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传统中药汤剂改革的思考

蓝青强;庞军

关键词:汤剂改革, 总体要求, 剂型探讨
摘要:传统的中药汤剂作为中医临床用药剂型中应用早和为广泛的主要制剂之一,虽具有可以根据病人病情变化随证加减、处方用药灵活、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奏效迅速等特点,但因汤剂的调配、携带和煎煮有诸多不便,煎出的药液量大口感差难以服用而不易被现代人所接受等缺点已显而易见.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医院对传统中药汤剂的使用率正呈下降趋势,而接受中成药治疗者却日益增多,因此,改革传统中药汤剂,使之适应现代人的要求,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也是中医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中医院的管理者和中医临床工作者,笔者愿对此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贤达和中医药界的各位领导.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用黄芪注射液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用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方法:将91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应用消心痛片10mg,1日3次,口服,复方丹参#,1日3次,口服,黄芪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对照组43例应用消心痛片10mg,1日3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为93.75%,心电图疗效为64.58%;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疗效为81.40%,心电图疗效为30.23%.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P<0.01.结论:加用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成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双黄连粉针剂为主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4例

    1993年10月~1997年4月,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4例,疗效满意.

    作者:龚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关节腔冲洗和点穴舒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病102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及膝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以理疗、按摩、中草药外洗及局部封闭为主.笔者自1993年3月~1996年应用关节腔冲洗与点穴舒筋法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贺耀平;郭勇飞;梁伟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早搏动34例

    笔者1995年8月~1998年10月共收治过早搏动(简称早搏)68例,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34例(治疗组)和单纯用西药治疗34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欣英;丁秀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骨愈散烫疗为主治疗胸、腰椎骨折22例

    我科自1999年3月~2000年3月用自拟方药骨愈散烫疗为主治疗胸、腰椎骨折22例,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作者:程军;庄小强;莫洪耀;王玮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捏脊摩腹疗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52例

    对厌食治疗的报道很多,各有其独到之处,但鲜有易于在家庭中普及的方法.为此,笔者近10年来致力于以简便易行的捏脊摩腹法治疗小儿厌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幼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从理中汤对血证的治疗谈脾统血的机理

    理中汤本为温中之剂,主治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诸证.<伤寒论>用其治霍乱吐利而不渴者,后世之治亦多不离此.笔者参合经旨,遵守师训,除上证之外,尚以理中汤治疗各种出血证,临证所验,效应佳良.兹举数案就所感略述脾统血的机理.

    作者:赵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酸枣仁汤合导赤散治疗性病恐怖症30例

    性病恐怖症是近十年渐见报道的新病症,有人认为是疑病性烦恼.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酸枣仁汤合导赤散治疗性病恐怖症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灿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脑出血急性期药物加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药物加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105例住院病人分为2组,观察组5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康复活动;对照组52例,单纯用药物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患肢运动功能、ADL有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两项评价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与ADL的提高比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药物加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黄选华;董少龙;梁健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31岁.月经紊乱6年,结婚5年未孕,近6个月月经未来潮.

    作者:林寒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内托生肌散为主治疗糖尿病足48例

    内托生肌散是张锡纯之方,用以治疗瘰疬疮疡破溃后,气血亏损不能化脓生肌,疮口不收.笔者用以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肋喙韧带劳损引起胸廓出口综合征25例

    引起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原因很多,笔者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注意到肋喙韧带劳损亦为其原因之一,自1999年4月~2000年4月,笔者通过应用小针刀松解肋喙韧带治疗25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我科于1989~1999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收到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潘利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104例

    小儿粘连性肠梗阻在小儿外科颇为常见,发病率居各种肠梗阻的首位,也是腹腔手术后多见且相当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部分病例需行手术治疗,有时甚至需多次手术治疗.我院于1995~199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共104例,仅1例需转手术治疗,其余103例症状缓解、消失.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刘建航;周元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对传统中药汤剂改革的思考

    传统的中药汤剂作为中医临床用药剂型中应用早和为广泛的主要制剂之一,虽具有可以根据病人病情变化随证加减、处方用药灵活、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奏效迅速等特点,但因汤剂的调配、携带和煎煮有诸多不便,煎出的药液量大口感差难以服用而不易被现代人所接受等缺点已显而易见.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医院对传统中药汤剂的使用率正呈下降趋势,而接受中成药治疗者却日益增多,因此,改革传统中药汤剂,使之适应现代人的要求,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也是中医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中医院的管理者和中医临床工作者,笔者愿对此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贤达和中医药界的各位领导.

    作者:蓝青强;庞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自拟降脂散治疗高脂血症60例

    1997年1月以来,笔者用自拟中药降脂散治疗高脂血症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义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

    笔者1996年2月~2000年3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超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40例

    自1994年2月~1999年4月,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4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卓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玄珠断红饮

    玄参15g 紫珠草15g 生地黄15g火麻仁15g 枳壳10g 地榆12g生甘草5g性质功效润肠通便,凉血止血剂.滋阴润燥,宽肠利气,凉血止血.

    作者:李瑞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加味膈下逐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膈下逐瘀胶囊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确切疗效.方法:用该药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0例,并与大黄( )虫丸组30例进行同期对照,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且能明显地回缩肿大之肝脏,尚能明显地降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Ⅲ型前胶原、甘胆酸和羟脯氨酸,升高A/G.结论:加味膈下逐瘀胶囊具有显著的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唐农;韦艾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