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应
1995~1998年10月间,我院骨伤科、康复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世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治疗面瘫以祛风通络为大法,宜分清寒热虚实而辨证治之.辨证准确、治疗得当、疗效即好是医界共识;故寻找规律性强、易掌握的治疗方案近几年的报道日渐深入:有以病程分期来指导治法的;有以面神经的变性程度来区分治法的;更多的是以某一治法通治而取得佳效的报道[1].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病程、证型、治法关系,笔者选择了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115例风寒侵胃型的面瘫患者,分别采用临床报道较多的针刺法、透刺法、透刺加电针配以面瘫常用腧穴法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韦良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小儿泻痢灵颗粒系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验方研制的中草药制剂,主要由薯良等中草药组成,具清热燥湿、涩肠止泻等功效.经临床应用及药效学实验证明,对治疗小儿湿热内蕴所致泄泻有较好疗效.为控制本制剂质量,本文采用络合量法对该品中薯良(Dioscorea cirrhose Lour.)的有效成分鞣酸进行含量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青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一般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强的松正规治疗8周而无效者[1].笔者于1990年6月~1997年7月对45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激素减撤过程中,采用中医温阳活血行水法为主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武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王不留行是一种常用中药,功能活血通经、下乳消肿,主治痛经、闭经、产后乳汁不下及乳痈肿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载: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aria Segetalis (Neck) Carcke的干燥成熟种子,是全国使用和流通的王不留行的正品.但广西广东地区习用的中药王不留行则是桑科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的干燥花序托,别名又称为薜荔果、凉粉果、木莲、木馒头[2~4].同时全国古今本草书籍对薜荔的药用部位、采集时间与加工方法、功用记载也有所不同.笔者对广西广东地区习用王不留行的考证如下.
作者:田承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腰腿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伤、劳损、炎症等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所致,脊柱力的关系失衡是其病理关键[1].1995年3月~1998年6月,笔者采用调整脊柱力平衡的方法治疗腰腿痛5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男性不育症病因繁多,其中自身精子免疫功能异常是一种重要的原因.因血液或精浆以及精子表面存在抗精子抗体(AsAb)影响受孕者,称之为男性免疫性不育症[1].2%~10%的不育症与免疫因素有关[2].1990~1997年,我院男性科采用自拟抑抗转阴汤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106例,并与强的松治疗组106例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郑文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992年以来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并与口服石淋通片、金钱草冲剂30例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长群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80例,并以纯西医治疗组进行对照,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陈秀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笔者1994年3月~1999年2月以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热痹3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谭海川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绿素酊为内服型药酒,乙醇含量10%左右,由罗勒、草、苦石莲、天香炉、鬼灯笼、千斤拔、杠板归、积雪草、草决明、牛九力、麦冬、益母草、车前草、野菊花、黄连、青蒿等50余种中草药精制而成.为观察其抗炎作用机理,我们研究了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彬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和下肢痛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卧床休息,牵引,推拿,全身或局部用药,针刺等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是本病的基本疗法.1992年6月~1997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疗效满意.
作者:唐传其;李林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2例予中医辨证论治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70例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治疗组在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和15.9%,低于对照组的20%和42.9%(P<0.05).结论:辨证论治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比单纯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好.
作者:吴金玉;叶任高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笔者自1993年12月~1996年2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出血倾向22例,疗效较好,现将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潘向荣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乳山市中医院(264500 山东乳山市新华街23号)宋军帅宋子云报道:22例均系住院病人.男14例,女8例,年龄45~8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长51h,短2h,平均6.8h.体温高40.8℃,低39.1℃,平均39.9℃.
作者:宋军帅;宋子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530022 广西南宁市七星路8号)朱文红报道:本组35例落枕病程长15天,短1天;发病部位于左侧18例,右侧17例.
作者:朱文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倒模,局部使用维生素C导入等综合治疗黄褐斑68例(观察组),并与外治为主,不加内服中药的52例作对照(对照组),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笔者1990年3月~1998年10月,采用针刺腰痛穴配合腰部自主活动治疗急性腰扭伤15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龙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笔者1997年3月~1998年7月用蛇床子散加减治疗龟头、包皮念珠菌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可概括为生殖系统的改变,机体老化和神经精神状态异常等[1].其中,以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和血管舒缩功能症状表现较为突出;据调查,在我国,这两种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75.1%和50.9%[2]. 现代医学目前对更年期综合征尚无满意疗法,其主要治疗方法--激素替代疗法由于对某些病例疗效欠佳,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及不良反应,尚难完全为中国妇女所接受,临床应用受到限制[3].更年期综合征相当于中医绝经前后诸证[4];根据其精神神经症状,也有人认为可归属脏躁范畴[5].中医治疗本病目前仍以补肾为主,着眼于整体调治,具有综合性强,副作用极少的特点[1,3],与西医单纯直入式治法比较,有较大优势.兹就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杨春柳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