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萍;唐礼;李秋莹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广西武鸣县人民医院胃癌合并脑梗死在医院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符合胃癌合并脑梗死条件的患者共7例,占同期467例胃癌患者的1.50%,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35~71岁,平均(51.83±10.87)岁.胃癌患者中腺癌5例(71.43%),胃癌未能分类的2例(28.57%),5例(71.43%)发现癌细胞转移,脑梗死发生在胃癌诊断后的3~93 d,平均发病时间为(35.14±39.13)d,5例(71.43%)患者出现意识改变,5例(71.43%)患者的MRI显示颅内存在多个病灶、左右两侧同时受累,第30天,3例(42.86%)死亡.结论:胃癌患者脑梗死发生在胃癌的活动期,机制尚不清楚,预后不良.
作者:李胜愉;秦超;梁志坚;蒙喜斯;黄彩球;曾莉梅;韦生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即刻应用单纯假体、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术和软组织扩张器植入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78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其中36例在胸大肌下方植入麦格(MayGain)或曼托(Mentor)硅胶假体再造乳房;10例用单蒂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移植再造乳房;21例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再造乳房;2例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再造乳房;9例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填充乳房缺损.结果:随访78例3~60个月,中位时间32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1例假体外露并感染,1例术后25个月出现骨转移,1例术后42个月因全身多处转移死亡.术后乳房外观评价优良率达93.6%.结论:严格掌握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Ⅰ期乳房重建的适应证,合理选择乳房重建术式,从而获得佳美容效果,乳房再造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华伟;刘剑仑;韦薇;蒋奕;唐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在宫颈癌诊断、分期中的应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或宫颈活检证实的宫颈癌患者34例资料,根据原发肿瘤在MRI图像上的位置、大小、影像特点及宫旁、盆壁侵犯情况进行分期,并与临床手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鳞癌31例,腺癌3例,21例进行了手术.结果:宫颈癌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T2WI呈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具有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与盆腔脂肪的高信号形成鲜明对比;Gd-DTPA增强后扫描,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MRI对Ib期以上宫颈癌部位判断均准确,对Ib~Ⅳ期宫颈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85.5%(18/21).结论:MRI多方位成像及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清晰显示宫颈癌瘤灶及其侵犯范围.MRI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的准确率均明显优于临床和其他影像检查,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与评估预后提供佳依据,应成为宫颈癌术前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覃飞;车锦连;薛元领;郭雄全;郭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主肾动脉窃血现象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5例肾癌患者和34例健康体检者的肾动脉和癌体血供情况,测量主肾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平均流速(V)、动脉内径(D)、癌体大直径,计算主肾动脉血流量(Qk)及主肾动脉与腹主动脉每分血流量比(Qk/Q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癌患侧主肾动脉V、Qk及Qk/Qa明显高于健侧及健康对照组(P<0.05).癌体大直径与患侧主肾动脉V呈正相关(r=0.639,P=0.000).结论:肾癌患侧主肾动脉V、Qk及Qk/Qa均明显增加,即主肾动脉出现窃血现象.可作为主肾动脉窃血现象的客观指标,在对肾癌的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艳芬;黄健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广西儿童龋病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利用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原始资料,从中选择7,9,12岁儿童的口腔健康检查、营养状况的数据,将营养状况以不同年龄、性别的体重指数(BMI)参考值为标准分为营养不良组,正常体重组,超重肥胖组,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下儿童的患龋情况的差异.结果:7,9,12岁儿童总数3581人,乳牙患龋率为53.4%(1914/3581),恒牙患龋率为30.9%(1108/3581),乳恒牙总患龋率为68.4%(2448/3581);儿童正常体重检出率为74.1%(2655/3581),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4.5%(520/3581),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1.3%(406/3581).不同营养状况分组中,乳牙患龋率、乳恒牙患龋率存在一定的差异(P<0.01),且乳恒牙患龋率由高到低为营养不良组>正常体重组>超重肥胖组.结论:广西7,9,12岁儿童龋病与营养状况存在一定关联,在所调查的人群中营养不良儿童患龋率高.
作者:唐芊苇;曾晓娟;李秋忠;李雅娟;阮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VITA easyshade compact无线电脑比色仪在不同光源以及不同牙体部位的比色精确度以及可重复性,总结影响比色仪正确比色的操作因素,为临床工作进行准确颜色测量提供参考.方法:在自然光、日光灯和卤钨灯(椅位照明)3种不同光源下,挑选31名操作者,使用VITA easyshade compact比色仪分别测定VITA 3D master比色板各牙片中1/3的颜色,将测出的色值与比色板色值进行比较,将两者相符的和不相符的结果分别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在自然光下,将VITA 3D master比色板的牙片唇面体部以三分法分成近中1/3、中1/3、远中1/3三个部位,挑选31名操作者,使用VITA easyshade compact比色仪分别测定VITA 3D master比色板各牙片近中1/3、中1/3、远中1/3三个部位的颜色,将测出的色值与比色板色值进行比较,将两者相符的和不相符的结果分别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自然光、日光灯和卤钨灯3种不同光源下,电脑比色仪测量上颌中切牙中1/3部位的比色精确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自然光下,使用电脑比色仪对上颌中切牙的不同部位进行比色时,中1/3的精确度明显高于近中1/3和远中1/3(P<0.01),远中1/3的精确度高于近中1/3(P<0.05).结论:不同光源下对VITA easyshade compact的比色操作精确度影响不大,牙齿的局部的解剖部位容易造成比色结果的差异.
作者:朱光宇;廖红兵;王玲菲;麦昱颖;赵崇莹;武辉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的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骨科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60例拟行椎管内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按常规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成功后,A组注入0.75%的布比卡因12 mg.B组注入0.75%的布比卡因6 mg与10μg芬太尼混合药液1 mL.连续监测血压、心率,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运动阻滞程度.结果:A组的感觉阻滞平面高于B组,A组为T5~T8,B组为T8~T10,运动阻滞持续时间,A组比B组延长(P<0.05).A组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大于B组(P<0.05).两组的麻醉止痛效果无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满足骨科膝关节镜手术的需求,且有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平稳的优点.
作者:田文海;王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肾茶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为肾茶质量标准提供起草依据.方法:从原植物形态、显微特征等方面对肾茶进行研究.结果:肾茶具有唇形科植物基本形态特征及基本组织结构,但茎被倒向短柔毛,雄蕊形状酷似猫须,幼茎淡紫色,轮伞花序具6朵花,外形特征明显;韧皮部薄壁细胞小而略皱缩,髓部薄壁细胞具壁孔.结论:该研究为肾茶的生药学鉴定和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焦爱军;冯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碘海醇与复方泛影葡胺在静脉肾盂造影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30%碘海醇造影45例为碘海醇组,采用76%复方泛影葡胺造影60例为复方泛影葡胺组.观察两组肾盂肾盏的影像质量、显影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复方泛影葡胺组的影像质量高于碘海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碘海醇组明显低于复方泛影葡胺组(P<0.05),两组的显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造影剂各有不同优点,可根据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类型的造影剂.
作者:廖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掌握广西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况,研究HIV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在监测点对孕产妇进行HIV咨询和HIV-抗体检测,对HIV感染孕产妇进行追踪管理.结果:监测点HIV检测569 061例,检测率90.14%,HIV阳性533例,阳性率0.094%(533/631 284),其中2009年HIV阳性229例,阳性率0.085%(229/269 754);2010年HIV阳性304例,阳性率0.102%(304/299 307).有逐年上升趋势.两年共有HIV感染孕产妇死亡4例,病死率0.75%;HIV感染孕产妇所娩死胎和早期新生儿死亡共12例,引产1例,存活520例.结论:广西的HIV母婴阻断工作应该加强孕产妇的HIV咨询和检测,强化HIV感染孕产妇跟踪监测.采取提高终止妊娠率、抗HIV病毒药物干预、存活新生儿的随访、喂养指导、抗HIV病毒药物的使用等措施,大限度地减少婴儿的HIV感染,才能实现HIV母婴传播阻断的目标.
作者:覃耀明;黄越华;李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超声治疗仪和手用器械龈下刮治后的离体牙牙根面的扫描电镜结果比较.方法:选取因慢性牙周炎拔牙的未经牙周治疗的18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超声刮治组、手工刮治组,每组6颗患牙.在相同操作时间内超声治疗组和手用器械组分别用超声治疗仪和手用器械刮治,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牙根面残留的菌斑牙石、膜状物及牙根面光滑程度.结果:超声刮治组根面光滑、无菌斑、残留物方面,均较手用器械组效果好.结论:超声刮治和手用器械相比,能制造更加平整的牙根面,刮治效果更好.
作者:屠佳;曾启新;吴佳璇;陶人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的效果.方法:将198例ESWL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ESWL+间苯三酚)98例及对照组(ESWL+山莨菪碱)10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排石时间及排石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ESWL后间苯三酚对促进输尿管结石,特别是输尿管上段和下段的结石排出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志森;钟礼剑;洪阳春;陈计梅;陈照阳;陈俊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85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岁为242例(84.9%),其中热性惊厥135例(47.4%),颅内感染81例(28.4%),无热惊厥69例(24.2%),其中癫痫28例(9.8%),颅内出血10例(3.5%),中毒10例(3.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6例(2.1%),中毒性脑病7例(2.5%),腹泻、电解质紊乱6例(2.1%),脑积水2例(0.7%).结论:小儿惊厥多见于1~3岁婴幼儿,以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其次为颅内感染.因此,对于惊厥的小儿应注意查找病因,及时控制惊厥,积极治疗,防止复发,以免造成缺氧性脑损伤.
作者:梁冰;汤华波;陈海华;张文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65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CAP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滴,疗程均为7d.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并测定全血白细胞计数,监测胸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2.12±1.20)d,咳嗽消失时间(4.32±1.33)d,啰音消失时间(5.50±2.03)d,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5.65±2.12)d,胸片炎症消失时间(8.52±2.55)d,血白介素(IL)-6降至正常的时间(6.72±2.26)d,而对照组则分别为(4.58±2.31)d,(7.54±1.65)d,(8.82±3.41)d,(8.87±3.07)d,(14.32±3.24)d,(12.46±4.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CAP可以较快改善患者发热、咳嗽等症状和体征,促进病灶吸收,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明莫瑜;李超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人开腹手术中采用限制性输液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以上择期行开腹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常规输液组(S组):输入液体总量=补偿性扩容+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失量+第三间隙缺失量.限制输液组(R组):麻醉诱导前至进腹约60 min内补累积缺失量的1/2,之后输液速度为4 mL/kg· h-1,每15 min测中心静脉压(CVP),维持CVP在0.49~0.69 kPa.两组晶、胶体比均为2∶1.两组均在麻醉前(T1)、术中2 h(T2)、术毕拔管后30 min(T3)、术后24 h(T4)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R组术中液体输入总量低于S组(P<0.05);R组术中CVP显著低于S组(P<0.05);R组术中2h及术毕拔管后30 min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S组相比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中、术后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R组与S组比较,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少(P<0.05).结论:老年人开腹手术中采用4 mL/kg·h-1的限制性输液方案是安全的,不增加血液黏滞度,对S100B蛋白水平亦无明显影响.
作者:江朝秀;刘敬臣;倪玉霞;彭镌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应用改良的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进行形态学观察,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对培养的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BMSCs 9 d左右融合,细胞生长以梭形为主,呈螺旋状且生长旺盛的细胞集落.生长曲线显示BMSCs符合正常细胞生长特征.第3代BMSCs CD29,CD90均呈阳性表达,而CD34,CD45几乎不表达.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呈阳性.结论:全骨髓贴壁改良法简单实用,在体外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BMSCs,对细胞活性影响小,是获得高纯度BMSCs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阳玉群;莫雪安;农伟东;杨龙秀;孔德燕;张泰鹏;刘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高龄患者全麻联合持续泵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0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Ⅲ级,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全麻联合持续泵注硬膜外组(A组)与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先行硬膜外麻醉,待硬膜外平面确定后,行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泵入及硬膜外持续泵注0.5%盐酸罗哌卡因(耐乐品)5~8 mL/h维持,根据需要给予阿曲库铵,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B组患者常规给予全麻诱导(同A组),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维持,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VA).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并行VAS评分.结果:A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循环明显比B组稳定(P<0.05),A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可降低术中全麻药物的用量,拔管时间提前且麻醉安全性增加.
作者:陈淼岚;周瑞仁;唐小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42例经病理诊断或临床诊断为中晚期肝癌并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动脉灌注药物为奥沙利铂130 mg/m2,动脉栓塞药物为吉西他滨200 mg/m2+10~20 mL碘化油乳化剂,其中22例患者加用明胶海绵栓塞.近期疗效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远期疗效采用生存分析,不良反应按照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结果:4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13例(31%)患者部分缓解、22例(52.4%)患者稳定、7例(16.7%)患者进展,疾病控制率为83.3%.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95 %CI:12~15),治疗后6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7%,18%.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大部分患者为1~2级.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闫赵斌;马亦龙;欧盛秋;赵昌;李志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运用改良Millard术式整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同期鼻畸形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改良的Millard术式整复142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6个月后测量比较健侧和患侧的唇高、唇长、鼻底宽度、鼻翼基底点到矢状面的距离差异.结果:5例病例伤口Ⅱ期愈合,余患儿伤口Ⅰ期愈合,82%人中嵴形态明显.术后健、患侧唇高、唇长、鼻底宽度、鼻翼基底点到矢状面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illard法整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可较好地修复唇部及鼻部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陈安;吕道志;余夏妍;覃毅;玉丽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老年人肾活检病理种类和诊断意义.方法:在彩超引导下,采用经皮肾活检术,所取出组织分别送光镜、荧光和电镜检查并分析其病理种类和诊断意义.结果:199例年龄≥60患者中,按病因分类,原发性肾小球病变常见,占82.4%,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发病高,占46.7%.继发性占17.6%,继发性肾病以糖尿病肾病(3.5%)、狼疮性肾炎(3%)、肾淀粉样变(3%)、血管炎肾损害(3%)、高血压肾病(1.5%)和急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2.5%)多见.结论:肾活检病理结果对明确老年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病理类型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明军;莫晓露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