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川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产妇均给予按摩子宫以及注射催产素常规治疗;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同时给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产妇48 h内的出血量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评价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以及48 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下降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止血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丽;李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针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使用传统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 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活动度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发生,3例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对照组患者术后2例发生螺钉松动,3例发生肩关节活动受限,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5/4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且具有防止复位丢失和骨折愈合快的特点,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连续抽样的方法,对5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按照RomeⅢ的诊断标准进行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应用临床总体印象评估量表(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 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GAF)进行疾病严重程度和患者总体功能的评定。并对导致便秘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24例(42.2%)患者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便秘与患者的年龄(OR:1.03,95% CI:1.01~1.04)、女性(OR:1.60,95% CI:1.10~2.31)、氯氮平治疗(OR:1.99,95%CI:1.21~3.29)、高效价的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OR:1.81,95%CI:1.01~3.23)、蔬菜量(OR:1.25,95%CI:1.11~4.31)、饮水量(OR:1.96,95%CI:3.47~16.47)和活动量(OR:1.19,95%CI:1.44~7.58)有关。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患病率较高,针对高危人群应及早干预。
作者:尚士渲;刘杰;韩利民;常宇峰;王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无创正压通气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辅助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50%),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廖丽;鲁兵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搜集初诊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研究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前列腺癌患者120例,按照是否骨转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为骨转移者;对照组患者为无骨转移者。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包膜浸润、盆腔淋巴结增生、年龄、PSA 值、Gleason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年龄( OR=1.301)、PSA 值(OR=1.218)、Gleason 评分(OR=7.026)、有无包膜浸润(OR=333.987)为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高危因素为年龄、PSA、Gleason 评分和包膜浸润。
作者:高乃芳;宋立敏;庞敏;宿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避孕宣教服务对育龄期妇女流产后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72例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妇女,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妇女术后给予常规指导;研究组妇女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避孕宣教服务。术后定期随访,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统计妇女的避孕效果,比较组间差异。结果:①术后1个月,两组妇女身体恢复良好,无显著差异;但手术1、3、6、9、12个月后,采用避孕措施的情况两组妇女差异显著,研究组妇女采用高效避孕方法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妇女均有再妊娠情况,其中研究组3例,对照组11例;研究组妇女重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妇女避孕成功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流产后育龄期妇女在术后给予常规指导基础上进行避孕宣教服务,有助于提高其避孕成功率。
作者:程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在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4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肺活量(2.89±0.48) m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2.71±0.49) ml,白细胞介素-8(21.04±5.48)μg/ml,肿瘤坏死因子-α(504.68±61.37) 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体内炎症因子反应程度。
作者:王晓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与艾司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心输出量( CO)、心率( HR)、B型利钠肽( BNP)、乳酸浓度、平均动脉压( MAP)、外周血管阻力( SVR)、每搏输出量( SV)等指标。结果:本组资料中,共有5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患者由于突发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死亡,1例患者由于肺部感染加重死亡,3例患者由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家属放弃行肾替代治疗死亡,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CO、HR、BNP、乳酸浓度、MAP、SVR、S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HR、BNP、乳酸浓度、SV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MAP、SV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能有效升高患者的血压,降低其心率,并有效降低心脏的损害。
作者:姜凯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网络教育打破了既往的教育模式,互动平台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糖尿病患者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目的。护士可通过网络平台、运用移动医疗手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我们将国内外网络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初晓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分娩痛仅次于烧灼痛而位居疼痛指数第二,也是在中国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分娩镇痛分药物性和非药物性镇痛两类,药物性镇痛,需要麻醉师的操作、产妇的配合、相应的监护和抢救设备,而且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使用非药物镇痛分娩方法,大限度减少分娩疼痛,除非有医学指征不建议使用麻醉药和镇痛药。非药物镇痛方法很多,如拉玛泽呼吸法、导乐陪伴分娩、导乐镇痛仪、音乐减痛法、姿势变换、穴位按摩和腰骶部热敷等,可联合应用于分娩全过程,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无创伤性,对母婴无任何不良影响,能降低剖宫产率,分娩镇痛效果更好,产妇满意,更容易接受。本文介绍非药物镇痛方法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作者:方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家庭环境特点以及父母教育方式差异。方法:选择40例临床确诊为强迫症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价和父母教育方式问卷(EMBU)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ES-CV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知识性、组织性、控制性、道德观各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而矛盾性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MBU评分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及拒绝否认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良家庭环境和父母不当教育方式在强迫症患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极重要作用。
作者:王世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妊高症产妇7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2例,子痫发作9例;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11例,子痫发作18例。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子痫发病率的比较,观察组产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产妇的新生儿体质量以及Apgar评分比较,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不仅能够降低妊高症产妇产后的出血率和子痫发病率,还能让产妇的新生儿具有良好的体质量,母婴平安,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慢性肾脏病尿毒症期患者治疗方案是换肾或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腹膜透析需腹腔置入腹透管后才能实施,在置入腹透管后早期并发症可影响腹膜透析的治疗疗效[1]。
作者:周早阳;周登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脐尿管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脐尿管病变患者临床资料62例,所有患者采用GE公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3.5~5.0 MHz及10.0 MHz,将高频探头置于脐孔部及脐下方周围腹壁,自脐部向下至膀胱顶部观察位于腹壁深处的脐尿管全程,超声检查记录病灶后与病理资料对照。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脐茸炎或脐窦13例,脐尿管良恶性肿瘤6例,脐尿管瘘28例,脐尿管囊肿15例,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5.2%(59/62),误诊率4.8%(3/62),其中脐茸炎或脐窦准确率为100.0%,脐尿管良恶性肿瘤准确率为100.0%,脐尿管瘘误诊1例,脐尿管囊肿误诊2例。结论:超声简便易行,对脐尿管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能准确显示病灶范围、特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李晓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肺部疾病患者1000例,收集患者胸膜炎的胸水标本与咳痰标本,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涂片检测等结果将1000例患者分为初治涂阳肺结核组(271例),初治涂阴肺结核组(265例),肺外结核组(266例)和肺部其他疾病组(198例)。另随机抽取医院80例医护人员的健康血样标本设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双盲法诊断PCR扩增与ABI-7500仪器荧光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定量。结果:271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5.98%,特异性96.25%,检测敏感性85.98%,阳性预测值98.73%,阴性预测值66.96%;265例初治涂阴肺结核组患者结核杆菌DNA阳性检出率为41.89%,特异性96.25%,检测敏感性41.89%,阳性预测值97.37%,阴性预测值33.33%;266例肺外结核组患者结核杆菌 DNA 阳性检出率为33.83%,特异性96.25%,检测敏感性33.83%,阳性预测值96.77%,阴性预测值30.43%。结论:采用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与敏感度,提高了结核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防治结核病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胡波;蔡四忠;常元程;赵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评价糖尿病合并促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异常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8例糖尿病合并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异常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在进行甲状腺功能及血生化检查后采用常规降糖药物联合优加乐替代治疗。结果:治疗后,糖尿病患者的FT3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5.287,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6.739~10.041,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合并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异常患者的诊断;降糖联合优甲乐治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FT3及血糖、血脂水平。
作者:宋晓英;辛晓妮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讨转移相关因子-1(MTA-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53例人宫颈癌组织设为观察组和40例人正常宫颈组织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人宫颈组织中MTA-1和MMP-9的表达,并分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人宫颈癌组织中MTA-1和MMP-9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TA-1与MMP-9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49,P<0.01);MTA-1和MMP-9均与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MTA-1和MMP-9在人宫颈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这可能与人宫颈癌发生淋巴转移有关。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民政部2004年5月决定在全国开展一项大规模的民心工程,命名为“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为城乡福利机构内和家庭分散供养0至18岁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免费进行手术矫治与康复治疗[1]。新疆该项目于2004年9月正式启动,十年来,在新疆民政厅党组和新疆“明天计划”领导小组的亲自指导下,各定点医院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审核、指导、协调的作用,认真执行“严格管理、扎实工作、安全第一、分批手术和三个满意”的指导原则[2],将一流的专家、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都奉献给了残疾孤儿。截止到2015年底,已完成各类孤残儿手术7116例,总有效率达98.21%,满意率达98.5%,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研究旨在探讨本项目的科学管理办法,为今后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莫红;凌成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治疗。两组患者均给药8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和临床痴呆程度量表( CDR)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MSE、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OD和MDA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性意义。结论:丁苯酞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鑫;姜童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6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系统护理。观察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严重程度比对照组低(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实施系统护理,可有效缓解其心理状态,并改善其癌因性疲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凤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