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NF-kB与IL-1β、TNF-α、IL-8的相关性

梁涛;房杰群;詹前策;向五星

关键词:前列腺炎, 核转录因子-kB,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NF-kB与IL-1β、TNF-α、IL-8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及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10例前列腺炎患者,根据NIH分类标准分为:II型组65例、III-a型组70例、III-b型组75例.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或婚前体检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前列腺液NF-kB、IL-1β、TNF-α、IL-8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前列腺炎各组前列腺液中NF-kB、IL-1β、TNF-α、IL-8水平及NIH-CPS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炎II型组NF-kB、IL-1β、TNF-α、IL-8水平及NIH-CPSI评分高于IIIa型组、IIIb型组(P<0.05);IIIa型组IL-1β、TNF-α、IL-8水平高于IIIb型组(P<0.05).NF-kB、IL-1β、TNF-α、IL-8与前列腺炎患者NIH-CPSI评分呈正相关(P<0.05),IL-1β、TNF-α、IL-8与前列腺炎患者NF-kB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L-1β、TNF-α、IL-8及NF-κB均与前列腺炎NIH-CPSI评分有关,是前列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IL-1β、TNF-α、IL-8与NF-κB在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前列腺炎诊断及病理分型的依据.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的精神状态调查

    目的 通过对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精神状况调查来探讨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对2011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的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问卷调查,评价其精神状态.结果 32名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HAMA评分6.875±5.072分,32名健康志愿者评分2.625±1.845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286,P=0.000),其中两组焦虑心境(F=0.580,P=0.036)、害怕(F=30.393,P=0.000)、心血管系统症状(F=15.808,P=0.000)、呼吸系统症状(F=15.036,P=0.000)、胃肠道症状(F=31.598,P=0.000)、会谈时表现(F=24.785,P=0.000)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焦虑状态高于健康人群,针对这部分患者要强调综合诊治,慎重选择外科手术.

    作者:孙艳;陈凯;叶远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3D生物打印在口腔领面部的应用前景

    3D生物打印是利用数字化影像技术将临床获取的医学影像转换为二维模式,供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进行逐层打印并叠加的过程.这种自下而上的打印过程中,生物材料和活细胞被精确地带到目标位置,实现复杂结构的精密打印.基于3D打印的高度灵活性,利用该高新技术可以个性化修复患者因创伤、肿瘤、遗传等问题引起的诸如骨缺损、软组织缺损等问题.因此3D打印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3D生物打印目前的研究进展,对3D生物打印的特点、打印方式进行论述,综述3D生物打印在口腔领面部的临床应用,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作者:姚洁;蔡礼钊;刘湘宁;王亚玉;赖仁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单纯空心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对髌骨横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纯空心螺钉微创内固定对髌骨横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74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观察组接受C型臂X线机辅助下微创空心钉内固定,对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6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切合延迟愈合、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疗效确切,相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口小,患者接受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振华;蔡喜传;李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策略

    目的 总结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矢状窦贴壁分离技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的25例患者的病情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手术方法 、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等.结果 共25例手术病例中,按Simpson脑膜瘤手术切除分级,Ⅰ级切除14例(56.0%),Ⅱ级切除8例(32.0%),Ⅳ级切除3例(12.0%);术后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出现,平均随访16月,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 严格遵循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原则,采用矢状窦贴壁分离技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保留引流静脉和矢状窦的完整通畅,可以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目的.

    作者:江楠;蔡丹辉;黄敏东;陈曼华;黄嘉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子宫及卵巢切除术式对女性绝经症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子宫及卵巢切除术对女性绝经症状的影响.方法 对未行子宫切除的志愿者和子宫及/或卵巢切除术后回医院复诊的病人检测其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同时采用改良的Kupperman评分表对其绝经症状进行评估;比较未行手术组、单纯子宫切除组、子宫切除+单侧卵巢切除组、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切除组4组之间绝经症状的差异.结果 3组手术组Kupperman总分均高于未行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两两比较,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切除组Kupperman总分高于单纯子宫切除组(P<0.001);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多组间的Ridit检验法比较4组绝经症状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与Kupperman总分的比较结果一致.3组手术组血清FSH值均高于未行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手术组两两比较,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切除组血清FSH值高于单纯子宫切除组(P=0.011)和子宫切除+单侧卵巢切除组(P<0.001),单纯子宫切除组与子宫切除+单侧卵巢切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除术的手术范围、术后绝经症状表现与血清FSH值存在相关性,子宫及卵巢切除术可加速FSH值上升,加重绝经症状.

    作者:蒋婧婧;方黎;徐晓燕;周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病情程度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影响病情程度的因素,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早期诊断和病情程度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儿科收治的1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性别、年龄、临床特征、感染疾病类型、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根据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标准和患儿病情程度分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组(62例)和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轻症组(94例),对结果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5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年龄小2月,大14岁;142例发热患儿中,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主,其中以高热或超高热常见,103例患儿热程为1~7 d,39例患儿热程为8~14 d;咳嗽106例,多为阵咳及干咳;98例患儿查体闻及细湿啰音;148例患儿胸片检查示胸部有炎症表现.实验室检查情况比较,重症组患儿与轻症组在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是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存在过度炎症反应,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的升高程度是疾病加重的危险因素,可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曹建伟;郑铠军;冯淑芳;黄良锦;侯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与非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目的 探讨老年与非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呼吸内科电子病历系统,纳入CAP患者292例,比较其一般项目、住院时间、入院时患者首发症状、痰培养结果 、抗生素应用情况、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292例CAP患者,年龄14~89岁(49.10±19.4岁),住院时间9.11±3.23 d,细菌培养率为11.64%,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的基础合并症、痰培养、中性粒细胞数、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入院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与非老年组患者的B类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林可酰胺类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组CAP患者常合并各种基础疾病,老年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敏感度、痰培养阳性率高于非老年组患者,病原体检出阳性率低.

    作者:宋文洺;骆雪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顺尔宁佐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顺尔宁佐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保守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00例,所有入组患儿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治疗,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顺尔宁口服治疗,1次/d,每天于患儿睡前口服.比较两组的患耳疼痛、鼓膜膨隆内陷、中耳腔渗液及听力好转、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患耳疼痛、鼓膜膨隆内陷及中耳腔渗液消失、听力好转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10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尔宁佐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瑞通;黄威;王叶;胡秀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NF-kB与IL-1β、TNF-α、IL-8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NF-kB与IL-1β、TNF-α、IL-8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及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10例前列腺炎患者,根据NIH分类标准分为:II型组65例、III-a型组70例、III-b型组75例.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或婚前体检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前列腺液NF-kB、IL-1β、TNF-α、IL-8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前列腺炎各组前列腺液中NF-kB、IL-1β、TNF-α、IL-8水平及NIH-CPS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炎II型组NF-kB、IL-1β、TNF-α、IL-8水平及NIH-CPSI评分高于IIIa型组、IIIb型组(P<0.05);IIIa型组IL-1β、TNF-α、IL-8水平高于IIIb型组(P<0.05).NF-kB、IL-1β、TNF-α、IL-8与前列腺炎患者NIH-CPSI评分呈正相关(P<0.05),IL-1β、TNF-α、IL-8与前列腺炎患者NF-kB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L-1β、TNF-α、IL-8及NF-κB均与前列腺炎NIH-CPSI评分有关,是前列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IL-1β、TNF-α、IL-8与NF-κB在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前列腺炎诊断及病理分型的依据.

    作者:梁涛;房杰群;詹前策;向五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创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可治疗多种类型的甲状腺结节.主要方法有射频、微波、激光消融及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等,目前以射频消融使用为广泛.激光消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关于甲状腺结节激光消融治疗的文献报道尚少.本文将对上述几种消融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优、缺点进行综述,推荐甲状腺结节的佳治疗方法 —激光消融,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马树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常规与改良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常规法手术治疗与改良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90例病例(90眼),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改良组(患者接受改良术式治疗)和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式治疗),每组45例(45眼).观察患者术后视力(以<0.1为计数单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改良手术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恢复较快(t=2.011、2.433,P<0.05),术后并发症少(χ2=6.450,P<0.05);两组术后视力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3、0.445,P>0.05).结论 基于本次临床治疗条件下,改良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效果较好.

    作者:李趣文;牛勇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促进小鼠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小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构建了Fat-1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小鼠的长骨骨折模型并使用髓内针固定.分别在造模后的2、3、4周通过组织学、影像学评估分析各组小鼠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结果显示,在造模后的2、3、4周,Fat-1转基因小鼠的骨折愈合速度显著快于野生小鼠对照组.此外,X线及小动物CT扫描结果显示,Fat-1转基因小鼠造模后的骨痂生长、骨重构均早于野生对照组小鼠.结论 内源性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加速小鼠的骨折愈合.n-3多不饱和脂肪酸极有可能是促进骨折愈合的营养因素之一.

    作者:ROUT Sushant Kumar;金大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恢复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这项技术渗透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特别是在康复医学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方面的应用进展,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上肢功能,如关节活动度和运动精准性,可以提高患者上肢的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敏;祝亚平;徐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三种微创手术治疗直径2 cm内肾下盏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微通道经皮肾取石术(MPCN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直径2 cm内肾下盏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直径2 cm内肾下盏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分别行PCNL、MPCNL和FURL,比较3种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即时和终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PCNL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PCNL组患者(P<0.05).FURL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VAS评分均显著低于PCNL组MPCNL组(P<0.05).PCNL、MPCNL和FURL组即时和终结石清除率均较高,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CNL和MPCNL组患者(P<0.05).结论 PCNL、MPCNL和FURL均为治疗直径2 cm内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手段,其中FURL较PCNL和MPCNL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文航;朱黎;刘付国琛;曾志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泛影葡胺注射液对甲状腺手术后引流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注射液对甲状腺手术后创面引流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行开放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和甲状腺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共60例,根据术中快速病理报告组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良、恶性组内分实验组(泛影葡胺组)及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根据病例手术切除范围不同继续分组,即:A良性单侧实验组(8例)、B良性单侧对照组(7例)、C良性双侧实验组(7例)、D良性双侧对照组(8例)、E恶性单侧实验组(8例)、F恶性单侧对照组(9例)、G恶性双侧实验组(7例)、H恶性双侧对照组(6例).其中实验组患者(30例)术中切除甲状腺病灶或淋巴清扫完成后,彻底止血,取泛影葡胺注射液10 mL均匀冲洗于手术操作创面,吸出残液放置引流;对照组患者(30例)术中主要步骤完成后,彻底止血,取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吸出残液放置引流,记录术后组0~8、8~24、24~48 h时间段引流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根据收集各组引流量,比较A/B组、C/D组、E/F组、G/H组引流量数据,观察到使用泛影葡胺注射液作为创面冲洗剂的实验组引流量少于使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泛影葡胺注射液作为创面冲洗剂在甲状腺术中应用可通过减少血液渗出及封闭微小淋巴漏机制来减少术后创面引流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俊扬;安妍;徐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鉴定

    目的 以磁珠为筛选介质,利用实时定量-PCR和消减SELEX技术从肺癌血清中筛选得到高特异性、强亲和力的肺癌血清核酸适配体.方法 以磁珠为载体、肺癌病人血清为筛选的靶标分子,通过消减SELEX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技术,从随机ssDNA文库中筛选出与肺癌血清特异性结合的aptamers,将得到的第9轮富集文库扩增为dsDNA,送上海生工直接对筛选得到的核酸适配体库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 经过9轮筛选得到4条与肺癌血清高特异性结合的aptamers,测序结果显示均为不同序列.结论 验证筛选出的与肺癌血清结合的aptamer,特异性检测表明,筛选得到的肺癌血清核酸适配体与肺癌血清的结合解离常数均在纳摩尔级水平,其中Seq-2、Seq-3、Seq-6、Seq-19号核酸适配体能高特异性结合肺癌血清,与正常人血清不结合,再通过200例肺癌血清和200例正常人血清进一步鉴定4条肺癌血清核酸适配体检出肺癌的阳性率,阳性检出率达91%以上,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邸娅;赵运旺;卢坤玲;何雷;徐欢;郑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入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产妇(62例)及普通产妇(56例),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对CSP产妇诊断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CSP患者中49例为孕囊型,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24例患者孕囊内可见典型卵黄囊或胎芽,活胎可见胎心搏动,孕囊旁可见丰富的低阻血流信号,血液供应均来源于切口处肌层;13例为包块型,均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内部信号多为低回声或中等回声,部分患者无回声,包块周围血流丰富,信号以低阻血流信号为主.6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安全出院,其中19例采用保守治疗;15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恢复不理想后行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28例患者行刮宫术治疗成功,无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孕囊或团块与瘢痕的位置关系、血流分布及子宫肌壁等情况,通过图像能够更精准的评估孕囊确切生长的位置及与子宫疤痕关系,可作为早期诊断剖宫产CSP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谢宏基;王玉莹;林紫晴;韦德湛;冯艳萍;张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经腹和经阴道彩超联合技术对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的产前早期诊断

    目的 探讨经腹和经阴道彩超联合技术对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的早期产前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产检的孕12~26周孕妇153例,采用经腹羊水穿刺术或绒毛膜穿刺术对胎儿进行α-地中海贫血诊断,同时采用腹部联合阴道彩色超声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对比两次诊断结果 .结果经腹部和阴道彩色超声联合技术对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检测灵敏度为98.96%(95/96),假阳性率为1.04%(1/96),特异度为92.98%(53/57),假阴性率为7.02%(4/57).在超声图像中可清楚的看到患病胎儿浆膜腔积液、心脏增大、心胸比增大的现象,并且有颈部透明层增厚,肠管回声增强,胎盘增厚等现象.结论 将经腹和经阴道彩超联合技术运用于早期产前诊断,能较准确的诊断出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吴海奎;王志远;钟万霖;卓秀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乳腺癌微钙化形成的分子机制

    乳腺微钙化(MC)是乳腺癌重要的影像学特征.在乳腺组织中常见两种类型的MC物质,Ⅰ型MC(草酸钙)仅存在于良性病变中,而Ⅱ型MC(羟磷灰石)通常存在于恶性病变中.研究者们利用这一影像学特征制定和发明了先进的影像诊断程序和成像技术,然而MC形成的机制却了解甚少.因此,本文试图解释乳腺癌MC形成的分子机制,其重点在于部分异质性乳腺癌细胞如何获得成骨样表型并启动病理性钙化过程.同时,本文还强调了骨形成蛋白、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以及上皮间质化过程在病理性钙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瑜;王文;米成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中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为治疗组,并采取微波消融治疗,另外选取2015年1月之前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6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传统手术组;微波消融组实施PDCA循环,传统手术组患者未实施PDCA循环.术后随访6月,统计患者术后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波消融治疗组消融率为95.38%,并发症发病率是7.77%,术后6月随访满意度为98.5%.传统手术组完全切除率为85.54%,并发症发生率为16.6%,术后6月随访满意度为81.5%.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7,P=0.003).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微波消融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术后满意度,减少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建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