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6例氟乙酰胺杀鼠剂中毒的护理体会

石艺珍

关键词:氟乙酰胺, 杀鼠剂, 中毒事故, 临床护理体会, 中毒患者, 中毒者, 死亡率, 治愈, 治疗, 市场, 内科, 国家, 毒性, 出售, 报告
摘要:氟乙酰胺杀鼠剂是国家明令禁药,但目前市场上仍有出售,致氟乙酰胺杀鼠剂中毒事故仍时有发生.氟乙酰胺杀鼠剂的毒性强,中毒者病情急,危重,死亡率高.我院内科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46例氟乙酰胺杀鼠剂中毒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和护理,治愈43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蛇志杂志相关文献
  • 蕲蛇酶对甲襞微循环红细胞聚集的观察体会

    甲襞微循环检查是临床上检查全身血液循环的常用手段之一,具有检查准确、预测疾病率高等特点.自1995年12月至2001年6月,我院应用无锡光电学仪器厂生产的甲襞电镜检查各种病人1588例,发现甲襞管襻出现红细胞聚集1226例.对被检出红细胞聚集者,本院使用蕲蛇酶治疗,取得明显疗效,复查发现甲襞管襻中红细胞显著解聚.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蔚芬;曾庆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糖尿病是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时往往症状不典型,血糖高而尿糖阳性,加上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并存,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因此,治疗较复杂.糖尿病是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不可能长期住在医院,需要在院外继续治疗和自我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出院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终结,而是康复的起点,所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聂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胰岛素引起全身浮肿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农民,住院号963789.8年前出现多饮、多尿、口渴、消瘦,多次空腹血糖>14.3mmol/L,尿糖+++,院外口服降糖灵、优降糖,症状基本控制,由于饮食控制较差,近日劳累后出现上述症状加重而收住院.

    作者:高皓阳;郭克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30例临床分析

    收集我院1996年以来住院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30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肌无力表现,现分析如下.

    作者:郑万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投稿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胃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胃间质瘤(Gastric Stuomal tumor,GST)是较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过去曾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电镜和免疫组化的应用,有关学者已作了较多研究,结果表明,GST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肿瘤.由于其起源与诊断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因此,作者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对GST的特征作一综述.

    作者:钟全锦;陆爱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逐年增高,其病变常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的多个器官.作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娟;崔文平;周锡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所致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后癫痫发作病人的临床分型及其与原发病和病灶的关系,评价脑电图、CT、MRI对癫痫的诊断价值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门诊病房几年来治疗的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的病人85例.按癫痫发作发生的时间和临床表现分型,每例病人均做CT、MRI和EEG.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资料中,早期型癫痫26例(31%),迟发型癫痫59例(69%).癫痫发作类型以额叶癫痫常见.脑梗死及多发病灶患者占比例大.药物治疗控制发作效果较好.脑电图能反映病情变化,病情控制后,脑电图也逐渐好转.而CT、MRI对病灶的定位不能反映癫痫的类型.结论多发病灶易致癫痫发作,额叶瘢痫常见.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和判断癫痫的控制很有帮助,CT、MRI无助于癜痫的诊断和评价.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石胜良;毕桂南;蒋祝昌;陈志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倍他乐克首剂较大剂量与小剂量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观点多主张从小剂量开始.我们采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较大剂量治疗30例,并与小剂量治疗30例比较.以探讨倍他乐克较大剂量与小剂量对重症CHF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

    作者:黎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用抗生素给蛇类防病治病

    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其低微的浓度就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及全身性细菌感染,是人类临床上常用的、不可缺少的高效药物之一,它同样适用于蛇病的预防和治疗.作者养蛇过程中常在蛇的食饵中加入适量抗生素,不仅能预防蛇类疾病,还能改善蛇类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提高蛇的成活率.

    作者:顾学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5例急性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骨髓象分型探讨

    急性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是临床病因显见的一种血液学异常状态.骨髓象改变和临床密切相关,由于对骨髓粒系的改变存有不同认识,故对骨髓象改变解释不一.现将我院1976~1998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5例病例报道如下,以探讨其骨髓象分型.

    作者:史明;董君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眼镜蛇咬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毒蛇咬伤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急诊疾病.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食蛇风尚的流行,蛇伤的发病率更呈直线上升的势头.其中,眼镜蛇咬伤是发病率高的蛇伤之一.近二年来,我院蛇伤中心收治眼镜蛇咬伤患者112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并脑疝的早期急救护理

    脑疝是颅脑外伤与颅内疾病引起颅内压增高以及颅内压增高加剧的必然结果,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一种紧急状态,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将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后果.我科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抢救颅脑外伤合并脑疝病人19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温兰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失眠患者的健康教育

    失眠不一定是病,但长期失眠会出现记忆力、思考力和计算力明显下降,容易激怒、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故应加强对失眠患者的健康教育,让失眠患者得到高质量的睡眠,摆脱失眠困扰.

    作者:周锡芳;潘青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胃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探讨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组织发生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方法对65例GST标本,结合临床病理特点与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结果GST由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构成,大多数病例vimentin、CD117、CD34标记阳性.结论与卡哈尔间质细胞有关.CD117、CD34是GST的诊断性标记物.对此类肿瘤,手术治疗为好,对恶性或复发再次手术切除者,辅以化疗,可望延长病人生存期.

    作者:钟全锦;陆爱权;刘时才;雷树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金花蛇

    金花蛇[Chrysopelea ornata(Shaw)],又名美丽金花蛇.是我国罕见的轻毒性后沟牙毒蛇.

    作者:李其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蝮蛇抗栓酶治疗震颤麻痹18例报告

    我院从1992~1998年共收治18例震颤麻痹住院病人.抗震颤麻痹治疗不佳,加用蝮蛇抗栓酶(沈阳光大制药厂生产)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蛇伤70例

    蛇伤是夏季常见的外科疾病,在治疗中应及时及早的进行排毒解毒.我院采用外治疗法中药保留灌肠,局部以针刺排毒和外敷解毒散治疗蛇伤7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低血糖反应4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肾病(DN)在降糖过程中常出现低血糖反应,且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若多次长时间发生又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DN并低血糖反应40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莹;冯尤健;范淑华;黄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氨茶硷、地塞米松治疗胎儿宫内窘迫50例

    1997年至1999年本院采用氨茶硷、地塞米松治疗在本院分娩的50例第一产程胎儿宫内窘迫,以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美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蛇志杂志

蛇志杂志

主管:广西区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蛇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