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龙;李国伟;王丽;刘晖;张建华
为探讨肛管直肠损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52例肛管直肠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肛管直肠损伤的部位 、类型 、原因 、损伤后时间 、污染程度 、损伤分级以及合并症的程度,选择了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显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肛管直肠损伤患者疗效的关键,也是维护肛管直肠损伤后解剖结构的完整性,保持排便功能正常,减少后遗症有效的方法.
作者:苟小军;燕正强;王小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观察肛肠科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尿潴留的效果,对154例肛肠病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护理 、术日准备 、术后护理.结果显示,14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术后均能自主排尿,6例效果不佳者,行无菌保留导尿术.结果表明,为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肛肠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程小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PPH 是通过吻合器将直肠黏膜环形切除 、断端吻合 ,使痔体减小 、肛垫上提 、阻断痔区血流 ,从而达到治痔的目的 ,同时也可用于治疗直肠前突 、直肠黏膜内脱垂 、轻度直肠脱垂等肛肠疾病[1] . PPH 治疗痔疮与传统手术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不可小视 ,尤其是吻合口狭窄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 系统回顾分析我院 2012 - 2016 年接受 PPH 手术的 5383 例手术患者资料 ,发生不同程度吻合口狭窄的患者有 126 例 ,发生率为 2 .34% ,包括环形和半环形狭窄 . 我们通过不断分析总结 、改进手术操作细节 、提高手术质量 ,近 5 年每年PPH 手术患者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在逐年下降 . 笔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资料 ,对 PPH 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做了归纳总结 ,供肛肠界各位同仁参考 .
作者:余传学;韦俊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探索治疗放射性直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将放射性直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自拟溃结灌肠散灌肠法治疗,B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配合氢化考的松灌肠治疗,C组采用云南白药和锡类散灌肠法治疗.结果显示,均经2个疗程治疗,A、B、C 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 、80% 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疗效均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1).在追踪随访时间内,复发率C组高,高达53.3%,其次为B组,复发率为28.3%,A组无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自拟溃结灌肠散灌肠法对放射性直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无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侯来成;王小芳;卢桂梅;谭燕萍;罗莹;桑春潮;霍振楠;马淑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观察逍遥散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便秘(肝郁气滞型)的临床效果,将84例肝郁气滞型更年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 和71.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逍遥散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便秘(肝郁气滞型)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癌症是一种在复杂的基因组背景和体内外环境共同作用下 ,经过长期演化而形成的成因和表型复杂多变的恶性疾病[1] . 结直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结直肠癌 5 年总生存率约为 60% [2] .有研究显示 ,近 10 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逐渐增加 ,虽然国际上结直肠癌治疗手段取得巨大进步 ,如美国结直肠癌病死率已经逐年下降 ,但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 、就诊时间晚 、各地区医疗水平差异 、生活习惯改变 、环境改变等原因 ,结直肠癌病死率反而呈上升趋势[3] . 2015 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年报显示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于癌症谱的第 3 和第 5 位[2] . 目前 ,手术切除仍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手术主要是对一些早期实体瘤有较好效果 ,且不能解决远处转移 ,对晚期肿瘤的效果也相对较差 . 除手术治疗外 ,放化疗是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但近年有研究数据表明 ,在术后单纯辅助放化疗并不能有效地减少复发与转移 ,且放化疗对人体具有相当的毒副作用 . 癌症至今仍是医学界的难题 ,越来越多的医学家关注于癌症领域 ,并期待采取新的治疗手段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高其生活质量 ,甚至治愈 .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提出 ,肿瘤学科也就成为精准医疗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精准肿瘤医疗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
作者:彭其凤;常君;王成川;贺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探讨针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生物反馈治疗无效的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可行性,将100例生物反馈治疗无效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针灸治疗,研究组实施针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 、便质 、排便时间及排便不尽感等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 、便质 、排便时间及排便不尽感等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 、便质 、排便时间及排便不尽感等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4.0%(32/50),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43/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针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生物反馈治疗无效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疗效显著,安全 、可行性佳,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越;王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探讨中药腹部药熨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 、便秘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例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 、便秘患者,采用腹部药熨治疗的诊疗资料,选择同期未采用腹部药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相关诊疗资料,评价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4 h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4%vs 75.0%,P<0.05).结果表明,腹部药熨可明显改善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症状,改善排便情况,同时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
作者:张太平;胡斌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 ,脱出肛外称为直肠脱垂[1] ,分为完全性直肠脱垂和不全完性直肠脱垂 . 其病因复杂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临床处理较难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大都需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较多 ,各有优缺点 . 本文对国内常见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和临床评价 ,提出如下见解 .
作者:刘庆圣;张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探讨痔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回顾性分析行痔切除术后出血的13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原发性出血18例,继发性出血118例.其中外剥内扎术后出血33例(24.3%),PPH术后出血46例(33.8%),外剥内扎联合PPH术后出血57例(41.9%).原发性出血原因均为术中操作不当 、止血不彻底,继发性出血原因依次为PPH吻合口出血 、痔核结扎部位出血及术后感染.此次分析结果提示局部压迫 、手术缝扎止血 、电凝止血是止血的有效措施,可根据手术方式 、出血部位 、出血程度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术前评估出血风险,术中规范操作,彻底止血,术后预防感染加强管理是预防痔术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柏雪;张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探讨美沙拉嗪口服与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与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治疗.比较2组疾病干预前后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血性腹泻 、里急后重 、呕吐 、腹痛消失时间及用药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性腹泻 、里急后重 、呕吐 、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表明,美沙拉嗪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高,可缩短疗程,加速症状消失,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何佩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观察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将高位肛瘘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相关指标 、疗效 、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效果明显优于切开挂线术,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肛门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观察消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将60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消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腹痛 、肛门坠胀及异物感和肠镜检查方面的治疗后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黏液脓血便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消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直肠炎疗效优于康复新液.
作者:曹军;丁照亮;胡海华;许倩;杜少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 ,是肛肠科的常见病 ,好发于 20 ~ 40 岁青壮年 ,其中男女比例是3 ~ 4 : 1 ,临床发病急骤 ,肛周疼痛剧烈 ,呈间歇性或持续性 ,有的伴全身高热 ,脓肿破溃后易形成瘘管 .笔者从本病的病因 、分类及临床诊断对肛周脓肿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
作者:黄李;常忠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自 2014 年始 ,笔者利用生物补片植入治疗直肠前突患者 17 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7 例直肠前突患者均为经产妇 ,年龄 45 ~ 68 岁 ,平均 56 岁 ;病程 5 ~ 30 年 ,均有用手协助排便史 .治疗方法 :术前 1 d 半流质饮食 ,术前晚及术日晨清洁灌肠 ,骶管麻醉 . 患者取截石位 ,术区 、直肠及阴道内消毒 . 以食指探查直肠前突膨出的大小 、部位 、范围 、程度 ,以确定潜行剥离的范围及所需补片大小 ,在直肠阴道隔间用 5% 肾上腺素局麻药充分浸润 ,以利于剥离及防止出血 ,横向切开会阴部靠近阴道后壁处 ,切口长约 3 .0 cm . 在阴道后壁与直肠前壁间潜行锐性分离 . 范围超过前突囊袋边缘约2 .0 cm . 电凝止血 ,按剥离范围修整补片并将其平铺植入分离开的直肠前壁与阴道后壁间筋膜内 ,会阴部切口间断缝合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
作者:田立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肛门指检是肛肠科重要的一种检查方法 ,经肛门直肠 ,可以检测出 7 cm 左右的距离 ,约 70% 的直肠肿瘤可通过指检发现 ,通过指检 ,可以了解直肠的口径 ,括约肌的张力 ,直肠肛管有无痔疮 、肛瘘以及新生物 . 便秘患者可以扪及耻骨直肠肌的张力 ,直肠黏膜是否松弛等 . 若指检后发现指套表面带有黏液 、脓液或血液就会怀疑直肠肛门有炎症或伴肿瘤组织破溃 ,这样就要考虑做进一步的检查 . 直肠镜 :通过一个长度 15 cm 左右的 ,末端装有一个光源带电子摄影机的硬管 ,由肛门慢慢进入直肠以检查直肠部位之病变肿瘤或溃疡 ,如有需要可取活检或在镜下行息肉切除 .
作者:段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比较经肛吻合器瘘管切除术和挂线疗法对直肠黏膜下瘘的临床疗效,将88例直肠黏膜下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采用挂线疗法,观察组45例采用经肛门吻合器瘘管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VAS评分 、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 、治疗效果(治愈时间 、治愈率 、复发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通过肛管直肠动力学检测,肛管大收缩压(AMCP)均较术前下降明显,术后1个月,观察组AMCP下降幅度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19.78±4.1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04±9.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治愈率比较,观察组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术后2年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复发1例(2.33%),对照组复发4例(1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肛门吻合器瘘管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下瘘疗效显著,具有治愈率高 、疼痛轻 、复发率低 、治愈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鹏林;赵刚;邸爱婷;张立泽;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探讨内镜下小儿结肠息肉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择138例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患儿,通过围手术期护理的积极配合,观察患儿及其家属术前医护配合度 、术中息肉切除率及术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评价围手术期积极的护理配合在内镜下小儿结肠息肉切除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通过内镜下小儿结肠息肉切除围手术期护理的积极配合,患儿及其家属术前护患配合度和息肉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果表明,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儿在围手术期采用积极的护理配合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2016 年 3 月至 2017 年 4 月 ,笔者将加味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用于治疗肛门疾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将肛门病患者 9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47 例 . 治疗组中 ,男 18 例 ,女 29例 ;年龄 19 ~ 64 岁 ,平均(37 .24 ± 4 .83)岁 . 其中外痔 19 例 ,急性肛裂 17 例 ,肛窦炎 11 例 . 均采用加味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治疗 . 对照组中 ,男 17 例 ,女 30 例 ;年龄 18 ~ 65 岁 ,平均(36 .78 ± 5 .24)岁 . 其中外痔 20 例 ,急性肛裂 15 例 ,肛窦炎 12 例 . 均采用1 : 5000PP 液熏洗坐浴治疗 . 2 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及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交互反馈在肛肠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将90名肛肠科护理教学学生以数字表法分组.传统模式组45名采用常规的护理教学方法,新型模式组45名采用SPOC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交互反馈教学方法.比较2组肛肠科护理教学满意度;肛肠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 、肛肠科护理技能评分;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 、对教学内容设计满意度 、认为教学模式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比例.结果显示,新型模式组肛肠科护理教学满意度高于传统模式组(P<0.05);新型模式组肛肠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 、肛肠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传统模式组(P<0.05);新型模式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 、对教学内容设计满意 、认为教学模式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比例高于传统模式组(P<0.05).结果表明,基于SPOC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交互反馈在肛肠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可提升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其对肛肠科护理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度.
作者:白东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