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缢、割腕后跳水溺死1例

王彩东;周庆清;闫进祥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 自缢, 尸斑, 溺死, 硅藻
摘要: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13年某日,有村民报称某鱼塘内漂浮1具尸体,头朝下,呈俯卧姿.现场鱼塘中央水深1.38m,鱼塘边水深1.29m.鱼塘四条边棱未发现抓划痕及蹬擦痕.尸体打捞后经查证,死者名叫杨某,女,48岁,系某县煤炭公司职工,近几年有精神病史.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酒后食物返流致窒息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张某,男,43岁.某日晚与他人饮酒(白酒),醉酒后被同事送回自己家中,在床上发生呕吐,随即出现角弓反张,尿失禁,即送医院进行抢救,到达时,呼吸、心跳已停止.尸表检验 尸长168cm,体态肥胖,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其内可见散在淤血点.头皮未见损伤,双眼睑球结膜明显充血,穹窿部球睑结膜可见出血点,双侧瞳孔直径0.5cm,等大等圆,颜面青紫,鼻腔内有细小白色泡沫样液体溢出,口腔内可见食物残渣.

    作者:李长青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实验大鼠胃Kappa-阿片受体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实验大鼠餐后死亡不同时间段的胃主细胞Kappa-阿片受体(KOR)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变化、表达规律与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食后断颈处死后于不同时间提取组织检材,对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阳性面积、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平均灰度等参数,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参数与死亡时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死后9d内的胃主细胞上Kappa-阿片受体随着死亡时间(PMI)的延长,其积分光密度和阳性面积与死亡时间(PMI)存在一定的相关回归关系.结论 实验大鼠死后胃主细胞上Kappa-阿片受体的变化规律与死亡时间有相关性.

    作者:马自鹏;陈阳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法医现场勘查在命案侦破中的作用分析3例

    1 案例资料1.1 案例12015年1月1日,李某(女)和丈夫朱某从外面回家(自建两层小楼),走到一楼与二楼的缓步台时,遇见一陌生男子从二楼往下走,李某和朱某便阻止该男子下楼,后该男子将两人刺伤后逃离现场,李某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朱某被送往医院救治.

    作者:沈艳莎;吴楠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当前保外就医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刑法制度,保外就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当前保外就医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当前保外就医鉴定存在的主要问题1.1 鉴定程序规范缺失《暂予监外执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就罪犯保外就医申请鉴定程序等进行了规定,但对于医院环节的鉴定程序、鉴定医院及医师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责任没有作出规定.但对带押干警与鉴定人员的配合,检材采集、送检规范,鉴定期限规定,多项体检检查配合,重新鉴定等问题没有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可导致罪犯可以利用检查环节的漏洞弄虚作假,骗取保外就医.

    作者:张辉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法医鉴定中的错误与对策探讨

    在法医鉴定中,鉴定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对法医鉴定中的错误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同行所借鉴.1 法医司法鉴定错误的成因分析1.1 对事物的认识缺乏全面性对事物特殊性(现象细节)的认识缺乏深入性,缺乏由表及里的深度逻辑推理,仅依据表面现象就作出结论性判断,难免出现认知错误.例如,某载满乘客的中巴车发生爆炸,致5人死亡,多人受伤.

    作者:赵鹏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亨廷顿病法医精神病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许某,男,52岁.2014年5月8日邻居收水费时许某没给,邻居问了句“是不是没钱?”.次日24时许,许某突然想起此事,认为邻居的话有看不起他之意,便与邻居发生口角.之后许某回屋取出菜刀将邻居颜面部正中砍一长约20cm皮肤裂伤,经法医鉴定为重伤.归案后许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但其情绪激动,强调对方的不对,无明显悔意.因家属反映其患有亨廷顿病,故提请鉴定.

    作者:高燕丽;付培鑫;王靖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桡骨头骨折致伤方式分析1例

    1 案例资料张某,男,34岁.某日在踢足球比赛时与对方球员姜某争球过程中摔倒时右肘着地(地面为水泥地面),双方因此发生争执、推搡,进而相互用拳头殴打对方(此过程中未再出现摔倒情况),被双方球员拉开后,张某感觉右肘部疼痛并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张某随即被送往医院检查,拍摄三维重建CT示右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图1);后入院并行手术治疗.手术中探查见:右桡骨头半月形粉碎性骨折且有四块骨碎片,大的约1.0cm×0.5cm,小的约0.2cm ×0.2cm.

    作者:都晖;石泉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非典型CO中毒死亡的法医学检验分析

    含碳物质燃烧不全会产生CO,其引起的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每年因CO中毒而死亡者居各种外中毒死亡之首.CO中毒死亡的法医学检验,依据现场勘查和尸体表面及解剖所特有的尸体现象外,不难判明其死因.但在法医实践中也会遇到尸体中毒征象不明显、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低、甚至为阴性结果的案例,该类案件需要引起法医鉴定人的高度重视.本文对非典型CO中毒的鉴定进行浅析,希望能为相关鉴定参考.

    作者:张磊磊;周文武;王晓溪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初探

    200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生效10年来,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有了新的变化.然而,实践过程中我国司法鉴定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制度的完善必须要符合客观实际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借鉴国外比如英国专家证人制度中比较成熟的经验,在我国诉讼制度框架下建立起与我国诉讼制度相适应的司法鉴定制度.

    作者:裴旭文;潘昉昱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鉴定时机相关条款浅析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总则中对损伤的鉴定时机作了规定,如何正确理解标准中鉴定时机的条款,及时有效地出具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文书,服务案件的侦查诉讼和纠纷的调解处理,本文就此进行浅析.

    作者:胡旭峰;杨卫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头颈部外伤与延髓外侧综合症的因果关系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摘要刘某,男,47岁.2012年6月10日,在劳动中从车上掉下,头部着地摔伤后出现吞咽困难、双下肢无力等症状.医院住院病案记载(2012年6月11日至7月24日):刘某于1天前从车上摔伤,当时未见明显不适,当天晚上突然出现吞咽困难,双下肢无力,门诊经检查后以“颈部外伤”收入院.查体:双侧软腭抬举尚可,双侧咽反射消失,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存在,双下肢巴彬氏征阳性,感觉系统及共济运动正常.

    作者:李健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糖尿病猝死法医学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王某,男,41岁,在押犯.2006年10月31日体检,空腹血糖19.6mmol/L,肾功正常.尿酮体(+++).2008年7月20日体检:空腹血糖:28.74mmol/L,糖化血红蛋白:8.30%.尿糖(+),酮体(+++).同年8月18日死亡.1.2 尸体检验尸表检验:胸骨角处皮肤有2.6cm×2.6cm陈旧瘢痕.左肘部背外侧有0.5cm ×0.2cm表皮剥脱,右腹股沟麦氏点处、左前臂桡侧、右膝关节内侧分别有5.2cm×0.7cm、0.6cm×0.5cm、0.5cm×0.3cm陈旧表皮剥脱,左、右小腿前侧有散在多处点、片状色素沉着.解剖检验:右季肋第6、7肋间有多处散在点、片状出血.右心房背侧近卵圆窝处内膜下可见不规则状出血,大小为3.5 cm×2.0cm.

    作者:赵方艳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过失致人死亡案法医检验分析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王某,男,45岁.2015年10月4日中午,与邻里发生口角并揪打,王某脸部多处受伤,当时未报警.10月5日晚上10时许王在家中死亡.尸表检验 颜面部,耳后见13处见点、条状表皮剥脱,大4.5cm×0.3cm(右耳下方弧状),小0.1cm ×0.1cm(左鼻唇沟外侧);左肩峰前下、左胸部乳头外上、右胸部乳头内侧、左侧背部各有皮下出血1处,大小分别为3.5cm×2.5cm、2.0cm×1.5cm、6.5cm ×5.0cm、4.5cm×1.0cm;右前臂中下段4.0cm×3.0cm范围内见散在小片状表皮剥脱,大小不等.

    作者:彭明琪;陈荣余;吴泽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自伤伪装他伤案件的法医学鉴定3例

    自伤(造作伤)伪装他伤的案件,往往需要刑事技术人员特别是法医通过对损伤的形成机制和现场情况的分析来甄别真伪.本文通过几起案件的鉴定分析,浅析该类案件的特点和法医学鉴定要点.1 案例资料案例1 周某,男,42岁.2014年3月9日凌晨4时报案称:其在工地值班室睡到半夜时,突然被冲进房内的几个人持刀砍伤头部等处并抢走2 000多元现金.

    作者:朱虎;王成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命案现场血迹形态分析1例

    命案现场血迹的形态与分布,蕴含着丰富的犯罪行为轨迹信息,通过对命案现场血迹形态与分布机理的分析,可为推断犯罪嫌疑人作案过程的先后次序以及受害人当时所处位置、状态等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同时对分析作案时间、作案人数、使用凶器、逃离路线和刻画作案人特征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1-2].

    作者:蒋伍省;仲琦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法医学分析在命案现场重建中的作用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杨某,男,66岁,务农.平时喜好上山粘鸟,经常随身带一腰包,包内放有上千元现金及手机.2011年11月某日杨某早上6时出发,晚8时未回家中,家属报案.晚9时在其经常粘鸟处发现其尸体.

    作者:刘东;刘洋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检察机关法医技术性证据审查职能探析

    技术性证据审查是检察机关法医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办案中涉及的技术性证据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等进行审查,职能的履行,使检察技术由检验鉴定为主转变为重在发挥法律监督.1 技术性审查职能的必要性1.1 检查技术工作重心的新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对检察机关司法鉴定进行了明确定位,两院三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技术性证据审查提出新要求.

    作者:牛卫军;郭胜华;张彦民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多种方式相约自杀现场分析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情况某日,冯某(男)被发现死在自家院内,李某(女)死在冯某家中西卧室内.冯某家位于村内中心部位,其未婚,独自居住.围墙未见攀爬痕迹.大门内外无撬痕.冯某尸体位于北屋门前水泥地面,穿袜无鞋,袜子底部粘附有血迹.头颈部、双腕部下方地面有血迹.北屋上层台阶有一明显的擦蹭痕迹(联苯胺反应呈阳性).

    作者:郭立凯;姜集良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静脉曲张炎性增生误诊骨化性肌炎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马某,女,42岁.自称2015年2月20日凌晨3时许被他人殴打,致左腿受伤.于3月23日前往某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后经双方自行协调解决未果,于4月11日报警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经某公安局法医鉴定为不构成轻微伤.马某对其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意见不认可,多次上访,要求重新鉴定.

    作者:邓雄杰;何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阴性解剖及应对方法浅析

    一般情况下,法医对尸体进行系统的解剖学、组织病理学未发现致死性改变的被称为“阴性解剖”,但更为准确的定义,其检验项目还应涵盖及其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检验项目.有文献记载,阴性解剖的出现率约为2%~10%[1].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局限性,阴性解剖在法医学和临床医学中都是不可完全避免的,针对这些案例,对于法医技术人员,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主观因素所导致的漏检,作者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方面.

    作者:韩孝征;姜有生 刊期: 2016年第z2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