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olliday交叉识别蛋白rs3771333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临床表型的关联研究

黄文锋;谢伟敏;王洪学;陆永奎;廖小莉;周文献;翟芸;周钢桥;张红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HJURP基因, 多态性, 表型
摘要:目的:分析Holliday交叉识别蛋白(Holliday Junction Recognition Protein,HJURP) rs3771333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检测rs3771333的基因型,分析各基因型与146例HCC患者的TNM分期、癌栓形成等指征的关系,并对可能影响亚组间匹配的混杂因素如性别等5个因素进行校正.结果:在146例肝癌患者中,HJURP rs3771333位点的AA、AC和CC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9.2% (101/146)、29.5%(43/146)和1.3%(2/146).在使用性别等因素校正后,AC基因型在原发灶T1组中的频率高于T2~T4组中的频率(36.4% vs 23.8%),AC基因型在原发灶数目<3个组中的频率高于≥3个组中的频率(34.0% vs 19.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JURP rs3771333位点的多态性与HCC的临床特征可能无相关性,该位点的多态性与HCC的疾病演变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作业疗法联合前庭训练早期介入对单侧忽略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前庭训练早期介入对单侧忽略(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USN)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USN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作业疗法联合前庭训练早期介入及常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2组均每天训练1次,每次50 min,每组训练4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USN的改善程度、Barthel指数(BI).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USN的忽略程度、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治疗4周后治疗组USN的改善程度、B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的USN的改善程度、BI较治疗前亦有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USN的改善程度、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联合前庭训练早期介入可明显提高USN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改善忽略症状.

    作者:梁文锐;陈钊德;梁天佳;周开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33例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自2009~2014年,我院骨科对33例Evans-Jensen分型为ⅡA型、ⅡB型及Ⅲ型的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33例均获随访,无术中休克或死亡病例.4例术后出现精神症状,1周后消失.全部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静脉血栓及褥疮等常见并发症.术后平均下地时间为8 d(6~12 d).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9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0.9%.结论: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只要适应证掌握得当,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韦树杰;覃立耿;黎勤鸿;黄毅;莫金海;刘东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瑶药鸭仔风中芒柄花素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鸭仔风中芒柄花素含量HPLC测定方法,为控制该药材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对HPLC方法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摸索,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条件.结果:色谱条件为:Gemini C18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9 nm.样品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为:药材粉碎为过4号筛的粉末,提取方法为回流提取,提取溶剂为甲醇,提取时间为1h.结论:建立的鸭仔风芒柄花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该药材质量优劣的评价方法.

    作者:刘永逸;陆峥琳;黄瑞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动脉钙化模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在大鼠动脉钙化模型中,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钙化组、GSH治疗组,每组10只.钙化组和治疗组分别皮下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50万U/kg·d-1,连续3d,制备大鼠动脉钙化模型,且治疗组在注射维生素D3前3d开始腹腔注射GSH注射液400 mg/kg·d-1,直到处死大鼠.结果:治疗组大鼠Von Kossa染色黑染钙盐明显少于钙化组;治疗组TNF-α免疫组化蛋白含量与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钙化组(P<0.05);治疗组OPG免疫组化蛋白含量与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钙化组(P<0.05).结论:GSH在大鼠动脉钙化过程中,可抑制TNF α的表达,保护大鼠动脉组织,减少OPG的消耗,抑制大鼠动脉钙化的形成.

    作者:曾晓东;覃晓;王会雄;韦肖敏;卢海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T、MRI及TRUS用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比较

    目的:探讨CT、MRI及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CT、MRI及TRUS 3种检查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完全符合的准确率.根据临床需要,进而将病理分期为T1和T2期的患者术前检查分期为T1或T2,病理分期为T3和T4期的患者术前检查分期为T3或T4均认定是准确的,定义为基本符合,统计3种检查基本符合的准确率.对3种检查完全和基本符合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CT对T4期诊断的完全符合准确率为58.62%,与MRI及TRUS无明显差异;MRI术前T分期完全、基本符合的准确率为61.21%、79.39%,对T3~4期的准确率高于T1~2期;TRUS术前T分期完全、基本符合的准确率为64.06%、92.19%,对T3~4期基本符合的准确率高于T1~2期;TRUS基本符合的准确率显著高于MRI; MRI及TRUS对T1期诊断完全符合的比例均较低.结论:MRI及TRUS在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新辅助放疗时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种检查均不能提供可靠的T分期诊断来确定是否可行局部切除术.

    作者:张小龙;高枫;唐卫中;刘小健;梁君林;黄仲奎;黄健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80例T2DM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浆Hcy、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T2DM组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高Hcy血症发生率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2);血浆Hcy水平与年龄、收缩压、HhA1c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63,0.308和0.353,P<0.05).结论:T2DM患者血浆Hcy水平增高,与年龄、收缩压、HbA1c相关.

    作者:何玉玲;李勇杰;苏宏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剂量131I治疗轻型甲亢的疗效观察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国际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甲状腺Ⅱ度以上肿大的甲亢患者,具有治疗简便、快速、治愈率高和复发率低等特点[1-4].而对于病情较轻、甲状腺不大或只有Ⅰ度肿大甲亢患者的治疗,多数医生倾向于内科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以避免行131I治疗而造成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但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且疗程较长,也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230例轻型甲亢患者给予小剂量131I治疗95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35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喉癌侵犯声门旁间隙的超声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在喉癌患者中声门旁间隙受侵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正常对照组及44例喉癌可疑患者术前进行声门旁间隙超声检查,并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通过识别40例正常喉部超声解剖结构,超声成像能够在声像图上定位声门旁间隙,声像图成像良好.本组44例喉癌可疑患者声门旁间隙受侵14例,在判断喉癌患者声门旁间隙受侵时CT检查要优于超声成像(P<0.05).结论:超声能够对声门旁间隙做出定位,并能判断喉癌患者中声门旁间隙是否受侵及受侵情况,为临床喉癌分期及制定手术方式提供辅助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刘若川;朱尚勇;苏纪平;刘耀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氧疗、控制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加用中药治疗,其中痰热郁肺型给予越婢加半夏汤,痰浊阻肺型口服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外寒内饮型口服小青龙汤,阳虚水泛型口服真武汤合五芩散,并在上述方剂中分别加以桔梗和杏仁.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30.7%,显效37.1%,好转29.0%;对照组的临床控制12.9%,显效21.0%,好转48.4%,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明显缓解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较佳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影响首发脑梗死患者就诊意愿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首发脑梗死患者决定就诊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13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就诊时间<1h组与就诊时间≥1h组之间的差异,筛选决定就诊的可能相关因素,并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就诊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213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病后决定就诊时间<1h者60例(28.17%);时间≥1h者153例(71.8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患者就诊的独立相关因素有语言障碍(P=0.001)、发病时独处(P=0.006)、发病时在家(P =0.021)以及有家族或周围人卒中病史(P=0.000).结论:有语言障碍症状、发病时在家及家族或周边人群有卒中病史者促使患者决定在1h内就诊,而发病时独自一人则阻碍患者在发病1h内就诊.

    作者:徐宁;张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6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分别在首次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留取透析前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中SOD、MDA、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HFHD组治疗3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个月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升高,MDA、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可升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MDA、CRP、IL-6、TNF-α水平,进而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改善微炎症状态.

    作者:陆恩峰;何建静;李松;徐建明;周刊;张煜;肖琦;邹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细菌生物膜与导管相关感染

    由于老年化人口和植入生物医学材料的日益增多,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也越来越多口].很多植入性治疗医疗用品,不仅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引起感染,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植入性治疗所用的生物材料很容易引起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黏附,这些微生物黏附后通过分泌胞外多糖和被膜多聚物,使微生物以非常精细的方式相互粘连形成膜状物,即微生物生物膜(biofilm,BF)[2].BF容易在各种植入导管,如气管插管、大静脉插管、透析导管、导尿管及其它各种导管上形成[3,4].

    作者:闫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安全性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52例宫颈癌(Ⅰb1~Ⅱa1)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实施LNSRH术式治疗,对照组20例,实施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治疗.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范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膀胱、直肠、性生活恢复情况等疗效指标.结果: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LNSRH组和LRH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宫旁和阴道切除范围、术中并发症、术中淋巴结转移例数及术后淋巴囊肿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病理证实切缘均无肿瘤残留;LNSRH组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显著好于LRH组(P<0.05),性生活功能恢复无差异(P>0.05).术后平均随访(14.4±4.6)个月(4~24个月),无失访病例,无复发及死亡者.结论:LNSRH是安全、可行的,既不影响治愈率,又可减少术后膀胱、肠道功能障碍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韦业平;邓丽;邵世清;罗凤娥;黄燕;刘俐伶;殷艳;张丽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宁养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分析

    目的:通过整理分析宁养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宁养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探讨影响肝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从而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肝癌病人的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调查及回顾性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宁养肝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5.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7个月,3个月累积生存率为(73.2±2.6)%,6个月累积生存率为(43.3±2.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是否接受过相关治疗(手术治疗、化疗或放疗)、出现疼痛的时间以及对病情的了解程度,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出现疼痛的时间和对病情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宁养肝癌患者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出现疼痛的时间和对病情的了解程度是宁养肝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早发现、早诊断,让患者清楚自身疾病,并积极的接受有效地手术治疗和辅助放化疗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

    作者:利莉;贺丹;谢玉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宫颈端粒酶hTERC基因的表达和人乳头瘤病毒的型别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中端粒酶hTERC基因的扩增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型别关系,为预测宫颈病变发展,和宫颈癌(SCC)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我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病理诊断为宫颈炎、宫颈内瘤样变(CIN)及SCC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Fish技术进行端粒酶hTERC基因检测和采用R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定性检测并加以分型.结果:宫颈炎、CINI、CINⅡ、CINⅢ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阳性的表达率分别为4%、16.66%、28.57%、57.14%.,在hTERC基因阳性表达中,宫颈炎、CINI、CINⅡ中无HPV16,18感染,CINⅢ中HPV16,18的感染率为18.75%.SCC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阳性的表达率为81.81%,在hTERC基因阳性的表达中HPV16,18的感染率为77.77%.SCC患者与宫颈炎、CIN患者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CC患者感染HPV16,18这两种型别与CIN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宫颈癌中感染HPV16,18与hTERC基因扩增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均为阳性可作宫颈癌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杨梅;高琨;王燕娇;卓苏铵;廖丹梅;李力;苏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确诊的不典型肺结核的CT资料,其中21例平扫,15例行平扫后增强CT扫描.结果:CT表现为肺炎实变影28例,肿块或结节影7例,磨玻璃样影1例;病灶全肺分布3例,肺下叶26例,右肺上叶2例,两肺胸膜下分布5例.初诊时误诊为肺炎28例,肺肿瘤6例,肺脓肿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多样,易误诊为肺炎、肺肿瘤,误诊率高.

    作者:李忠学;黎乾昌;汤永中;韦宥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适于Panhandle PCR模板的贵阳腐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目的:探索适合作为锅柄聚合酶链反应(Panhandle PCR)模板的贵阳腐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氯化苄法、微波法、改良的SDS法提取贵阳腐霉基因组DNA,利用核酸蛋白检测仪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其纯度和浓度,并比较其作为Panhandle PCR模版的扩增效果.结果:氯化苄法、微波法、改良的SDS法均能提取到贵阳腐霉基因组DNA,氯化苄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及含量较高.而且氯化苄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扩增的条带专一,特异性强.结论:氯化苄法提取的贵阳腐霉基因组DNA适合作为Panhandle PCR的模板.

    作者:于声;段斯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小板耗竭在大鼠呼吸机诱导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血小板耗竭是否对大鼠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存在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低压机械通气组(L组)、高压机械通气组(H组)和高压机械通气合并血小板耗竭组(P组).低压和高压机械通气参数分别为吸气压力(PIP) 1.5kPa、呼气末正压(PEEP) 0.2 kPa和PIP 3.0 kPa、PEEP 0 kPa.腹腔注射兔抗鼠血小板血清用于耗竭血小板.所有实验大鼠均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干/湿比(W/D)、肺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组织形态学.结果:H组大鼠相比C组氧合能力更差[PaO2(6.10±1.74) kPa与(15.12±1.23) kPa(P<0.05)],P组相对H组氧合能力有所改善[PaO2(11.08±1.44) kPa与(6.10±1.74) kPa(P<0.05)].相比C组,H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表现为W/D更高[4.44±0.37与2.12±0.55(P<0.05)],MDA[(3.21±0.4) nmol/g与(1.22±0.26) nmol/g(P<0.05)]和[MPO(5.45±1.14) U/g与(3.34±0.59)U/g(P<0.05)]浓度更高,而P组肺损伤显著改善[W/D 3.23±0.51与4.44±0.37(P<0.05)];MDA(2.57±0.34) nmol/L与(3.21±0.4)nmol/l(P<0.05);MPO (4.63±0.85)U/g与(5.45±1.14)U/g(P<0.05).肺组织形态学检查P组相对H组,肺水肿程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小板耗竭能够显著改善大鼠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严重程度.

    作者:熊理贤;钟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基础治疗后4周的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29例(31颗患牙),其中13例(13颗患牙)(手术组)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16例(18颗患牙)(非手术组)采用二次龈下刮治进行对照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各患牙的菌斑指数(PLI)、垂直探诊深度(VPD)、附着丧失(CAL)、探诊出血(BOP)率和松动度,并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评价其有效性.结果:手术组治疗后PLI、VPD、CAL、BO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非手术组比较,手术组治疗后PLI、VPD、BOP明显降低(P<0.05);CAL、菌斑阳性率及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非手术组为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是治疗下颌第一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飞;罗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风险评估在基层医院心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 d 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心功能为Ⅰ~Ⅱ级)及B组(心功能为Ⅲ~Ⅳ级),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危险因素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B组患者瓣膜数量、年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跳时间明显高于A组,同时B组患者中既往存在心脏瓣膜手术史、术前合并房颤、术前心律失常、栓塞史、术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及女性患者数量明显高于A组.两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左房内径、术前左心室舒张未内径、术前左室收缩未内径、术前肺动脉压、有无心房血栓及转流中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瓣膜数量、年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跳时间、心脏瓣膜手术史、术前合并房颤、术前心律失常、栓塞史、术前LVED值、术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及女性均为影响心脏瓣膜手术的围术期风险.结论:临床行心脏瓣膜手术前应重视以上危险因素的评估,可有效的评估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何武剑;黎子生;刘永利;张业琦;蒙旭;梁旺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