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动脉钙化模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曾晓东;覃晓;王会雄;韦肖敏;卢海林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 动脉钙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骨保护素
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在大鼠动脉钙化模型中,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钙化组、GSH治疗组,每组10只.钙化组和治疗组分别皮下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50万U/kg·d-1,连续3d,制备大鼠动脉钙化模型,且治疗组在注射维生素D3前3d开始腹腔注射GSH注射液400 mg/kg·d-1,直到处死大鼠.结果:治疗组大鼠Von Kossa染色黑染钙盐明显少于钙化组;治疗组TNF-α免疫组化蛋白含量与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钙化组(P<0.05);治疗组OPG免疫组化蛋白含量与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钙化组(P<0.05).结论:GSH在大鼠动脉钙化过程中,可抑制TNF α的表达,保护大鼠动脉组织,减少OPG的消耗,抑制大鼠动脉钙化的形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双唑泰栓与咪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和比较使用双唑泰栓与咪康唑栓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20例VVC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142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予双唑泰栓每晚1粒纳阴,对照组予咪康唑栓1粒.7d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痊愈率为85.2%,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76.9%,88.5%,均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唑泰栓治疗VVC疗效与传统咪康唑栓相当,起效较之更为快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淑秋;吕淑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作业疗法联合前庭训练早期介入对单侧忽略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前庭训练早期介入对单侧忽略(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USN)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USN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作业疗法联合前庭训练早期介入及常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2组均每天训练1次,每次50 min,每组训练4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USN的改善程度、Barthel指数(BI).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USN的忽略程度、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治疗4周后治疗组USN的改善程度、B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的USN的改善程度、BI较治疗前亦有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USN的改善程度、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联合前庭训练早期介入可明显提高USN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改善忽略症状.

    作者:梁文锐;陈钊德;梁天佳;周开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作用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作用,并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防治效果.方法:入选400例冠脉造影患者和2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小、中、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分别术前服阿托伐他汀20,40,80 mg.观察术前、术后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C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比较,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术后Scr水平均明显降低,术后Ccr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术后Scr水平均明显降低,术后Cc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助于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且防治效果与阿托伐他汀剂量密切相关.

    作者:王琦武;钟继明;张琼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广西地区京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广西东兴市18~84岁京族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757名健康查体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结果:血尿酸平均(306.39±93.98) μmol/L,男性平均为(353.88±95.20) μmol/L,女性均为(273.63±77.84) 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人数71名,患病率为23%;女性53名,患病率为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P <0.001).18~44岁年龄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为19.9%、女性为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脂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独立相关(P<0.05).结论:广西东兴市京族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性别、年龄、BMI、高血脂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冯炜;叶旭东;薛超;霍冬梅;廖蕴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T、MRI及TRUS用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比较

    目的:探讨CT、MRI及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CT、MRI及TRUS 3种检查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完全符合的准确率.根据临床需要,进而将病理分期为T1和T2期的患者术前检查分期为T1或T2,病理分期为T3和T4期的患者术前检查分期为T3或T4均认定是准确的,定义为基本符合,统计3种检查基本符合的准确率.对3种检查完全和基本符合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CT对T4期诊断的完全符合准确率为58.62%,与MRI及TRUS无明显差异;MRI术前T分期完全、基本符合的准确率为61.21%、79.39%,对T3~4期的准确率高于T1~2期;TRUS术前T分期完全、基本符合的准确率为64.06%、92.19%,对T3~4期基本符合的准确率高于T1~2期;TRUS基本符合的准确率显著高于MRI; MRI及TRUS对T1期诊断完全符合的比例均较低.结论:MRI及TRUS在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新辅助放疗时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种检查均不能提供可靠的T分期诊断来确定是否可行局部切除术.

    作者:张小龙;高枫;唐卫中;刘小健;梁君林;黄仲奎;黄健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联合放化疗对鼻咽癌患者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联合放化疗前后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招募43例接受联合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在联合放化疗前、联合放化疗3周及6周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运用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收集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联合放化疗3周及6周后CD4+/CD25+淋巴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CD28+/TCR+淋巴亚群明显升高(P<0.05).结论:联合放化疗可部分恢复鼻咽癌患者受抑制的免疫功能.

    作者:韩雪琼;李永强;胡晓桦;廖小莉;刘志辉;梁嵘;林燕;原春玲;黎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显微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3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和可靠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应用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33例早期声门型喉癌进行分析.按TNM分期法,其中Tis 4例,T1a 11例,T1b 13例,T2 5例,术后随访3年.结果:33例早期声门型喉癌在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后无局部复发,30例存活,失访1例(按死亡计算),死亡2例,3年生存率90.9%(30/33).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好,喉部结构和喉功能保全良好.

    作者:赵卫民;黄武;廖兰芳;牟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46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阳性检出情况,探讨本地区患者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流行趋势,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 46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检测试剂采用西班牙VIRCELL的PNEUMOSLIDE IgM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检测;按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2 465例患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5.11%;1年中5月份阳性检出率高(42.74%);不同性别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成人组与老人组之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感染有年龄、性别、季节差异,应重点防治.

    作者:李素芬;陈贤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8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广西82例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行临床病理分析,寻找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增加的可能原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背景资料.方法:通过自行定制的膜性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电话访问的调查方法,调查了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肾穿并诊断为膜性肾病但特发性年龄<40岁的患者,并记录这些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辅助检查.将所有资料数值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l9.0、EXCEL 200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在82例患者中,男性43例(占52.4%),女性39例(占47.6%),男女比为1.1∶1.发病存在季节性高峰,高峰时区3月上旬至9月下旬.(2)82例主要集中在学生及从事接触有毒物质、有害物质工作的人员.学生以高中生为主.(3)临床表现上,82例中有93.9%的患者以水肿为首发症状,且24 h尿蛋白定量<3.5 g/24 h常见.63.4%的患者同时伴有镜下血尿.46.3%的患者起病时已经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肾脏病理特征:以Ⅰ期和Ⅱ期膜性肾病多见.结论:(1)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有集中趋势,存在季节性高峰,高峰时区为3月上旬至9月下旬.(2)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人员及高中学生是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的主要人群,暴露于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及精神因素可能是其主要致病原因.(3)40岁以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上以水肿及非肾病范围尿蛋白常见,镜下血尿的发生率较高,病理类型分期以Ⅰ期及Ⅱ期多见.

    作者:王明军;丁瑞恒;伍巧源;王成玉;宋雅珊;张影华;黎伟;莫晓露;廖蕴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全麻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5~15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双盲法将患儿分为A,B,C3组,每组20例.A,B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0.08,0.1 mg/kg,C组对照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 mL.麻醉诱导时给予咪唑安定0.15mg/kg,丙泊酚1 mg/kg,芬太尼5μg/kg,顺式阿曲库胺1.5 mg/kg,给氧去氮3 min后气管插管,机控呼吸.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微泵静注丙泊酚8 mg/kg· h-1,瑞芬太尼0.3 μg/kg·min-1,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术毕等患儿清醒,自主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观察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拔管时间(t3),3组患儿的基础值(入室后安静状态下的生命体征),拔管时,术后1 h(T1),3 h(T2),6 h(T3)各时间点患儿的MAP,HR,RR,SpO2及疼痛程度评分(采用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评价量表FPS-R),以及3组患者用药后恶心、呕吐、躁动、昏睡、呼吸抑制及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t1、t2、t3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术后T1、T2、T3各时间点MAP、HR、C组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术后T1、T2、T3各时间点RR,SpO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1、T2、T3各时间点患儿FPS-R评分C组均高于A,B组(P<0.05),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不良反应的比较,3组患者恶心、呕吐、昏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出血的发生率B组均低于A,C两组(P<0.05),A,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0.1 mg/kg地佐辛镇痛镇静效果良好,术后苏醒迅速、平稳,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儿童超前镇痛的合适药物.

    作者:吴新华;苏涛;徐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5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规范化抗心力衰竭治疗后近期心功能的变化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规范化抗心力衰竭治疗后近期心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对52例DCM患者给予规范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及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并对6MWT及UCG进行分析.结果:DCM患者规范化抗心力衰竭治疗3个月后6MWT大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01),6MWT快心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01),LVEF值及FS值较治疗前增高(P<0.01及P<0.05),LVEDD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M患者规范化治疗后近期心功能及运动耐力明显改善,但DCM患者的大心脏不能缩小或逆转.

    作者:米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属于长链(有18~22个碳原子)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含5个不饱和双键)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6个不饱和双键).PUFAs主要包括ω-3和ω-6两个系列,在分子结构中,距羧基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三称为ω-3或n 3PUFAs.ω-3PUFAs主要来源于海洋生物或深海鱼类,如沙丁鱼、青鱼和鲑鱼等.

    作者:廖佩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诊医生应用超声技术对腹部创伤的快速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腹部创伤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多发伤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6例由急诊医师进行床边腹部B超检查,12例由超声科医师进行床边常规腹部B超检查,并以腹部CT或手术探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及完成B超检查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均为100%,急诊医生实施腹部B超检查缩短了初步诊断的时间.结论:急诊医师应用超声技术在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的早期初步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缩短确定性治疗的时间,可在创伤救治领域进行推广.

    作者:秦卫东;王松;沈寿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72例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每周进行复诊取药(药量一周),并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照组采用每个月进行复诊(药量一个月),分析两组治疗依从性对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6,12个月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个月治疗依从性与6个月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治疗效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应该提高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吕永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6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分别在首次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留取透析前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中SOD、MDA、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HFHD组治疗3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个月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升高,MDA、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可升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MDA、CRP、IL-6、TNF-α水平,进而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改善微炎症状态.

    作者:陆恩峰;何建静;李松;徐建明;周刊;张煜;肖琦;邹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5例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25例,术后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通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以及通过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面指数的变化来评价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平均70 mL.手术后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和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当中未发现医源性脊髓或神经损害,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创伤小、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谢兆林;谭海涛;江建中;陈国平;甘锋平;詹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风险评估在基层医院心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 d 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心功能为Ⅰ~Ⅱ级)及B组(心功能为Ⅲ~Ⅳ级),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危险因素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B组患者瓣膜数量、年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跳时间明显高于A组,同时B组患者中既往存在心脏瓣膜手术史、术前合并房颤、术前心律失常、栓塞史、术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及女性患者数量明显高于A组.两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左房内径、术前左心室舒张未内径、术前左室收缩未内径、术前肺动脉压、有无心房血栓及转流中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瓣膜数量、年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停跳时间、心脏瓣膜手术史、术前合并房颤、术前心律失常、栓塞史、术前LVED值、术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及女性均为影响心脏瓣膜手术的围术期风险.结论:临床行心脏瓣膜手术前应重视以上危险因素的评估,可有效的评估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何武剑;黎子生;刘永利;张业琦;蒙旭;梁旺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黄芪加三七对大鼠Walker256癌肝转移影响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加三七抑制大鼠Walker256癌肿瘤血管生成及肝转移的机制.方法:Walker256癌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脾脏建立肝转移模型,分成对照组、三七组、三七+黄芪组,每组10只,分别于接种Walker256癌细胞第2天开始予相应的生理盐水,三七水煎剂及三七加黄芪水煎剂灌胃,每日2次,每次0.3 mL.造模后2d及14 d,分别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ng-1、Ang-2、Tie-2、VEGF、HIF-1α水平变化,并于实验结束后取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七组、三七加黄芪组Ang-1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而Ang-2、Tie-2、VEGF、HIF-1α(P<0.05)水平均下降,以三七加黄芪组更为显著.结论:黄芪+三七更利于抑制大鼠Walker256癌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可能是将来中药联合抗肿瘤的新方向之一.

    作者:邓伟;向清;李宝;左江伟;唐乾利;张锡流;毛德文;伍小燕;赫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Holliday交叉识别蛋白rs3771333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临床表型的关联研究

    目的:分析Holliday交叉识别蛋白(Holliday Junction Recognition Protein,HJURP) rs3771333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检测rs3771333的基因型,分析各基因型与146例HCC患者的TNM分期、癌栓形成等指征的关系,并对可能影响亚组间匹配的混杂因素如性别等5个因素进行校正.结果:在146例肝癌患者中,HJURP rs3771333位点的AA、AC和CC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9.2% (101/146)、29.5%(43/146)和1.3%(2/146).在使用性别等因素校正后,AC基因型在原发灶T1组中的频率高于T2~T4组中的频率(36.4% vs 23.8%),AC基因型在原发灶数目<3个组中的频率高于≥3个组中的频率(34.0% vs 19.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JURP rs3771333位点的多态性与HCC的临床特征可能无相关性,该位点的多态性与HCC的疾病演变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作者:黄文锋;谢伟敏;王洪学;陆永奎;廖小莉;周文献;翟芸;周钢桥;张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适于Panhandle PCR模板的贵阳腐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目的:探索适合作为锅柄聚合酶链反应(Panhandle PCR)模板的贵阳腐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氯化苄法、微波法、改良的SDS法提取贵阳腐霉基因组DNA,利用核酸蛋白检测仪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其纯度和浓度,并比较其作为Panhandle PCR模版的扩增效果.结果:氯化苄法、微波法、改良的SDS法均能提取到贵阳腐霉基因组DNA,氯化苄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及含量较高.而且氯化苄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扩增的条带专一,特异性强.结论:氯化苄法提取的贵阳腐霉基因组DNA适合作为Panhandle PCR的模板.

    作者:于声;段斯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