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旭文;潘昉昱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许某,男,52岁.2014年5月8日邻居收水费时许某没给,邻居问了句“是不是没钱?”.次日24时许,许某突然想起此事,认为邻居的话有看不起他之意,便与邻居发生口角.之后许某回屋取出菜刀将邻居颜面部正中砍一长约20cm皮肤裂伤,经法医鉴定为重伤.归案后许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但其情绪激动,强调对方的不对,无明显悔意.因家属反映其患有亨廷顿病,故提请鉴定.
作者:高燕丽;付培鑫;王靖 刊期: 2016年第z2期
作者对所在地区2010年至2015年发生的CO中毒死亡,且经过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检验的5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 案例资料1.1 一般资料56例均经过现场勘查及尸体解剖、毒物化验确认系CO中毒死亡,其中意外事故54例,自杀2例;男性47例,女性9例;18岁以下1例,18~40岁38例,40~60岁3例,60岁以上14例;农民37例,学生2例,其他17例;小学及以下文化34例,占总数60%,其他22例,占总数40%.
作者:巩建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在法医学实践中上访案件中,涉及法医技术问题的处理存在许多难点.作者分析处理过的案件发现,先期取证不足所致,可能是导致法医学检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总结出先期取证的几个要点,以供同行借鉴.
作者:陈其;龚道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瞳孔括约肌损伤致瞳孔显著变形或者瞳孔散大(直径0.6cm以上)为轻伤二级.由于外伤性瞳孔散大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并不多见,笔者对其在鉴定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作者:王力;张超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某女,37岁.被丈夫用木棍和拳头打击致体表大面积挫伤,送医院抢救1d后死亡.尸表检验 腹部、臀部、四肢广泛皮下出血,呈暗红色,部分皮下出血呈黄褐色.解剖检验 损伤处皮下出血严重,皮下脂肪大面积挫碎;全身未发现骨折现象.组织病理学检验 挫伤处皮下肌肉深染、肿胀,皮下脂肪层见片状红细胞浸润及含铁血黄素颗粒沉积,部分红细胞崩解;肺淤血、水肿,部分肺泡间隔见较多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经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肺泡间隔的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腔内可见较多橘红色颗粒;肾小管内见偶见管型,余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白英杰;杜飞;窦国宴;杨利军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验某年9月22日8时许,在某市运河内长江入水口上游200m处发现1具浮尸.尸体仰于水面,全身赤裸,下颌部、双小腿及双足缠绕多道透明胶带,背有1只黑色双肩包,背包拉链完好,内装有水泥块.发现尸体位置对应西河堤向南9.8m处一树枝上挂有1把雨伞,向南200m处一排水道内塞有男性外套、短袖衬衫、背心、牛仔裤、平脚短裤及棉袜,向南240m处民居北侧墙角见两处新鲜水泥块剥落痕,北侧水泥路与公路交叉路口的拦阻柱上摆放1瓶250mL未开封的白酒,地面有1只手机电池,另一拦阻柱上用石块压有人民币12元.河堤上树林中一棵树树叉上放置多半袋瓜子,地面可见瓜子袋封口,不远处见1包拆封的香烟.
作者:杨兴兵;尹维贺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某男,21岁,维族,有吸食毒品史.某年11月15日14时,某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一男子报警称:“其朋友因吸食毒品过量出现危情,经现场施救未果,死于某公园内”.民警赶到现场发现人已死亡,报警人离开.尸表检验:全身呈明显贫血貌.左右胸部大面积皮下出血,左胸部有一30cm × 40cm的皮肤擦伤区,呈黑褐色.胸廓塌陷,可触及骨擦感.
作者:靳凯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王某,女,26岁,某年3月20日18时被发现死于某楼一房间内.经调查,王生前因自觉身体疲乏无力伴健忘1年余,当月5日在街上碰见朋友余某(女,30岁),并一同来到余的住处(王某死亡现场).余某自称能医其病,嘱王某平卧,将火罐内放青盐约5g,同时点然一团棉花放人,在腹部拔罐约9h;同时一手按压王某头部、双膝跪压双上肢,用粗1 cm的麻绳在肩部、胸部抽打,终致王某死亡.半个月后因尸体腐败散发的尸臭,被邻居发现报警.
作者:马力;陈艳;杨军;田进有;杨春生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及现场勘察 2015年3月14日17时许,某大桥收费站西侧空地上的植被发生火灾,扑救灭火后,在植物灰烬中发现1具烧焦的尸体.尸体头南脚北右侧卧位.尸体北侧30cm处有一不锈钢小盆,内有白色结晶物质,盆东侧有一融化变形的塑料瓶和一变形塑料瓶盖.
作者:任杰;刘景华;路林超 刊期: 2016年第z2期
含碳物质燃烧不全会产生CO,其引起的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每年因CO中毒而死亡者居各种外中毒死亡之首.CO中毒死亡的法医学检验,依据现场勘查和尸体表面及解剖所特有的尸体现象外,不难判明其死因.但在法医实践中也会遇到尸体中毒征象不明显、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低、甚至为阴性结果的案例,该类案件需要引起法医鉴定人的高度重视.本文对非典型CO中毒的鉴定进行浅析,希望能为相关鉴定参考.
作者:张磊磊;周文武;王晓溪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相关概念及分类在精神障碍诊断系统中,应激障碍和癔症(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是相伴随或有诸多关系的.以下是不同时间阶段中部分相关分类[1].CCMD-2将反应性精神障碍单列为57,亚型包括:急性心因性反应、延迟性心因反应、持久性心因反应、神经症性反应、适应性障碍、其他反应性精神障碍等.
作者:韩卫;李阳;高雅;贾晓俤;顾珊智;陈腾 刊期: 2016年第z2期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称《标准》)颁布实施,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和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相继编写出版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释义》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适用指南》,对标准条款进行了解释,使标准条文的适用得到了很大的统一.由于颅面骨骼本身的结构复杂,形状极其不规则且有诸如副鼻窦等特化结构及菲薄的边缘部分等,彼此间又以骨缝紧密结合,外伤时容易发生骨折且类型复杂,复合型骨折多见,给标准的适用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就鉴定中容易在标准条款适用上发生分歧的骨折进行论述,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建丰;倪伟勇;兰樟彩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专家辅助人的时代背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法院在进行各类诉讼中经常会遇到涉及各种专门知识需要解释说明的情况,法官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很难区别真伪,只能倚重鉴定意见.如果案件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且鉴定结论与第一份鉴定有出入,法官采信也难以抉择.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案例1简要案情 犯罪嫌疑人管某(女),某年2月14日凌晨,在家用铁锤击打丈夫头部致其死亡,后割腕自杀未果.经调查证实,管某患有产后抑郁症,案发当日(情人节)感觉丈夫对其关心不够,发生激烈争吵.尸体检验 左颞顶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骨折窗大小为8.0cm×10.0cm,骨折窗缘可见3处类弧形断面,其中颞枕部类弧形断面直径4.5cm,左颞部硬脑膜破裂,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左颞叶脑组织破碎,小脑扁桃体疝形成.左颅前凹及蝶鞍部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延伸至右颅前凹.
作者:董黄勇;巩昌强 刊期: 2016年第z2期
2014年1月1日实施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依据肺萎陷的程度界定重伤二级和轻伤一级.如何对萎陷肺压缩程度进行准确测量,本文就1例外伤性气胸的鉴定做一分析.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李某,男,18岁.2014年3月18日与他人发生争执时被人用刀扎伤左侧颈根部,顿感伤口疼痛,遂到医院急诊.病历记载:颈部、左髋部刀扎伤,颈部左侧近锁骨上窝及左髋部外侧分别有长约2cm开放伤口.
作者:马文静;曹楠;张鑫;白洁;刘凡 刊期: 2016年第z2期
PMI是指死后间隔时间,准确推断PMI,可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传统的PMI推断方法,主要是根据尸体现象及胃内容物消化程度进行推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手段,对尸体各种指标变化与PMI的关系等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对此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杜飞;白英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本辖区两市区和两县的2000年至2013年的58例的杀亲案件,其中发生在死者家里的案件52例,发生在野外的案件6例;发生在母女(子)之间的案件32例,发生在父子(女)之间的案件26例,不包括精神病患者所作的杀亲及杀婴案.县属农村14起,县属城区2起;市区属农村10起,区属城区32起.
作者:牟宏书;王万利;李宝强;罗丁齐 刊期: 2016年第z2期
目的 在交通事故死亡者尸检中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数字法选取10名因交通事故死亡者的尸体进行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尸检,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分析,与尸体解剖尸检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与尸体解剖检查一致性高,较常规CT诊断准确.结论 在交通事故死亡者尸检中,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简便易行,与常规尸检结果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王红兵;牛常青;闫鑫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王某,男,45岁.2015年10月4日中午,与邻里发生口角并揪打,王某脸部多处受伤,当时未报警.10月5日晚上10时许王在家中死亡.尸表检验 颜面部,耳后见13处见点、条状表皮剥脱,大4.5cm×0.3cm(右耳下方弧状),小0.1cm ×0.1cm(左鼻唇沟外侧);左肩峰前下、左胸部乳头外上、右胸部乳头内侧、左侧背部各有皮下出血1处,大小分别为3.5cm×2.5cm、2.0cm×1.5cm、6.5cm ×5.0cm、4.5cm×1.0cm;右前臂中下段4.0cm×3.0cm范围内见散在小片状表皮剥脱,大小不等.
作者:彭明琪;陈荣余;吴泽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摘要刘某,男,47岁.2012年6月10日,在劳动中从车上掉下,头部着地摔伤后出现吞咽困难、双下肢无力等症状.医院住院病案记载(2012年6月11日至7月24日):刘某于1天前从车上摔伤,当时未见明显不适,当天晚上突然出现吞咽困难,双下肢无力,门诊经检查后以“颈部外伤”收入院.查体:双侧软腭抬举尚可,双侧咽反射消失,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存在,双下肢巴彬氏征阳性,感觉系统及共济运动正常.
作者:李健 刊期: 2016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