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不足

王静;胡健

关键词:法医学, 损伤程度, 鉴定
摘要:司发[1990]70号《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和司发[1990]6号《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伤》)自发布以来已经二十余年,但两个标准的部分条款尚有不足之处,笔者进行浅析总结,为新标准的修订提供一些信息.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例交通事故中疑似汽车驾驶员损伤成因探析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中,受伤人员可以是驾驶员、乘员,也可以是行人,其成伤的原因和方式复杂而多变.笔者结合一起交通事故中疑似驾驶员损伤的成因进行探析.1案例资料2011年10月2日,犯罪嫌疑人成某驾驶的小客车在S4高速公路莘庄道口与被害人宣某(女,46岁)驾驶的小客车发生碰撞,双方车辆行驶至S4高速公路颛桥向阳路收费口处后,再次发生碰撞,随即双方驾驶员引发口角,后成某采用掌掴、脚踹的方式对被害人宣某进行殴打,致使宣某受伤.

    作者:徐跃灵君;于红卫;江东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浅议医疗损害鉴定

    《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实施,其取消了医疗纠纷中对医方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除医疗产品责任(适用产品责任)和医疗机构违背基本的道德(适用无过错责任)外,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规则.由于医疗机构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手段,并占有全套病历资料,在证据的掌控上具有明显优势.患方为了弥补医疗专业知识欠缺、有效证据不足的劣势,只有寻求医疗损害鉴定这个途径.因而出现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数量陡增.因此,进一步规范医疗损害鉴定,使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是服务群众,创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作者:姚恒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所致“连枷胸”鉴定1例

    1案例资料卫某,男,45岁.2013年3月9日凌晨2时许,被他人殴打致伤入住医院诊治.X线检查示左侧第2~8肋骨连续性中断,骨折断端错位;其中第4~7肋骨为双骨折;右侧第2肋骨连续性中断,骨折断端错位;左侧肋膈角变钝.两肺纹理增粗.诊断:(1)胸部多发肋骨骨折;(2)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入院第三天出现呼吸困难,转入上级医院诊治.

    作者:郑建兵;王晓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浅析外伤性眼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

    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常遇到将眼眶内侧壁结构改变诊断为骨折,导致对鉴定结论不服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如何界定是否骨折及骨折的新旧程度,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分析.1 眼眶的骨性结构组成眼眶呈四棱锥形,是容纳眼球的骨性腔隙,眼球和眼眶之间充填脂肪,与眼睛功能密切相关的神经、血管穿行其间.眶的四壁厚薄不等.眶上壁与颅前窝相邻.下壁下方为上颌窦,下壁上面可见眶下沟,向后延续达眶下裂,向前经眶下管出眶下孔.眶内壁由前向后依次由上颌骨、泪骨、筛骨和蝶骨构成,筛骨纸板是其内壁的主要结构.外侧壁厚,其后部和眶下壁之间有眶下裂通颞下窝和翼腭窝,和眶上壁之间有眶上裂通颅中窝(图1).

    作者:刘杰;杨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法医学鉴定1例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后出现的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它可发生在颅脑外伤的当时,也可发生在颅脑外伤之后的迁延恢复期,发生率占颅脑外伤的1.16%~10%[1],但是在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中,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 toma,CSDH)较为少见,现将鉴定中所见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青青;余家树;胡祖平;程刚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损伤形成机制分析及致伤物推断1例

    人体损伤鉴定在法医学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用损伤形成机制分析损伤形态,依据损伤形态特征推断致伤物及凶器认定,为侦查破案、检察起诉、审判定罪量刑提供必不可少的关键证据.本文作者利用几何学、物理力学原理对薛某死亡案的致伤物及致伤方式进行科学分析,消除了死者亲属的质疑,避免了上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跃进;于云辉;董庆;刘尚峰;陈蓬波;吕国庆;任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司法鉴定改革立法之比较分析

    2012年全国人大修改并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两大诉讼法的修改均涉及到有关鉴定内容.本文就两大诉讼法中对鉴定的不同规定进行探讨,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提升司法鉴定人员对目前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认识.

    作者:梅增辉;余汉春;阮海根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故意伤害案件中的轻微伤鉴定探讨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是公安部1996年7月25日颁布,自199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本标准适用于一切违反《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所造成的轻微损害.《民法通则》作为制定《人体轻微伤的鉴定》的根据之一,主要是规范和调整因人身损害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民法通则》第十一条关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第九十八条关于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的规定,第一百一十九条关于因伤害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等的赔偿的规定,第一百三十条关于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第一百三十六条关于诉讼期间的规定等等.本文主要是从《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两者对故意伤害他人案件的不同规定人手,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立法精神和法理、保护受害人权益和及时有效化解矛盾以及社会学等方面,对是否应继续进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进行分析.

    作者:贾廷伟;郑叶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鉴定30例文证审查分析

    笔者从办案程序和法医学两方面对30例文证审查案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目的是为检察技术部门提高法医工作水平、强化文证审查工作做一探讨.1案例资料2012年11月25日至2013年5月25日,受理本院侦查监督、公诉部门委托的30件案例.委托进行损伤程度审查的26例;死因分析的3例;鉴定结论所依据的病历资料在医学上是否可信的1例.案由为故意伤害的24例;寻衅滋事的5例;非法侵宅的1例.

    作者:梁春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椎体次级骨化中心未愈合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许某,女,39岁.某年3月份在与他人在楼梯间争执的过程中被人向后推向楼梯扶手,后自诉腰部疼痛,至医院查X线片报告L4椎体前上缘骨折,遂至我处进行损伤程度鉴定.经调阅案卷材料,伤者在与人争执过程中躯干部未发生过曲动作.

    作者:徐海涛;沈凯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学鉴定中的颅脑损伤MRI诊断

    法医学鉴定中,对颅脑损伤进行明确的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具有独特的优势.MRI可以清晰显示脑的三种基本组织,即灰质、白质与脑脊液,能分辨出脑干内的灰质核团,不受骨质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清楚显示幕下和脑干的损伤.随着MRI技术的进步,已证实MRI对于脑细胞微结构的损伤,特别是弥漫性轴突损伤、胼胝体损伤、皮质及皮质下灰质的非出血性损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因此,对于脑外伤后CT检查阴性,临床有明显神经症状的病人应做MRI检查.

    作者:周晖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59例骨盆骨折的伤残评定分析

    现行GB 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标》)中涉及骨盆骨折的条款包括骨盆骨折畸形愈合、骨盆骨折严重畸形愈合、骨盆倾斜致双下肢不等长、骨盆严重畸形破坏女性产道四个方面,但对上述情形没有明确释义,因此在实践中较难把握,形成的鉴定结论容易产生分歧.本文对实际工作中骨盆骨折伤残等级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对骨盆骨折相关条款的把握进行解释,就骨盆骨折导致的伤残等级评定方法提出建议,与同行交流.

    作者:李琳;刘俊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家庭暴力致儿童死亡1例

    1案例资料2013年1月24日,在某村的废弃灌溉渠内发现一女童尸体.尸体手臂上身与头一起装在蓝紫色条纹编织袋中;下身外露赤裸,一件粉红色的童装外衣包裹在脚踝处.打开编织袋发现尸体头部包裹一块白色枕套.上身毛衣及内衣沾染大量呕吐物,粉色外衣口袋内发现有小牙膏.尸长103cm,全身尸僵已缓解,背部及四肢未受压处暗红色尸斑;面部大面积皮下出血,颜色深浅不一;右眼球结膜充血,广泛性头皮下血肿;四肢躯干存在大量点、片状表皮剥脱及皮下出血,颜色深浅不一;大小便失禁.

    作者:王兵;缑元斌;刘勇;罗伟;范钧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浅谈高血压病人保外就医

    自1990年《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以下称《办法》)实施以来,罪犯保外就医工作得到了有效规范.但高血压病人的保外就医在医学上有一定争议.本文就高血压病人保外就医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医学问题进行讨论,旨在引起医学和法医学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规范相关标准和检查,使高血压病人的保外就医有序开展.

    作者:陈猛;周雪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4岁男童被铅笔经颈前刺入椎体的法医学鉴定

    1案例资料某男,4岁.3月25日诉头疼,遂由其母陪同至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男童颈前右侧有一创口,MRI示椎体异物.经调查,3月21日,男童在幼儿园玩耍时,不慎跌倒,手中所持铅笔垂直经颈前插入颈部.幼儿园老师将铅笔拔出,见颈部创伤较小,未出血,便未告知家长;3月27日,男童在医院行椎体异物取出术,术中取出铅笔断端(长1.0cm,宽0.4cm),4月20日康复出院.

    作者:张艳;李文明;田虹;刘新强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利用齿痕成功破获命案1例

    1案例资料2007年11月24日凌晨,在某路北侧的绿化带内发现一女尸.经现场访问得知,死者为王某.尸体上身着天蓝色棉袄,衣襟敞开,上有血迹,内衣向上翻至乳房上方;下身穿牛仔裤,外裤、内裤均退至双膝关节下方,双脚穿白色休闲旅游鞋,完好.头面部由左额部至右面部、鼻部、口唇、下颌部广泛皮肤挫伤,左侧额颞部至右眉弓内侧有一14cm×5cm之不规则挫裂创口,可见泥土、颅骨碎片及破碎的脑组织,创底颅骨粉碎性骨折.口唇部多处挫裂伤,--21+123-牙齿脱落,牙槽骨骨折.胸腹部大量血迹,右侧乳房及乳晕处上、下均有规则、均匀排列成弧形的小片状表皮剥脱伴皮下出血.乳晕下方的损伤弧度较小,构成弧形的挫伤共5处,其中一处挫伤痕有扭转.小肠由阴道拉出,向上经右侧乳房放于颈右侧.左侧乳头处有类似损伤.

    作者:张小让;张彦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法医学鉴定

    外伤,特别是脑外伤、额和眶区受外力后致视神经萎缩的案例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遇到.尤其对于从外表看伤势不严重,而伤后出现视神经萎缩的情况,不能忽略与外力作用的因果关系.本文通过2个案例,简述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鉴定的体会.1案例资料例1某男,30岁.因纠纷被他人用拳击右眼.据病历记载:右外眶肿胀、青紫,鼻根部淤血,球结膜充血;右眼视力无法检查,左眼视力1.5;CT片示右眼眶骨折.伤后10d查眼底正常,半月后视力减退,3月后右眼光感.经多家医院检查,确诊为右视神经萎缩.

    作者:张长春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急性心功能衰竭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王某,男,46岁,因身体不适到诊所就诊,心率80次/min,BP18.7/12.7kPa(140/95 mmHg),ECG正常.医嘱服复方丹参片和硝苯地平片,回家休息.1h后又出现身体不适,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一般情况可,双眼球睑结膜可见散在点片状出血点.右前臂内侧距腕关节12.5cm处见一2cm×2cm青紫色皮下出血,其间见一针孔样皮肤改变.双手指甲紫绀.胸部正中见一30cm×0.5cm条状三角形皮下出血.左乳头下可见一40cm×0.5cm菱形条状皮下出血.左季肋部与左锁骨中线交汇处见一0.5cm×1.2cm皮下出血.

    作者:李鹏;李世洪;王海东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670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遗症分析

    交通事故是颅脑损伤常见的致伤原因之一.本文收集了670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对颅脑损伤中的参与因素及其与不同类型的后遗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670例资料均来源于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受理的交通事故人体损伤鉴定案例.男性470例(70.15%),女性200例(29.85%),男女之比为2.35:1;年龄小者2岁,大85岁,其中6岁以下(童年组)3例(0.45%),7~17岁(少年组)22例(3.28%),18~ 40岁(青年组)228例(34.03%),41~65岁(中年组)345例(51.49%),66岁以上(老年组)72例(10.75%).在670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伤者中,颅骨骨折401例(59.85%);硬膜外出血182例(27.16%);硬膜下出血225例(33.58%);蛛网膜下腔出血352例(52.54%);脑内出血148例(22.09%);脑损伤431例(64.33%),其中脑挫伤403例(86.30%),脑干损伤63例(13.49%),弥漫性轴索损伤33例(7.07%).

    作者:沈文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颅脑损伤与听力障碍关系的探讨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不论是开放性或闭合性颅脑损伤,或是因锐器、钝器的暴力打击伤,乃至徒手的打击、气体的爆炸,均能使外耳、中耳或内耳受损,影响听觉功能.1 颅脑损伤所致耳聋的分类1.1传导性聋主要由外耳及中耳受损引起.外耳损伤常见为耳部的撕裂与离断,耳道的裂伤,一般因积血引起听力下降,除去积血可恢复正常.如发生感染形成狭窄或闭锁将影响声波的传导,出现轻度传导性耳聋.中耳损伤分为两种.

    作者:于海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