遇到的技术性操作,是经皮肤穿刺取肾活体组织的检查,其检查结果可协助临床诊断,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预后.做好肾脏穿刺术前后的护理是穿刺成功与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我科2001-2002年间对48例肾脏穿刺术进行整体护理,并与1998-1999年行功能制护理的35例肾脏穿刺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车莉莉;王松龄;朱良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归脾汤加减协同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椎病78例

    近年来,笔者用归脾汤加减为主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椎病78例收到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闭业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舒筋活血方熏洗治疗膝部骨折后关节活动障碍81例

    膝部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受损部位长时间活动受限,常常引发肌肉、肌腱及关节等粘连,导致患者关节屈伸不利、僵直甚至关节功能丧失,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复位纠正后尽早采用舒筋活血方熏洗,能有效防止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并能较好改善各后遗症,恢复受损肢体的功能,临床上常常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我院骨科近期81例膝部骨折患者术后熏洗治疗情况简介如下.

    作者:殷捷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椎炎32例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其特点为累及全部或多数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笔者临床应用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廷伟;齐达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近况

    急性出血性中风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预后凶险,以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探讨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的治疗方法,仍是目前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拟芩槐汤治疗小儿湿热泄泻106例

    笔者于1998-2001年以自拟芩槐汤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106例,取得满意疗效.106例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小1个月,大24个月,平均12个月;病程短1天,长7天,平均4天.

    作者:施海优;施海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徐富业教授临床经验掇萃

    徐富业,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批准的第三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全国中医肝胆病学术委员会学术顾问,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

    作者:庞学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吴茱萸敷脐合桂连丸汤剂加味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57例

    目的:观察吴茱萸敷脐合桂连丸加味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吴茱萸敷脐合桂连丸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思密达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止泻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吴茱萸敷脐合桂连丸加味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

    作者:苏慧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整脊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58例

    腰椎不稳是造成下腰痛的比较常见的原因.自2002年9月-2003年9月,我们共收治腰椎不稳症患者58例,运用脊柱损伤性疾病整治手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麦敏军;韦贵康;何元诚;陈锋;许建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生脉饮中人参与党参的薄层鉴别

    生脉饮早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具有益气生脉、养阴敛汗、生津保肺之功效.方中君药为人参或党参,以人参为君,则大补元气,健脾养胃;若以党参为君,则侧重于生津养血,补中益气.二者主治功效不同,且在价格上人参远比党参高得多,因此许多厂家受利益所驱,常以党参代替人参,造成患者服用后效果不理想.为此本文对人参方生脉饮、党参方生脉饮进行薄层鉴别,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青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针刀加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4例

    自2000年9月-2003年9月,笔者采用小针刀加拔罐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4例,并与推拿法治疗的22例进行对照观察,发现小针刀加拔罐治疗明显优于推拿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钦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00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病程漫长,表现多样,轻重不一,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和应用,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有了较准确的判断.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00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Protrusion,以下简称LDP)是引起腰腿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法.Spangfof总结2540例腰椎间盘摘除病例时发现,约30%的患者术后仍有腰腿痛[1].

    作者:黄锦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补肾生精方

    肉苁蓉12g 锁阳10g 山茱萸12g菟丝子10g 覆盆子10g 枸杞子10g五味子3g 女贞子10g 金樱子30g炙甘草6g性质功效补益剂。补肾益精。

    作者:张达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健胃愈疡散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80例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具有病久、难治、病情复杂、易复发的特点.近年来我们用自拟的健胃愈疡散长期口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韦朝霞;陈建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法治疗颈性头痛37例

    颈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疑难症,常易被误诊.1990年来笔者用手法治疗37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世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养阴清热调冲任治疗经前期痤疮36例

    经前期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在临床中容易被皮肤科医师忽视.笔者自1999年来以养阴清热调冲任为主治疗经前期痤疮,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于下.

    作者:吕海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泄泻35例

    近年来,笔者以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泄泻35例,收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施晓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