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高枫;唐卫中;刘小健;梁君林;黄仲奎;黄健源
目的:探讨以低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男性性增强剂(壮阳药)中毒的急诊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综合分析我院急诊科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此类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36例均表现不同程度低血糖症状,包括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甚至惊厥、昏迷等,部分患者伴心悸、血压下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所有病例否认糖尿病病史及服用过降糖药,但都承认近期服用“壮阳药”,残留药物均检出不同浓度的“格列本脲”及“昔多芬”.其中死亡的1例出现不可逆性脑损害,余35例经纠正低血糖、对症处理后治愈,无后遗症.结论:男性性增强剂多掺有降糖药物格列本脲.成年男性不明原因的昏厥除了积极排除心脑血管意外,应及时筛查血糖水平以早期诊治假冒“壮阳药”所致的低血糖.
作者:刘华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CPB)对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C组(心停跳CPB组),B组(心不停跳CPB组),每组20例.B组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行二尖瓣置换术,C组为传统心脏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分别于麻醉诱导完成(T0)、手术结束(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α1微球蛋白(α1MG)的浓度.结果:与T0比较,T2时点C组BUN升高,B组α1-MG升高,T3、T4时点两组BUN、SCr、α1-MG升高,T5时点两组BUN升高,B组α1-MG升高(P<0.05或P<0.01);与C组比较,各时点BUN、SCr、α1-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SCr、α1MG在术后逐渐升高,于T3、T4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结论: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术CPB与心停跳心内直视术CPB相比,未增加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肾功能的损害.
作者:陈燕桦;梁东科;张炳东;洪梅;谢园园;刘国锋;覃洋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的意义.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检测RA患者和对照组的CIMT和FMD.分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血沉等与CIMT和FMD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的CIMT为(0.88±0.16) mm高于对照组的(0.72±0.13) mm(P <0.01);RA组的FMD为(6.52±3.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4±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MT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 =0.326,P<0.05).CIMT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506,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测CIMT和FMD将有助于发现RA患者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蔡昱;朱尚勇;刘耀利;黄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定义为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异常疾病.GDM不仅导致多种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还对母亲和子代产生远期不良影响.为此,本文就目前GDM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总结,以期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母儿结局目的.1 发病概况GDM发病率和调查人群、诊断标准有关,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献报道为1%~14%,研究表明该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有缓慢上升的趋势[1].孕中期的胰岛素抵抗是对激素级联效应的正常反应现象,用于确保足够的母体血糖浓度,确保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然而在GDM的孕妇中,胰岛素的抵抗效应被增强,超过了供应生长的代谢补偿的需求,导致母体的高血糖症.
作者:黄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及随访与复查的重要性.方法:分析我院156例乳腺良、恶性肿瘤彩色多普勒检查的声像图特征和血流特征,比较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至2年的随访与复查.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2%(150/156);乳腺良、恶性肿瘤在肿物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灶、后方衰减等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乳腺良、恶性肿瘤的Atller分级、血管数、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在随访期间分别在12,16个月和20个月发现3例患者原来<1 cm的良性肿块明显增至3 cm,经再次病理活检诊为癌前病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对超声诊断为乳腺肿瘤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可动态观察其病情变化,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
作者:韦芳;雷蓓;连溯;李坚;何芸;李洁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A组58例行扁桃体部分切除术+腺样体刮除术,B组76例行扁桃体完全切除术+腺样体刮除术,分别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恢复程度,术后并发出血,术后一周多导睡眠监测.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均优于B组(P<0.0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一周多导睡眠监测两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善文;孟立新;谭柳春;李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鸭仔风中芒柄花素含量HPLC测定方法,为控制该药材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HPLC方法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摸索,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条件.结果:色谱条件为:Gemini C18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9 nm.样品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为:药材粉碎为过4号筛的粉末,提取方法为回流提取,提取溶剂为甲醇,提取时间为1h.结论:建立的鸭仔风芒柄花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该药材质量优劣的评价方法.
作者:刘永逸;陆峥琳;黄瑞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UESL)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表现与手术病理的相关性,旨在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肝脏UESL6例的资料,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3~54岁.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分析肿瘤形态学表现及强化方式,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4例病灶单发,3例位于右叶,1例同时累及肝右叶及左内叶;2例为多发病灶,1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右叶及左外叶.1例肿块肝内生长,包膜完整;其余5例不同程度向周围浸润性生长.CT平扫呈囊实性低密度肿块,2例伴出血呈混杂密度,1例灶周见钙化结节.动态增强多期扫描,静脉期强化达峰值3例;平衡期强化达峰值3例,瘤内可见多发病理血管,坏死区始终未见明显强化.镜下病理显示肿瘤组织主要由原始胚胎性间叶细胞组成,组织成分多样且各成分比例不等,有3例横纹肌母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较多,另3例以血管瘤样及成纤维细胞多见,部分区域可见致密多核瘤巨细胞.结论:UESL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有较高的一致性,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黎宁钦;黄仲奎;廖锦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72例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每周进行复诊取药(药量一周),并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照组采用每个月进行复诊(药量一个月),分析两组治疗依从性对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6,12个月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个月治疗依从性与6个月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治疗效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应该提高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吕永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基础治疗后4周的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29例(31颗患牙),其中13例(13颗患牙)(手术组)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16例(18颗患牙)(非手术组)采用二次龈下刮治进行对照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各患牙的菌斑指数(PLI)、垂直探诊深度(VPD)、附着丧失(CAL)、探诊出血(BOP)率和松动度,并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评价其有效性.结果:手术组治疗后PLI、VPD、CAL、BO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非手术组比较,手术组治疗后PLI、VPD、BOP明显降低(P<0.05);CAL、菌斑阳性率及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非手术组为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是治疗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飞;罗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Holliday交叉识别蛋白(Holliday Junction Recognition Protein,HJURP) rs3771333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检测rs3771333的基因型,分析各基因型与146例HCC患者的TNM分期、癌栓形成等指征的关系,并对可能影响亚组间匹配的混杂因素如性别等5个因素进行校正.结果:在146例肝癌患者中,HJURP rs3771333位点的AA、AC和CC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9.2% (101/146)、29.5%(43/146)和1.3%(2/146).在使用性别等因素校正后,AC基因型在原发灶T1组中的频率高于T2~T4组中的频率(36.4% vs 23.8%),AC基因型在原发灶数目<3个组中的频率高于≥3个组中的频率(34.0% vs 19.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JURP rs3771333位点的多态性与HCC的临床特征可能无相关性,该位点的多态性与HCC的疾病演变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作者:黄文锋;谢伟敏;王洪学;陆永奎;廖小莉;周文献;翟芸;周钢桥;张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阳性检出情况,探讨本地区患者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流行趋势,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 46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检测试剂采用西班牙VIRCELL的PNEUMOSLIDE IgM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检测;按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2 465例患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5.11%;1年中5月份阳性检出率高(42.74%);不同性别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成人组与老人组之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感染有年龄、性别、季节差异,应重点防治.
作者:李素芬;陈贤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肝衰竭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以加深对儿童肝衰竭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收治住院的37例儿童肝衰竭的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儿童肝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并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因素生存分析用COX回归,生存曲线图用Kaplan-Meier法.结果:(1)纳入病例37例,男女比例2.7∶1,23例救治无效死亡,14例放弃治疗.(2)急性肝衰竭20例,亚急性肝衰竭8例,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6例,慢性肝衰竭(肝硬化)3例.(3)儿童肝衰竭病因复杂,45.9%病因不明.(4)发热、黄疸、意识改变为儿童肝衰竭常见的临床表现.(5)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为主要并发症,发病率均在70%以上.(6)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低血糖(RR=2.713)和MODS(RR=2.741)为影响儿童肝衰竭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7)儿童肝衰竭生存时间短,病死率高,中位生存时间为5d.结论:儿童肝衰竭内科治疗存活率低,并发感染、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MODS发生率高,低血糖和MODS是影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治并发症,尽早行肝移植治疗才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刘金仪;单庆文;唐清;王琳琳;韦丹;云翔;黄丽;陈秀奇;黄国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由于老年化人口和植入生物医学材料的日益增多,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也越来越多口].很多植入性治疗医疗用品,不仅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引起感染,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植入性治疗所用的生物材料很容易引起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黏附,这些微生物黏附后通过分泌胞外多糖和被膜多聚物,使微生物以非常精细的方式相互粘连形成膜状物,即微生物生物膜(biofilm,BF)[2].BF容易在各种植入导管,如气管插管、大静脉插管、透析导管、导尿管及其它各种导管上形成[3,4].
作者:闫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PFNA钉与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分别采用PFNA钉(PFNA钉组)和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锁定钢板组)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43例,比较两组手术术后愈合情况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及住院期间无死亡;43例患者均获得10~36个月术后随访,平均27.9个月.和锁定钢板组比较,PFNA钉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切口长度短,术后引流量少,术后负重时间早和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标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优于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李晓;谭海涛;陆俭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全麻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5~15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双盲法将患儿分为A,B,C3组,每组20例.A,B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0.08,0.1 mg/kg,C组对照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 mL.麻醉诱导时给予咪唑安定0.15mg/kg,丙泊酚1 mg/kg,芬太尼5μg/kg,顺式阿曲库胺1.5 mg/kg,给氧去氮3 min后气管插管,机控呼吸.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微泵静注丙泊酚8 mg/kg· h-1,瑞芬太尼0.3 μg/kg·min-1,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术毕等患儿清醒,自主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观察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拔管时间(t3),3组患儿的基础值(入室后安静状态下的生命体征),拔管时,术后1 h(T1),3 h(T2),6 h(T3)各时间点患儿的MAP,HR,RR,SpO2及疼痛程度评分(采用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评价量表FPS-R),以及3组患者用药后恶心、呕吐、躁动、昏睡、呼吸抑制及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t1、t2、t3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术后T1、T2、T3各时间点MAP、HR、C组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术后T1、T2、T3各时间点RR,SpO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1、T2、T3各时间点患儿FPS-R评分C组均高于A,B组(P<0.05),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不良反应的比较,3组患者恶心、呕吐、昏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出血的发生率B组均低于A,C两组(P<0.05),A,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0.1 mg/kg地佐辛镇痛镇静效果良好,术后苏醒迅速、平稳,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儿童超前镇痛的合适药物.
作者:吴新华;苏涛;徐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属于长链(有18~22个碳原子)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含5个不饱和双键)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6个不饱和双键).PUFAs主要包括ω-3和ω-6两个系列,在分子结构中,距羧基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三称为ω-3或n 3PUFAs.ω-3PUFAs主要来源于海洋生物或深海鱼类,如沙丁鱼、青鱼和鲑鱼等.
作者:廖佩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 d 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心功能为Ⅰ~Ⅱ级)及B组(心功能为Ⅲ~Ⅳ级),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危险因素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B组患者瓣膜数量、年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跳时间明显高于A组,同时B组患者中既往存在心脏瓣膜手术史、术前合并房颤、术前心律失常、栓塞史、术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及女性患者数量明显高于A组.两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左房内径、术前左心室舒张未内径、术前左室收缩未内径、术前肺动脉压、有无心房血栓及转流中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瓣膜数量、年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跳时间、心脏瓣膜手术史、术前合并房颤、术前心律失常、栓塞史、术前LVED值、术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及女性均为影响心脏瓣膜手术的围术期风险.结论:临床行心脏瓣膜手术前应重视以上危险因素的评估,可有效的评估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何武剑;黎子生;刘永利;张业琦;蒙旭;梁旺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加三七抑制大鼠Walker256癌肿瘤血管生成及肝转移的机制.方法:Walker256癌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脾脏建立肝转移模型,分成对照组、三七组、三七+黄芪组,每组10只,分别于接种Walker256癌细胞第2天开始予相应的生理盐水,三七水煎剂及三七加黄芪水煎剂灌胃,每日2次,每次0.3 mL.造模后2d及14 d,分别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ng-1、Ang-2、Tie-2、VEGF、HIF-1α水平变化,并于实验结束后取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七组、三七加黄芪组Ang-1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而Ang-2、Tie-2、VEGF、HIF-1α(P<0.05)水平均下降,以三七加黄芪组更为显著.结论:黄芪+三七更利于抑制大鼠Walker256癌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可能是将来中药联合抗肿瘤的新方向之一.
作者:邓伟;向清;李宝;左江伟;唐乾利;张锡流;毛德文;伍小燕;赫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6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分别在首次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留取透析前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中SOD、MDA、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HFHD组治疗3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个月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升高,MDA、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可升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MDA、CRP、IL-6、TNF-α水平,进而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改善微炎症状态.
作者:陆恩峰;何建静;李松;徐建明;周刊;张煜;肖琦;邹凡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