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参不同加工品的药性与其热量及其相关成分的探究

李峰;包海鹰

关键词:四性, 热量, 人参, 炮制
摘要:目的:通过西洋参和人参的不同加工品的燃烧热量和基本成分分析,探究与其药性(温、热、寒、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5年生的园参不同加工品及5年生西洋参,其中鲜人参用冷冻干燥机处理干燥.设西洋参组、冷冻干燥参组、生晒参组、红参组,分别测其热量、总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皂苷含量等相关指标探究与其药性的相关性.结果:红参性温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高,淀粉含量少,次之西洋参和生晒参性偏凉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较少,淀粉含量较高,冷冻干燥参性偏寒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少,淀粉含量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人参不同炮制品总糖含量、脂肪含量与热量呈正相关,淀粉含量与热量呈负相关.说明人参药性与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有相关性含量越高药性越温和.与其淀粉含量有相关性含量越少药性越温和.则与蛋白质含量、皂苷含量并没有明显相关性.
人参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人参不同形态命名调查之思索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五加科植物, 长期以来被参农称为棒槌,它从初出土的三花,历经巴掌、二角(jǎ音)、灯台、四匹叶、五匹叶、六匹叶,达到形态变化的顶端.一般情况下,人参长到六匹叶,就算大的人参了,但不是绝对如此,几十年来,人们发现还有七匹叶、八匹叶、九匹叶等形态的人参,这应该是变异现象,较为罕见.

    作者:王德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参不同加工品的药性与其热量及其相关成分的探究

    目的:通过西洋参和人参的不同加工品的燃烧热量和基本成分分析,探究与其药性(温、热、寒、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5年生的园参不同加工品及5年生西洋参,其中鲜人参用冷冻干燥机处理干燥.设西洋参组、冷冻干燥参组、生晒参组、红参组,分别测其热量、总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皂苷含量等相关指标探究与其药性的相关性.结果:红参性温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高,淀粉含量少,次之西洋参和生晒参性偏凉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较少,淀粉含量较高,冷冻干燥参性偏寒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少,淀粉含量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人参不同炮制品总糖含量、脂肪含量与热量呈正相关,淀粉含量与热量呈负相关.说明人参药性与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有相关性含量越高药性越温和.与其淀粉含量有相关性含量越少药性越温和.则与蛋白质含量、皂苷含量并没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峰;包海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两头尖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考察目前市售两头尖的质量状况.方法:在市场上购买了14批不同批次的两头尖.本次实验主要参考了《中国药典》2015版.分别从两头尖的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等项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购买14批两头尖,其性状,显微、薄层鉴别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两头尖的水分在8.13%-9.72%左右,总灰分在4.37%-6.05%左右,酸不溶性灰分在1.5%左右,醇溶性浸出物均都大于12.0%,含量在0.15%-0.33%之间,有个别批次两头尖药材的质量未达到药典标准.结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两头尖含量相差较大,需要进行把控.

    作者:王莎莎;赵凌;蔡广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测土配方施肥在西洋参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为筛选出适合在东北地区西洋参种植过程中的佳施肥方法,该试验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分析了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和西洋参的田间生长情况,通过去向回收模型计算后,得出西洋参在鲜根重、干根重方面都好于常规经验施肥,在出苗保苗及锈腐防效上与经验施肥效果相似,无明显差别,说明此模型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可以应用于田间实践.

    作者:马友德;宋明海;苏德悦;冯志伟;郝洪孔;杜立财;杨忠亮;高旭;仉弘扬;王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肥大细胞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中药治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心肌纤维化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肌细胞及其间质的改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时的共同病理表现.对于肥大细胞致器官纤维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肝、肾、肺、小肠、皮肤等器官,近年来发现其也参与心肌的纤维化.研究表明肥大细胞具有促进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其脱颗粒物质影响心肌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药领域在防治心肌纤维化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肥大细胞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及中药领域防治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丹妮;傅水莲;倪赛宏;何丽明;洪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盐酸水解人参总皂苷制备20(R)-人参皂苷Rg3

    目的 本文主要利用酸催化水解人参总皂苷制备20(R)-人参皂苷Rg3.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人参总皂苷进行脱糖,硅胶柱层析法和制备HPLC法分离纯化单体人参皂苷,UPLC法能够快速、灵敏度高检测人参皂苷含量.结论 研究表明,人参总皂苷在高温、低pH值条件下,20?-人参皂苷Rg3的转化率较高.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为20?-人参皂苷Rg3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理论研究.

    作者:梁志齐;张京楼;金海珠;成乐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参益气类降糖方剂对大鼠实验性2型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比较人参益气降糖方剂1、2、3(GHP-1、2、3)对大鼠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血糖均值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HP-1组,GHP-2组,GHP-3组.采用高脂饲料伴腹腔注射小剂量四氧嘧啶建立糖脂代谢紊乱T2DM模型.检测各组血糖和血脂水平,评价机体气化功能.结果:GHP各组均能够显著减缓T2DM大鼠体重下降,加速餐后血糖和血脂代谢,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胰岛素分泌,机体气化功能增强(P<0.01或P<0.05),GHP-3的药效好.结论:GHP-3能够显著改善T2DM气化功能,与其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的功效有关,将来可作为辅助降糖保健食品进一步开发.

    作者:陈雪;李曼微;李沅耕;韩燕燕;肖楠;王恩鹏;睢大筼;陈长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中有机氯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用气相色谱法对人参中主要十六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合人参中有机氯农药的实验方法,对人参禁用的十六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验过程中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并对评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结论:结果表明,人参在进行有机氯农残十六种检测分析时,样品的重复测量和回收率是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在实验过程中应给予格外重视并加以控制.

    作者:高宇;王晓雅;于立亮;潘晓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人参中铜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用原子吸收火焰光谱法检测人参中的铜元素含量,并对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GB/T 5009.13-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铜的测定》,对人参中铜元素进行检测,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验过程中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对各分量不确定度进行合成,终形成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结论:结果表明,我实验室使用该方法对人参中铜含量的检测,不确定范围较小,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作者:杜跃中;张银玲;马双欣;王明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复方参皮酊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复方参皮酊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总生物碱的含量为考查指标,对复方参皮酊剂醇提工艺进行优选;采用单因素考查,初步筛选酊剂制备工艺.结果:确定佳提取工艺为以6倍量6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浓缩,干燥,取提取物,用适量60%乙醇溶解,加入甘油、月桂氮卓酮(提取物(g):甘油(mL):月桂氮卓酮(mL)=3:10:1),60%乙醇溶液定容,混匀,即得.结论:复方参皮酊剂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杨波;鲍慧玮;田健;王超;周帅;张炜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菌株MB6对三七总皂苷的微生物转化及其转化机理的研究

    从刺五加表层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菌株MB6具有很高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可以有效地将三七总皂苷转化为次级的代谢物.同时对转化路径和佳转化条件进行了测定,在R2A液体培养基,pH为6.0,温度为25℃时,转化时间为2天时,稀有皂苷Rg3含量高.经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巨型芽孢杆菌属.

    作者:武伦鹏;尹成日;韩春峰;白龙律;金恩华;康辰凯;郭德山;付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长白山区满族常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掌握长白山区满族常用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方法 应用民族植物学并结合满族医药传统知识及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研究方法,对长白山区满族药用植物资源进行野外样地实地踏查及民间走访调查.结果 调查到该地区满族常用药用植物资源共49科、83属、86种,生活型有4个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结论 应加强对长白山区满族药用植物资源及民间应用现状的调查,以利于今后该区药用植物资源与医药知识的传承与开发.

    作者:张立秋;张晓燕;秦汝兰;薛长松;于俊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九华黄精品种考证及其质量控制研究

    黄精属于多基源品种,来源复杂,目前人们对黄精的高产栽培技术加以研究,药典也收载其性状鉴定、水分与挥发油的检查、浸出物及含量测定等,但未见吸光度、总灰分、重金属及砷盐、农药残留、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检测标准,以至于很难控制药材质量.国内对黄精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报道较多,但对其品种品质研究较少,本文从本草沿革、品种考证、植物学特性、质量控制等方面综述黄精的品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黄精药材鉴别研究和质量控制的科学方法提供依据与参考.

    作者:王晓慧;赵祺;姜程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参多糖化学的国内研究新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对人参多糖的提取纯化、含量分析方面的研究报道,为以后的人参多糖化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高笑一;鲍建才;黄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沙棘油理化参数及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棘油的理化参数及维生素E的含量.方法:C18-BDS柱为色谱柱、甲醇-水(98:2)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线性范围0.1-0.5μg(R2=0.999)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为1.84%(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沙棘油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高博闻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当代人参故事(一)

    1 八两八宝参1968年秋天9月,长白县孤山子大队郑怀有、李夏俊、韩相烈三人出差,去新房子北岗米粮川搞外调,那里的住户都是山东支边来的人,被外调的人在那里住过. 郑怀有等三人在那里找人打了证实材料,住了一宿. 第二天从米粮川顺着沟趟子往西走,经过一片林子.三人都放过山,看到草梢油汪汪的发亮,就觉得是人参的迹象.随便拣根棍子,拉开六七米距离,开始排棍压山,排了约有一个半钟头,在于沟子上游,赶巧碰上了双胎四批叶.

    作者:孙文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栽培基质对天麻产量的影响

    靖宇县地处长白山西麓,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野生乌天麻重点产区之一,采挖野生乌天麻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天麻价格的不断攀升, 天麻人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天麻人工种植栽培料为腐殖土加河沙或河沙加锯末,虽然栽培基质来源广泛,但基质中营养元素少且耐旱性差. 靖宇县火山砂资源丰富,它不仅含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吸水、保水、透气性能好,价格也较河沙低廉,是一种理想的栽培基质. 为探讨火山砂是否适宜作为天麻栽培的培养料,特开展此项试验,以其为天麻人工栽培开辟一条新的增产途径.

    作者:黄祖兴;黄瑞贤;季旭;周琦;张迎东;王厚江;黄洪生;索森颖;曲艳秋;徐晓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人参研究杂志

人参研究杂志

主管: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主办:吉林省人参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