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化镁中毒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

任杰;刘景华;路林超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中毒, 氯化镁
摘要: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及现场勘察 2015年3月14日17时许,某大桥收费站西侧空地上的植被发生火灾,扑救灭火后,在植物灰烬中发现1具烧焦的尸体.尸体头南脚北右侧卧位.尸体北侧30cm处有一不锈钢小盆,内有白色结晶物质,盆东侧有一融化变形的塑料瓶和一变形塑料瓶盖.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意外缢死法医学分析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女,15岁.父母离异,与母亲生活.某日清晨6时许,被其母发现在住所淋浴间内靠墙坐着,衬衫衣领后侧挂在墙面水龙头开关柄上,已死亡(图1).现场卫生间1/3处安装玻璃推拉门,将卫生间分为内外两区间,外间为干区,内间为淋浴间,在西墙上距地面50cm处安装套有黑色皮管的水龙头,该水龙头开关柄略弧形(类似挂钩);在东墙上距地面190cm处安装花洒,花洒呈打开状.

    作者:蒲涛;吐尔逊·巴依哈达木;艾拉地力·乌拉斯汉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自缢、割腕后跳水溺死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13年某日,有村民报称某鱼塘内漂浮1具尸体,头朝下,呈俯卧姿.现场鱼塘中央水深1.38m,鱼塘边水深1.29m.鱼塘四条边棱未发现抓划痕及蹬擦痕.尸体打捞后经查证,死者名叫杨某,女,48岁,系某县煤炭公司职工,近几年有精神病史.

    作者:王彩东;周庆清;闫进祥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阴性解剖及应对方法浅析

    一般情况下,法医对尸体进行系统的解剖学、组织病理学未发现致死性改变的被称为“阴性解剖”,但更为准确的定义,其检验项目还应涵盖及其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检验项目.有文献记载,阴性解剖的出现率约为2%~10%[1].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局限性,阴性解剖在法医学和临床医学中都是不可完全避免的,针对这些案例,对于法医技术人员,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主观因素所导致的漏检,作者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方面.

    作者:韩孝征;姜有生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广泛性软组织挫伤后肺脂肪栓塞致死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某女,37岁.被丈夫用木棍和拳头打击致体表大面积挫伤,送医院抢救1d后死亡.尸表检验 腹部、臀部、四肢广泛皮下出血,呈暗红色,部分皮下出血呈黄褐色.解剖检验 损伤处皮下出血严重,皮下脂肪大面积挫碎;全身未发现骨折现象.组织病理学检验 挫伤处皮下肌肉深染、肿胀,皮下脂肪层见片状红细胞浸润及含铁血黄素颗粒沉积,部分红细胞崩解;肺淤血、水肿,部分肺泡间隔见较多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经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肺泡间隔的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腔内可见较多橘红色颗粒;肾小管内见偶见管型,余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白英杰;杜飞;窦国宴;杨利军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颅脑损伤并肺动脉栓塞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2011年1月18日8时许王某被他人打伤,经抢救无效于同年2月6日12时45分死亡.病历摘要 伤者入院呈昏迷状态.瞳孔左3.0mm、右4.5mm,光反应左侧(+),右侧(-).双颞顶头皮肿胀,左侧巴氏征(+),右侧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后第一次手术记录:右额颞顶皮下、肌肉组织,挫伤肿胀严重,皮瓣下翻,可见自顶至颞有明显骨折线,骨折线下方硬膜破损,有血凝块溢出,广泛清除硬膜下血肿,冲洗硬膜下腔,清除右顶脑3cm×2cm挫伤灶,去骨瓣,缝合肌肉、皮下、皮肤.

    作者:李同山;罗桂林;史纪方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腹部刀刺伤致植物人状态鉴定1例

    处理好伤病关系一直是法医临床鉴定中要经常面对的难点和焦点,涉及被害方、加害方以及医疗救治单位等,容易引起纠纷.本文通过1例腹部损伤终引起植物人状态的临床法医学鉴定,探讨在法医临床鉴定实践中有关损伤后遗症及医疗因素在法医鉴定中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处理原发损伤与后遗症关系的应用实践,与同行商讨.

    作者:李斌;张宏星;王勃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韦氏智力测验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智力个别测验之一,在我国法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为重要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第四版(WISC-Ⅳ)是新版,其研究修订弥补了智力测验理论基础和测验内容方面的不足,韦氏智力测验的研究发展表明,心理测验的使用价值和理论基础对其发展和完善都至关重要.本文对韦氏智力测验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西以期为相关研究和适用提供参考.

    作者:史天涛;付培鑫;潘烨;芦可宝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雇凶杀人50例分析

    雇凶杀人具有熟人作案的特征,具备因果关系的嫌疑人有没有作案时间和条件,给法医现场分析带来困惑,本文收集已经破案的50例雇凶杀人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此类案件的特点进行探讨.1 案例资料作者所在辖区2000年至2014年的雇凶杀人案例,部分案例来源于文献报道,共50例.用查阅尸体检验报告、现场勘查笔录、破案报告等资料,从性别、作案动机、凶器、作案人数、作案地点、伪装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作者:秦克军;常交通;韩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多因素共同作用致死的法医学分析1例

    在基层法医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案件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较明确.多因素共同作用,且不易分出主次死因的情况较少见,这类案件死因复杂,需经细微的尸体检验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死因结论[1].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曹某,男,43岁,独身,有吸毒史.2011年4月8日9时许,曹某到霍某家,两人喝酒过程中发生争执,霍某用拳脚、木棒、菜刀等殴打曹某,4月9日6时许,霍搭出租车送曹某回到其租住房后离开,19时许房东发现曹某死亡,即报案.

    作者:屈建民;倪天辉;闫春霞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糖尿病猝死法医学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王某,男,41岁,在押犯.2006年10月31日体检,空腹血糖19.6mmol/L,肾功正常.尿酮体(+++).2008年7月20日体检:空腹血糖:28.74mmol/L,糖化血红蛋白:8.30%.尿糖(+),酮体(+++).同年8月18日死亡.1.2 尸体检验尸表检验:胸骨角处皮肤有2.6cm×2.6cm陈旧瘢痕.左肘部背外侧有0.5cm ×0.2cm表皮剥脱,右腹股沟麦氏点处、左前臂桡侧、右膝关节内侧分别有5.2cm×0.7cm、0.6cm×0.5cm、0.5cm×0.3cm陈旧表皮剥脱,左、右小腿前侧有散在多处点、片状色素沉着.解剖检验:右季肋第6、7肋间有多处散在点、片状出血.右心房背侧近卵圆窝处内膜下可见不规则状出血,大小为3.5 cm×2.0cm.

    作者:赵方艳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涉水尸体特殊现象的分析

    涉水尸体包括水中尸体,以及虽未在水中,但被水冲淋洗刷等接触水等情况.由于尸体与水接触的体位、水温水深、流水净水、水质优劣,以及接触方式不同,尸体现象也会有异,本文作者就此阐述一些鉴定体会,希望能为同行参考.

    作者:卫东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浅谈损伤顺序的分类

    在命案现场(包括人体伤害现场),损伤顺序的确认极具侦查及诉讼价值.1 损伤的时间顺序损伤时间顺序是按损伤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的.皮肤擦伤面低于周围,皮肤湿润,一般未超过2h,如伤面已干燥结痂,呈淡黄褐色痂皮,伤后约3~24h,如伤面已与周围皮肤等高,伤后约12 ~ 48h之间,如痂皮周围开始翘起,伤后约3~7d,痂皮完全脱落,伤后约7 ~ 12d,大面积擦伤如继发感染,则愈后需2周以上.

    作者:王兆奇;何强强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对教材中关于溺死者颅脑及颜面部淤血形成机制的探讨

    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法医病理学》(4版)教科书中对溺死尸体颅脑、颜面部淤血这一尸体现象的解释为:溺死在水中的尸体,因头部较重而下沉,体内部分血液向头部坠积,引起颜面部肿胀发绀.脑膜及脑组织淤血明显,脑神经细胞缺氧变性.笔者从这种尸体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探讨,阐述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探讨.

    作者:何生龙;张绍友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法医学鉴定在交通事故死亡案中的作用分析4例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市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案件281起,其中法医参与起直接作用或重要作用的13起,现将4起典型案例资料报告如下.1 案例资料1.1 案例1简要案情 2015年某日下午,报警人称,有人骑一电动三轮车从骑电动自行车李某的左侧面经过时,李某倒地后死亡,事故科以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立案.

    作者:贾宝强;田伟志;刘珏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法医技术性证据审查常见问题探究

    检察机关的法医技术性证据审查,是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有利于办案人准确把握技术性证据质量关,确保办案质量.本文对法医技术性证据审查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辨析,以期建立统一、规范的法医技术性证据审查机制.

    作者:李智慧;王建涛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性窒息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男,25岁,研究生在读,某日被发现死于学校宿舍内.现场勘查见:宿舍门反锁,房间门窗完好,未见外力进入痕迹,尸体位于门后,倚床侧卧地面,未发现明显搏斗痕迹.房间内搜出大量女式内衣、高跟鞋、丝袜、裙子等衣饰,还可见卫生巾、手铐、自慰器、润滑油、女式假发、网购快递包装袋等物.调查证实,死者平时一人居住,同宿舍室友均外出实习,农村家庭,社会关系不复杂,性格一般.

    作者:袁世东;孙凤莲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致肺动脉血栓栓塞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陈某,女,34岁.2015年11月5日因故意杀人在派出所接受讯问调查,11月7日下午,其在派出所如厕过程中突然倒地,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调查证实,11月5日陈某曾因左手背、右手掌砍伤就医,诊断:左手2~5指伸肌腱断裂,左手掌软组织裂伤,右手掌及小指软组织裂伤.给予清创肌腱缝合石膏托外固定(术中见左手第2~5伸肌腱断裂).

    作者:邓戎;陈钰;胡治国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爆炸案现场分析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年1月15日21时31分,某服装店门前人行道的夜宵摊发生爆炸,爆炸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中心现场周围遗留多块人体组织碎块,一些残存肢体、组织碎块散布在服装店往东的几家其他商户门前,现场尸体分布见图1.

    作者:梁鑫;李国华;梁法兴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伤害案件先期取证

    在法医学实践中上访案件中,涉及法医技术问题的处理存在许多难点.作者分析处理过的案件发现,先期取证不足所致,可能是导致法医学检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总结出先期取证的几个要点,以供同行借鉴.

    作者:陈其;龚道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285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不断发展,社会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多,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亦呈上升趋势,对人身健康及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伤害.为探索交通事故发展规律,总结交通事故损伤特点,本文收集285个案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旨在根据交通事故的众多特点,通过法医工作来解决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损伤机制、损伤方式等问题.

    作者:王谦;赵凡;牛时忠;张伟伟 刊期: 2016年第z2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