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某女,37岁.被丈夫用木棍和拳头打击致体表大面积挫伤,送医院抢救1d后死亡.尸表检验 腹部、臀部、四肢广泛皮下出血,呈暗红色,部分皮下出血呈黄褐色.解剖检验 损伤处皮下出血严重,皮下脂肪大面积挫碎;全身未发现骨折现象.组织病理学检验 挫伤处皮下肌肉深染、肿胀,皮下脂肪层见片状红细胞浸润及含铁血黄素颗粒沉积,部分红细胞崩解;肺淤血、水肿,部分肺泡间隔见较多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经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肺泡间隔的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腔内可见较多橘红色颗粒;肾小管内见偶见管型,余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白英杰;杜飞;窦国宴;杨利军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男,25岁,研究生在读,某日被发现死于学校宿舍内.现场勘查见:宿舍门反锁,房间门窗完好,未见外力进入痕迹,尸体位于门后,倚床侧卧地面,未发现明显搏斗痕迹.房间内搜出大量女式内衣、高跟鞋、丝袜、裙子等衣饰,还可见卫生巾、手铐、自慰器、润滑油、女式假发、网购快递包装袋等物.调查证实,死者平时一人居住,同宿舍室友均外出实习,农村家庭,社会关系不复杂,性格一般.
作者:袁世东;孙凤莲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张某,男,52岁.2015年10月19日被他人用钢管击伤左前臂,致左尺骨粉碎性骨折,行石膏外固定治疗.2016年1月15日与他人发生争执,左上臂防卫头部时,被砖块及啤酒瓶砸伤,左尺骨再次骨折.1.2 临床检查及诊断2015年10月20日CR检查报告:左侧尺骨远端不规则骨折线,断端骨皮质翘起,并见游离骨片.诊断:左侧尺骨粉碎性骨折.
作者:李亚林;吕红伟;杜运强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情况某日,冯某(男)被发现死在自家院内,李某(女)死在冯某家中西卧室内.冯某家位于村内中心部位,其未婚,独自居住.围墙未见攀爬痕迹.大门内外无撬痕.冯某尸体位于北屋门前水泥地面,穿袜无鞋,袜子底部粘附有血迹.头颈部、双腕部下方地面有血迹.北屋上层台阶有一明显的擦蹭痕迹(联苯胺反应呈阳性).
作者:郭立凯;姜集良 刊期: 2016年第z2期
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实施后,肋骨骨折轻伤二级的起点由单纯线性肋骨骨折除外转变为两处肋骨骨折,轻伤一级变为6处肋骨骨折.条文的改变使鉴定人的关注点由肋骨骨折的形态更多的转向骨折处数.目前肋骨骨折的诊断手段有很多的选择,X线平片(CR、DR)、CT(16排螺旋CT、64排螺旋CT)、高频超声等,且诊断的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本文旨在通过对各种诊断方式的比较,为肋骨骨折的鉴定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作者:王辉;李建坤;李方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PMI是指死后间隔时间,准确推断PMI,可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传统的PMI推断方法,主要是根据尸体现象及胃内容物消化程度进行推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手段,对尸体各种指标变化与PMI的关系等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对此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杜飞;白英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男,31岁.某年4月20日16时许,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被他人用铁锤打伤头部,用脚踢伤下腹部.伤后急诊送入医院,在门诊行简单的清创缝合,伤后4h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瞳孔正常,言语切题,眼耳鼻口(-),视力及听力正常.左顶部可见一长约2.5cm的头皮裂伤,达皮下,已缝合;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腹平软,下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四肢(-)、脊柱(-),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郭佳琪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年5月21日8时许,群众报警称:在某桥北边发现一小孩尸体漂在河面.1.2 尸体检验包装物及衣着情况 尸体被一塑料编织袋从头部套至膝部,编织袋外从上至下依次用金属丝捆绑1个千斤顶、两个半块红色空心砖.死者上身罩衣左侧后下摆见1处纵行撕裂破口,大小为5.2cm×0.9cm,破口边缘较整齐,从上往下数第3颗纽扣向上纵行撕裂,破口大小为5.0cm ×0.2cm.下身赤裸.右足着1只黑色棉袜,左足赤裸.
作者:付华荣;韩康;黄新阳;冯晓梅 刊期: 2016年第z2期
眼部外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由于基层单位受技术及仪器设备的限制,鉴定主要是依据临床医生的诊断资料,其鉴定质量往往受限于伤者就诊医院的医疗水平及临床医生的工作态度.单纯的外伤性瞳孔散大在钝性暴力所造成的眼外伤中出现的几率较少,其法医学鉴定更是受限于以上因素,笔者报告3例外伤性瞳孔散大的案例,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远喜;王本胜;郑如超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张某,男,43岁.某日晚与他人饮酒(白酒),醉酒后被同事送回自己家中,在床上发生呕吐,随即出现角弓反张,尿失禁,即送医院进行抢救,到达时,呼吸、心跳已停止.尸表检验 尸长168cm,体态肥胖,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其内可见散在淤血点.头皮未见损伤,双眼睑球结膜明显充血,穹窿部球睑结膜可见出血点,双侧瞳孔直径0.5cm,等大等圆,颜面青紫,鼻腔内有细小白色泡沫样液体溢出,口腔内可见食物残渣.
作者:李长青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某年8月15日22时53分,某女报警称其丈夫(29岁)在自住房内反锁房门呼之不开,求助开锁公司人员打开房门后发现其丈夫已死亡.现场勘察 中心现场客厅地面可见1具尸体,头北脚南呈仰卧状,女性妆扮,头戴女士长发套,化彩妆,黑色边框眼镜,上身穿黑色女士打底衫,内衬黑白相间条纹女式背心和4层女士文胸,下身穿女士牛仔短裤,内穿肉色塑身裤,穿肉色长筒袜,肉色女士内裤,内衬垫卫生巾,足穿灰色女士高跟凉鞋.
作者:王磊;李智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张某,男,34岁.某日在踢足球比赛时与对方球员姜某争球过程中摔倒时右肘着地(地面为水泥地面),双方因此发生争执、推搡,进而相互用拳头殴打对方(此过程中未再出现摔倒情况),被双方球员拉开后,张某感觉右肘部疼痛并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张某随即被送往医院检查,拍摄三维重建CT示右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图1);后入院并行手术治疗.手术中探查见:右桡骨头半月形粉碎性骨折且有四块骨碎片,大的约1.0cm×0.5cm,小的约0.2cm ×0.2cm.
作者:都晖;石泉 刊期: 2016年第z2期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中涉及司法鉴定制度的新增条款有7处、个别修订条款2处、删掉条款1处、保留条款8处.主要体现在增加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和鉴定人人身权利保障、专家辅助入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删除了医学鉴定和修正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本文意在对新刑诉法框架下的司法鉴定细则阐述作者的观点,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陈玉林;冯宗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2014年1月1日实施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依据肺萎陷的程度界定重伤二级和轻伤一级.如何对萎陷肺压缩程度进行准确测量,本文就1例外伤性气胸的鉴定做一分析.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李某,男,18岁.2014年3月18日与他人发生争执时被人用刀扎伤左侧颈根部,顿感伤口疼痛,遂到医院急诊.病历记载:颈部、左髋部刀扎伤,颈部左侧近锁骨上窝及左髋部外侧分别有长约2cm开放伤口.
作者:马文静;曹楠;张鑫;白洁;刘凡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及现场勘察 2015年3月14日17时许,某大桥收费站西侧空地上的植被发生火灾,扑救灭火后,在植物灰烬中发现1具烧焦的尸体.尸体头南脚北右侧卧位.尸体北侧30cm处有一不锈钢小盆,内有白色结晶物质,盆东侧有一融化变形的塑料瓶和一变形塑料瓶盖.
作者:任杰;刘景华;路林超 刊期: 2016年第z2期
犯罪现场是犯罪信息的载体,包括隐含犯罪信息的心理痕迹,这些信息反映了犯罪人在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及犯罪动机和目的[1].侦技人员除了重视物质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外,也应重视对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1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概述1.1 心理痕迹的概念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作者:任立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技术性证据审查是检察机关法医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办案中涉及的技术性证据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等进行审查,职能的履行,使检察技术由检验鉴定为主转变为重在发挥法律监督.1 技术性审查职能的必要性1.1 检查技术工作重心的新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对检察机关司法鉴定进行了明确定位,两院三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技术性证据审查提出新要求.
作者:牛卫军;郭胜华;张彦民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本辖区两市区和两县的2000年至2013年的58例的杀亲案件,其中发生在死者家里的案件52例,发生在野外的案件6例;发生在母女(子)之间的案件32例,发生在父子(女)之间的案件26例,不包括精神病患者所作的杀亲及杀婴案.县属农村14起,县属城区2起;市区属农村10起,区属城区32起.
作者:牟宏书;王万利;李宝强;罗丁齐 刊期: 2016年第z2期
在基层法医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案件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较明确.多因素共同作用,且不易分出主次死因的情况较少见,这类案件死因复杂,需经细微的尸体检验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死因结论[1].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曹某,男,43岁,独身,有吸毒史.2011年4月8日9时许,曹某到霍某家,两人喝酒过程中发生争执,霍某用拳脚、木棒、菜刀等殴打曹某,4月9日6时许,霍搭出租车送曹某回到其租住房后离开,19时许房东发现曹某死亡,即报案.
作者:屈建民;倪天辉;闫春霞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某男,47岁,上午9时许,因纠纷被他人拳击胸部数拳后仍正常上班,未见异常.当日18时许,在家就餐饮酒过程中突然晕倒趴在桌上后倒地,出现嘴唇发紫,小便失禁、呼吸困难等症状.18时25分许被送至医院,查无血压、无呼吸、瞳孔散大、心电图呈直线,于18时55分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郑四龙;严飞翔 刊期: 2016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