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沙利铂与紫杉醇分别联合5-Fu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

卞俊杰;田国防

关键词:奥沙利铂, 紫杉醇, 5-FU, 胃癌根治术, 化疗
摘要: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L-OHP)及紫杉醇(PTX)分别联合5-氟尿嘧啶(5-Fu)化疗方案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06~ 2013-05该院收治的66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半随机分为A、B两组各33例.A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Fu术后辅助化疗方案,B组采用紫杉醇联合5-Fu方案,均随访2年,统计肿瘤复发率、转移率、患者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B组术后1年、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1年、2年无瘤生存率、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发热、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与紫杉醇分别联合5-Fu在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中均有确切疗效,患者均可耐受,安全性较高.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佐辛在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术毕前给药对苏醒期躁动与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佐辛术毕前给药对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08 ~2016-03收治的300例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49例)和观察组(151例).对照组手术结束前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手术结束前缝皮时给予地佐辛,观察两组患者的躁动评分及镇定评分量表,分析其苏醒期躁动与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躁动评分为(0.38±0.10)分,低于对照组的(1.33±0.24)分,镇静评分为(2.14 ±0.35)分,高于对照组的(1.56±0.15)分(P<0.01).观察组躁动缓解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1.7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3%,低于对照组的6.71% (P>0.05).结论 采用地佐辛术毕前镇痛处理方案可降低苏醒期患者躁动发生率及应激反应发生率,镇痛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智清;蔡恒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性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性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旨在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前瞻性选取神经内科2013-01 ~ 2016-02收治的49例AD患者和同期收治的55例V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WHO-UCLA AVLT)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精神和行为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AD组在攻击行为、行为紊乱发生率明显高于VD组(P<0.01),但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VD组(P<0.01).AD组妄想和偏执、攻击行为、恐惧和焦虑、行为紊乱BEHAVE-AD评分虽高于VD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幻觉、情感障碍及日夜节律紊乱BEHAVE-AD评分虽高于AD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比较,AD患者在记忆力、语言方面均明显低于VD组(P<0.01),而在注意力方面明显高于V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虽在定向力、空间感方面高于VD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HO-UCLA AVLT评分比较,VD组延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分值较AD组明显偏高(P<0.01).结论 AD和VD患者均存在精神和行为症状的异常表现,且存在一定差异,对两组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燃;张保华;付志新;裘丽红;谢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术前胶囊内镜辅助及术中探查诊断小肠血管瘤致长期贫血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1岁,因反复贫血、乏力、头晕4年余于2016-09-20收入我院治疗,以往多次入当地诊所及医院就诊,予纠正贫血、营养、补液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出院,具体病因并未明确.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贫血容貌,心肺(-),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约4次/min.

    作者:刘书昊;潘运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网球肘的临床研究概况

    网球肘是前臂腕伸肌过度使用而造成的疾病,又称肱骨外上髁炎.目前,网球肘的确切病因仍然不是十分清楚.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通常保守治疗包括行为休息、功能练习、局部使用非甾体类药、激素注射、肉毒杆素注射、自体血液制品注射、体外冲击波、电刺激疗法、针灸疗法、激光疗法等,尤其是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具有比较广阔的前景.而手术治疗则通常应用于顽固性网球肘的治疗.该文就网球肘病因、诊断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李富林;黄宇;尹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08 ~ 2014-08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2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围术期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导管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胸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32.26% (P<0.01).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安全可靠,疗效好,术中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能帮助促进骨折愈合,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刘朋涛;于苗子;李贺鹏;许海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水通道蛋白3在博莱霉素诱导的硬皮病小鼠真皮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博莱霉素(BLM)诱导的硬皮病小鼠真皮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3的表达,探讨AQP3在硬皮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分为PBS组和BLM组,每组各30只,以PBS或BLM皮下注射小鼠背部,1次/d,连续28 d,分别于第7、14、28天注射完毕后处死PBS组及BLM组小鼠各10只,比较皮肤组织中的羟脯氨酸、H2 O2和真皮AQP3 mRNA及AQP3蛋白水平.结果 注射28 d后,BLM组和PBS组小鼠皮肤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3028.900±485.021)和(1484.500±247.071)(μg/g湿重),H2O2分别为(30.919 ±8.278)和(6.357 ±2.337)(μmol/gprot),真皮AQP3 mRNA分别为(2.090±0.382)和(1.005 ±0.122),western blots检测真皮AQP3蛋白的相对灰度值为(2.285±0.552)和1,羟脯氨酸、H2 O2、AQP3 mRNA及AQP3蛋白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QP3在硬皮病小鼠真皮中表达增高,可能与其转运H2O2的功能有关.

    作者:罗婧莹;赵敬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脊髓损伤治疗干预对细胞自噬及凋亡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是脊柱外科常见的严重疾患之一,其治疗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所引起的后果更严重,细胞自噬与凋亡在其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对近年来脊髓损伤治疗干预对细胞自噬及凋亡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桂裕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2-01 ~2015-06收治的6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置换组(n=35)和内固定组(n=33),内固定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置换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长于或多于内固定组(P<0.01),但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内固定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Harris评分为(73.15 ±5.27)分,内固定组为(52.08±3.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陶甄;龙光华;曹其盛;蔡成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颈鳞癌组织与宫颈正常组织中P16P53及Beclin-1的表达

    目的 探讨P16、P53、Beclin-1三种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正常组织组40例及宫颈鳞癌组织组43例P16、P5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P16及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86.0%,高于宫颈正常组织的5.0%和5.0%(P均<0.05),其表达强度与宫颈鳞癌组织呈正相关.而Beclin-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5.8%,正常宫颈组织为85.0% (P <0.01),表达强度与宫颈鳞癌组织呈负相关.结论 P16、P53蛋白及Beclin-1蛋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P16和P53的表达随宫颈上皮恶变的进展而增加,而Beclin-1在宫颈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明显下调.

    作者:张欣宁;吴海燕;刘永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将98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不适症状等.结果 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可行性.

    作者: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近端释放支架置入器在食管恶性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近端释放支架置入器置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例食管恶性梗阻患者行胃镜直视下应用近端释放支架置入器置入食管支架.结果 20例患者均一次性放置成功,成功率为100.0%,术后吞咽困难评分由术前(3.58±0.22)分降至(1.10±0.28)分(P<0.05).结论 近端释放支架置入器置入食管支架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定位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廷旭;王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胆囊泥沙样结石的诊治进展

    胆囊泥沙样结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因有多种,有症状的患者往往需要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内科、外科治疗,内镜的微创治疗将是一种新的、有希望的治疗方法.该文对其诊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显克;陆秀萍;陆正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雷火灸对母婴分离初产妇泌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火灸对母婴分离初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母婴分离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母婴分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雷火灸,观察比较两组初产妇泌乳始动例数、3d内泌乳量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比对照组提前,泌乳量大于对照组,产后3d内乳房肿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是一种创新型灸疗产品,属于非介入性操作,治疗时无疼痛,应用于促进母婴分离初产妇产后的乳汁分泌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芽;覃莉莉;陆柳雪;庞强;王月华;麻凤娇;黄玉敏;李世芳;罗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结肠癌术前影像学评估的研究进展

    术前影像学评估对于结肠癌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影像学检查方法将成为结肠癌术前评估的主要方式,其临床价值明显提高.该文对结肠癌术前影像学评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农理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3-01~2016-01该院住院治疗的240例60岁以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HUA)组(A组)45例,非高尿酸(NUA)组(B组)195例,分析两组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差异.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8.7%.高尿酸血症与TG、TC、BMI、血压密切相关.结论 应控制体重,降低TG,积极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

    作者:韩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国产超能剪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超能剪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7 ~ 2014-07该中心分别采用国产超能剪、进口超声刀以及电钩电剪电钳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271例的应用资料,分为三组,其中超能剪组92例,超声刀组90例,电钩电剪电钳组(简称电钳组)89例.手术方式包括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腹腔内网片置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观察记录三组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超能剪组手术时间少于超声刀组、电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超能剪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能缩短手术时间,部分功能优于进口超声刀、电钩、电剪及电钳.

    作者:李林德;冯泽荣;吴鸿根;邓洪强;吴东波;刘杨桦;何纯刚;刘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脑肠肽及白介素6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外周血浆神经肽S受体-1(NPSR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136例FD患者,其中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组77例,上腹痛综合征(EPS)组59例,以同期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F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NPSR1、IL-6、CGRP的浓度,分析FD不同亚型NPSR1、IL-6、CGRP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DS组、EPS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DS组焦虑评分高于EPS组(P<0.01).PDS组中,SAS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FD组中,NPSR1水平与焦虑评分呈负相关(P<0.01);PDS组中,NPSR1水平与焦虑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FD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精神心理因素与FD的发生密切相关,在PDS组患者中更明显,焦虑、抑郁对FD的发生起促进作用,它在FD不同亚型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存在差异.NPSR1参与调节FD患者的焦虑情绪,PDS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影响NPSR1的分泌,对焦虑或抑郁的FD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更珍;贺国斌;周晓晴;陈福敏;杜宗汉;陈杰;张耀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肺炎型肺腺癌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因“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1周”入院.无发热、畏寒、消瘦、盗汗、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1年前因“反复痰中带血半年,胸痛1月”于2015-05-08到我院行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上叶见斑片状高密度模糊影,以磨玻璃病变为主,考虑右上肺感染,建议治疗后复查”,并于我院行正规抗炎治疗1周后复查肺部CT(2015-05-15)无明显变化后出院,出院后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1月后复查肺部CT仍无明显好转故停药,后又间断口服头孢类、甲硝唑等药物治疗约1月后痰中带血及胸痛均缓解,于2015-09-09复查肺部CT(图1)考虑右肺上叶感染性病变大致同前,仍以磨玻璃病变为主,建议随访;患者因经济原因中断复查,此次入院前一周于外院行肺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入院时查体:体温36.6℃,脉搏5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8/78 mmHg,双肺未闻及啰音,心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2016-05-29行肺部增强CT(图2),见右上肺一直径约1.2 cm大小结节状软组织影,边缘毛糙,周边见结节状及斑点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右上肺结节软组织影不均匀轻度强化,考虑结核并结核球形成可能性大,不排除其他,建议进一步检查.

    作者:周慧会;刘琳;杨明炜;向志雄;张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钛板固定术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观察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钛板固定术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9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采用钛板固定,对照组24例采用丝线悬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症状改善情况JOA评分,末次随访术后椎板开门角度,脊髓后移距离,术后测量颈椎曲度的改变,轴性症状发生率,以及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情况.结果 经术后6个月~3年的随访,观察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62.5±16.0)%,对照组为(59.2±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板开门角度为(43.6±3.5)°,对照组为(40.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脊髓平均后移距离(2.97±1.8)mm,对照组为(2.96±1.7)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为(18.6±4.8)°,与术前(18.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为(17.0±5.6)°,与术前(19.9±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结论 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钛板固定术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皆为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但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钛板固定术更能降低术后再关门及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术式.

    作者:欧裕福;李新;韦敏克;韦建勋;梁斌;丘德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显微内窥镜治疗青中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系统(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0-01 ~ 2014-09在该院行MED治疗的67例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28例,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及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判手术前后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腰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该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手术时间为(53.88±12.33) min,术中出血量为(37.53±12.69)ml,术后第1天引流量为(16.49±8.96) ml,术后住院时间为(5.97±1.54)d.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52例(77.61%),良10例(14.92%),可4例(5.97%),差1例(1.49%),优良率为92.54%.结论 MED应用于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着其独到的优势.

    作者:穆小平;韦建勋;兰敏东;欧裕福;李柱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