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笠;冯江学
目的:研究适宜PC12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在神经生长因子(NGF)作用下的分化效果.方法:PC12细胞培养于F12K培养基中,传代时直接将细胞吹打下来,并用注射器吹散成单细胞悬液;PC12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并用含NGF 50μg/L的无血清培养基进行诱导分化5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Image J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PC12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经NGF作用5d后,细胞体积显著增大,突起增多增长,细胞分化率达(72.60±3.61)%.结论:本实验中对PC12细胞培养的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PC12细胞的培养;NGF能够诱导PC12细胞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可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傅松文;农梦妮;李柯柯;曾高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脓胸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小儿脓胸行外科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3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平均住院天数11~14 d.术后随访23例,随访时间1~18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明显脊柱侧弯和胸廓塌陷发生.结论:小儿脓胸的外科治疗应根据患儿病情、病程、手术耐受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误诊误治是提高小儿脓胸疗效的关键.
作者:庞永通;何振波;李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苦参碱是由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一般为苦参总碱,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心率失常、抗炎及抗病毒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毒副作用小,疗效好.苦参碱研究历史长,剂型多样.与老剂型相比新剂型毒性更小、疗效更好,用药也比较方便.如栓剂、凝胶剂等对人体刺激较小的新剂型,不仅使用起来更方便,也更受患者的喜爱和欢迎.而一些制剂新技术如缓、控释技术的使用,能够让药物的有效成分在血液中保持稳定的浓度,治疗效果更有保证.现就近10年苦参碱剂型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黄丹;赖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无菌猪血清腹腔注射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在病理检查证明造模大鼠肝组织出现肝纤维化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阳性组及EGb高(200 mg/kg)、中(100mg/kg)、低(5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1次/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液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层粘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肝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Gb各剂量组及秋水仙碱阳性组ALT、AST、LN及HA明显降低(P<0.05或P<0.01),EGb中、高剂量组及秋水仙碱阳性组明显改善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变性(P<0.05).结论:EGb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姚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椎间盘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7受体(IL-17R)的表达及与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样本中的IL-17、IL-17R mRNA的表达,同时分析IL-17、IL-17R的表达及与CRP和ESR的关系.结果:结核组中IL-17、IL-17R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478 2,P=0.009).IL-17、IL-17R的表达随着CRP和ESR的升高而增高(P<0.05).结论:IL-17、IL-17R可能在脊柱结核椎间盘的破坏中起到作用,CRP和ESR可影响IL-17、IL-17R的表达水平.
作者:邓黎;詹新立;刘冲;崔明星;熊春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原癌基因DEK蛋白(以下简称DEK蛋白)是一种可磷酸化的染色质架构蛋白,普遍存在于有机体大多数细胞中,主要位于细胞核内.通过对DEK蛋白的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发现DEK蛋白与细胞凋亡及与恶性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本文就DEK蛋白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概况和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粟连秀;吕自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不同方法的比较运用,旨在优化现有的星形胶质细胞(AS)分离培养方法,建立稳定,高产的培养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结合自有实验室条件采用优化的胰蛋白酶消化组织块分离培养法获取AS,进行形态学观察,绘制生长曲线,对培养的细胞进行GFAP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AS 7~10 d基本融合,胞体不规则,突起丰富如网状,生长曲线符合正常细胞生长特性;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纯度可达95%以上.结论:优化的胰蛋白酶消化组织块分离培养法对AS的培养更适宜自有实验室条件,可获得稳定纯度较高的AS,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
作者:黄太萍;黄巨恩;沈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病湿热证大鼠血清、舌组织白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加味藿朴夏苓汤干预对其的影响,探讨IL-17在温病湿热证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制备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干预组第25天起予加味藿朴夏苓汤治疗,连服7d.于造模后4,24,48,72h4个时点分批处死大鼠并取材.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7的水平,SP免疫组化法检测舌组织IL-17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舌组织IL-17的表达水平在各时点均高于正常组(P <0.01),随时点变化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在4h时高;随病情加重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舌组织中IL-17的表达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均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r =0.671,P<0.01;舌组织:r=0.714,P<0.01).干预组大鼠血清和舌组织IL-17的表达水平随时点变化呈下降趋势,在各时点均低于模型组(P<0.01)而高于正常组(P<0.05,P<0.01);随病情加重干预组大鼠血清和舌组织IL-17的表达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中重度组与轻度、中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在舌组织中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仍呈正相关(血清:r =0.476,P<0.01;舌组织:r =0.546,P<0.01).结论:IL-17参与了温病湿热证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水平与温病湿热证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加味藿朴夏苓汤可降低温病湿热证大鼠IL-17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而减轻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阙铁生;李曙光;吕军影;常丽萍;何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烟草烟雾暴露致肺气肿大鼠肺血管超微结构改变特点及使用红霉素(EM)干预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烟草烟雾暴露组(B组)、EM预防组(C组),红霉素治疗组(D组),每组6只.A组予伪烟草烟雾暴露,B,C,D组于第1和第14天予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烟草烟雾暴露2 h/d,持续8周制备模型;除第1天和第14天,C组每日EM灌胃,持续8周;D组烟草烟雾暴露4周后开始每日EM灌胃,持续4周;A、B组每日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8周.对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进行肺气肿和肺血管及其超微结构评估.结果:电镜下B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减少、水肿,饮泡增多,与基底膜连接处增厚,肺小动脉内弹力膜菲薄,断裂,管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C组预防性干预超微结构上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可见正常线粒体,内皮细胞无明显脱落,管壁平滑肌增殖但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减少.D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部分线粒体肿胀,基底膜连接处增厚,管壁可见增生的胶原纤维.结论:烟草烟雾暴露及LPS可引起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壁平滑肌及胶原纤维增殖而致血管重构,早期使用EM干预可改善肺血管重构.
作者:周广;梁毅;钟小宁;梁莹;曾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膀胱癌患者及家属同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入院当天和首次化疗后的心理状况,并使用本课题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试行)》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膀胱癌患者及家属同步健康教育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廖佳;李秋萍;陆彬;黄佩绿;王翠英;黎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一种常见而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是以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疾病,严重地影响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国内外大量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年龄、肥胖、绝经、经阴道分娩及妊娠次数、盆腔手术等是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发病因素.随着妇科手术的增多,医源性因素作为盆底功能障碍的致病因素逐渐引起重视[1],特别是全子宫切除术.本研究通过观察全子宫切除术前术后PFD的发病情况,探讨全子宫切除术与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的关系.
作者:陆兰英;蓝雪琴;马海兰;刘胡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肝脏的影响.方法:对自愿申请参加社区MMT的1 312例海洛因依赖患者,按入组时肝脏有无损害分成两组,A组为肝脏损害组498例,B组为肝脏无异常组814例;A、B两组入组时、治疗8,12周取血清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L)检测,入组时、治疗12,24周行肝脏B超检测.结果:A组MMT 12周ALT、AST下降到正常范围(P<0.001);B组ALT、AST治疗前后未见改变;A组治疗前B超检测肝光密度增强、肝肿大、肝包膜增厚者336例(67.47%),治疗24周肝光密度增强、肝肿大、肝包膜增厚者156例(31.3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前后B超肝光密度增强、肝肿大、肝包膜增厚者、肝纤维化、肝硬化均无改变(P>0.05).结论:MMT对海洛因依赖患者基本上不会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害.
作者:蔡彦;石珊;杜慎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ICU住院病人的疾病构成、住院转归、医院感染等综合情况,为各个专业科室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18张床位的综合ICU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期间的ICU住院病人按专用表格予以登记,全程观察直到病人出院或死亡,对转出ICU的病人继续追踪观察至转出后72 h.结果:共调查ICU病人320例,男女比例为2.17:1.中位年龄58岁,中位住院日数为6d.住院转归以死亡比例大,占39.4%;出院27.8%;转回普通病房32.8%.ICU收治疾病构成前3位是心脑血管疾病(24.3%)、脑血管疾病(21.2%)和肺炎(19.6%).疾病的年龄分布显示意外损伤在10岁前高发,脑血管意外、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均以31~60岁年龄组病例多.结论:ICU收治病种复杂,跨学科情况多,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基层医院ICU需要针对本地危重症患者制定具有地方特点的应对方案,才能提高基层ICU治疗的质量.
作者:严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单用与联合米氮平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文拉法辛组50例,联合组52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进行疗效评价,在治疗中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文拉法辛组痊愈21例,联合组痊愈33例,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13,P<0.05),治疗8周,两组HAMD-17、HAMA、MAD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2,4,6,8周,HAMD-17、MADR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HAMA在治疗4,6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75,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文拉法辛,不良反应单用与联合用药相似.
作者:刘顺发;秦霞;韦强;周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牙齿比色训练系统(TTB)对受训者辨色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大学5年级口腔专业本科生68名作为受训者,采用TTB进行牙齿比色训练,采用秩和检验分析训练前后受训者比色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全体受训者训练后成绩比训练前平均提高(32.32±71.96)分(P<0.01),操作时间比训练前平均加快了(4.45±3.84)min (P<0.01);其中男性加快了(3.80±3.79)min(P<0.01);女性加快了(4.90±3.88)min(P<0.01).训练前后的男女性之间成绩、操作时间相互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过牙齿比色训练系统的专业训练,口腔医学生比色能力有明显提高.
作者:朱光宇;苫君玲;王玲菲;麦昱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8例PICC置管后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PICC置管24 h后,在穿刺点无渗血情况下于静脉穿刺点上方8~10 cm处连续微波治疗5d,对照组用热毛巾局部湿热敷法,连敷5d,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73%,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1,P=0.032).结论: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予微波治疗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王海燕;李霞;梁微;陈利冬;凌瑛;唐忠敏;吕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运动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组织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组80只,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注射建立.其中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组又分成模型组、小运动量组、中等运动量组和大运动量组(每组20只).经过估计力竭运动时间及游泳训练后,小运动量组(12 min/次),中等运动量组(21 min/次),大运动量组(30 min/次),进行6周的运动干预,1次/d,一周6次.用PCR法测定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的TLR2、TLR4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血管组织中TLR2、TLR4水平升高;运动干预后,各运动组TLR2、TLR4水平较模型组降低,以中等运动量、大运动量组下降明显.结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组织中TLR2、TLR4水平升高,TLR2、TLR4水平的升高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一,运动能够降低TLR2、TLR4的表达.
作者:刘鸿;申彦菊;陈青云;廖芝玲;薛桂月;陈莹;蔡劲薇;潘琼华;甘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肺功能损伤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常见的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轻者仅表现亚临床症状的功能改变,重者则表现为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CPB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非常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肺缺血—再灌注损伤[2].大量研究发现,在CPB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有助于减轻术后肺功能损伤[3-4].因此,本文就CPB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及肺保护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涂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比较严重的输血并发症,其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是值得重视的一种输血不良反应[1-2].我们于2014年10月诊治了1例TRALI患者,现将诊治情况并文献复习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2014年10月28日入院.主诉:反复下腹痛半年,发现盆腔包块20余天.患者于2014年4月开始出现下腹痛,大便从每天1次增加到每天1~2次,有时伴呕吐胃内容物,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等(欠详),病情无好转.入院前10余天发现盆腔出现拳头大小肿块伴肛门部坠胀感.病后消瘦,体重减轻3kg.既往曾于2000年在当地行“卵巢囊腺瘤”手术.
作者:周吉成;罗琳;赵卫华;赖永榕;彭志刚;罗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和双氢青蒿素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给予野百合碱60 mg/kg皮下注射.4周后,干预组给予双氢青蒿素60 mg/kg· d-1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剂量的淀粉溶液灌胃,持续4周后监测其平均肺动脉压、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野百合碱皮下注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升高(P<0.05),白介素-6、C反应蛋白升高(P<0.05),经双氢青蒿素干预后,平均肺动脉压有所下降、白介素-6、C反应蛋白下降(均P <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阻止促炎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并可直接降低肺动脉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文宏;伍伟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