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盛
妊娠期蛇咬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被毒蛇咬伤后,进入体内的毒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是否会产生毒副作用,这是人们普遍所关注的问题.我院自1977年以来,共收治妊娠期蛇咬伤患者13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文忠;吴明贵;曹忠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慢性喉炎是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喉病.笔者运用中药超声雾化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该病 40例,疗效满意.
作者:冯纬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纤维化(包括肾小球纤维化、肾间质纤维化、肾血管纤维化)是几乎所有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 [1], 是各种肾脏疾病慢性化主要的病理学表现之一,是各种肾小球、血管和小管间质本身疾病的后结局.有研究表明无论何种病因的肾脏病,肾纤维化的发展是进行性的,其中肾小球纤维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在肾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2].以往对肾纤维化的研究着重于阻止肾纤维化形成的三个阶段即炎症导致细胞因子的释放,纤维母细胞活化和基质的沉淀,以及纠正相关因素(如感染、残存肾单位的肥大、尿蛋白、高血压、高血糖、高氮质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血液动力学紊乱、细胞免疫、循环因子等的损伤).
作者:卢玲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1990年 8月~2001年 5月,采用自拟利湿通瘀汤为主,配合脉络宁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发病 6个月以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57例,并与 32例西药治疗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白广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以慢性腰腿痛为见症的疾病之一,常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中老年偶有发生,临床用封闭、推拿、按摩、理疗、中药、内服、外敷等非手术疗法可使其症状缓解,但症状反复难以治愈,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笔者从1998年 6月~2000年10月,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 68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章军;王仁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5年 8月~1998年 2月,我们用程控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梅核气 30例,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附子为辛甘大热、回阳救逆的纯阳之品,临床应用范围很广 ; 其不但能去表里沉寒,还能制伏虚火、引火归原.正如《得配本草》记载 : 附子“通行十二经络”,“能引补气药,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驱除在里之冷湿” [1].然其临床运用多受季节制约及对其毒性有所顾虑,往往不敢贸然用之.笔者临床十余年,不拘季节,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加之正确煎煮,多有效验,试举数例供参考.
作者:陈斌;邱艺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汤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 选择 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30例,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汤合西药常规治疗 ; 对照组 30例,单纯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 : 观察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3 33%)(P<0 05); 观察组在改善缺氧、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防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方面优于对照组(P<0 001).结论 : 益气养阴活血汤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较好.
作者:黄国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腰扭伤是运动和劳动中较为常见的损伤.1998年 9月~2000年 6月,我们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腰扭伤 5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神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目前治疗以闭合手法复位为主.笔者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新鲜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 68例,均以改良牵抖法(在传统牵抖法 [1]基础上加以改进)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岑桂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儿肌性斜颈以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其特点.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现将我科1994年1月~2000年12月止,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26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承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胆石症在我国以胆道结石较多见.胆石症成因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多与胆道感染有关.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内尸检报告患胆石症为 70%,自然人群中胆石症发病率为15.8%,若有肝硬变时,发生率高达 28.4%~29.4% [1], 且胆石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作者:唐乾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补肺片防治缓解期哮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 将120例缓解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 60例用补肺片治疗,对照组 60例用酮替芬片治疗,每年治疗 3~ 6个月,连续 3年.观察 2组疗效及用药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和体液免疫的变化.结果 : 观察组总有效率 98.3%,对照组总有效率 7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 观察组治疗后年复发次数及病情轻重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 PaO2较治疗前提高(P<0.001),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 观察组 PaO2, PaCO2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体液免疫功能较对照组普遍提高(P<0.01).结论 : 补肺片防治缓解期哮喘有较好的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黄开珍;黄美杏;梁春才;黄国东;陈斯宁;黄新凤;廖瑜修;陈金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 探讨滋阴补肾法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对致敏豚鼠气道反应性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 除正常动物对照组外,5个给药组均以卵蛋白福氏不完全性佐剂腹腔注射致敏,卵蛋白生理盐水鼻腔注入激发,建立哮喘模型.从致敏的同一天开始,给药组必可酮喷雾给药,六味地黄丸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蒸馏水.分别测各组豚鼠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 ; 用卵蛋白乐氏液从气管注入作体外激发,测支气管肺灌流速度.结果 : 六味地黄丸加不同剂量必可酮组的致敏豚鼠肺支气管灌流平均流速均比哮喘模型对照组、必可酮组和六味地黄丸组高,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 05).六味地黄丸加不同剂量必可酮剂量组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比哮喘模型对照组、必可酮组和六味地黄丸组低,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 六味地黄丸具有协同必可酮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
作者:王力宁;李伟伟;李伟芳;韦宝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自拟花芪降糖方,饮食及运动治疗对糖耐量异常(IGT)的疗效.方法 : 将观察对象 72例分为 2组,治疗组给予自拟花芪降糖方及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对照组仅饮食控制,运动锻炼.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 治疗组血糖,血脂均有明显改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 自拟花芪降糖方有良好的治疗 IGT的疗效.
作者:周卓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面瘫,是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面神经麻痹 [1].面神经从脑桥面神经核到内耳门、面神经管、茎乳突孔、直至表情肌,任何一个部位受损,都会引起面神经麻痹 [2].针刺治疗面瘫具有一定疗效,但传统的取穴方法对面神经麻痹的病位针对性不强.近年来,笔者在传统取穴基础上结合神经定位诊断取穴,使针刺作用更能达到病变部位,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的 58例报道如下.
作者:伍爱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于 2000年1月~2001年1月应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合青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53例,并与病毒唑合青霉素治疗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在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1999年 6月~2000年 8月采用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批号 9901059)合川芎嗪注射液(无锡市第七制药厂生产,批号 9903097)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 30例,并与单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 22例作对照.结果黄芪、川芎嗪注射液合用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P<0 05).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孟喜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癫痫是由于脑部兴奋性过高的异常神经元群过度反复放电所致的一过性脑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见于各个年龄组,病因不一.中医称之为“痫证”、“癫痫”或“羊痫风”.自1996年 3月~2000年 5月,笔者采用穴位药线埋植治疗此病1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军;邓倩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