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化饮食控制加量化运动对IFG人群的影响

黎水莲;苏飞群;周翠屏;戴霞

关键词:强化饮食控制, 量化运动, IFG人群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饮食控制加量化运动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南宁、柳州及贺州4个社区体检确诊为IFG 147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实验组制订强化饮食控制加量化运动方案,评估他们的自我管理水平及血糖转归正常情况.结果:实验组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均比对照组高,血糖转归正常比率高(P<0.05).结论:强化饮食控制加量化运动能提高IFG人群的自我管理水平,并能很好的提高正常血糖转归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单次经骶管注入不同麻醉药物对婴幼儿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目的:观察婴幼儿腹部手术后经骶管单次注入不同麻醉药物的镇痛效果,探讨婴幼儿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方法:60例行择期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术毕经骶管注入0.1%布比卡因+芬太尼0.1 μg/kg,B组注入0.1%布比卡因,C组注入芬太尼0.1 μg/kg,注药量为1.0 mL/kg.记录各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住院时间.用FLACC量表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并随访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患儿FLACC评分在术后4h时A、B组低于C组(P<0.05);在术后8h时A组低于B、C组(P<0.05).结论:术后单次经骶管注入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可为婴幼儿腹部术后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且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唐莹;曹草;曾丽;宋慧洁;蓝雨雁;刘敬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99例老年人肾活检病理分析

    目的:探索老年人肾活检病理种类和诊断意义.方法:在彩超引导下,采用经皮肾活检术,所取出组织分别送光镜、荧光和电镜检查并分析其病理种类和诊断意义.结果:199例年龄≥60患者中,按病因分类,原发性肾小球病变常见,占82.4%,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发病高,占46.7%.继发性占17.6%,继发性肾病以糖尿病肾病(3.5%)、狼疮性肾炎(3%)、肾淀粉样变(3%)、血管炎肾损害(3%)、高血压肾病(1.5%)和急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2.5%)多见.结论:肾活检病理结果对明确老年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病理类型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明军;莫晓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剂量的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骨科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60例拟行椎管内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按常规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成功后,A组注入0.75%的布比卡因12 mg.B组注入0.75%的布比卡因6 mg与10μg芬太尼混合药液1 mL.连续监测血压、心率,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运动阻滞程度.结果:A组的感觉阻滞平面高于B组,A组为T5~T8,B组为T8~T10,运动阻滞持续时间,A组比B组延长(P<0.05).A组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大于B组(P<0.05).两组的麻醉止痛效果无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满足骨科膝关节镜手术的需求,且有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平稳的优点.

    作者:田文海;王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120例HBsAg、HBeAg均阳性的孕妇纳入研究,将母亲妊娠晚期注射HBIG分为观察组(妊娠晚期从28周开始一次性肌注HBIG 200 IU,每间隔4周肌注1次,共3次),妊娠晚期未注射HBIG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孕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分为高风险、低风险和极低风险,胎儿娩出后立即收集脐静脉血进行HBsAg测定.观察孕晚期注射HBIG后对婴儿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HBV-DNA高风险的孕妇孕晚期注射HBIG对提高新生儿阻断成功率有帮助,观察组感染率为14.81%,对照组感染率为40.9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风险和极低风险观察组感染率分别为13.63%、10.53%,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2.0%、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HBV-DNA低风险和极风险孕妇,孕晚期注射HBIG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无明显效果;HBV-DNA高风险的孕妇孕晚期注射HBIG对减少胎儿宫内感染有一定帮助.

    作者:庞丽红;黄海霞;黄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厄洛替尼联合安康欣胶囊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安康欣胶囊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经常规化疗但效果欠佳,且EFGR监测为阳性者,观察组给予厄洛替尼化疗基础上联用安康欣胶囊;对照组只用安康欣胶囊.以30 d为一个疗程,连续给药2个疗程.比较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获益率为52.5%,对照组临床获益率为35.0%(P<0.05).两组皮疹、胃肠道反应、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皮疹有2例为3级不良反应外,其余不良反应均为1~2级.结论: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效果欠佳患者选择厄洛替尼联合安康欣胶囊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

    作者:胡忠杰;张斯时;许夏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除术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子宫肌瘤行择期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SE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组),每组60例,SE组于L2~L3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以0.2 mL/s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等密度液2.5 mL(12.5 mg),调控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达T6.E组于T12~L1或L1~L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4 cm,注入试验量2%利多卡因3 mL和0.75%布比卡因10~15 mL,使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达T6.结果:SE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平面达峰时间显著短于E组[(28.8±5.6)s与(486.4±112.6)s和(10.4±2.1)min与(18.6±2.4)min(P<0.05)];术中牵拉反应SE组显著少于E组[(6.6%与60%)(P<0.05)];麻醉后低血压SE组显著高于E组[(36.6%与28.3%)(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及达峰时间快,镇痛及肌松效果好,牵拉反应少,适用于子宫切除术.但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麻醉,应注意预防和及时纠正.

    作者:唐培佳;梁勇升;黄今肇;徐月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TEN、CyclinD1及C-myc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PTEN、CyclinD1及C-myc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了解其与HCC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Cyclin D1及C-myc蛋白在52例HCC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2例HCC中PTEN、CyclinD1及C-myc蛋白染色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3%(22/52)、48.1%(25/52)及53.8%(28/52),癌旁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92.3%(48/52)、25.0%(13/52)及32.7%(17/52),PTEN、CyclinD1及C-myc在HCC及癌旁肝组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C中,PTEN与CyclinD1、C-myc的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r=-0.3631,P=0.0197;r=-0.3697,P=0.0172);PTEN、CyclinD1及C-myc在人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肝外转移、术后复发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CyclinD1和PTEN的阳性表达率与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结论:PTEN、CyclinD1及C-myc蛋白在HCC中过表达.PTEN与CyclinD1及C-myc阳性表达呈负相关,与HCC转移复发及肿瘤细胞分化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小英;匡志鹏;何杰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体外SD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及酒精的损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的体外培养方法以及酒精对其损伤作用.方法:通过酶消化法获取AS、GFAP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法鉴定,传代纯化后将系列浓度的酒精加入培养液中,24 h后用MTT法测定酒精对AS的损伤作用.结果:MTT法显示低浓度的酒精已经能对AS产生损伤作用(P<0.05).结论:酒精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AS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作者:于海艳;黄巨恩;吴世芬;李校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卵巢癌侧群细胞流式分选方法的建立及探讨

    目的:探讨分选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的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的荧光染料Hoechst33342的佳染色浓度及SKOV3的适细胞密度.方法:制备SKOV3细胞悬液,以荧光染料Hoechst33342和7-AAD染色,维拉帕米拮抗对照,选择不同浓度的Hoechst33342(2.5,3,4,5,6 mg/L)孵育1×106个/mL SKOV3细胞90 min,流式细胞仪检测SP细胞比例及活细胞比例;选取不同细胞密度的SKOV3细胞悬液(6×105,7×105,8×105,9×105,1×106个/mL),3 mg/L的Hoechst33342孵育90 min,流式细胞仪检测SP细胞比例及活细胞比例.结果:通过Hoechst33342蓝光和红光双参数图,SP细胞位于左下角两种荧光均很弱的区域.Hoechst33342浓度不变时,SP细胞比例随细胞密度的增加而升高;SKOV3细胞密度不变时,SP细胞比例及细胞活性随hoechst33342浓度升高而降低.卵巢癌SKOV3细胞株在细胞密度为8×105个/mL,加入终浓度为3 mg/L的Hoechst33342,37℃水浴90 min,为佳染色条件,此时SP细胞比例为(1.12±0.104)%,且细胞保持良好的活性.结论: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存在SP细胞,Hoechst33342浓度及SKOV3细胞密度是影响SP细胞比例及细胞活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孟泳圳;李力;钟艳平;张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维生素E预防草酸铂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维生素E在草酸铂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毒性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3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17例)接受维生素E 400mg/d治疗+化疗,B组(15例)单纯接受化疗.治疗从接受草酸铂化疗前开始口服,直至草酸铂化疗结束后的3个月.在患者完成8个周期的化疗后评估和统计1、2、3、4级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结果:A组1、2、3级的周围神经毒性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维生素E对草酸铂导致的神经毒性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可作为以草酸铂为基础的化疗病人的补充治疗.

    作者:曹宇华;朱州;冯国生;陈可和;袁贤彬;徐志勇;谢嫣嫣;蓝必全;兰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35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65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CAP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滴,疗程均为7d.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并测定全血白细胞计数,监测胸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2.12±1.20)d,咳嗽消失时间(4.32±1.33)d,啰音消失时间(5.50±2.03)d,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5.65±2.12)d,胸片炎症消失时间(8.52±2.55)d,血白介素(IL)-6降至正常的时间(6.72±2.26)d,而对照组则分别为(4.58±2.31)d,(7.54±1.65)d,(8.82±3.41)d,(8.87±3.07)d,(14.32±3.24)d,(12.46±4.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CAP可以较快改善患者发热、咳嗽等症状和体征,促进病灶吸收,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明莫瑜;李超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初期低血压对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初期低血压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CPB开始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在5.33~8.67kPa,MAP≥8.67 kPa剔除,观察中D组和C组各有1例退出研究,终每组20例,D组转流15 min内MAP在5.33~8.67kPa,C组转流15 min内MAP在8.67~10.67 kPa.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T0)、手术结束(T1)、术后6 h(T2)、12 h(T3)、24 h(T4)、48 h(T5)采集静脉血,用于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α1微球蛋白(α1-MG)的水平.结果:与T0比较,T3、T4时点C组BUN升高(P<0.01),T2、T3、T4、T5时点D组BUN升高(P<0.01),T3、T4、T5时点C组SCr升高(P<0.05或P<0.01),T2、T3、T4、T5时点D组SCr升高(P<0.01),T2、T3时点C组α1-MG升高(P<0.05或P<0.01),T2、T3、T4时点D组α1-MG升高(P<0.05或P<0.01).与C组比较,T5时点D组BUN升高(P<0.05),T2、T5时点D组SCr升高(P<0.05),T1、T2时点D组α1-MG升高(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现血红蛋白尿,都没有发生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术CPB初期不同血压水平对术后肾功能均有影响,以CPB初期低血压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大.

    作者:陈燕桦;张炳东;郑丽萍;梁东科;梁蓓薇;刘国锋;唐志清;覃洋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发达国家的SCI发病率为每年28.3~45人/百万人,在美国每年有11000人遭此损伤;我国发病率虽较低,约为每年6.7人/百万人,但每年也有1万余人.SCI是医学难题和研究热点,建立一个合理的SCI模型是进行该病基础研究的前提,该模型的研究也经历了数十年的逐步发展,探索出不同的造模方法.本文就近20年来不同特点的SCI模型综述如下.

    作者:周红海;秦明芳;曹明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那素达、贝复舒滴眼液在翼状胬肉术后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那素达、贝复舒滴眼液在翼状胬肉术后促进角膜创面愈合及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将68例(76眼)翼状胬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34例38眼,由专人并采用同一术式完成,术后第1天起,两组均常规滴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滴眼液,观察组加用那素达、贝复舒滴眼液,每日4次,貝复舒眼液滴至角膜创面愈合,那素达眼液滴至球结膜充血消退,1个月左右,观察手术区域角膜创面愈合及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年,两组比较,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角膜薄翳和角膜血管翳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复发4例,占10.5%,常规组16例,占3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素达联合贝复舒滴眼液在翼状胬肉术后应用,有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降低角膜薄翳和角膜缘血管翳的发生,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马华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主肾动脉窃血现象对肾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主肾动脉窃血现象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5例肾癌患者和34例健康体检者的肾动脉和癌体血供情况,测量主肾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平均流速(V)、动脉内径(D)、癌体大直径,计算主肾动脉血流量(Qk)及主肾动脉与腹主动脉每分血流量比(Qk/Q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癌患侧主肾动脉V、Qk及Qk/Qa明显高于健侧及健康对照组(P<0.05).癌体大直径与患侧主肾动脉V呈正相关(r=0.639,P=0.000).结论:肾癌患侧主肾动脉V、Qk及Qk/Qa均明显增加,即主肾动脉出现窃血现象.可作为主肾动脉窃血现象的客观指标,在对肾癌的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艳芬;黄健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碘海醇与复方泛影葡胺在静脉肾盂造影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碘海醇与复方泛影葡胺在静脉肾盂造影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30%碘海醇造影45例为碘海醇组,采用76%复方泛影葡胺造影60例为复方泛影葡胺组.观察两组肾盂肾盏的影像质量、显影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复方泛影葡胺组的影像质量高于碘海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碘海醇组明显低于复方泛影葡胺组(P<0.05),两组的显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造影剂各有不同优点,可根据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类型的造影剂.

    作者:廖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舍尼通治疗合并前列腺炎的BPH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舍尼通治疗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仍存在的下尿路症状的疗效.方法:将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证实BPH并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空白对照组90例,B组:舍尼通治疗组90例.用IPSS评分系统评估各组术后第1个月及治疗1个月后的下尿路症状.结果:A组观察1个月后和B组舍尼通治疗1个月后的IPSS评分分别为(12.04±4.73)分和(6.56±2.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有效率2.2%,B组有效率91.1%.结论:舍尼通能明显改善合并组织学炎症的BPH患者手术后仍存在的下尿路症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梁毅文;黄向华;覃斌;李长赞;韦钢山;季汉初;吴清国;关挺;黄寿付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广西艾滋病监测报告暨533例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产妇情况分析

    目的:为了掌握广西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况,研究HIV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在监测点对孕产妇进行HIV咨询和HIV-抗体检测,对HIV感染孕产妇进行追踪管理.结果:监测点HIV检测569 061例,检测率90.14%,HIV阳性533例,阳性率0.094%(533/631 284),其中2009年HIV阳性229例,阳性率0.085%(229/269 754);2010年HIV阳性304例,阳性率0.102%(304/299 307).有逐年上升趋势.两年共有HIV感染孕产妇死亡4例,病死率0.75%;HIV感染孕产妇所娩死胎和早期新生儿死亡共12例,引产1例,存活520例.结论:广西的HIV母婴阻断工作应该加强孕产妇的HIV咨询和检测,强化HIV感染孕产妇跟踪监测.采取提高终止妊娠率、抗HIV病毒药物干预、存活新生儿的随访、喂养指导、抗HIV病毒药物的使用等措施,大限度地减少婴儿的HIV感染,才能实现HIV母婴传播阻断的目标.

    作者:覃耀明;黄越华;李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腰椎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拟行TURP患者分为3组,A组以0.5%罗哌卡因1.5 mL;B组以芬太尼25 μg+0.5%罗哌卡因1.0 mL;C组以舒芬太尼10 μg+0.5%罗哌卡因1.0 mL;观察并比较3种方法对TURP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镇痛持续时间长及运动神经阻滞完全恢复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少.结论:低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下行TURP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何二宁;甘伟耀;孙旻;辜春霖;廖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颌窦内提升窦黏膜穿孔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上颌窦内提升过程中窦底黏膜穿孔不植入骨移植材料,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修复上颌磨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上颌磨牙缺失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时不慎发生窦底黏膜穿孔,同期行13颗种植体植入术,随诊观察半年.结果:一期手术6个月后,X线片显示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种植体周围无骨吸收及炎症表现,行常规种植修复,随诊半年无不良反应,种植牙行使功能良好.结论:上颌窦内提升窦底黏膜穿孔不必修补破损区,可直接植入种植体,但需要掌握好适应证.

    作者:陆丽萍;唐礼;李秋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