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考值的参考价值——浅谈如何利用正常参考范围解读检验报告单

郝晓柯;徐焰

关键词: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参考个体, 干扰因素
摘要:从检验医学的角度讲述如何正确分析检验结果,从简单的检验报告中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详细阐明检验医学中制定参考范围的步骤和分析过程,以及在应用检验医学参考范围判断人体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与异常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判断标准;正视检验医师与临床医师对检验数据的认知差异,明确检验医师和临床医师相互沟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医学争鸣杂志相关文献
  • “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于“差异有显著性”——医学论文中的显著性问题

    目前统计学方法在医学科研论文中的运用已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有显著性差异”与“差异有显著性”的混淆问题.统计结论只说明有统计学意义或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能说明专业上的差异大小.虽然差别有或无“统计学意义”在过去常被称为差别有或无“显著性”,但有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说明为有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陈长生;徐勇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研究的未来之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尚未解决的问题

    前列腺癌是泌尿外科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虽然我们前期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依旧任重而道远.前列腺癌是一种异质性鲜明的疾病.深入系统地探讨中国人前列腺癌异质性的分子机制,构建并完善前列腺癌分子分型,建立疾病进展监控体系,确立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靶点将是未来前列腺癌研究的必由之路.

    作者:王富博;景泰乐;陈锐;瞿旻;任善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样性、多态性与争鸣

    多样性和多态性是近些年来出现频次较高的一个热词,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多样性(diversity)是指同一属性事物或现象的不同类型或式样.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同一属性事物或现象的多种存在形态或状态.两个词汇的差别在于,前者强调类型差异,后者突出存在状态.以生物为例,其多样性体现在三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基因为例,其多态性表现为二个层面,即基因组多态性和基因多态性,而后者又包括长度多态性和位点多态性.

    作者:刘宏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体CIK治疗技术细胞制品制备面临的问题与持续改进的思考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该技术已经进行临床应用,部分省份已经将其纳入医疗保险.然而,该技术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改进.本文主要讨论了在cGMP生产设施设计、建设和管理,CIK制备质量控制和无菌试验等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作者:马东初;于卉影;陈伟;李长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endular nystagmus and palatal myoclonus from 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 after hemorrhage of the brain stem

    A 53-year-old man with hypertension developed an acute hemorrhage of brain stem,as seen on CT (Fig.1A,arrow),which resulted in quadriplegia and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Four months later,he complained of reading difficulty because of oscillopsia and could not sit because of equilibrium disturbance.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pendular nystagmus (two cycles per second) with a predominantly vertical component and some horizontal and torsional eye movements.He also had palatal myoclonus,seen as rhythmic,involuntary contractions of the soft palate and pharyngopalatine arch (one to two cycles per second).T2-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howed a symmetrical enlargement of the inferior olivary nuclei with high signal intensity (Fig.1 B,arrowheads).

    作者:YU Yong-Peng;REN Wei-Feng;CHI Xiang-Lin;WANG Dao-Zheng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运动病、晕动病、位置性眩晕和运动性眩晕等名称在论文中的使用现状及合理性评析

    通过在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对以运动病、晕动病、位置性眩晕和运动性眩晕等名称为题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了历年、近三年和近一年的统计,对现状和原因作了评估、分析与比较.认为:一、以上述名称命题的论文数量已出现较明显的趋势性变化,但仍呈习惯性、跟随性、倾向性和领域性分布的特点,存在难以尽快规范统一的局面.二、位置性眩晕和运动性眩晕是同性质的运动在病人和常人之间或是在医学与航空航海航天和体育运动等领域中的侧重与应用,是区别对待、形象客观、科学合理和规范统一地诊断与标准化命名的体现.三、运动病和晕动病的命名太含糊、太笼统,既不形象又不科学、确切,建议加以更正与改进.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瞎”老鼠什么都看不见吗?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致盲性疾病,视网膜退变(rd)小鼠与RP患者突变基因较一致,表型相似,对于研究RP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光照刺激能够使rd小鼠产生明显的瞳孔对光反射,且rd小鼠光协同性昼夜节律无明显改变,继而发现哺乳动物的视网膜上除了视锥、视杆细胞外,还有第三种感光细胞即内在感光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通过对ipRGCs的发现及研究过程进行文献回顾,探讨ipRGCs的形态、分布、功能及研究意义.

    作者:刘锐;张作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参考值的参考价值——浅谈如何利用正常参考范围解读检验报告单

    从检验医学的角度讲述如何正确分析检验结果,从简单的检验报告中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详细阐明检验医学中制定参考范围的步骤和分析过程,以及在应用检验医学参考范围判断人体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与异常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判断标准;正视检验医师与临床医师对检验数据的认知差异,明确检验医师和临床医师相互沟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作者:郝晓柯;徐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上、中、下消化道:挑战传统概念

    传统的消化道解剖分段是将整个消化道以Treitz韧带(也称屈氏韧带或十二指肠悬肌)为界,划分为上、下消化道两部分.然而,Treitz韧带是一个非手术不可简易定位的标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新名词“中消化道”改变了大家对消化道的传统分段概念的认识.新定义以十二指肠乳头、回盲瓣为标志,将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和“下消化道”.本文首次在中国学术期刊上阐释和讨论这一新概念.

    作者:张发明;季国忠;范志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提升护理团队自信度的尝试

    护理团队的自信度是护理工作的基石和动力.我们在注重提升生命能量、增强自我认可、体验成功时刻、传达理解尊重等四个方面做了尝试.力争使萨提亚模式在基层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更加有效.

    作者:张拥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关于静脉全麻药物二异丙酚的争论:损害记忆,抑或保护记忆?

    记忆是将获得的信息储存和读出的神经过程,是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如二异丙酚等对人和动物记忆功能影响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并成为全麻机制探索中的重要一环.很多研究认为二异丙酚通过影响长时程增强(LTP)的维持影响短时记忆、外显记忆及内隐记忆;亦有研究认为二异丙酚后处理有一定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且可改善抑郁大鼠电休克后的学习记忆功能.目前,二异丙酚对记忆的影响仍是困扰研究者的迷局.我们认为,二异丙酚改善电休克(ECT)后的认知能力;尤为重要的是二异丙酚还可以通过下调GSK-3β 1H8的表达并减低海马中的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从而减缓ECT后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程度,终改善ECT后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作者:庞秀英;闵苏;刘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全面看待瘦肉精食品

    瘦肉精是一类可以增加牲畜瘦肉量的物质,其中盐酸克伦特罗是治疗哮喘的一种药物,毒性并不是很强,莱克多巴胺的毒性低、代谢快、蓄积较少.通过添加化学物质以增加瘦肉比例的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前提是一定要确保安全.只要充分认识瘦肉精的危害性,并对食品执行严格的检验与管理,瘦肉精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开展合理利用瘦肉精类化学物质的研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以提高瘦肉的比例,趋利避害,是值得提倡、造福于民的一项重要、实用的课题.

    作者:黄树生;陆建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纸质病案的划时代管理模式——缩微数字一体化技术

    本文在分析我国病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纸质病案的划时代管理模式——缩微数字一体化技术,提出缩微数字一体化技术是实现病案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和佳模式.

    作者:梁蜀忠;曹科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疼痛及其与镇痛的对立和统一

    机体对任何生命现象的调控都具有增强和减弱的双重性.当机体受到内源性或外源性的伤害性刺激时,便会产生痛的主观感受,并能同时进行相应的保护反应.复杂的机体不仅能感受疼痛,还能对抗疼痛.对于疼痛的内源性调控来说,机体除了有抑痛的镇痛系统,还有促痛的易化系统,两者共同构成机体对疼痛的内源性调控系统,它们的作用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作者:尹俊滨;王文;李云庆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循证医学vs医学循证及其随想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医务界开始引进和认识了医学领域中的一个新理念——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并将其逐步推广到临床的诊治方案选择和临床科学研究之中.EBM正式命名于1992年,由David Sackett 提出,并于1996年加以文字定义.事隔20年之后,2012年的美国医学界权威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由Concato撰写的论文,提出了与EBM主题词正好相反的另一新理念——医学循证(medicine based evidence,MBE),肖飞[1]、王敏俊等[2]还专门为此撰写了介绍这一理念的文章.笔者十分有幸地学习了这一新的理念,并产生了一些随想.

    作者:邱蔚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血压前期是否启动药物干预及怎样早期干预

    高血压前期应该进行早期干预的观点已成为共识,然而是否应该启动药物干预,这是目前尚在争论的问题.文章从个体的遗传特点、机体的调适机能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角度分析用药的弊端,认为高血压前期不宜过早启动药物治疗,并强调了绿色的早期干预措施.

    作者:朱岫芳;季宏建;李波;张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学争鸣杂志

医学争鸣杂志

主管: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