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冷冻治疗减轻腰椎融合术术后疼痛的效果

欧阳小珊;廖翠东;欧阳秀珊

关键词:冷冻治疗, 腰椎融合术, 术后疼痛
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冷冻治疗在减轻腰椎融合术术后疼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腰椎融合术术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观察组术后将冰袋置于患者手术部位,20 min后移除,每8 h 1次,至术后48 h为止.对照组不使用冰袋,其余护理及康复锻炼方法均和观察组患者相同.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4、8、16、24、36、48 h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术后6、12、24、48 h吗啡用量,在48 h时用李克特量表记录两组患者对于镇痛效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1、2、4、8、16、24、36、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0~6、6~12、12~24和24~48 h吗啡用量及48 h内吗啡总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局部冷冻治疗可有效减轻腰椎融合术术后患者疼痛,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骨显像评价乳腺癌骨转移的特征

    目的 探讨乳腺癌骨转移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的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的乳腺癌资料.初诊时即发现骨转移的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疑骨转移或不明原因骨痛部位行SPECT/CT融合显像.分析三阴乳腺癌(TNB)与非TNBC骨转移病灶分布情况,总结乳腺癌骨转移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的特点.结果 共检出46例患者204处病变,脊柱62处(30.39%),是转移常见部位,其次肋骨57处(27.94%)、胸部骨31处(15.20%)、骨盆骨28处(13.73%)、颅面骨15处(7.35%)、四肢骨11处(5.39%).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TNBC与非TNBC骨转移在脊柱、肋骨、胸部骨、骨盆骨、颅面骨及四肢骨的病灶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1,P=0.988).三阴乳腺癌骨转移占整个乳腺癌骨转移的28.26%(13/46).13例TNBC骨转移共51处病灶,放射性浓聚占90.20%(46/51),混合型病灶占7.84%(4/51),放射性稀疏病变1.96%(1/51),且主要为多发骨转移病变,占84.62%(11/13).结论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TNBC骨转移好发与脊柱、肋骨、胸骨,以多发性、放射性浓聚病变为主.

    作者:邓群力;莫逸;刘康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与非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目的 探讨老年与非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呼吸内科电子病历系统,纳入CAP患者292例,比较其一般项目、住院时间、入院时患者首发症状、痰培养结果 、抗生素应用情况、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292例CAP患者,年龄14~89岁(49.10±19.4岁),住院时间9.11±3.23 d,细菌培养率为11.64%,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的基础合并症、痰培养、中性粒细胞数、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入院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与非老年组患者的B类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林可酰胺类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组CAP患者常合并各种基础疾病,老年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敏感度、痰培养阳性率高于非老年组患者,病原体检出阳性率低.

    作者:宋文洺;骆雪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恢复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这项技术渗透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特别是在康复医学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方面的应用进展,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上肢功能,如关节活动度和运动精准性,可以提高患者上肢的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敏;祝亚平;徐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单纯空心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对髌骨横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纯空心螺钉微创内固定对髌骨横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74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观察组接受C型臂X线机辅助下微创空心钉内固定,对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6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切合延迟愈合、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疗效确切,相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口小,患者接受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振华;蔡喜传;李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鉴定

    目的 以磁珠为筛选介质,利用实时定量-PCR和消减SELEX技术从肺癌血清中筛选得到高特异性、强亲和力的肺癌血清核酸适配体.方法 以磁珠为载体、肺癌病人血清为筛选的靶标分子,通过消减SELEX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技术,从随机ssDNA文库中筛选出与肺癌血清特异性结合的aptamers,将得到的第9轮富集文库扩增为dsDNA,送上海生工直接对筛选得到的核酸适配体库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 经过9轮筛选得到4条与肺癌血清高特异性结合的aptamers,测序结果显示均为不同序列.结论 验证筛选出的与肺癌血清结合的aptamer,特异性检测表明,筛选得到的肺癌血清核酸适配体与肺癌血清的结合解离常数均在纳摩尔级水平,其中Seq-2、Seq-3、Seq-6、Seq-19号核酸适配体能高特异性结合肺癌血清,与正常人血清不结合,再通过200例肺癌血清和200例正常人血清进一步鉴定4条肺癌血清核酸适配体检出肺癌的阳性率,阳性检出率达91%以上,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邸娅;赵运旺;卢坤玲;何雷;徐欢;郑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三种微创手术治疗直径2 cm内肾下盏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微通道经皮肾取石术(MPCN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直径2 cm内肾下盏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直径2 cm内肾下盏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分别行PCNL、MPCNL和FURL,比较3种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即时和终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PCNL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PCNL组患者(P<0.05).FURL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VAS评分均显著低于PCNL组MPCNL组(P<0.05).PCNL、MPCNL和FURL组即时和终结石清除率均较高,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CNL和MPCNL组患者(P<0.05).结论 PCNL、MPCNL和FURL均为治疗直径2 cm内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手段,其中FURL较PCNL和MPCNL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文航;朱黎;刘付国琛;曾志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3D生物打印在口腔领面部的应用前景

    3D生物打印是利用数字化影像技术将临床获取的医学影像转换为二维模式,供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进行逐层打印并叠加的过程.这种自下而上的打印过程中,生物材料和活细胞被精确地带到目标位置,实现复杂结构的精密打印.基于3D打印的高度灵活性,利用该高新技术可以个性化修复患者因创伤、肿瘤、遗传等问题引起的诸如骨缺损、软组织缺损等问题.因此3D打印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3D生物打印目前的研究进展,对3D生物打印的特点、打印方式进行论述,综述3D生物打印在口腔领面部的临床应用,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作者:姚洁;蔡礼钊;刘湘宁;王亚玉;赖仁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创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可治疗多种类型的甲状腺结节.主要方法有射频、微波、激光消融及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等,目前以射频消融使用为广泛.激光消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关于甲状腺结节激光消融治疗的文献报道尚少.本文将对上述几种消融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优、缺点进行综述,推荐甲状腺结节的佳治疗方法 —激光消融,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马树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血流阻断在肝囊性包虫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 在肝囊性包虫病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手术中使用了入肝血流阻断的42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的资料,依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分成2组: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组24例和半肝血流阻断法组18例,比较其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出血量、术后5 d内血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峰值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半肝血流阻断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方面优于Pringle法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适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囊性包虫病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采用Pringle法或半肝血流阻断法应根据患者病情、术中探查及医疗水平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阿多;彭飞;旦增赤来;祁晨睿;欧珠拉姆;周斌贤;李川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入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瑞芬太尼组(n=22)、硬膜外组(n=22)和对照组(n=22).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硬膜外组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为自然分娩.记录3组产妇组产妇产程、出血量和新生儿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产妇分娩各时点的疼痛指数,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评定产妇产前情绪状况,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产妇产后抑郁状态,并对3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瑞芬太尼组、硬膜外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孕周、产程、出血量和新生儿体质量等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娩出后的VAS评分较分娩时均有所降低.瑞芬太尼组和硬膜外组分娩时、娩出后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与硬膜外比较,瑞芬太尼组分娩时、娩出后的VAS评分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生产前的HAD评分及产前抑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产后瑞芬太尼组EPDS评分和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硬膜外组(P<0.05).对照组和硬膜外组EP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镇痛效果差,但可以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现象的发生,对产前有抑郁倾向的产妇可选用瑞芬太尼静脉镇痛.

    作者:黄佩贤;许晓梅;林胜佳;谢锐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顺尔宁佐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顺尔宁佐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保守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00例,所有入组患儿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治疗,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顺尔宁口服治疗,1次/d,每天于患儿睡前口服.比较两组的患耳疼痛、鼓膜膨隆内陷、中耳腔渗液及听力好转、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患耳疼痛、鼓膜膨隆内陷及中耳腔渗液消失、听力好转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10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尔宁佐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瑞通;黄威;王叶;胡秀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的精神状态调查

    目的 通过对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精神状况调查来探讨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对2011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的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问卷调查,评价其精神状态.结果 32名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HAMA评分6.875±5.072分,32名健康志愿者评分2.625±1.845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286,P=0.000),其中两组焦虑心境(F=0.580,P=0.036)、害怕(F=30.393,P=0.000)、心血管系统症状(F=15.808,P=0.000)、呼吸系统症状(F=15.036,P=0.000)、胃肠道症状(F=31.598,P=0.000)、会谈时表现(F=24.785,P=0.000)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焦虑状态高于健康人群,针对这部分患者要强调综合诊治,慎重选择外科手术.

    作者:孙艳;陈凯;叶远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依从性,治疗后患儿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0%vs 80.00%,P<0.05).2组干预后焦点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焦点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坚持遵医嘱服药、避免诱发因素、发作时应急处理、定期复诊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改善患儿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局部冷冻治疗减轻腰椎融合术术后疼痛的效果

    目的 探讨局部冷冻治疗在减轻腰椎融合术术后疼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腰椎融合术术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观察组术后将冰袋置于患者手术部位,20 min后移除,每8 h 1次,至术后48 h为止.对照组不使用冰袋,其余护理及康复锻炼方法均和观察组患者相同.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4、8、16、24、36、48 h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术后6、12、24、48 h吗啡用量,在48 h时用李克特量表记录两组患者对于镇痛效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1、2、4、8、16、24、36、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0~6、6~12、12~24和24~48 h吗啡用量及48 h内吗啡总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局部冷冻治疗可有效减轻腰椎融合术术后患者疼痛,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欧阳小珊;廖翠东;欧阳秀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给药模式和时机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静脉自控给药模式和时机对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对照组为产科常规处理.将观察组产妇随机分成4组:A1组为间歇静脉自控给药、A2组为持续输注复合间歇静脉自控给药、B1组为潜伏期分娩镇痛、B2组为活跃期分娩镇痛,每组20例.观测VAS评分、PCA按压次数、缩宫素使用情况、器械助产率、产后2 h出血量及分血浆泌乳素浓度、分娩镇痛并发症、产后并发症等不良反应,评估新生儿Apgar评分、血气及呼吸频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产程时间、2 h出血量、分娩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动脉血气、呼吸频率、收缩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泌乳素浓度增加(P<0.05),而助产、剖宫产例数及缩宫素使用例数明显较少(P<0.05),A2组VAS评分与PCA按压次数低于A1组,B1组低于与B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泌乳素浓度高于A1组,B1组高于B2组(P<0.05).结论 持续输注复合间歇静脉自控给药和潜伏期镇痛效果更优,能够促进泌乳素分泌,同时可减少PCA按压次数,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谢锐捷;黄佩贤;钟少珊;陈铭君;林胜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干乳剂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干乳剂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将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常规行降糖、降压、抗凝和贝那普利口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的24 h尿蛋白水平、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MER)、血肌酐水平、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24 h尿蛋白水平与UMER、血肌酐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治疗显效比例、总治疗有效率提高,治疗2周及4周的24 h尿蛋白水平、UMER、血肌酐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则均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联合组治疗2周及4周的24 h尿蛋白水平、UMER、血肌酐水平、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对照组治疗4周的24 h尿蛋白水平、UMER、血肌酐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降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头痛、干咳、恶心、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接受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其24 h尿蛋白水平与UMER、血肌酐水平、临床症状积分呈正相关(r=0.896,0.842,0.763,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与其肾功能损伤及临床症状均相关,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慕群;蔡晓林;钟志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Myc转录上调长链非编码RNA ZEB1-AS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ZEB1-AS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的机制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和组织中ZEB1-AS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生物信息学预测ZEB1-AS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进行转录因子验证.MTS方法检测ZEB1-AS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ZEB1-AS1在结直肠癌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结直肠癌患者较差的预后正相关.转录因子c-Myc在ZEB1-AS1启动子上有一个结合位点.过表达c-Myc转录上调ZEB1-AS1的表达,反之亦然.MTS结果显示过表达ZEB1-AS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而敲低ZEB1-AS1则抑制该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 c-Myc转录上调ZEB1-AS1,进而促进结直肠癌进程.c-Myc/ZEB1-AS1或许可作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潜在靶标.

    作者:汤锐明;邱惠思;黄岩;潘辉林;宋慧胜;王馨;吴华振;冯正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CTA对心肌病并发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A对心肌病并发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共540节段冠状动脉,所有患者均通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扫描技术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患者的诊断结果 .结果冠状动脉CT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血管狭窄程度完全符合的共有384节段,完全相符率为71.1%.通过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发现,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正常的节段与血管狭窄程度为重度的节段的敏感性高于血管狭窄程度为轻度和中度的节段(P<0.05);但从阳性预测值方面看,血管狭窄程度为轻度的节段的阳性预测值却低于正常、中度、重度的节段(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的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化斑块诊断率方面,通过冠状动脉CTA的诊断率高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P<0.05).结论 对于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的病人,可用冠状动脉CTA检查其是否有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CT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可作出精确的判断,且安全、快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郭天畅;伍彩云;叶文卫;温运雄;许奇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经腹和经阴道彩超联合技术对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的产前早期诊断

    目的 探讨经腹和经阴道彩超联合技术对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的早期产前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产检的孕12~26周孕妇153例,采用经腹羊水穿刺术或绒毛膜穿刺术对胎儿进行α-地中海贫血诊断,同时采用腹部联合阴道彩色超声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对比两次诊断结果 .结果经腹部和阴道彩色超声联合技术对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检测灵敏度为98.96%(95/96),假阳性率为1.04%(1/96),特异度为92.98%(53/57),假阴性率为7.02%(4/57).在超声图像中可清楚的看到患病胎儿浆膜腔积液、心脏增大、心胸比增大的现象,并且有颈部透明层增厚,肠管回声增强,胎盘增厚等现象.结论 将经腹和经阴道彩超联合技术运用于早期产前诊断,能较准确的诊断出重型α-地中海贫血胎儿,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吴海奎;王志远;钟万霖;卓秀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泛影葡胺注射液对甲状腺手术后引流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注射液对甲状腺手术后创面引流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行开放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和甲状腺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共60例,根据术中快速病理报告组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良、恶性组内分实验组(泛影葡胺组)及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根据病例手术切除范围不同继续分组,即:A良性单侧实验组(8例)、B良性单侧对照组(7例)、C良性双侧实验组(7例)、D良性双侧对照组(8例)、E恶性单侧实验组(8例)、F恶性单侧对照组(9例)、G恶性双侧实验组(7例)、H恶性双侧对照组(6例).其中实验组患者(30例)术中切除甲状腺病灶或淋巴清扫完成后,彻底止血,取泛影葡胺注射液10 mL均匀冲洗于手术操作创面,吸出残液放置引流;对照组患者(30例)术中主要步骤完成后,彻底止血,取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吸出残液放置引流,记录术后组0~8、8~24、24~48 h时间段引流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根据收集各组引流量,比较A/B组、C/D组、E/F组、G/H组引流量数据,观察到使用泛影葡胺注射液作为创面冲洗剂的实验组引流量少于使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泛影葡胺注射液作为创面冲洗剂在甲状腺术中应用可通过减少血液渗出及封闭微小淋巴漏机制来减少术后创面引流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俊扬;安妍;徐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