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超
目的 探讨阻断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孕妇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方法 对54例要求生育的HIV/AIDS孕妇采取于孕期三联抗病毒治疗,结合选择性剖腹产及人工喂养,新生儿12 h内服用齐多夫定口服液等措施,监测孕妇的病毒载量(HIV-RNA)、CD4+ T淋巴细胞数(CD4+)以及婴儿1、4月龄的HIV-DNA,1岁6月的HIV抗体. 结果 54例孕妇HIV-RNA均显著下降,53例婴儿HIV-DNA为阴性. 结论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进行HIV母婴传播阻断是有效的.
作者:窦艳云;卢瑞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深部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 方法 对2006~2009住院治疗的28例深静脉血栓病人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经采用抗血小板凝集、抗纤维蛋白形成,解除血栓高危因素等治疗,24例获愈,4例盆腔肿瘤者获缓解. 结论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该症效果良好.
作者:黄永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冰敷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04~2007-03未常规使用冰敷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和2007-04~2009-03常规使用冰敷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高温持续时间、平均昏迷时间、病死率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高温持续时间、平均昏迷时间、病死率方面有明显差异. 结论 早期冰敷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病死率,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玉;李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1例妊娠合并胰腺炎的患者确定一个合理安全的治疗方案. 方法 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4期)、Medline(pubmed网站1990-01~2008-12)和http://www.guideline.gov/检索,检索主题词为:Acute pancreatitis;in pregnancy;Antibiotic therapy;Somatostatin;Endoscopic retrograde 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enteral nutrition or parenteral nutrition;RCT;Meta-analysis review;pracrtice Guideline. 结果 共检索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14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32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患者制定合理安全的治疗方案. 结论 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妊娠合并胰腺炎患者确定合理安全的治疗方案,可取得较佳治疗效果.
作者:何洪标;董卫国;梁列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肝叶切除手术是治疗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肝脏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手术过程中常面临大出血的危险,需大量输入红细胞、血浆等制品,使病人又面临大量输血等并发症的危险.因此在肝切除手术中采取综合措施进行血液保护,已成为临床手术麻醉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各种血液保护措施在肝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作简要综述.
作者:张光英;林成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 对医院发生的21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 结果 护理人员有章不循或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医疗器械管理不善、产品质量问题、器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存在缺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机制未健全等是引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评估及认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是保障病人安全,预防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有效措施.
作者:覃丽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DNA突变在帕金森病发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改善线粒体功能为帕金森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思路.
作者:肖友生;王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评价口腔疾病患者椅旁实行四手操作法的效果. 方法 对286例口腔疾病患者在接受就诊时实行椅旁四手操作法(包括安排患者、准备治疗用品、调配材料、传递和回收器械、及时吸除口内唾液、水和废屑等)的治疗. 结果 患者椅旁实行四手操作法,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治疗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论 椅旁实行四手操作法,能使患者得到高质量、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
作者:钟秀芬;卢其芳;韦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再生、分化的重要场所,淋巴结(lymph nodes,LNs)作为外周免疫器官,其正常结构对于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和免疫细胞的生存、发育、增生是非常重要的.近来,国外有研究发现胶原纤维在淋巴组织中T细胞区域(T cell zone,TZ)的沉积可能是导致HIV感染者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CD4+ T细胞减少的又一重要机制.该文拟根据近年研究进展,阐述LNs正常组织结构对CD4+ T细胞存活、发育和运输的影响及其结构改变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发病机制的关系,以期对目前AIDS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的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卢祥婵;谭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比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的MSCT的横断面及其多平面重建(MPR)表现. 结果 30例神经鞘瘤中,位于颈动脉间隙22例,椎旁间隙肿瘤8例.MSCT平扫见肿块内密度均匀9例,其内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或均匀类囊样密度;密度不均匀21例,其软组织密度内可见更低密度影,并见2例高密度钙化.MSCT增强见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9例;不均匀强化21例,病灶内可见增强部分呈斑驳样,形态不规则. 结论 MSCT可以清晰地显示颈部肿瘤与邻近血管、椎间孔和椎管的关系,对颈部神经鞘瘤的定位及定性有重要价值.
作者:吕永革;专庆春;黄春元;许朝璇;杨茂洪;王建华;罗帝林;曾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三聚氰胺致小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转归. 方法 对2008-09-15~12-31三鹿奶粉中毒事件中本院筛查5 873名10岁以下小儿(重点是婴幼儿)发现泌尿系结石105例中83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采用彩色B超、尿化验等方法筛查出单(双)肾、输尿管结石的83例住院患儿中,结石伴肾或输尿管积水11例,镜下血尿7例,尿白细胞超过正常值6例,尿蛋白(﹢)~(﹢﹢﹢)4例,腹部X光拍片8例,出现阳性结石影1例.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或无症状.83例住院患儿按卫生部推荐的治疗方案,均全部治愈,经一年多观察随访无一例复发或加重. 结论 儿童泌尿系统结石与积水原因很多,所涉的病例与食入含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有直接关系,因此停止食用此类奶粉很关键.三聚氰胺中毒引起的结石较松散,B超为诊断此类结石的主要手段.大多数按卫生部推荐的诊疗方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杨文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方法 对105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05名正常孕妇进行比较. 结果 羊水过少多发生于孕40周后,观察组中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羊水过少是胎儿窘迫的敏感指标,应加强产前监护,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改善围产儿预后.
作者:蓝利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脐静脉内径及动静脉内径比值在地中海贫血(地贫)胎儿产前筛查的价值. 方法 对120例经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术进行地贫基因诊断为地贫的孕12~40周单胎孕妇(地贫组)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胎儿脐动脉、脐静脉内径,计算动静脉内径比值,选择同期正常胎儿1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 结果 地贫组中孕期胎儿动脉、静脉内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动、静脉内径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孕期上述指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测量中孕期胎儿脐动脉、脐静脉内径以及动静脉内径比值作为一种非侵人性方法对预测胎儿地贫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万里凯;陈彦红;许春梅;田矛;王琳;王小燕;施月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 例孤立性NVM 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X 线胸片、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等资料. 结果 多数患者NVM 以左心功能不全就诊,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 结论 NVM 临床病程迁延,临床表现各异,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超声是重要的诊断和筛查手段.
作者:胡昌兴;赵毅兰;徐广马;吴旭斌;林英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臭氧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术后随访3~18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痊愈30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1%. 结论 在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作者:李卓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研究肝内胆管细胞癌(IHCC)的CT表现与病理的关系. 方法 分析病理学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22例,比较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方式和病理学特点. 结果 IHCC在CT平扫期均为圆形或类圆形或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不规则轻度强化,以边缘强化为主,门脉期病灶可无明显强化,或轻度片状、分隔状或延迟性强化.IHCC组织病理学上见肿瘤外周以存活的肿瘤细胞为主,形成早期边缘强化,而肿瘤中央以纤维成分为主,形成延迟强化的基础. 结论 动态增强动脉期边缘轻度强化,延迟后强化范围增加或不变是IHCC的典型表现,增生的纤维组织是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增强期分叶状或花瓣状肿瘤形态及肝内胆管扩张是IHCC的特异性表现,有一定的病理学基础.
作者:朱正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 方法 对26例中大量的心包积液患者术前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定位,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观察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结果 26例病例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2~5 d,引流液量300~3 800 ml,心包积液引流彻底,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该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
作者:史爱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 对10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2例有效,1例因血β-HCG下降不满意,开腹探查行局部病灶切除术;6例在刮宫术中大量出血,3例迅速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有效止血,并于栓塞后24 h 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 2例予以纱布填塞宫腔压迫止血,超声引导下经腹局部病灶注射MTX(50 mg/m2),监测血β-HCG下降接近正常,在超声引导下清宫;另1例药物治疗不满意而选择开腹病灶切除术.外院转入1例因阴道出血,生命体征不平稳,在抗休克、输血、输液同时行急诊子宫切除术. 结论 对于有剖宫产史的早孕妇女应进行常规阴道超声检查; 考虑为CSP的患者应避免盲目刮宫或药物流产;子宫动脉栓塞、MTX保守及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桂玲;徐丽萍;梁宁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WaveScan波前像差仪测量低阶像差的准确性. 方法 随机抽取2008-04~10来我院行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91例,按年龄分A,B两组,A组行波前像差仪和散瞳检影检查,B组行波前像差仪和小瞳检影检查,将所得结果的球镜、柱镜、柱镜轴向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A组WaveScan波前像差仪检测的球镜、柱镜及其轴向与散瞳检影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WaveScan波前像差仪验光结果与小瞳检影结果在球镜、柱镜及其轴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瞳检影结果的均值比散瞳检影结果的均值更接近于像差仪检测结果均值,并且小瞳检影比散瞳检影与波前像差仪的低阶像差具有更好的一致性;男性的右眼瞳孔直径大于左眼直径,女性也是类似的结果. 结论 应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在暗室原瞳状态下测量眼的低阶像差与客观检影验光结果存在差异,此差异可能与存在调节和不同验光方法的精确性不同有关,提示运用波前像差仪检测低阶像差仍需克服调节、瞳孔直径个体差异和患者配合程度等混杂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英;刘伟民;肖信;赵武校;吴燕宁;屈晓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10我科收治的20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全部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 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 结论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疾病,临床常误诊为支气管扩张、肺囊肿和肺癌;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石自力;刘晓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