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运用头针治疗中枢性(脑性)瘫痪常取瘫痪肢体的对侧头部运动区进行针刺[1].但笔者近年来对一侧中枢病变导致同侧肢体瘫痪患者,运用针刺头部同侧运动区治疗临床亦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建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亚低温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并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2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2组于治疗后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3.33%,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给予亚低温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耀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膝部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受损部位长时间活动受限,常常引发肌肉、肌腱及关节等粘连,导致患者关节屈伸不利、僵直甚至关节功能丧失,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复位纠正后尽早采用舒筋活血方熏洗,能有效防止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并能较好改善各后遗症,恢复受损肢体的功能,临床上常常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我院骨科近期81例膝部骨折患者术后熏洗治疗情况简介如下.
作者:殷捷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腰腿痛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腰腿痛的病因不外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年老体虚等.在对整个腰腿痛的认识过程中,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不能忽视的,因为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过程.
作者:辛波;许志效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用玉屏风散对血清总IgE值升高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IgE水平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联合刻免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刻免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复发率及血清总IgE水平.结果:2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清总IgE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玉屏风散能调节IgE介导的体液免疫.
作者:邓翠荣;张鹏;陈红路;宋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克痔消炎止血膏对混合痔术后伤口的作用.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克痔消炎止血膏进行伤口换药,对照组40例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进行伤口换药,观察2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内痔结扎脱落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内痔结扎脱落和伤口愈合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伤口疼痛的减轻、预防水肿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痔消炎止血膏对于混合痔术后伤口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温玉玲;张朝斌;张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经前期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在临床中容易被皮肤科医师忽视.笔者自1999年来以养阴清热调冲任为主治疗经前期痤疮,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于下.
作者:吕海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徐富业,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批准的第三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全国中医肝胆病学术委员会学术顾问,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
作者:庞学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张仲景的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中,直接与针灸有关的条文达69条,应用的穴位有风池、风府、期门、巨阙、大椎、肺俞、肝俞、劳宫、关元等14个,治疗病证条文32条.他的针灸思想仍是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针灸的基本方法是因势利导,用针刺祛邪,温灸扶正;他还善于用灸法回阳救逆,辨治厥证.仲景还对当时普遍使用温针、火疗法产生很多误治变证的情况,阐明误用的危害,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救误方法.本文试对其针灸学术思想探析如下.
作者:许明辉;邹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吴茱萸敷脐合桂连丸加味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吴茱萸敷脐合桂连丸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思密达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止泻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吴茱萸敷脐合桂连丸加味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
作者:苏慧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具有病久、难治、病情复杂、易复发的特点.近年来我们用自拟的健胃愈疡散长期口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韦朝霞;陈建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2000年9月-2003年9月,笔者采用小针刀加拔罐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4例,并与推拿法治疗的22例进行对照观察,发现小针刀加拔罐治疗明显优于推拿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钦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肉苁蓉12g 锁阳10g 山茱萸12g菟丝子10g 覆盆子10g 枸杞子10g五味子3g 女贞子10g 金樱子30g炙甘草6g性质功效补益剂。补肾益精。
作者:张达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临床分为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三类[1].其中原发性甲亢又名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在临床中为常见.笔者自2000年1月至今,采用壮医针挑术加雀啄灸治疗66例原发性甲亢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乐小燕;陈日兰;汤献忠;毛曦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生脉饮早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具有益气生脉、养阴敛汗、生津保肺之功效.方中君药为人参或党参,以人参为君,则大补元气,健脾养胃;若以党参为君,则侧重于生津养血,补中益气.二者主治功效不同,且在价格上人参远比党参高得多,因此许多厂家受利益所驱,常以党参代替人参,造成患者服用后效果不理想.为此本文对人参方生脉饮、党参方生脉饮进行薄层鉴别,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青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几十年来国内外对中风进行大量研究,成果丰硕.但对其治疗均无突破性进展,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的状况仍未能根本改变,成为当今世界医学一大难题.国内有的学者提出中风毒邪论[1,2],结合现代医学中风的病理生理新成就,认为这是提高中医治疗中风疗效的关键.本文在分析这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病机理论、兴奋毒性理论的临床和动物实验资料、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对中风毒邪论与兴奋毒性理论的相关性及其实践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蓝毓营;韦必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长期以来,重楼和拳参在药品采购和临床调配时常发生混淆和误用的现象,这除了因为彼此外观相似、功效相近外,还和各地区用药习惯不同及文献药名记载不统一有关.其实,重楼与拳参是两种不同种类的植物药材,二者药性、成分及功效都有不同之处,临床上如果相互误用或混用,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二药对比区分如下.
作者:柳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Protrusion,以下简称LDP)是引起腰腿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法.Spangfof总结2540例腰椎间盘摘除病例时发现,约30%的患者术后仍有腰腿痛[1].
作者:黄锦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急性出血性中风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预后凶险,以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探讨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的治疗方法,仍是目前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