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轼;林洁;张浩
四肢骨折、脱位损伤引起肢体肿胀和局部功能障碍,有些迁延较久,影响功能恢复,为骨伤科临床常见的问题之一.自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该症16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品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8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30例,在内服654-2和西比灵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自拟止痛汤;对照组加服谷维素,维生素B1,去痛片或颅通定.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654-2和西比灵基础上加服自拟止痛汤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潘源邦;甘路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在临床比较常见,治疗方法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疗效特别是远期疗效不够理想.笔者从2001年3月~2002年5月采用艾灸配合穴位药物注射治疗该病30例,并设对照组29例.经对照比较,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启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精神病患者出于精神疾病的特点,以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较多,易出现呼吸道阻塞而窒息.我院在20多年的精神病治疗经历中,有5例患者出现噎食,其中2例死亡,有3例经积极抢救后脱险.现对其发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讨论分析.
作者:邓凤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天麻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参入法检测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结果:①腹腔注射2.5mg/kg,5mg/kg,10mg/kg,20mg/kg天麻注射液12h,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40mg/kg的天麻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无明显影响.②体外实验0.1μg/ml~100μg/ml的天麻注射液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明显增加(P<0.05,P<0.01);200μg/ml~400μg/ml天麻注射液组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800μg/ml天麻注射液组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低浓度的天麻注射液(腹腔注射2.5~20mg/kg,体外实验0.1~100μg/ml)具有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功能,中等浓度的天麻注射液(腹腔注射40mg/kg,体外实验200~400μg/ml)对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无明显作用,而高浓度的天麻注射液(体外实验800μg/ml)则有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作者:黄秀兰;孟庆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笔者从1999年3月~2002年8月用化痰法为主治疗寻常性痤疮1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武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电圈环切术加中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治疗组行电圈环小锥形切除宫颈糜烂面,术后加用治糜汤药内服10天治疗;对照组采用红光凝结器照射治疗.按自拟疗效标准分别于术后4周、8周、8周以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宫颈4周愈合27例,8周内好转2例,8周后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对照组宫颈4周愈合13例,8周内好转10例,8周后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两组宫颈愈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3.1603,P<0.01);两组治疗后阴道流血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3702,P<0.05);流液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4.3827,P<0.01).结论:官颈电圈环切术加中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术后阴道流血、流液量少,时间短,伤口愈合快.
作者:覃雪梅;杨菊芳;邹维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其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类、三萜类、黄酮类化合物等.
作者:莫可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癔病性失语属中医郁证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治疗癔病性失语4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俊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初步研究水罗伞多种提取物对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观察水罗伞多种提取物对樟柳碱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对乙醇造成的小鼠记忆再现性障碍的影响.结果:水罗伞的醇提取物、水煎物均能明显延长模型小鼠错误潜伏期和减少5min内错误次数,与樟柳碱模型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醇提取物及其氯仿萃取物、水煎物均能明显延长模型小鼠错误潜伏期和减少5min内的错误次数,与乙醇模型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水罗伞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其活性成分在醇提取物和水煎物中均存在.
作者:周智;韦奇志;李植钦;陈邦树;吴植强;戴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笔者近年通过自拟散结消瘿汤治疗甲状腺腺瘤1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水疱性疾病,临床以皮肤出现带束状密簇水疱伴有烧灼样疼痛为主要特征.
作者:王正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壮医散剂类似于中医散剂,它们的分类、制作方法、用药特点等基本相同,前者所运用的地域、人文环境、医理、处方与中医有些差别.近百年来,我家三代人以壮医散剂为主在壮乡为患者服务,治过很多患者.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谭劳喜;容小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耳鸣是一种耳神经学症状,即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响,但在实际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其发病原因较多,主要是由于急、慢性中耳炎引起.
作者:常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退变椎间盘病理变化及髓核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把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益气化瘀补肾组、消炎痛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运用静力平衡失调颈椎病动物模型,造成动物椎间盘的退变,然后分别喂以相应药物或医用淀粉胶囊,观察24周后,取颈6/7椎间盘,用HE染色法观测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用生物素标记原位杂交法观测椎间盘髓核组织内细胞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并运用图像分析仪对其进行数据转换,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退变椎间盘病理变化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椎间盘髓核组织内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有显著作用.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胶原的形成过程的环节有正面影响.
作者:周红海;韦坚;施杞;沈培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疾病中发病率高的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又是引起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病理基础学及脊神经的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研究.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钟远鸣;朱少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病机复杂,病情表现多样化,治疗方法不尽相同.
作者:欧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科1999年8月~2002年1月共收治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牵引并采用壮药为主组方治疗,结果除了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外,还发现患者原有骨质疏松程度减轻.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伟;廖小波;黄海滨;欧伦;陈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病因未明,治疗棘手.1995~2001年,笔者采用化瘀通络、抗凝溶栓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贵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以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常见病,复发率高,临床难以治愈.我们自1997年以来,采用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UC 6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宝驹;陈尹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