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张千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期及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17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平均住院(9.67±5.09)d,痊愈157例,死亡7例.临床上无喉梗阻和Ⅰ度喉梗阻的住院天数与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梗阻,梗阻Ⅰ、Ⅱ度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梗阻Ⅳ度(P <0.05).Ⅱ度及以上临床死亡10例.结论: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各个不同临床分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案,无呼吸梗阻的及Ⅰ度喉梗阻的患儿治疗效果好,所以尽可能的早期诊断治疗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作者:周西笛;李颖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 d 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心功能为Ⅰ~Ⅱ级)及B组(心功能为Ⅲ~Ⅳ级),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危险因素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B组患者瓣膜数量、年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跳时间明显高于A组,同时B组患者中既往存在心脏瓣膜手术史、术前合并房颤、术前心律失常、栓塞史、术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及女性患者数量明显高于A组.两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左房内径、术前左心室舒张未内径、术前左室收缩未内径、术前肺动脉压、有无心房血栓及转流中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瓣膜数量、年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跳时间、心脏瓣膜手术史、术前合并房颤、术前心律失常、栓塞史、术前LVED值、术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及女性均为影响心脏瓣膜手术的围术期风险.结论:临床行心脏瓣膜手术前应重视以上危险因素的评估,可有效的评估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何武剑;黎子生;刘永利;张业琦;蒙旭;梁旺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Apelin)对肥胖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8周龄的SD雄性大鼠70只,随机取其中20只予普通饲料喂养,50只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制造肥胖大鼠模型.肥胖大鼠成模后,随机取肥胖大鼠30只,予左下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45 mg/kg),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注射后第4天采用罗氏血糖仪采尾血,测定血糖> 16.67 mmol/L表示已成模.然后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实验组1注射葡萄糖(1 g/kg)加Apelin-36 (200 nmol/kg),实验组2仅注射葡萄糖(1 g/kg),在注射0,5,10,30,60 min各点抽取大鼠静脉血0.5mL,测定胰岛素水平.并计算各组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结果:①肥胖糖尿病组大鼠的血浆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肥胖组大鼠的血浆胰岛素水平高于肥胖糖尿病组(P<0.01);②正常对照组、肥胖组和肥胖糖尿病组大鼠经同时注射Apelin-36和葡萄糖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40.0%,52.3%和38.1%.结论:Apelin可以减少肥胖糖尿病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降低肥胖糖尿病大鼠的胰岛功能.
作者:郑晓菲;黎英荣;陈伟;潘海林;苏宏业;夏宁;肖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保留滑膜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保留滑膜组及滑膜切除组,每组36例,保留滑膜组术中不切除滑膜,切除滑膜组术中切除滑膜,两组术中常规使用止血带,术后常规术口周围冰敷24 h,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保留滑膜组术中出血量为(196.76±48.23)mL,术后24 h引流量为(248.92±73.65)mL,滑膜切除组术中出血量为(472.41±86.19)mL,术后24 h引流量为(688.81±92.36) mL,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滑膜,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有效降低术中术后输血率.
作者:张向敏;杨福成;刘丁玮;肖仕辉;覃鑫;张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规范化抗心力衰竭治疗后近期心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对52例DCM患者给予规范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及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并对6MWT及UCG进行分析.结果:DCM患者规范化抗心力衰竭治疗3个月后6MWT大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01),6MWT快心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01),LVEF值及FS值较治疗前增高(P<0.01及P<0.05),LVEDD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M患者规范化治疗后近期心功能及运动耐力明显改善,但DCM患者的大心脏不能缩小或逆转.
作者:米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量出血,出血量多或者时间长时常继发贫血,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1].对诊断性刮宫(诊刮)以及激素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功血,以往的治疗方法是行全子宫切除术.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是近年来治疗顽固性功血的一项新技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安全.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5月应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对38例功血患者实施手术,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丹;赵仁峰;胡晓霞;陈昌益;蒋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154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资料,探讨降低新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2003~2012年在我院住院死亡新生儿154例临床资料,对性别、死亡日龄、出生体重、胎龄、死亡主要原因、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3~2012年共收治新生儿8 788例.其中死亡154例,总病死率为1.75%,男女比例2.76∶1;低出生体重、低胎龄新生儿病死率较正常体重、正常胎龄新生儿高.死亡前3位的疾病为先天缺陷、早产儿及新生儿败血症;死亡新生儿中早期新生儿多见(57.48%),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为主.晚期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以新生儿败血症为主.新生儿期后死亡常见先天畸形(消化道和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败血症及各种继发严重感染.结论:加强对产前健康及优生优育宣教,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及先天畸形的风险;加强对早产儿的监护、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马钊;李眉;韦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和可靠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应用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33例早期声门型喉癌进行分析.按TNM分期法,其中Tis 4例,T1a 11例,T1b 13例,T2 5例,术后随访3年.结果:33例早期声门型喉癌在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后无局部复发,30例存活,失访1例(按死亡计算),死亡2例,3年生存率90.9%(30/33).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好,喉部结构和喉功能保全良好.
作者:赵卫民;黄武;廖兰芳;牟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使用双唑泰栓与咪康唑栓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20例VVC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142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予双唑泰栓每晚1粒纳阴,对照组予咪康唑栓1粒.7d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痊愈率为85.2%,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76.9%,88.5%,均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唑泰栓治疗VVC疗效与传统咪康唑栓相当,起效较之更为快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淑秋;吕淑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氧疗、控制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加用中药治疗,其中痰热郁肺型给予越婢加半夏汤,痰浊阻肺型口服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外寒内饮型口服小青龙汤,阳虚水泛型口服真武汤合五芩散,并在上述方剂中分别加以桔梗和杏仁.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30.7%,显效37.1%,好转29.0%;对照组的临床控制12.9%,显效21.0%,好转48.4%,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明显缓解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较佳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鼠乳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方法.方法:取出生5~7 d左右的大鼠乳鼠的腹主动脉血管,用组织块法在含20%胎牛血清及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和肝素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免疫荧光方法进行血管内皮细胞Tie2相关抗原的鉴定.结果:来自于大鼠乳鼠腹主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在改良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能够保持增殖和传代的能力,且Tie2抗原鉴定呈阳性.结论:成功分离大鼠乳鼠腹主动脉组织并且获得体外原代培养大鼠乳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获得较满意的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侯伟;魏红玉;罗彦彦;许淑茹;陆俊佳;畅荣妮;舒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定义为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异常疾病.GDM不仅导致多种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还对母亲和子代产生远期不良影响.为此,本文就目前GDM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总结,以期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母儿结局目的.1 发病概况GDM发病率和调查人群、诊断标准有关,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献报道为1%~14%,研究表明该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有缓慢上升的趋势[1].孕中期的胰岛素抵抗是对激素级联效应的正常反应现象,用于确保足够的母体血糖浓度,确保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然而在GDM的孕妇中,胰岛素的抵抗效应被增强,超过了供应生长的代谢补偿的需求,导致母体的高血糖症.
作者:黄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联合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治疗效果.方法:67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传统治疗.UTI组(29例)采用UTI结合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综合治疗,比较两组之间的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发生率.结果:UTI组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CAL发生在KD复发的患儿中,与对照组相比较,UTI组的CAL发病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结合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的传统治疗方案中加入乌司他丁,可显著提高对川崎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克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整理分析宁养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宁养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探讨影响肝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从而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肝癌病人的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调查及回顾性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宁养肝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5.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7个月,3个月累积生存率为(73.2±2.6)%,6个月累积生存率为(43.3±2.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是否接受过相关治疗(手术治疗、化疗或放疗)、出现疼痛的时间以及对病情的了解程度,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出现疼痛的时间和对病情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宁养肝癌患者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出现疼痛的时间和对病情的了解程度是宁养肝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早发现、早诊断,让患者清楚自身疾病,并积极的接受有效地手术治疗和辅助放化疗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
作者:利莉;贺丹;谢玉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腹部创伤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多发伤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6例由急诊医师进行床边腹部B超检查,12例由超声科医师进行床边常规腹部B超检查,并以腹部CT或手术探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及完成B超检查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均为100%,急诊医生实施腹部B超检查缩短了初步诊断的时间.结论:急诊医师应用超声技术在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的早期初步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缩短确定性治疗的时间,可在创伤救治领域进行推广.
作者:秦卫东;王松;沈寿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加三七抑制大鼠Walker256癌肿瘤血管生成及肝转移的机制.方法:Walker256癌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脾脏建立肝转移模型,分成对照组、三七组、三七+黄芪组,每组10只,分别于接种Walker256癌细胞第2天开始予相应的生理盐水,三七水煎剂及三七加黄芪水煎剂灌胃,每日2次,每次0.3 mL.造模后2d及14 d,分别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ng-1、Ang-2、Tie-2、VEGF、HIF-1α水平变化,并于实验结束后取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七组、三七加黄芪组Ang-1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而Ang-2、Tie-2、VEGF、HIF-1α(P<0.05)水平均下降,以三七加黄芪组更为显著.结论:黄芪+三七更利于抑制大鼠Walker256癌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可能是将来中药联合抗肿瘤的新方向之一.
作者:邓伟;向清;李宝;左江伟;唐乾利;张锡流;毛德文;伍小燕;赫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中端粒酶hTERC基因的扩增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型别关系,为预测宫颈病变发展,和宫颈癌(SCC)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我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病理诊断为宫颈炎、宫颈内瘤样变(CIN)及SCC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Fish技术进行端粒酶hTERC基因检测和采用R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定性检测并加以分型.结果:宫颈炎、CINI、CINⅡ、CINⅢ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阳性的表达率分别为4%、16.66%、28.57%、57.14%.,在hTERC基因阳性表达中,宫颈炎、CINI、CINⅡ中无HPV16,18感染,CINⅢ中HPV16,18的感染率为18.75%.SCC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阳性的表达率为81.81%,在hTERC基因阳性的表达中HPV16,18的感染率为77.77%.SCC患者与宫颈炎、CIN患者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CC患者感染HPV16,18这两种型别与CIN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宫颈癌中感染HPV16,18与hTERC基因扩增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均为阳性可作宫颈癌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杨梅;高琨;王燕娇;卓苏铵;廖丹梅;李力;苏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基础治疗后4周的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29例(31颗患牙),其中13例(13颗患牙)(手术组)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16例(18颗患牙)(非手术组)采用二次龈下刮治进行对照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各患牙的菌斑指数(PLI)、垂直探诊深度(VPD)、附着丧失(CAL)、探诊出血(BOP)率和松动度,并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评价其有效性.结果:手术组治疗后PLI、VPD、CAL、BO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非手术组比较,手术组治疗后PLI、VPD、BOP明显降低(P<0.05);CAL、菌斑阳性率及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非手术组为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是治疗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飞;罗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金蛤口服液辅助化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2∶1比例进行区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化疗+金蛤口服液辅助治疗,两组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差异明显,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及并发感染、出血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前后外周血Hb和PLT均较化疗前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均较化疗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周观察组Hb、PLT和中性粒细胞(N)恢复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蛤口服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卢俊丽;蔡乐;谭宏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验证EPID在调强验证中的可行性.方法:在Eclipse计划系统里把要验证的调强计划生成一个验证计划,然后再把验证计划在加速器上执行,通过EPID采集数据,再用Portal Dosimetry分析数据.另外我们通过Matrixx采集调强计划在加速器上执行的数据,通过OmniPro ImRT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EPID上采集的数据通过Portal Dosimetry分析,在gamma误差限定条件为3 mm 3%时,小于1的r值为91~99.同样用Matrixx采集的数据用OmniPro ImRT软件分析,在gamma误差限定条件为3 mm3%时,小于1的r值为95~99.结论:通过比较分析,用加速器自带的EPID做调强验证和第三方调强验证软件Matrixx在调强验证的结果误差在±1.5%之间.由于用EPID更加方便简捷,不要重新连接设备,而且测量数据跟随计划数据一起保存,我们认为在日常计划验证中,EPID可以作为一种验证工具.
作者:黎桂华;覃文;张大伟;韦珍;苏世达;张伟;王仁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