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中药内服的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68例

杨军

关键词:黄褐斑, 中药内服, 中药倒膜, 综合疗法
摘要: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倒模,局部使用维生素C导入等综合治疗黄褐斑68例(观察组),并与外治为主,不加内服中药的52例作对照(对照组),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两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两组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4例,采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治疗,Ⅱ组40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配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于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本治愈+显著进步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血脂紊乱,血粘度偏高,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Ⅰ组优于Ⅱ组,两组比较部分指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采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作用,对调整血脂,降低血粘度亦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梁德雄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995~1998年10月间,我院骨伤科、康复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世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抑抗转阴汤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106例

    男性不育症病因繁多,其中自身精子免疫功能异常是一种重要的原因.因血液或精浆以及精子表面存在抗精子抗体(AsAb)影响受孕者,称之为男性免疫性不育症[1].2%~10%的不育症与免疫因素有关[2].1990~1997年,我院男性科采用自拟抑抗转阴汤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106例,并与强的松治疗组106例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郑文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热痹33例

    笔者1994年3月~1999年2月以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热痹3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谭海川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调整脊柱力平衡治疗腰腿痛56例

    腰腿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伤、劳损、炎症等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所致,脊柱力的关系失衡是其病理关键[1].1995年3月~1998年6月,笔者采用调整脊柱力平衡的方法治疗腰腿痛5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自制弯头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238例

    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545005 广西柳州市荣军路117号)曾国光报道:本组238例中,门诊162例,住院76例.其中男105例,女133例;年龄6~78岁,平均42岁;病程短1h,长21h,平均11h.骨折在左侧107例,右侧131例,均属桡骨下端新鲜骨折,其中伸直型146例,屈曲型92例;横形骨折113例,斜形骨折94例,粉碎性骨折31例;骨折伴下尺桡关节及桡腕关节脱位者201例.

    作者:曾国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背靠椅式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36例

    肩关节脱位是全身关节脱位中常见的脱位之一,占全身关节脱位的40%~50%,肩关节前脱位占肩关节脱位的95%[1].笔者1996~1998年采用背靠椅式复位法治疗肩关前脱位36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潘万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辨证论治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2例予中医辨证论治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70例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治疗组在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和15.9%,低于对照组的20%和42.9%(P<0.05).结论:辨证论治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比单纯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好.

    作者:吴金玉;叶任高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活血法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4周胃镜下溃疡痊愈+显效率,治疗组为87.0%,对照组为6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周内症状消失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下胃窦部活动性炎症消失+基本消失率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法合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能起协同作用,可提高临床近期疗效.

    作者:唐存雄;莫晓荣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小儿泻痢灵颗粒中鞣酸的含量测定

    小儿泻痢灵颗粒系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验方研制的中草药制剂,主要由薯良等中草药组成,具清热燥湿、涩肠止泻等功效.经临床应用及药效学实验证明,对治疗小儿湿热内蕴所致泄泻有较好疗效.为控制本制剂质量,本文采用络合量法对该品中薯良(Dioscorea cirrhose Lour.)的有效成分鞣酸进行含量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青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

    1992年以来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并与口服石淋通片、金钱草冲剂30例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长群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电七星针配合中药治疗斑秃22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541002 桂林市崇信路96号)陈东正报道:22例均为门诊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8~71岁;病程长半年,短半个月.单发斑秃14例,多发6例,全秃2例.中医辨证分型属肝肾阴虚型6例,血虚风燥型16例.采用电七星针治疗.皮肤常规消毒,脱发处用生姜用力擦数次,然后将电七星针(由七星针改装而成,用G6805电针治疗仪的一根导线接针尖作为负极,另一根导线作为正极,让患者用手握住)针尖置患处皮肤,选用疏密波,频率10~30Hz,使患者有中等适宜的麻木或跳动感后,即可施行扣刺法,每分钟60~80次,叩至脱发处有轻微出血点为止.再沿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和膀胱经部位从头部叩至腰,叩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

    作者:陈东正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安脑丸治疗高热22例

    乳山市中医院(264500 山东乳山市新华街23号)宋军帅宋子云报道:22例均系住院病人.男14例,女8例,年龄45~8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长51h,短2h,平均6.8h.体温高40.8℃,低39.1℃,平均39.9℃.

    作者:宋军帅;宋子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落枕35例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530022 广西南宁市七星路8号)朱文红报道:本组35例落枕病程长15天,短1天;发病部位于左侧18例,右侧17例.

    作者:朱文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普乐林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硬化症46例

    自1992年以来,笔者采用普乐林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硬化症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爱华;邓小敏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15例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其中10%表现出早饱、嗳气、厌食、上腹胀满、餐后饱胀、恶心、呕吐、上腹痛等,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胃轻瘫[1].1996年5月~1998年12月,笔者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1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凤应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加中药内服的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68例

    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倒模,局部使用维生素C导入等综合治疗黄褐斑68例(观察组),并与外治为主,不加内服中药的52例作对照(对照组),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温阳活血行水法为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45例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一般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强的松正规治疗8周而无效者[1].笔者于1990年6月~1997年7月对45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激素减撤过程中,采用中医温阳活血行水法为主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武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绿素酊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绿素酊为内服型药酒,乙醇含量10%左右,由罗勒、草、苦石莲、天香炉、鬼灯笼、千斤拔、杠板归、积雪草、草决明、牛九力、麦冬、益母草、车前草、野菊花、黄连、青蒿等50余种中草药精制而成.为观察其抗炎作用机理,我们研究了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彬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针刺腰痛穴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15例

    笔者1990年3月~1998年10月,采用针刺腰痛穴配合腰部自主活动治疗急性腰扭伤15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龙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