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阴清热调冲任治疗经前期痤疮36例

吕海香

关键词:痤疮, 月经周期, 养阴清热调冲任
摘要:经前期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在临床中容易被皮肤科医师忽视.笔者自1999年来以养阴清热调冲任为主治疗经前期痤疮,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于下.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治疗颈性头痛37例

    颈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疑难症,常易被误诊.1990年来笔者用手法治疗37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世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肾脏穿刺术的整体护理

    采用肾脏穿刺术是肾脏病专科经常遇到的技术性操作,是经皮肤穿刺取肾活体组织的检查,其检查结果可协助临床诊断,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预后.做好肾脏穿刺术前后的护理是穿刺成功与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我科2001-2002年间对48例肾脏穿刺术进行整体护理,并与1998-1999年行功能制护理的35例肾脏穿刺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车莉莉;王松龄;朱良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冠心病 偏头痛 男性乳房发育症 肠激惹综合征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蒙木荣教授辨治肾病蛋白尿临床经验

    吾师蒙木荣教授为广西名中医,长期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近三十载,精于医道,重在实践,对多种肾脏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吾有幸随师侍诊于左右,亲听教诲,获益良多,现将老师治疗肾病蛋白尿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程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补气运脾汤加减治疗药物性胃肠道副反应38例

    在临床中,常见一些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精神病患者在服用降血压药、降血糖药、抗结核药、抗类风湿药和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恶心,哎吐、纳呆、脘胀等胃肠道副反应,导致患者停止治疗.

    作者:吕汉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泄泻35例

    近年来,笔者以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泄泻35例,收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施晓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亚低温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亚低温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并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2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2组于治疗后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3.33%,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给予亚低温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耀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壮医针挑疗法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6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临床分为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三类[1].其中原发性甲亢又名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在临床中为常见.笔者自2000年1月至今,采用壮医针挑术加雀啄灸治疗66例原发性甲亢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乐小燕;陈日兰;汤献忠;毛曦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加用玉屏风散对血清总IgE值升高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用玉屏风散对血清总IgE值升高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IgE水平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联合刻免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刻免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复发率及血清总IgE水平.结果:2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清总IgE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玉屏风散能调节IgE介导的体液免疫.

    作者:邓翠荣;张鹏;陈红路;宋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生脉饮中人参与党参的薄层鉴别

    生脉饮早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具有益气生脉、养阴敛汗、生津保肺之功效.方中君药为人参或党参,以人参为君,则大补元气,健脾养胃;若以党参为君,则侧重于生津养血,补中益气.二者主治功效不同,且在价格上人参远比党参高得多,因此许多厂家受利益所驱,常以党参代替人参,造成患者服用后效果不理想.为此本文对人参方生脉饮、党参方生脉饮进行薄层鉴别,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青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养阴清热调冲任治疗经前期痤疮36例

    经前期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在临床中容易被皮肤科医师忽视.笔者自1999年来以养阴清热调冲任为主治疗经前期痤疮,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于下.

    作者:吕海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针刺头部同侧运动区治疗中枢性瘫痪16例

    临床上运用头针治疗中枢性(脑性)瘫痪常取瘫痪肢体的对侧头部运动区进行针刺[1].但笔者近年来对一侧中枢病变导致同侧肢体瘫痪患者,运用针刺头部同侧运动区治疗临床亦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建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骨疏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骨量减少93例

    目的:观察自拟骨疏汤治疗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原发性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患者93例,给予骨疏汤,观察骨密度值、临床症状、转氨酶、尿素氮、血尿常规.结果:综合疗效显效56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8.17%;临床主症疗效显效65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84%;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分别为63.4±11.23,66.51±11.26,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疏汤安全可靠,能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从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作用.

    作者:杨腾衡;卢栋;郑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龙血素B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龙血素B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抗血栓、抗血瘀、抗凝血、镇痛等试验来观察龙血素B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龙血素B 0.092g/kg对大鼠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比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龙血素B 0.046g/kg对全血比粘度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二者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龙血素B 0.046g/kg,0.023g/kg能明显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此外,龙血素B0.046g/kg还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龙血素B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药理作用.

    作者:邓家刚;黄海滨;农毅清;刘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近况

    急性出血性中风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预后凶险,以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探讨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的治疗方法,仍是目前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健胃愈疡散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80例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具有病久、难治、病情复杂、易复发的特点.近年来我们用自拟的健胃愈疡散长期口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韦朝霞;陈建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归脾汤加减协同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椎病78例

    近年来,笔者用归脾汤加减为主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椎病78例收到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闭业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克痔消炎止血膏对混合痔术后伤口的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克痔消炎止血膏对混合痔术后伤口的作用.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克痔消炎止血膏进行伤口换药,对照组40例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进行伤口换药,观察2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内痔结扎脱落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内痔结扎脱落和伤口愈合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伤口疼痛的减轻、预防水肿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痔消炎止血膏对于混合痔术后伤口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温玉玲;张朝斌;张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舒筋活血方熏洗治疗膝部骨折后关节活动障碍81例

    膝部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受损部位长时间活动受限,常常引发肌肉、肌腱及关节等粘连,导致患者关节屈伸不利、僵直甚至关节功能丧失,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复位纠正后尽早采用舒筋活血方熏洗,能有效防止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并能较好改善各后遗症,恢复受损肢体的功能,临床上常常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我院骨科近期81例膝部骨折患者术后熏洗治疗情况简介如下.

    作者:殷捷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整脊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58例

    腰椎不稳是造成下腰痛的比较常见的原因.自2002年9月-2003年9月,我们共收治腰椎不稳症患者58例,运用脊柱损伤性疾病整治手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麦敏军;韦贵康;何元诚;陈锋;许建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