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向清;李宝;左江伟;唐乾利;张锡流;毛德文;伍小燕;赫军
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属于长链(有18~22个碳原子)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含5个不饱和双键)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6个不饱和双键).PUFAs主要包括ω-3和ω-6两个系列,在分子结构中,距羧基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三称为ω-3或n 3PUFAs.ω-3PUFAs主要来源于海洋生物或深海鱼类,如沙丁鱼、青鱼和鲑鱼等.
作者:廖佩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MRI及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CT、MRI及TRUS 3种检查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完全符合的准确率.根据临床需要,进而将病理分期为T1和T2期的患者术前检查分期为T1或T2,病理分期为T3和T4期的患者术前检查分期为T3或T4均认定是准确的,定义为基本符合,统计3种检查基本符合的准确率.对3种检查完全和基本符合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CT对T4期诊断的完全符合准确率为58.62%,与MRI及TRUS无明显差异;MRI术前T分期完全、基本符合的准确率为61.21%、79.39%,对T3~4期的准确率高于T1~2期;TRUS术前T分期完全、基本符合的准确率为64.06%、92.19%,对T3~4期基本符合的准确率高于T1~2期;TRUS基本符合的准确率显著高于MRI; MRI及TRUS对T1期诊断完全符合的比例均较低.结论:MRI及TRUS在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新辅助放疗时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种检查均不能提供可靠的T分期诊断来确定是否可行局部切除术.
作者:张小龙;高枫;唐卫中;刘小健;梁君林;黄仲奎;黄健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P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宫颈癌Ib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确诊后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先予2个疗程PC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2周行宫颈癌根治术.比较观察组化疗前后宫颈癌肿块大小变化、两组术后切缘癌浸润及淋巴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后肿块缩小的临床有效率达93.1%(27/29),对照组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30.76%,淋巴结转移率38.46%,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PC方案是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群欢;黄燕;蒋宋薇;黄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和可靠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应用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33例早期声门型喉癌进行分析.按TNM分期法,其中Tis 4例,T1a 11例,T1b 13例,T2 5例,术后随访3年.结果:33例早期声门型喉癌在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后无局部复发,30例存活,失访1例(按死亡计算),死亡2例,3年生存率90.9%(30/33).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好,喉部结构和喉功能保全良好.
作者:赵卫民;黄武;廖兰芳;牟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整理分析宁养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宁养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探讨影响肝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从而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肝癌病人的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调查及回顾性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宁养肝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5.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7个月,3个月累积生存率为(73.2±2.6)%,6个月累积生存率为(43.3±2.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是否接受过相关治疗(手术治疗、化疗或放疗)、出现疼痛的时间以及对病情的了解程度,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出现疼痛的时间和对病情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宁养肝癌患者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出现疼痛的时间和对病情的了解程度是宁养肝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早发现、早诊断,让患者清楚自身疾病,并积极的接受有效地手术治疗和辅助放化疗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
作者:利莉;贺丹;谢玉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验证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是否为室间隔缺损(y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潜在血清标志物.方法:收集性别、年龄、民族频数匹配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各20例,应用Western blot和ELISA对各组血清样本中SPARC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PARC均在4组血清中表达,但VSD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VSD组患者血清中SPARC浓度为(198.03±87.26) ng/L,ASD组为(137.02±83.89) ng/L,TOF组为(140.61±79.98) ng/L,健康对照组为(91.30±55.50) ng/L,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VSD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组两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ARC在VSD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增高,可能是VSD潜在的血清标志物,可为VSD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作者:黄慧;仇小强;何武金;黄东萍;张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前庭训练早期介入对单侧忽略(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USN)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USN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作业疗法联合前庭训练早期介入及常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2组均每天训练1次,每次50 min,每组训练4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USN的改善程度、Barthel指数(BI).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USN的忽略程度、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治疗4周后治疗组USN的改善程度、B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的USN的改善程度、BI较治疗前亦有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USN的改善程度、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联合前庭训练早期介入可明显提高USN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改善忽略症状.
作者:梁文锐;陈钊德;梁天佳;周开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确诊的不典型肺结核的CT资料,其中21例平扫,15例行平扫后增强CT扫描.结果:CT表现为肺炎实变影28例,肿块或结节影7例,磨玻璃样影1例;病灶全肺分布3例,肺下叶26例,右肺上叶2例,两肺胸膜下分布5例.初诊时误诊为肺炎28例,肺肿瘤6例,肺脓肿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多样,易误诊为肺炎、肺肿瘤,误诊率高.
作者:李忠学;黎乾昌;汤永中;韦宥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量出血,出血量多或者时间长时常继发贫血,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1].对诊断性刮宫(诊刮)以及激素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功血,以往的治疗方法是行全子宫切除术.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是近年来治疗顽固性功血的一项新技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安全.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5月应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对38例功血患者实施手术,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丹;赵仁峰;胡晓霞;陈昌益;蒋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依据Frankl行为分级标准,对300例儿童牙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97例(32.3%)为不畏惧,83例(27.7%)为畏惧,120例(40%)为高度畏惧,儿童DF(包括畏惧组和高度畏惧组)发生率为67.7%.患儿年龄、是否独生子女与儿童DF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DF的发生与患儿年龄和是否独生子女有关.
作者:周静;施小彤;沈浩林;苏晶;黄华;高碧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腹部创伤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多发伤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6例由急诊医师进行床边腹部B超检查,12例由超声科医师进行床边常规腹部B超检查,并以腹部CT或手术探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及完成B超检查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均为100%,急诊医生实施腹部B超检查缩短了初步诊断的时间.结论:急诊医师应用超声技术在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的早期初步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缩短确定性治疗的时间,可在创伤救治领域进行推广.
作者:秦卫东;王松;沈寿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25例,术后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通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以及通过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面指数的变化来评价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平均70 mL.手术后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和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当中未发现医源性脊髓或神经损害,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创伤小、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谢兆林;谭海涛;江建中;陈国平;甘锋平;詹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基础治疗后4周的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29例(31颗患牙),其中13例(13颗患牙)(手术组)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16例(18颗患牙)(非手术组)采用二次龈下刮治进行对照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各患牙的菌斑指数(PLI)、垂直探诊深度(VPD)、附着丧失(CAL)、探诊出血(BOP)率和松动度,并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评价其有效性.结果:手术组治疗后PLI、VPD、CAL、BO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非手术组比较,手术组治疗后PLI、VPD、BOP明显降低(P<0.05);CAL、菌斑阳性率及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非手术组为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是治疗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飞;罗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耗竭是否对大鼠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存在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低压机械通气组(L组)、高压机械通气组(H组)和高压机械通气合并血小板耗竭组(P组).低压和高压机械通气参数分别为吸气压力(PIP) 1.5kPa、呼气末正压(PEEP) 0.2 kPa和PIP 3.0 kPa、PEEP 0 kPa.腹腔注射兔抗鼠血小板血清用于耗竭血小板.所有实验大鼠均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干/湿比(W/D)、肺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组织形态学.结果:H组大鼠相比C组氧合能力更差[PaO2(6.10±1.74) kPa与(15.12±1.23) kPa(P<0.05)],P组相对H组氧合能力有所改善[PaO2(11.08±1.44) kPa与(6.10±1.74) kPa(P<0.05)].相比C组,H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表现为W/D更高[4.44±0.37与2.12±0.55(P<0.05)],MDA[(3.21±0.4) nmol/g与(1.22±0.26) nmol/g(P<0.05)]和[MPO(5.45±1.14) U/g与(3.34±0.59)U/g(P<0.05)]浓度更高,而P组肺损伤显著改善[W/D 3.23±0.51与4.44±0.37(P<0.05)];MDA(2.57±0.34) nmol/L与(3.21±0.4)nmol/l(P<0.05);MPO (4.63±0.85)U/g与(5.45±1.14)U/g(P<0.05).肺组织形态学检查P组相对H组,肺水肿程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小板耗竭能够显著改善大鼠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严重程度.
作者:熊理贤;钟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术前诱导化疗对中晚期口腔鳞癌患者术中出血及术后伤口渗出的影响.方法:比较术前诱导化疗组与非化疗组患者化疗前后血小板、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伤口渗出量变化情况.结果:与非化疗组比较,所有术前诱导化疗患者化疗后外周血血小板数量、术后血红蛋白量及外周血白蛋白量均明显降低,术后前3d伤口渗出总量增加,但对术中出血量无影响.结论:术前诱导化疗对骨髓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并且增加了术后伤口渗出,但对术中出血无影响.
作者:彭剑波;周诺;蒙宁;黄旋平;吴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广西82例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行临床病理分析,寻找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增加的可能原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背景资料.方法:通过自行定制的膜性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电话访问的调查方法,调查了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肾穿并诊断为膜性肾病但特发性年龄<40岁的患者,并记录这些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辅助检查.将所有资料数值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l9.0、EXCEL 200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在82例患者中,男性43例(占52.4%),女性39例(占47.6%),男女比为1.1∶1.发病存在季节性高峰,高峰时区3月上旬至9月下旬.(2)82例主要集中在学生及从事接触有毒物质、有害物质工作的人员.学生以高中生为主.(3)临床表现上,82例中有93.9%的患者以水肿为首发症状,且24 h尿蛋白定量<3.5 g/24 h常见.63.4%的患者同时伴有镜下血尿.46.3%的患者起病时已经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肾脏病理特征:以Ⅰ期和Ⅱ期膜性肾病多见.结论:(1)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有集中趋势,存在季节性高峰,高峰时区为3月上旬至9月下旬.(2)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人员及高中学生是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的主要人群,暴露于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及精神因素可能是其主要致病原因.(3)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上以水肿及非肾病范围尿蛋白常见,镜下血尿的发生率较高,病理类型分期以Ⅰ期及Ⅱ期多见.
作者:王明军;丁瑞恒;伍巧源;王成玉;宋雅珊;张影华;黎伟;莫晓露;廖蕴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技术对心脏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CTA诊断的患者42例,分冠心病组和无冠心病组,分别对其进行CTA扫描.结果:42例检测对象各相关静脉CTA扫描数据基本清晰,各静脉血管分析测量图像得分均>2分.其中,冠状窦的CT特征多表现为管状结构,占到检测对象的59.5%(25例),另17例检测对象的冠状窦的CT特征表现为喇叭口状结构.与无冠心病组检测值比较,冠心病组冠状窦前后径、冠状窦上下径CTA测量值均较大,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A在心脏静脉系统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可为心脏电生理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作者:杨军克;黄筠洋;岑炳奎;黄茂华;杜茂云;黄恒青;黄忠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鸭仔风中芒柄花素含量HPLC测定方法,为控制该药材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HPLC方法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摸索,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条件.结果:色谱条件为:Gemini C18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9 nm.样品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为:药材粉碎为过4号筛的粉末,提取方法为回流提取,提取溶剂为甲醇,提取时间为1h.结论:建立的鸭仔风芒柄花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该药材质量优劣的评价方法.
作者:刘永逸;陆峥琳;黄瑞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冠状切口,于发际后2~5 cm左右切开,充分暴露骨折断端部位,在直视下使骨折处达到解剖复位,采用聚乳酸材料或微型钛板固定.结果:运用该方法治疗颧骨颧弓骨折患者146例,141例Ⅰ期愈合,5例Ⅱ期愈合,术后2~3 d CT检查可见骨折断端复位良好.术后3~6个月复诊,两侧面部对称,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恢复正常,CT复查:骨折断端愈合良好,面形和开口度恢复理想.结论:冠状切口可使术野暴露清楚,便于在直视下操作,切口隐蔽安全,面部不留瘢痕,不影响美观,损伤面神经机会极少,聚乳酸材料或微型钛板内固定稳定,组织相容性好,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正武;郑灵;丘小丽;王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阳性检出情况,探讨本地区患者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流行趋势,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 46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检测试剂采用西班牙VIRCELL的PNEUMOSLIDE IgM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检测;按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2 465例患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5.11%;1年中5月份阳性检出率高(42.74%);不同性别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成人组与老人组之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感染有年龄、性别、季节差异,应重点防治.
作者:李素芬;陈贤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