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进型改良超滤用于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效果

秦明峰;王志刚

关键词:老年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改进型改良超滤
摘要:目的:评价改进型改良超滤用于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改进型改良超滤组(A组,n=30)和常规超滤组(B组,n=30),A组于体外循环结束后行改进型改良超滤,流量10~15 mL/kg·min-1,超滤时间10~15 min,B组体外循环期间行常规超滤,对两组术后早期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前、超滤前红细胞压积(Hct)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A组 Hct和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A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24 h尿量、胸腔引流量和浓缩红细胞用量及ICU停留时间与B组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但术中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型改良超滤用于老年瓣膜置换术,能改善术后脏器功能,减少异体输血及ICU停留时间.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GC结合因子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C结合因子2(GC binding factor 2,GCF2)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1例正常肝组织,58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其对应癌旁组织(n=58)中GCF2的表达情况.结果:GCF2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1.0%,18/58)显著低于癌旁(84.5%,49/58)和正常肝组织(90.5%,19/21)(P<0.05),GCF2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量亦显著低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0.05);GCF2的阳性表达与HC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肝硬化基础、AFP及HBsAg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F2在HCC中的表达下降与HCC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马平;晁耐霞;潘复泽;陈力;吴博;李金平;陈德凤;夏冬梅;王琳琳;罗国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术地上部分总酚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白术地上部分药材中总酚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绘制标准曲线,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术地上部分药材中总酚酸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和批次药材中总酚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765Cnm下,没食子酸浓度在0~80 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式:A=0.024 1C-0.135,相关系数r=0.999 3(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5%,RSD 1.57%(n=6).结论:该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白术地上部分的质量控制和定量分析.

    作者:王晓燕;周东;彭伟;韩婷;韩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保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识别与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改进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甲状腺手术156例,以是否暴露喉返神经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不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实验组91例,以寻找Zuckerkandl结节为主要途径常规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喉返神经的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实验组均临床治愈,术后并发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1.09%).无病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以及手术后血钙水平一过性降低.对照组有3例(4.62%)损伤喉返神经,2例(3.08%)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一系列改进,加强了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建明;李志东;吴祥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明胶空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和验证

    目的:建立明胶空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要求,建立明胶空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细菌计数采用薄膜过滤法(400更mL/膜),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以及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3次独立的平行实验,5株试验菌的回收率均>70.0%;控制菌检查中,各阳性试验菌均检出,阴性对照无菌生长.结论:所建立的明胶空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经过验证,能消除样品中抑菌成分的干扰,适用于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黄依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预防胸部肿瘤合并冠心病非心脏手术心脏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应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5例,围手术期使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根据心率的控制情况分为控制心率达标组(A组)(55~80次/min,n=48),控制心率未达标组(B组)(80~130次/min,n=17),分别于术前242h内及术后72 h内行Holter持续监测,记录各个时间段平均心率、早搏次数、异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以及术后72 h内心脏并发症,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术后相比,前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后者(P<0.05);A组术后无心梗,B组术后1例发生急性心梗死亡,2例术后发生急性心梗,后经抢救治愈.结论:围手术期使用美托洛尔有效控制心率可以减少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心肌缺血.

    作者:梁胜景;林辉;李香伟;杨光煜;温绍科;周一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剂量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穿50 μg/250 μg,2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剂量为250 μg,2次/d.观察治疗前后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88.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4%)和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俊锋;高淑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骨骼肌筋膜侵袭性纤维瘤病CT及MRI表现探讨(附14例分析)

    目的:分析骨骼肌筋膜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的CT及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发生于骨骼肌筋膜AT的CT及MRI表现.结果:14例AF肿瘤直径2~10素cm,四肢6例的瘤体全部呈长梭形;臀部及颈肩部8例,瘤体5例呈类圆形,3例呈不规则分叶状.14例AF侵犯周围骨骼肌6例,侵犯骨皮质5例.8例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改变,4例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中度渐进强化.9例MRI平扫,肿瘤呈不均匀稍长或等T1、稍长T2信号,6例增强扫描,均明显不均匀强化.瘤体中散在分布斑点状、斑片状、条带状纤维瘢痕CT、MRI均不强化.结论:四肢和肢端AF具有一定的CT、MRI特点,但缺乏特异性,若有增强后渐进强化特点或MR图像出现低信号瘢痕时,可为本病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

    作者:张莎;宋英儒;黄仲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Irbesartan,Irb)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组、糖尿病肾病(DN)组、DN+厄贝沙坦(DNI)高、中、低剂量组.尾静脉注射STZ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50,25,12.5Smg/kg,每日灌胃,连续灌胃12周.观察治疗后第4、8、12周大鼠血糖、体重、并观察12周末血肌酐(Scr)、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UP)、肾脏肥大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肾脏CTGF、FN的表达.结果:DN组在第12周末Scr、24 hUP、肾脏肥大指数较N组明显增加(P<0.01),DNI组Scr、24 hUP、肾脏肥大指数较DN组明显下降(P<0.01).DN组肾脏CTGF和FN的表达较N组明显增加(P<0.01).DNI各剂量组与DN组比较CTGF、FN表达明显减少(P<0.01).电镜观察DN组微观结构紊乱,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足突融合、消失,DNI各剂量组均可改善肾脏微观结构,与DN组比较,DNI高剂量组改善明显.结论:早期应用Irb对STZ诱导的DN大鼠有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DN大鼠肾脏CTGF和FN的表达有关.

    作者:聂兴;刘畅;宛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52例临床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属原发性闭合性颅脑外伤,是在特殊外力(主要是旋转暴力)作用下,脑组织间发生剪切力,造成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意识障碍是典型的临床表现,其程度常与CT影像不一致.DAI致残、致死率极高,预后极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DAI 52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德瑜;潘淳;黎浩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增强免疫力功能动物试验研究

    目的:研究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300,600,1 200 mg/kg BW 剂量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粉给小鼠连续灌胃30~35 d后,检测各项免疫指标.结果: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能明显刺激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值、转化,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作用;但对小鼠生长、脏体重比值、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功能.

    作者:张洁宏;赵鹏;李彬;黄超培;覃辉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运动预适应对力竭性运动大鼠心肌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对力竭性运动模型大鼠心肌形态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运动预适应组3组,每组大鼠15只,分组与处理方案:①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常规饲养两周后进行一次尾部负重3%体重的负荷进行游泳,直至力竭;②运动预适应组:大鼠每天尾部负重3%体重负荷进行间歇性游泳运动1次,每天游泳15umin,休息5 min,重复3次,6 d/周,持续2周,在2周后与力竭性运动组同时进行一次尾部负重3%体重游泳,直至力竭;③对照组:常规饲养,无干预.3组同时取材进行HE和HBEP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结构.结果:HE染色发现力竭运动组心肌细胞横纹出现断裂与水肿,运动预适应组明显减轻.HBEP染色发现,运动预适应组的心肌缺血缺氧改变程度比力竭运动组明显少,心肌纤维细胞胞质内有散在淡红色斑点,只有少数密集成若干片状红色缺血缺氧部位.此外,力竭性运动组缺血缺氧面积以及平均光密度(MOD)明显高于运动预适应组.结论:运动预适应能降低力竭性运动对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翠霞;潘忠勉;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MRI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血管因素导致的或与之相关的认知障碍,为一种获得性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分为3个临床亚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Alzheimer disease,VaD)和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1].VCIND为早期脑血管性损伤的认知功能损害的异质群体或轻度认知障碍,病情较为隐匿,其认知损害程度尚未达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诊断标准,界于正常与痴呆之间,其可进一步恶化为痴呆,早期诊断及积极干预治疗是可逆的[1,2].

    作者:李家言;黄增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消化道隆起病变行ESD术中两组器械刀使用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在消化道隆起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中两组器械刀使用的效果.方法:本组63例拟行ESD术的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1例,术中器械刀使用Hook刀+IT刀;B组32例,术中器械刀使用Dual刀,其它ESD术操作步骤完全相同.结果:A组31例患者共31处隆起病变,30处病变能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率96.8%,手术时间:65~176lmin,平均(121±25.28)min,并发症:出血29.0%(9/31),穿孔3.2%(1/31),综合评估A组治疗效果好12例,良好9例,差10例.B组:32例患者共32处隆起病变均能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率100%,手术时间:48~118 min,平均(87.7±15.67)min,并发症:出血6.3%(2/32),穿孔0%,综合评估B组治疗效果好24例,良好6例,差2例.两组手术时间相比:B组比A组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组比A组少(P<0.05).两组病变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器械刀使用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SD术中使用Hook刀+IT刀相比,使用Dual刀可以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操作简单、灵活、安全等优点.

    作者:李晓敏;覃山羽;姜海行;唐国都;黄杰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脑出血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首先对比11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6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其次对比脑出血患者轻中度功能障碍组(68例)、重度功能障碍组(29例)及死亡组(13例)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后对脑出血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90 d Barthel指数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出血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患者轻中度功能障碍组、重度功能障碍组及死亡组的血清Cys-C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90的Barthel指数评分呈负相关(r=-0.544,P=0.000).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脑出血关系密切,血清Cys-C水平的测定对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

    作者:覃惠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在宫颈癌研究中的进展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虽已有一定的下降,但仍然居高不下.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25~35岁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8.6/10万上升到80年代的16.1/10万[1].经基础研究证实,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与转移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作为宫颈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主要靶点,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就VEGF家族及其受体的构成,在恶性肿瘤,特别是宫颈癌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目前针对VEGF抗血管生成治疗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蒙玉刚;梁春燕;曾雅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绿脓菌素诱导J774细胞氧化损伤及N-乙酰半胱氨酸对其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绿脓菌素(PCN)诱导J774细胞氧化损伤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J774细胞随机分为3个组,(1)正常对照组:未加任何实验药物;(2)模型组:选择不同浓度PCN(10,25,50omg/L)感染J774细胞24 h,结合MTT细胞毒性实验结果,选择佳浓度PCN (25 mg/L);(3)NAC干预组:选择NAC(5 mmol/L)预处理J774细胞1 h,观察NAC对PCN(25 mg/L)感染J774细胞(6,12,24 h)的影响.应用MTT法测定细胞毒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的水平;分别应用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ROS水平逐渐升高,LDH漏出量增加,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MnSOD蛋白表达逐渐减弱,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组相比,NAC干预组ROS水平逐渐降低,LDH漏出量减少,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升高,MnSOD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呈时间依赖关系,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PCN可以诱导J774细胞氧化损伤,并呈剂量依赖关系;NAC对PCN诱导J774细胞氧化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丹;柴文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三维微环境复合培养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三维微环境复合体培养体系,探索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内生长、分化的规律.方法:通过贴壁培养法建立稳定的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将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及羟乙基纤维素按比例混合制备温敏性水凝胶.选取第3代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接种支架培养2周后,加入心肌组织裂解液培养5 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的特征,收集细胞支架复合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CD29,不表达CD34.温敏性水凝胶含交织成网格状的纤维样结构,网孔内含胶冻样物质.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后呈球形,折光性好,不仅分布于纤维样结构表面,还渗入网孔内生长;HE染色支架呈嗜酸性;扫描电镜下可见支架具有适宜的孔径,细胞在支架上分裂增殖活跃;添加心肌组织裂解液后,细胞逐渐拉长呈梭形.结论:在构建的三维微环境复合培养体系中,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与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培养体系能较好的模拟体内微环境,促进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作者:吴卓;赵文婧;刘玲珑;吴丽情;陈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实验室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检测与使用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和使用现况,以便加强生物安全柜的管理.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仪器测定法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和检测.结果:2009~2011年共监测111台生物安全柜,监测总合格率为81.1%,各监测项目中气流烟雾模式和低照度的合格率高,样为100.0%;以噪声合格率低,为82.0%,其次是平均照度,为97.3%.结论:该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检测合格率较好,但仍需加强对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管理.

    作者:陈莉;唐小兰;李竹天;甘永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救治(附36例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胸外科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救治的36例创伤性连枷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行肋骨悬吊牵引8例,肋骨内固定21例,气管切开5例,呼吸机治疗10例,急诊剖胸探查17例.治愈或基本治愈33例,死亡3例.结论:CT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注重连枷胸固定的同时积极治疗肺挫伤,可防止ARDS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高文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枢性低钠血症89例临床分析

    中枢性低钠血症主要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wasting syndrome, 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hormone, SIADH),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严重水盐代谢紊乱并发症,通常继发于重型颅脑外伤、严重脑出血、鞍区手术后,两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似,但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存在明显差别,容易漏诊和误诊.200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共收治89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现结合有关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覃刚;杨松;廖光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