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谦;赵凡;牛时忠;张伟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年5月21日8时许,群众报警称:在某桥北边发现一小孩尸体漂在河面.1.2 尸体检验包装物及衣着情况 尸体被一塑料编织袋从头部套至膝部,编织袋外从上至下依次用金属丝捆绑1个千斤顶、两个半块红色空心砖.死者上身罩衣左侧后下摆见1处纵行撕裂破口,大小为5.2cm×0.9cm,破口边缘较整齐,从上往下数第3颗纽扣向上纵行撕裂,破口大小为5.0cm ×0.2cm.下身赤裸.右足着1只黑色棉袜,左足赤裸.
作者:付华荣;韩康;黄新阳;冯晓梅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谢某,男,57岁.2015年11月15日与人发生口角,推搡中被对方用左手反推其胸部.谢某次日于县医院就诊,CT平扫考虑胸、肋骨可疑骨折(图1).11月18日于市医院行MRI检查,胸骨中段见长T1长T2信号,DWI高信号.县公安局法医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5.6.4c)条款评定为轻伤二级.12月25日,县检察院将原鉴定书及影像学资料送至作者单位进行技术性证据审查.
作者:刘龙清;吴永春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某男,21岁,维族,有吸食毒品史.某年11月15日14时,某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一男子报警称:“其朋友因吸食毒品过量出现危情,经现场施救未果,死于某公园内”.民警赶到现场发现人已死亡,报警人离开.尸表检验:全身呈明显贫血貌.左右胸部大面积皮下出血,左胸部有一30cm × 40cm的皮肤擦伤区,呈黑褐色.胸廓塌陷,可触及骨擦感.
作者:靳凯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王某,男,45岁.2015年10月4日中午,与邻里发生口角并揪打,王某脸部多处受伤,当时未报警.10月5日晚上10时许王在家中死亡.尸表检验 颜面部,耳后见13处见点、条状表皮剥脱,大4.5cm×0.3cm(右耳下方弧状),小0.1cm ×0.1cm(左鼻唇沟外侧);左肩峰前下、左胸部乳头外上、右胸部乳头内侧、左侧背部各有皮下出血1处,大小分别为3.5cm×2.5cm、2.0cm×1.5cm、6.5cm ×5.0cm、4.5cm×1.0cm;右前臂中下段4.0cm×3.0cm范围内见散在小片状表皮剥脱,大小不等.
作者:彭明琪;陈荣余;吴泽 刊期: 2016年第z2期
我国县市级以下公安机关的法医技术人员,承担着辖区内的伤害案件、凶杀案件、交通事故的检验鉴定工作.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基层工作发展,涉及到公安改革的法医部分.笔者针对本地区技术工作情况,就以下几点表述个人观点.
作者:谭清斌 刊期: 2016年第z2期
作者对所在地区2010年至2015年发生的CO中毒死亡,且经过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检验的5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 案例资料1.1 一般资料56例均经过现场勘查及尸体解剖、毒物化验确认系CO中毒死亡,其中意外事故54例,自杀2例;男性47例,女性9例;18岁以下1例,18~40岁38例,40~60岁3例,60岁以上14例;农民37例,学生2例,其他17例;小学及以下文化34例,占总数60%,其他22例,占总数40%.
作者:巩建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刑法、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的不断完善,家庭暴力现象有所减少,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其具有的主体特定性、行为隐蔽性、证据单薄性等特点也相对有所改变,而呈现出行为公开化、主体复杂化、证据多样化、成因集中化、冷暴力突出化等新的特点.笔者现将所受理的112起家庭暴力致伤案件,现分析如下.
作者:景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案例1被鉴定人,男,45岁.因琐事与他人互殴以涉嫌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其姐反映案发前其无精神病史.精神检查时主动称既往因精神异常家人曾带其到某精神病院就诊,他不同意看病而逃跑.并述及多年前就感到许多陌生人跟踪要害他,有时听见别人说他坏话,常胡思乱想,一直持续到现在.工作能力差,什么也干不了.
作者:付培鑫;高燕丽;朱明霞;王靖;史天涛 刊期: 2016年第z2期
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瞳孔括约肌损伤致瞳孔显著变形或者瞳孔散大(直径0.6cm以上)为轻伤二级.由于外伤性瞳孔散大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并不多见,笔者对其在鉴定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作者:王力;张超 刊期: 2016年第z2期
在法医学鉴定中,颅脑损伤是常见的死因之一.本文对在颅脑损伤鉴定中,如何分析死亡原因,正确分析伤病关系,如何确认并发症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同行所参考.1 正确判断头皮/颅骨损伤与脑损伤的关系一般来说,保护脑组织的头皮和颅骨的损伤程度越重,其内的脑组织损伤程度也越重;但也可能头皮未见明显损伤或仅发现有局部的轻度擦伤和挫伤,颅骨亦无骨折,但存在脑组织挫(裂)伤或颅内血肿.
作者:左强;彭海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验某年9月22日8时许,在某市运河内长江入水口上游200m处发现1具浮尸.尸体仰于水面,全身赤裸,下颌部、双小腿及双足缠绕多道透明胶带,背有1只黑色双肩包,背包拉链完好,内装有水泥块.发现尸体位置对应西河堤向南9.8m处一树枝上挂有1把雨伞,向南200m处一排水道内塞有男性外套、短袖衬衫、背心、牛仔裤、平脚短裤及棉袜,向南240m处民居北侧墙角见两处新鲜水泥块剥落痕,北侧水泥路与公路交叉路口的拦阻柱上摆放1瓶250mL未开封的白酒,地面有1只手机电池,另一拦阻柱上用石块压有人民币12元.河堤上树林中一棵树树叉上放置多半袋瓜子,地面可见瓜子袋封口,不远处见1包拆封的香烟.
作者:杨兴兵;尹维贺 刊期: 2016年第z2期
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法医病理学》(4版)教科书中对溺死尸体颅脑、颜面部淤血这一尸体现象的解释为:溺死在水中的尸体,因头部较重而下沉,体内部分血液向头部坠积,引起颜面部肿胀发绀.脑膜及脑组织淤血明显,脑神经细胞缺氧变性.笔者从这种尸体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探讨,阐述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探讨.
作者:何生龙;张绍友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杨某,男,30岁.2015年2月8日晚在KTV被他人用酒瓶扎伤眼部、鼻部.伤后2h人院查体:左眼上睑内侧皮肤处斜行裂伤,长约2cm,下睑内侧皮肤斜行裂伤累及睑缘,长约3cm,眶隔受损,部分眶脂肪脱出,伤口不齐.眉弓处皮肤横行裂伤,长约2cm.
作者:张文娟;冯美玲 刊期: 2016年第z2期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智力个别测验之一,在我国法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为重要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第四版(WISC-Ⅳ)是新版,其研究修订弥补了智力测验理论基础和测验内容方面的不足,韦氏智力测验的研究发展表明,心理测验的使用价值和理论基础对其发展和完善都至关重要.本文对韦氏智力测验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西以期为相关研究和适用提供参考.
作者:史天涛;付培鑫;潘烨;芦可宝 刊期: 2016年第z2期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称《标准》)颁布实施,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和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相继编写出版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释义》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适用指南》,对标准条款进行了解释,使标准条文的适用得到了很大的统一.由于颅面骨骼本身的结构复杂,形状极其不规则且有诸如副鼻窦等特化结构及菲薄的边缘部分等,彼此间又以骨缝紧密结合,外伤时容易发生骨折且类型复杂,复合型骨折多见,给标准的适用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就鉴定中容易在标准条款适用上发生分歧的骨折进行论述,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建丰;倪伟勇;兰樟彩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验简要案情 2013年10月23日,在某山坡灌木丛中发现被石块掩埋着的两个塑料袋,其内有尸块(未见头颅),周围见大量蝇、蛆及少量蝇蛹伴各种黑色甲虫活动.上半身尸块处见成堆的黑色头发,长15cm.石堆东南侧1.5米处地面见散落有下颌骨、椎骨及牙齿等,现场下方山路上见一白骨化的颅骨.
作者:郭昭全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张某,男,43岁.某日晚与他人饮酒(白酒),醉酒后被同事送回自己家中,在床上发生呕吐,随即出现角弓反张,尿失禁,即送医院进行抢救,到达时,呼吸、心跳已停止.尸表检验 尸长168cm,体态肥胖,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其内可见散在淤血点.头皮未见损伤,双眼睑球结膜明显充血,穹窿部球睑结膜可见出血点,双侧瞳孔直径0.5cm,等大等圆,颜面青紫,鼻腔内有细小白色泡沫样液体溢出,口腔内可见食物残渣.
作者:李长青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情况某日,冯某(男)被发现死在自家院内,李某(女)死在冯某家中西卧室内.冯某家位于村内中心部位,其未婚,独自居住.围墙未见攀爬痕迹.大门内外无撬痕.冯某尸体位于北屋门前水泥地面,穿袜无鞋,袜子底部粘附有血迹.头颈部、双腕部下方地面有血迹.北屋上层台阶有一明显的擦蹭痕迹(联苯胺反应呈阳性).
作者:郭立凯;姜集良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2011年1月18日8时许王某被他人打伤,经抢救无效于同年2月6日12时45分死亡.病历摘要 伤者入院呈昏迷状态.瞳孔左3.0mm、右4.5mm,光反应左侧(+),右侧(-).双颞顶头皮肿胀,左侧巴氏征(+),右侧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后第一次手术记录:右额颞顶皮下、肌肉组织,挫伤肿胀严重,皮瓣下翻,可见自顶至颞有明显骨折线,骨折线下方硬膜破损,有血凝块溢出,广泛清除硬膜下血肿,冲洗硬膜下腔,清除右顶脑3cm×2cm挫伤灶,去骨瓣,缝合肌肉、皮下、皮肤.
作者:李同山;罗桂林;史纪方 刊期: 2016年第z2期
1 案例资料1.1 案情简要及现场勘查2015年2月,王某驾驶小型轿车在重庆内环快速路行驶,行至某大桥施工路段时,冲人施工现场反光锥形筒隔离的施工作业区域,造成正在施工作业人员孙某坠落桥下当场死亡.王某为逃避责任,否认车辆与施工人员发生接触,因此明确死者的死亡原因及致伤机制对案件审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明;周志全 刊期: 2016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