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精准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运用

彭其凤;常君;王成川;贺平

关键词:结直肠癌, 中医, 精准治疗
摘要:癌症是一种在复杂的基因组背景和体内外环境共同作用下 ,经过长期演化而形成的成因和表型复杂多变的恶性疾病[1] . 结直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结直肠癌 5 年总生存率约为 60% [2] .有研究显示 ,近 10 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逐渐增加 ,虽然国际上结直肠癌治疗手段取得巨大进步 ,如美国结直肠癌病死率已经逐年下降 ,但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 、就诊时间晚 、各地区医疗水平差异 、生活习惯改变 、环境改变等原因 ,结直肠癌病死率反而呈上升趋势[3] . 2015 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年报显示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于癌症谱的第 3 和第 5 位[2] . 目前 ,手术切除仍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手术主要是对一些早期实体瘤有较好效果 ,且不能解决远处转移 ,对晚期肿瘤的效果也相对较差 . 除手术治疗外 ,放化疗是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但近年有研究数据表明 ,在术后单纯辅助放化疗并不能有效地减少复发与转移 ,且放化疗对人体具有相当的毒副作用 . 癌症至今仍是医学界的难题 ,越来越多的医学家关注于癌症领域 ,并期待采取新的治疗手段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高其生活质量 ,甚至治愈 .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提出 ,肿瘤学科也就成为精准医疗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精准肿瘤医疗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切除小儿结肠息肉138例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为探讨内镜下小儿结肠息肉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择138例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患儿,通过围手术期护理的积极配合,观察患儿及其家属术前医护配合度 、术中息肉切除率及术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评价围手术期积极的护理配合在内镜下小儿结肠息肉切除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通过内镜下小儿结肠息肉切除围手术期护理的积极配合,患儿及其家属术前护患配合度和息肉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果表明,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儿在围手术期采用积极的护理配合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逍遥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便秘42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逍遥散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便秘(肝郁气滞型)的临床效果,将84例肝郁气滞型更年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 和71.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逍遥散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便秘(肝郁气滞型)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致直肠黏膜出血的镜下表现

    为观察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致直肠黏膜出血的特点,对105例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并诉大便带血的成人进行电子直乙镜观察,发现直肠出血集中在直肠上瓣与下瓣之间的区域,出血多呈散在点状,无明显的溃疡和糜烂,特点呈缓慢涌出状,而非搏动性出血,血液呈暗红色,用镜头贴紧黏膜,稍用力上下活动可见活动区域充血,与镜头摩擦范围相一致,镜头离开黏膜可见片状渗血,而出血点变为不明显.对照组30例(无口服阿司匹林及其他抗凝药物史)则肠黏膜无明显的出血和充血.

    作者:刘林;刘百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消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为观察消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将60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消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腹痛 、肛门坠胀及异物感和肠镜检查方面的治疗后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黏液脓血便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消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直肠炎疗效优于康复新液.

    作者:曹军;丁照亮;胡海华;许倩;杜少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分析

    为观察中医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便秘效果,将87例老年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43例和常规护理组44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予以中医护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便秘发生率.结果显示,中医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便秘发生率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医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颇好,方可借鉴.

    作者:杨丽超;赖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39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将高位肛瘘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相关指标 、疗效 、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效果明显优于切开挂线术,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肛门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部药熨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

    为探讨中药腹部药熨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 、便秘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例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 、便秘患者,采用腹部药熨治疗的诊疗资料,选择同期未采用腹部药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相关诊疗资料,评价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4 h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4%vs 75.0%,P<0.05).结果表明,腹部药熨可明显改善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症状,改善排便情况,同时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

    作者:张太平;胡斌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加味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在肛门病中的应用

    2016 年 3 月至 2017 年 4 月 ,笔者将加味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用于治疗肛门疾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将肛门病患者 9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47 例 . 治疗组中 ,男 18 例 ,女 29例 ;年龄 19 ~ 64 岁 ,平均(37 .24 ± 4 .83)岁 . 其中外痔 19 例 ,急性肛裂 17 例 ,肛窦炎 11 例 . 均采用加味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治疗 . 对照组中 ,男 17 例 ,女 30 例 ;年龄 18 ~ 65 岁 ,平均(36 .78 ± 5 .24)岁 . 其中外痔 20 例 ,急性肛裂 15 例 ,肛窦炎 12 例 . 均采用1 : 5000PP 液熏洗坐浴治疗 . 2 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及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三等分挂线治疗医源性肛管狭窄25例疗效观察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9 月 ,我们采用三等分挂线治疗医源性肛管狭窄患者 25 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5 例 ,女 10 例 ;年龄 18 ~ 68岁 ;病程 1 个月至半年 . 患者均有痔疮等肛门病手术史 ,术后 1 个月至半年就诊 . 患者精神紧张 ,对排便有恐惧感 ,排便困难 ,排便时肛门疼痛明显 ,大便稀可排出 ,便干时排出困难明显 ,疼痛加重 ,大便变细 ,排便如挤残留牙膏状 ,肛门有梗阻感 ,有时需灌肠辅助排便 . 肛门检查见肛门有瘢痕形成 ,或伴有未愈合的切口 ,肛门紧缩 ,肛门指诊纳入困难或仅容一食指通过 ,患者疼痛明显 ,可触及肛管张力增加 ,肛管呈环状狭窄 ,肛门括约肌无弹性 ,经结肠镜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

    作者:徐晓炜;徐焱;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痔术后出血136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痔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回顾性分析行痔切除术后出血的13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原发性出血18例,继发性出血118例.其中外剥内扎术后出血33例(24.3%),PPH术后出血46例(33.8%),外剥内扎联合PPH术后出血57例(41.9%).原发性出血原因均为术中操作不当 、止血不彻底,继发性出血原因依次为PPH吻合口出血 、痔核结扎部位出血及术后感染.此次分析结果提示局部压迫 、手术缝扎止血 、电凝止血是止血的有效措施,可根据手术方式 、出血部位 、出血程度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术前评估出血风险,术中规范操作,彻底止血,术后预防感染加强管理是预防痔术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柏雪;张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丙泊酚全麻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为探讨丙泊酚全麻在肠镜检查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将200例行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给予丙泊酚静脉全醉,对照组100例按常规进行检查.观察检查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生命体征变化 、检查时间及检查后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查结束后血压 、心率低于检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镜检查时间为(14.44±3.70)min,对照组肠镜检查时间为(19.60±3.36)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 、腹胀及烦躁患者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结果表明,丙泊酚全麻在肠镜检查中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卢桂梅;陆润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肛门指检结合直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肛门指检是肛肠科重要的一种检查方法 ,经肛门直肠 ,可以检测出 7 cm 左右的距离 ,约 70% 的直肠肿瘤可通过指检发现 ,通过指检 ,可以了解直肠的口径 ,括约肌的张力 ,直肠肛管有无痔疮 、肛瘘以及新生物 . 便秘患者可以扪及耻骨直肠肌的张力 ,直肠黏膜是否松弛等 . 若指检后发现指套表面带有黏液 、脓液或血液就会怀疑直肠肛门有炎症或伴肿瘤组织破溃 ,这样就要考虑做进一步的检查 . 直肠镜 :通过一个长度 15 cm 左右的 ,末端装有一个光源带电子摄影机的硬管 ,由肛门慢慢进入直肠以检查直肠部位之病变肿瘤或溃疡 ,如有需要可取活检或在镜下行息肉切除 .

    作者:段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直肠前突的诊治进展

    便秘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一种复杂症状 ,一般指便次少 、排便不规则 、便质硬或排便艰难等 ,不同的病理因素可引起不同的症状 . 直肠前突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 . 直肠前突是直肠壶腹前壁囊袋状突出 ,与盆底正常解剖结构改变相关 .女性直肠前壁与阴道黏膜分开 ,由直肠阴道隔支持 ,其分隔组织因自身发育缺陷 、分娩时支持组织损伤及随着年龄增长支持组织松弛等原因[1] ,直肠前壁向阴道后壁疝入 ,导致阴道后壁膨出 ,也叫直肠前突[2] . 男性直肠前壁有前列腺和尿道支持 ,故很少发生直肠前突 . 直肠前突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 ,肛门阻塞感强烈 ,肛门及会阴部坠胀 、或有疼痛 ,排便不尽感 ,部分患者需用手按压肛门周围协助排便 . 或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仅直肠指检可触及 .

    作者:郭有雷;王欣;马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肛肠科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为观察肛肠科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尿潴留的效果,对154例肛肠病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护理 、术日准备 、术后护理.结果显示,14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术后均能自主排尿,6例效果不佳者,行无菌保留导尿术.结果表明,为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肛肠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程小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肛周脓肿的病因 、分类及临床诊断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 ,是肛肠科的常见病 ,好发于 20 ~ 40 岁青壮年 ,其中男女比例是3 ~ 4 : 1 ,临床发病急骤 ,肛周疼痛剧烈 ,呈间歇性或持续性 ,有的伴全身高热 ,脓肿破溃后易形成瘘管 .笔者从本病的病因 、分类及临床诊断对肛周脓肿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

    作者:黄李;常忠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SPOC与翻转课堂的 线上线下交互反馈在肛肠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为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交互反馈在肛肠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将90名肛肠科护理教学学生以数字表法分组.传统模式组45名采用常规的护理教学方法,新型模式组45名采用SPOC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交互反馈教学方法.比较2组肛肠科护理教学满意度;肛肠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 、肛肠科护理技能评分;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 、对教学内容设计满意度 、认为教学模式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比例.结果显示,新型模式组肛肠科护理教学满意度高于传统模式组(P<0.05);新型模式组肛肠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 、肛肠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传统模式组(P<0.05);新型模式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 、对教学内容设计满意 、认为教学模式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比例高于传统模式组(P<0.05).结果表明,基于SPOC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交互反馈在肛肠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可提升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其对肛肠科护理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度.

    作者:白东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熏洗坐浴配合槐芩软膏治疗肛窦炎

    2017 年 1 ~ 6 月 ,我们采用中药熏洗坐浴配合槐芩软膏纳肛治疗肛窦炎 80 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 43 例 ,女 37 例 ;年龄 25 ~ 65岁 ;病程 1 个月至 2 年 .治疗方法 :中药熏洗坐浴方由黄柏 36 g ,苦参36 g ,秦艽 36 g ,防风 36 g ,桂花 36 g ,玄参 36 g ,红花 18 g ,桃仁 18 g ,当归 18 g 组成 ,将上药加水煎液 ,倒入盆内先熏洗后坐浴 ,每次 15 min . 坐浴后将适量槐芩软膏缓慢轻柔注入肛内 2 ~ 3 cm ,推注后尽量避免站立 、行走 . 肛窦炎轻度患者 ,每日 1次 . 疗程 3 ~ 4 周 . 重度患者 ,每日 2 次 . 疗程 4 ~6 周 .

    作者:秦少龙;李国伟;王丽;刘晖;张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3种方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对比研究

    为探索治疗放射性直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将放射性直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自拟溃结灌肠散灌肠法治疗,B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配合氢化考的松灌肠治疗,C组采用云南白药和锡类散灌肠法治疗.结果显示,均经2个疗程治疗,A、B、C 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 、80% 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疗效均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1).在追踪随访时间内,复发率C组高,高达53.3%,其次为B组,复发率为28.3%,A组无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自拟溃结灌肠散灌肠法对放射性直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无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侯来成;王小芳;卢桂梅;谭燕萍;罗莹;桑春潮;霍振楠;马淑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美沙拉嗪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评定

    为探讨美沙拉嗪口服与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与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治疗.比较2组疾病干预前后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血性腹泻 、里急后重 、呕吐 、腹痛消失时间及用药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性腹泻 、里急后重 、呕吐 、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表明,美沙拉嗪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高,可缩短疗程,加速症状消失,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何佩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肛泰软膏配合PPH加外痔剥离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

    为观察肛泰软膏配合PPH加外痔剥离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重度混合痔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采用PPH切除内痔并剥离切除外痔,治疗组术后使用肛泰软膏常规换药,对照组给于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换药,对治疗后患者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在创面出血 、疼痛 、水肿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肛泰软膏配合PPH加外痔剥离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周鹏飞;田仓瑜琦;刘佃温;刘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