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0-01~ 2015-06期间收治的78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肿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数、术后并发症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肿瘤切除术相比,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获得良好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詹中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生酮饮食常被用来治疗难治性癫痫,是一种新颖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该文就近年来生酮饮食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治疗副作用等方面的治疗概况等进行综述.
作者:王柳清;赵伟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针对作者来稿中医学名词使用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并举例进行规范对照修正.
作者:黄晓红;韦挥德;吕文娟;韦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1 病例介绍病例1,患儿,女,年龄1个月20天,因出生后反复呕吐、体重不增伴反复发热、咳嗽入院.患儿因呕吐并出现咳嗽、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至当地医院就诊.摄胸片检查发现右侧膈肌上异常消化道含气影,转诊至我院.入院后胸部CT提示胃腔疝入右侧胸腔,考虑食管裂孔疝旁疝,腹部胃肠B超提示,肥厚性幽门梗阻.入院后经抗感染治疗控制肺炎后拟行手术治疗.
作者:张鸿;曹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ONFH)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一大难题,晚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其佳治疗方法.近年来,该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而青壮年寿命长、对关节运动要求高,行THA术后将面临多次翻修可能,心理及经济负担较重.保髋仍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保髋疗法能延缓患者病情,减轻痛苦,减少关节置换的需要.
作者:吴毅华;招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01~2016-03收治的10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18μg/粒睡前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奇霉素0.25 g/d口服,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呼吸困难评分和6 min步行试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降低,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COPD采用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运动耐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胚胎着床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成功的关键,而反复着床失败的原因复杂,治疗棘手,是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异常的子宫收缩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的原因之一,若在胚胎移植前后应用药物抑制子宫收缩,可能会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妊娠结局.该文就子宫收缩与胚胎着床的关系,以及子宫收缩抑制药物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译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择2015-01~ 2016-10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管理,干预时间从围手术期至出院后6个月.内容包括疼痛管理、感染管理、血栓管理、饮食管理、康复管理、随访管理.结果 术后干预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提高,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治疗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RAS理念可以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缓解疼痛,提高髋关节功能.
作者:付海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01~2016-08该院收治的9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人院后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观察组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两组均连续治疗7d.结果 观察组治愈3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8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气促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通过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盐酸氨溴索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疗效.
作者:李军珂;张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01~2016-03就诊于该院的9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实施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血肿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相比,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具有治疗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且血肿清除更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师少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04~2016-04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先接受超声引导下PTGD治疗,3~4周后择期接受LC治疗,对照组接受急诊LC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中转开腹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超声引导下PTGD联合择期LC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龙;丁洁;潘宏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急腹症误诊为胃肠炎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法,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择该院2015-09~2016-09就诊的20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6例误诊为胃肠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检查情况,探讨误诊为胃肠炎的原因,并提出合理解决对策.结果 200例中16例(8.00%)误诊为胃肠炎,分别为急性阑尾炎6例,肠梗阻3例,消化道穿孔4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2例,宫外孕1例.在16例误诊者中,误诊原因为症状相似7例,病史描述不全3例,查体不仔细1例,病情分析缺乏全面性5例.16例误诊者经手术治疗后,病情显著改善,平均住院时间为(8±2)d.结论 大部分急腹症患者发病初期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若查体、病史询问不到位,则会误诊.
作者:马健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放射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在其应用日趋广泛的同时,放疗抵抗问题也日趋凸显,放疗敏感性不高成为影响肿瘤患者放疗疗效的关键问题.环氧合酶-2已被证实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近期研究证实其表达能导致放疗抵抗.该文将对环氧合酶-2的表达在放疗抵抗的产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刘珊;赵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2014-02~ 2016-08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血清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且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2014-06该院收治46例宫角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宫角妊娠部位楔形切除缝合肌层修补术组(切除组,n=19)和宫角妊娠部位病灶切开取胚并缝合修补切口组(切开组,n=27),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的术中所见、术后恢复情况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卵管造影结果提示切开组的病灶同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好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术后盆腔粘连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宫角妊娠均可达到治愈目的,宫角楔形切除术可能增加术后输卵管堵塞风险,有待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伟容;赵仁峰;吴玉英;封意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胰岛素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果糖胺等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餐后2h的C肽及胰岛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胰岛素及C肽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餐后2h胰岛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果糖胺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细胞功能,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更佳,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刘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少林伤科十三味主方配合针刺内麻点用于四肢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18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镇痛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少林伤科十三味主方配合针刺内麻点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可视化疼痛量表(VAS)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Z=-4.517,P=0.000),观察组优良率为100.00%(90/90),对照组优良率为86.66%(78/90).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57,P=0.000);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8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林伤科十三味主方配合针刺内麻点在四肢骨折术后镇痛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应予以推广.
作者:李俊豪;招健明;张帅;孙小东;叶东城;颜林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固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在鉴别胆结石类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58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患者分为胆固醇结石组和非胆固醇结石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胆固醇(TC)及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球蛋白(G)、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和间接胆红素(IB)]的检测结果,筛选出鉴别胆结石类型的特异性指标;通过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胆结石类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并利用尤登指数计算诊断分界值.结果 胆固醇结石组血清中的TC、AST水平高于非胆固醇结石组,DB水平低于非胆固醇结石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AST和DB在胆固醇结石和非胆固醇结石患者之间的诊断界值分别为TC≥5.27 mmol/L,AST≥52.25 U/L,DB≤4.51 μmol/L.结论 TC、AST和DB可以作为术前初步区分胆固醇结石与非胆固醇结石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磊;韩文豪;陈涛;侯国欣;仝现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01~2015-11收治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48例,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及常规药物治疗.运动组治疗2周后进行程序性有规律运动治疗.对照组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在运动治疗开始及第6个月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检测脑钠肽(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 min步行距离(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6MWD)、运动耐量(exercise capacity),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随访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NT-proBNP显著降低,LVEF和运动耐量明显提高,6MWD增加(P均<0.01).结论 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彭仁聪;马培容;张翎;宁正庆;黄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3 ~2016-09该院门诊收治的CVA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CVA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呼气高峰流量(PEFR)、大呼气量(FVE)、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咳嗽持续时间、哮喘持续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CVA患儿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赵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