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害案件先期取证

陈其;龚道华

关键词:法医学, 伤害案件, 取证
摘要:在法医学实践中上访案件中,涉及法医技术问题的处理存在许多难点.作者分析处理过的案件发现,先期取证不足所致,可能是导致法医学检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总结出先期取证的几个要点,以供同行借鉴.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行为分析在命案现场分析中的应用1例

    命案现场离不开行为分析技术.行为分析主要依赖于现场及尸检所反映出的行为痕迹,还原罪犯作案动作,透视其生理、心理特征.本文以1起较为复杂的命案现场分析为例,探讨如何应用行为分析技术.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年11月4日下午4时许,指挥中心接刘某某(女,17岁)报案称:其父(刘某,41岁)、母(杜某,40岁)在家中被人杀死.

    作者:李雷波;任杰;王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当前家庭暴力的新特点分析112例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刑法、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的不断完善,家庭暴力现象有所减少,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其具有的主体特定性、行为隐蔽性、证据单薄性等特点也相对有所改变,而呈现出行为公开化、主体复杂化、证据多样化、成因集中化、冷暴力突出化等新的特点.笔者现将所受理的112起家庭暴力致伤案件,现分析如下.

    作者:景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要点浅析

    1 交通事故非即时死亡的原因在交通事故中,伤者死亡可发生在事故当时,也可在事故发生后较短时间内(24h)内死亡,或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死亡.前述两种死亡,案件审理中争议较少,但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死亡的,其死亡因果关系的确认往往成为案件办理的关键点,此类案件的死因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维敏;谢洪彪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新《刑事诉讼法》框架下的司法鉴定问题浅析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中涉及司法鉴定制度的新增条款有7处、个别修订条款2处、删掉条款1处、保留条款8处.主要体现在增加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和鉴定人人身权利保障、专家辅助入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删除了医学鉴定和修正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本文意在对新刑诉法框架下的司法鉴定细则阐述作者的观点,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陈玉林;冯宗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头颈部外伤与延髓外侧综合症的因果关系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摘要刘某,男,47岁.2012年6月10日,在劳动中从车上掉下,头部着地摔伤后出现吞咽困难、双下肢无力等症状.医院住院病案记载(2012年6月11日至7月24日):刘某于1天前从车上摔伤,当时未见明显不适,当天晚上突然出现吞咽困难,双下肢无力,门诊经检查后以“颈部外伤”收入院.查体:双侧软腭抬举尚可,双侧咽反射消失,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存在,双下肢巴彬氏征阳性,感觉系统及共济运动正常.

    作者:李健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杀人抛尸案的现场分析1例

    1 案件资料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2013年11月20日,某乡一干枯河道内,发现1具尸体.河道南、北侧均有民居,河道内埋尸坑深110cm、长60cm、宽45cm,地面上有废旧衣物.坑内土层下有1具女尸,呈坐姿,头部朝上.尸体外侧口朝下套着一黄色麻袋,袋口两端捆扎有黄色电线.尸体全身赤裸,头部套有一塑料袋.尸体脖子上有1条带有玉佛吊坠玉项链.外围现场勘查,没有发现与中心现场相关的痕迹物证.

    作者:叶军义;郑旭飞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外伤后精神障碍案件法医学分析4例

    1 案例资料例1 被鉴定人因棍棒伤致脑挫伤、硬膜下出血行手术治疗,住院期间出现情绪易激惹、易欣快、感情幼稚等表现.转入精神专科病院治疗效果不显著.法医鉴定结论为器质性颅脑损伤引起的精神障碍,构成重伤.例2被鉴定入夜班回家途中遭抢劫并被欧打致双上肢广泛软组织挫伤,入院后行相关检查未见其他阳性发现,但精神方面呈现有运动性抑制.

    作者:杨海云;李景民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指骨骨折法医学鉴定分析1例

    在各类伤害案件中,手损伤非常常见.手是完成各种精细活动的重要肢体部位,因此确定损伤后的手功能受损情况,对于损伤程度鉴定至关重要.本案例报告了1例指骨骨折,通过解剖结构分析其指骨骨折的成伤机制和类型,并分析该损伤对手功能的影响.

    作者:吉驰;唐晋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现场勘验中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与应用

    犯罪现场是犯罪信息的载体,包括隐含犯罪信息的心理痕迹,这些信息反映了犯罪人在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及犯罪动机和目的[1].侦技人员除了重视物质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外,也应重视对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1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概述1.1 心理痕迹的概念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作者:任立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法医学鉴定文证审查发现问题探讨

    法医文证审查是应运专业技术原理和方法对涉及的法医学、医学等文证材料进行审查的一项专门性工作,是检察机关一项法律监督职能.法医鉴定作为证据对案件的定罪、量刑起着重要作用,而法医文证审查不到位,对案件的处理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到司法公正.笔者通过对刑事案件法医学鉴定文证审查发现一些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作者:刘建祥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浅谈损伤顺序的分类

    在命案现场(包括人体伤害现场),损伤顺序的确认极具侦查及诉讼价值.1 损伤的时间顺序损伤时间顺序是按损伤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的.皮肤擦伤面低于周围,皮肤湿润,一般未超过2h,如伤面已干燥结痂,呈淡黄褐色痂皮,伤后约3~24h,如伤面已与周围皮肤等高,伤后约12 ~ 48h之间,如痂皮周围开始翘起,伤后约3~7d,痂皮完全脱落,伤后约7 ~ 12d,大面积擦伤如继发感染,则愈后需2周以上.

    作者:王兆奇;何强强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自伤伪装他伤案件的法医学鉴定3例

    自伤(造作伤)伪装他伤的案件,往往需要刑事技术人员特别是法医通过对损伤的形成机制和现场情况的分析来甄别真伪.本文通过几起案件的鉴定分析,浅析该类案件的特点和法医学鉴定要点.1 案例资料案例1 周某,男,42岁.2014年3月9日凌晨4时报案称:其在工地值班室睡到半夜时,突然被冲进房内的几个人持刀砍伤头部等处并抢走2 000多元现金.

    作者:朱虎;王成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县级公安鉴定机构法医病理学鉴定资格探讨

    1 我国法医病理学鉴定概况法医病理学是研究涉及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的变化及发展的规律,目的是为暴力性案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运用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暴力性和非暴力性死亡的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的推断和确定的一门科学.而法医病理学鉴定指的是法医病理学者对上述问题所做出的结论称为法医病理学鉴定[1].

    作者:柏天福;何选钧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脑积水损伤程度重新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男,31岁.某年4月20日16时许,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被他人用铁锤打伤头部,用脚踢伤下腹部.伤后急诊送入医院,在门诊行简单的清创缝合,伤后4h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瞳孔正常,言语切题,眼耳鼻口(-),视力及听力正常.左顶部可见一长约2.5cm的头皮裂伤,达皮下,已缝合;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腹平软,下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四肢(-)、脊柱(-),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郭佳琪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应激相关精神障碍合并癔症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分析

    1 相关概念及分类在精神障碍诊断系统中,应激障碍和癔症(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是相伴随或有诸多关系的.以下是不同时间阶段中部分相关分类[1].CCMD-2将反应性精神障碍单列为57,亚型包括:急性心因性反应、延迟性心因反应、持久性心因反应、神经症性反应、适应性障碍、其他反应性精神障碍等.

    作者:韩卫;李阳;高雅;贾晓俤;顾珊智;陈腾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外伤性眼球损伤致失明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陈某,男,47岁.2015年10月7日打麻将时因纠纷被他人拳击左眼.人院查体:左眼挫伤后流血,视物不见1小时.PE:左眼睑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鼻侧巩膜裂口,部分眼内容物流出,角膜透明,前房内充满血细胞,眼内窥不进.Imp:左眼球破裂.

    作者:李少华;方丛行;吴成庆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虚拟解剖技术法医学应用浅析

    1 传统法医学检验技术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能解决法律问题的科学,用于侦察犯罪和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证据.法医学检验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分析、阐明涉及法律纠纷有关的活体或尸体的医学证据.在有关死亡分析中,重要的是确定死亡原因,死亡方式,评估致命伤和非致命伤,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现场重建,其主要目的是确认与之相关的证据信息.

    作者:郭静茹;王中锋;刘献岐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检察机关法医远程检验系统的应用初探

    法医远程检验系统,模拟现实办案程序,可实现所有技术鉴定案件网上自动流转,且采用远程控制的高清摄像技术,可进行异地会检、远程指导及网络教学,实现了鉴定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法医技术工作效率和规范化水平.本文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牛时忠;王秀军;赵凡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交通事故致高坠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1.1 案情简要及现场勘查2015年2月,王某驾驶小型轿车在重庆内环快速路行驶,行至某大桥施工路段时,冲人施工现场反光锥形筒隔离的施工作业区域,造成正在施工作业人员孙某坠落桥下当场死亡.王某为逃避责任,否认车辆与施工人员发生接触,因此明确死者的死亡原因及致伤机制对案件审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明;周志全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公安改革中涉及的法医问题浅析

    我国县市级以下公安机关的法医技术人员,承担着辖区内的伤害案件、凶杀案件、交通事故的检验鉴定工作.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基层工作发展,涉及到公安改革的法医部分.笔者针对本地区技术工作情况,就以下几点表述个人观点.

    作者:谭清斌 刊期: 2016年第z2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