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公安改革中涉及的法医问题浅析

谭清斌

关键词:法医学, 公安改革, 基层法医, 影响
摘要:我国县市级以下公安机关的法医技术人员,承担着辖区内的伤害案件、凶杀案件、交通事故的检验鉴定工作.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基层工作发展,涉及到公安改革的法医部分.笔者针对本地区技术工作情况,就以下几点表述个人观点.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击致性窒息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某年8月15日22时53分,某女报警称其丈夫(29岁)在自住房内反锁房门呼之不开,求助开锁公司人员打开房门后发现其丈夫已死亡.现场勘察 中心现场客厅地面可见1具尸体,头北脚南呈仰卧状,女性妆扮,头戴女士长发套,化彩妆,黑色边框眼镜,上身穿黑色女士打底衫,内衬黑白相间条纹女式背心和4层女士文胸,下身穿女士牛仔短裤,内穿肉色塑身裤,穿肉色长筒袜,肉色女士内裤,内衬垫卫生巾,足穿灰色女士高跟凉鞋.

    作者:王磊;李智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多排螺旋CT检验在溺死尸体检验中的应用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情况吴某,男41岁.2015年2月2日,在某工厂外一简易厕所旁的水沟内被人发现死亡,现场勘查见水沟内水浑浊.吴某室友证实当晚7时许,其酒后回到宿舍,之后出去小便未归,室友出去寻找,发现吴某倒在水沟里,送医抢救确认已死亡.

    作者:靳桂生;曹侠;晁春民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伪装精神障碍司法精神病鉴定2例

    1 案例资料1.1 案例1被鉴定人,男,45岁.因琐事与他人互殴以涉嫌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其姐反映案发前其无精神病史.精神检查时主动称既往因精神异常家人曾带其到某精神病院就诊,他不同意看病而逃跑.并述及多年前就感到许多陌生人跟踪要害他,有时听见别人说他坏话,常胡思乱想,一直持续到现在.工作能力差,什么也干不了.

    作者:付培鑫;高燕丽;朱明霞;王靖;史天涛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现场勘验中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与应用

    犯罪现场是犯罪信息的载体,包括隐含犯罪信息的心理痕迹,这些信息反映了犯罪人在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及犯罪动机和目的[1].侦技人员除了重视物质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外,也应重视对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1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概述1.1 心理痕迹的概念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作者:任立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氯化镁中毒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及现场勘察 2015年3月14日17时许,某大桥收费站西侧空地上的植被发生火灾,扑救灭火后,在植物灰烬中发现1具烧焦的尸体.尸体头南脚北右侧卧位.尸体北侧30cm处有一不锈钢小盆,内有白色结晶物质,盆东侧有一融化变形的塑料瓶和一变形塑料瓶盖.

    作者:任杰;刘景华;路林超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涉水尸体特殊现象的分析

    涉水尸体包括水中尸体,以及虽未在水中,但被水冲淋洗刷等接触水等情况.由于尸体与水接触的体位、水温水深、流水净水、水质优劣,以及接触方式不同,尸体现象也会有异,本文作者就此阐述一些鉴定体会,希望能为同行参考.

    作者:卫东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外伤性眼球损伤致失明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陈某,男,47岁.2015年10月7日打麻将时因纠纷被他人拳击左眼.人院查体:左眼挫伤后流血,视物不见1小时.PE:左眼睑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鼻侧巩膜裂口,部分眼内容物流出,角膜透明,前房内充满血细胞,眼内窥不进.Imp:左眼球破裂.

    作者:李少华;方丛行;吴成庆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法医学分析在命案现场重建中的作用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杨某,男,66岁,务农.平时喜好上山粘鸟,经常随身带一腰包,包内放有上千元现金及手机.2011年11月某日杨某早上6时出发,晚8时未回家中,家属报案.晚9时在其经常粘鸟处发现其尸体.

    作者:刘东;刘洋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新《刑事诉讼法》框架下的司法鉴定问题浅析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中涉及司法鉴定制度的新增条款有7处、个别修订条款2处、删掉条款1处、保留条款8处.主要体现在增加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和鉴定人人身权利保障、专家辅助入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删除了医学鉴定和修正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本文意在对新刑诉法框架下的司法鉴定细则阐述作者的观点,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陈玉林;冯宗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鼻部及手部骨折损伤鉴定适用新标准分析2例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实施以来,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损伤如何适用新标准仍值得探讨,本文针对2例骨折损伤对鼻部及手部骨折损伤适用新标准进行分析.

    作者:孟燕春;周君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颅脑损伤的死因鉴定相关问题探讨

    在法医学鉴定中,颅脑损伤是常见的死因之一.本文对在颅脑损伤鉴定中,如何分析死亡原因,正确分析伤病关系,如何确认并发症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同行所参考.1 正确判断头皮/颅骨损伤与脑损伤的关系一般来说,保护脑组织的头皮和颅骨的损伤程度越重,其内的脑组织损伤程度也越重;但也可能头皮未见明显损伤或仅发现有局部的轻度擦伤和挫伤,颅骨亦无骨折,但存在脑组织挫(裂)伤或颅内血肿.

    作者:左强;彭海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568例高坠法医学鉴定分析

    高坠伤,是指人体由高处坠落,碰撞至地面或其它物体上所形成的损伤.它是机械性损伤的特殊类型,多属综合钝性伤.轻者仅有软组织挫伤,重者则可出现骨折、内脏破裂、肢离破损,甚至当场死亡.由此涉及的法医学鉴定,也因损伤的形态特征变化大,所受影响因素多,使准确的解释损伤,判断案件性质变得较为复杂.

    作者:张宏星;王勃;李斌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女性杀人的特征分析

    在杀人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以男性居多,女性少见.笔者收集了10年来已侦破的8例女性杀人案例资料,进行法医学分析,试图寻找女性杀人的价值性特征,供同行参考.1 案例资料一般资料8例案件的一般情况见表1.作案时间和现场选择 作案时间以晚上居多(6例).现场选择以居所为主(5例).致死方式和死亡原因 捂口鼻致机械性窒息死亡3例,抛入和推落水中致溺水死亡各1例,钝器致颅脑损伤死亡2例,锐器致心脏破裂死亡1例.

    作者:金建伟;汤辉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根据衣着检查推断二次抛尸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年5月21日8时许,群众报警称:在某桥北边发现一小孩尸体漂在河面.1.2 尸体检验包装物及衣着情况 尸体被一塑料编织袋从头部套至膝部,编织袋外从上至下依次用金属丝捆绑1个千斤顶、两个半块红色空心砖.死者上身罩衣左侧后下摆见1处纵行撕裂破口,大小为5.2cm×0.9cm,破口边缘较整齐,从上往下数第3颗纽扣向上纵行撕裂,破口大小为5.0cm ×0.2cm.下身赤裸.右足着1只黑色棉袜,左足赤裸.

    作者:付华荣;韩康;黄新阳;冯晓梅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法医学鉴定文证审查发现问题探讨

    法医文证审查是应运专业技术原理和方法对涉及的法医学、医学等文证材料进行审查的一项专门性工作,是检察机关一项法律监督职能.法医鉴定作为证据对案件的定罪、量刑起着重要作用,而法医文证审查不到位,对案件的处理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到司法公正.笔者通过对刑事案件法医学鉴定文证审查发现一些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作者:刘建祥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爆炸案现场分析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年1月15日21时31分,某服装店门前人行道的夜宵摊发生爆炸,爆炸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中心现场周围遗留多块人体组织碎块,一些残存肢体、组织碎块散布在服装店往东的几家其他商户门前,现场尸体分布见图1.

    作者:梁鑫;李国华;梁法兴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性窒息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男,25岁,研究生在读,某日被发现死于学校宿舍内.现场勘查见:宿舍门反锁,房间门窗完好,未见外力进入痕迹,尸体位于门后,倚床侧卧地面,未发现明显搏斗痕迹.房间内搜出大量女式内衣、高跟鞋、丝袜、裙子等衣饰,还可见卫生巾、手铐、自慰器、润滑油、女式假发、网购快递包装袋等物.调查证实,死者平时一人居住,同宿舍室友均外出实习,农村家庭,社会关系不复杂,性格一般.

    作者:袁世东;孙凤莲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野外杀人案法医学现场分析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年4月2日12时35分许,某荒山上挂经幡处,发现1名男子死亡.现场位于荒山半山腰位置,距县城内国道约1.5公里处.中心现场位于该山半山腰山沟水源处,周围挂有大量的经幡,地面上结有冰层,其余四周地面有石块、杂草、牲畜粪便等杂物.中心现场以下位置为灌木丛地带,山沟两边均有简易上山土路.尸体周边未采集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作者:蒋艳伟;仇唐中;李永强;宋若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论司法鉴定专家辅助人出庭的可行性

    1 专家辅助人的时代背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法院在进行各类诉讼中经常会遇到涉及各种专门知识需要解释说明的情况,法官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很难区别真伪,只能倚重鉴定意见.如果案件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且鉴定结论与第一份鉴定有出入,法官采信也难以抉择.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虚拟解剖技术法医学应用浅析

    1 传统法医学检验技术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能解决法律问题的科学,用于侦察犯罪和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证据.法医学检验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分析、阐明涉及法律纠纷有关的活体或尸体的医学证据.在有关死亡分析中,重要的是确定死亡原因,死亡方式,评估致命伤和非致命伤,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现场重建,其主要目的是确认与之相关的证据信息.

    作者:郭静茹;王中锋;刘献岐 刊期: 2016年第z2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