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0例

黎小旭;梁敏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 小针刀
摘要: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此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外用、推拿、针灸、局部封闭及长臂夹板或石膏托固定等.但均疗程较长,一般需3~4周.笔者自1997年以来用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腱鞘囊肿17例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五枯散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治疗方法甚多,疗效不一.1996~1998年笔者采用局部运用五枯散治疗宫颈糜烂患者40例,并设妇炎灵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冬莲;赖少芳;夏燕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胃疡安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疡安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用胃疡安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胃溃疡2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1例),与用雷尼替丁治疗的40例(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8例)作对照,治疗30天评定近期疗效,随访1年观察远期疗效.结果:近期临床疗效及胃镜检查结果,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05).随访观察近期治愈患者停药1年后溃疡复发情况,治疗组胃溃疡复发率为8.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率为9.3%;对照组胃溃疡复发率为6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率为58.8%,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P<0.005).结论:胃疡安胶囊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可降低消化性溃疡治疗后的复发率.

    作者:蒙木荣;何小萍;庞学丰;谭伯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糖尿病皮肤溃疡尿毒症崩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下位胸椎与腰骶部常见损伤诊治经验

    下位胸椎与腰骶部的骨关节,前者位于脊柱重力线通过的生理曲度移行处,后者是躯干与下肢联系的枢纽.这些部位骨关节和软组织的外伤、劳损、退变,均可发生脊柱力学结构的失衡和重新调整,引起脊柱各段的继发损伤,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机体在某个运动系列调节障碍的情况下,引起相应的对应补偿调节,若仍然无法代偿,则引起另一个或多个运动系列的补偿调节.而这些联属系列补偿调节的后果,除造成脊柱下位胸椎和腰骶部骨关节、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外,还可导致脊柱其他节段以及下肢的继发损伤.

    作者:陈忠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自拟解毒利咽方治疗急乳蛾184例

    我科自1996年以来用自拟清热解毒利咽方治疗急乳蛾184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84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123例,女性61例,年龄在4~15岁多见,平均发病年龄12岁,病程短2天,长1周.诊断标准参照陈贵庭主编的<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18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喉核肿大,咽喉不适,疼痛或异物感,咽部均有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呈粒状隆起增生,有的表面见黄色脓点.

    作者:吴惠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局部穿剌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嵌顿性包茎12例

    嵌顿性包茎是由于阴茎包皮过长,开口狭窄,包皮强行上翻而不及时复位,在冠状沟处形成嵌顿所致,嵌顿后影响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从而导致包皮、阴茎头瘀血、水肿,严重者包皮和阴茎头可形成溃疡和组织坏死.该病症多是采用手术的方法切开勒紧的包皮口,解除对阴茎头的绞窄,待局部炎症消退后择期作包皮环切术.但手术切开至局部炎症消退一般需要7天,治疗时间较长.1997年10月~1999年2月我们应用三棱针进行局部穿剌放液并配合中药外洗治疗12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

    笔者于1994年5月~1998年8月,应用针刺华佗夹脊穴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7例中门诊56例,住院11例.男45例,女22例;年龄小21岁,大65岁,平均44岁;病程长10年,短1h,平均1年;L3~4椎间盘突出4例,L4~5椎间盘突出18例,L5~S1椎间盘突出19例,L3~4合并L4~5椎间盘突出6例,L4~5合并L5~S1椎间盘突出16例,L3~4,L4~5合并L5~S1椎间盘突出4例.67例经腰椎CT或MIR检查,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作者:石柳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龙胆泻肝汤化裁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1989~1993年,笔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化裁治疗阳痿、急性睾丸炎、不育症、急性精囊炎等男科疾病,效果满意,兹举验案4则如下.

    作者:陈晃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清肺镇咳糖浆中鱼腥草、前胡、矮地茶的薄层色谱鉴别

    清肺镇咳糖浆由矮地茶、鱼腥草、前胡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较好的止咳祛痰作用,用于感冒咽痛、肺热咳嗽等症.部颁标准中尚无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为确保产品质量,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矮地茶、鱼腥草、前胡进行了定性鉴别.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书征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合辨证分型治疗泌尿系结石690例

    1997年8月~1998年5月我院应用香港一洲YC 9200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再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泌尿系结石69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旭敏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牵引理疗并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9例

    1993~1999年笔者采用颈椎牵引理疗并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9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9例中,门诊55例,住院44例;男61例,女38例;年龄28~65岁,以35~55岁居多,占72例;病程短32天,长6年半,平均9个月,<1年45例,1年~24例,2年~16例,5年~14例.

    作者:张九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

    笔者于1992~1998年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有轻重不同、病程长短不一的胃脘痛病史,并按<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1993,79~83.)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除外严重心、肝、肾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者),选择中医辨证属于寒热夹杂型病例12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97例,女23例;年龄22~70岁,平均38.8岁;病程短1.4年,长9.5年,平均5.3年;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溃疡82例,复合性溃疡7例,多发性溃疡5例;溃疡平均面积为0.74cm2.

    作者:陈麟;万志成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复正胶囊治疗多发脑梗死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正胶囊对多发脑梗死痴呆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口服复正胶囊治疗,对照组29例口服喜得镇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67.74%,对照组41.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两种痴呆量表积分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多项异常增高值下降,脑血流量有所增加,分别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正胶囊对多发脑梗死痴呆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立武;兰青强;董少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临床观察

    我们从1996年1月~1999年3月,用血府逐瘀汤为主,随证加用补气、养肝肾、清肝泻火药治疗脑血栓形成82例,并与剌五加注射液治疗的81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对象:163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均为发病30天以内就诊的住院患者,临床诊断参照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采用中风病计分方法计分,治疗前积分在11~24分(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8.32~36.).

    作者:邹世昌;彭学海;黄晓东;张克;骆晓春;李卓毅;莫永坚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长强穴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腹泻100例

    1995年9月~1997年12月,笔者采用长强穴穴位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100例,收效颇佳,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0例患儿中,门诊64例,住院36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小3岁,大12岁,平均5.4岁;病程短1天,长6天.伴发热者23例,伴呕吐者51例;曾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者58例.

    作者:王宏伟;朱会友;郭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0例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此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外用、推拿、针灸、局部封闭及长臂夹板或石膏托固定等.但均疗程较长,一般需3~4周.笔者自1997年以来用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小旭;梁敏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益肠饮合清肠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8例

    笔者自1988年以来,运用自拟益肠饮内服合清肠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8例,并与24例西药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陈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肘关节外翻损伤致骨化性肌炎32例

    肘关节外翻损伤是指前臂屈肌附着起始部及肱桡关节周围组织遭受肘关节极度外翻暴力而致的一种复合性损伤,临床中较常见,若失治、误治容易导致骨化性肌炎.1996年起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32例,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世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综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52例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常见的眼病之一,属于单纯疱疹病毒侵袭角膜上皮或深及基质层而致病,如应用一些抗代谢药物和化学制剂等虽然对病毒起一定抑制作用,但宿主细胞同时也受到一定的损害,并且经临床观察,疗效不理想.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钩藤饮结合西药干扰素眼药水、无环鸟苷眼药水交替滴眼,肌注银黄针,共治疗52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牧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