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的疗效分析

朱永辉;李恩;杨伟峰

关键词: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去大骨辩减压术
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3期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mo,观察组GOS优良率92.11%较对照组73.68%高(P<0.05);术前两组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3d、第7d、第14d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较对照组23.68%低(P<0.05).结论: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脑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护理联合免疫营养与传统护理比较

    目的:多模式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可能会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然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免疫营养及高碳水化合物液体摄入情况相关信息报道很少.本文主要研究多模式护理方案联合免疫营养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C—反应蛋白值的影响.方法:32例患者(平均58岁,16男性,16女性)随机分组,多模式护理组:术前6h停止摄入固体食物,术前2h停止口服麦芽糖糊精,术前5d开始免疫营养补充,只在术后24h内静脉补充1000mL晶体液;传统护理组:术前6~8h禁食,术后每日静脉补充1500mL晶体液,术前不进行免疫营养补充.对比内容为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值为第二项对比内容,分别在麻醉诱导开始及术后第2d测定.结果:两组均没有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出现.多模式护理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d(2~5d),传统护理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d(3~8d).传统护理组术后C—反应蛋白值更高(P<0.01).结论:多模式围手术期护理方案联合免疫营养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C—反应蛋白值.

    作者:王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8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80例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4~2016-06期间收治的160例HFMD患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观察组采取利巴韦林气雾剂+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皮疹、口腔疱疹、发热)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77/80)较对照组85.00%(68/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口腔疱疹、发热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25%(9/80)与对照组8.75%(7/8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FMD患儿采取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疗效显著,可加快皮疹、口腔疱疹、发热等临床症状消退,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建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呼伦贝尔地区人感染布鲁氏菌菌株生物学特性分析

    目的:分析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自2013-06~2017-06分离出来的布鲁氏菌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阳性布病患者进行全血培养,对全血培养结果为阳性的布鲁菌进行了传统方法的种型鉴定.结果:463例布病患者中有81例培养出了布鲁氏菌的可疑菌落,经传统方法鉴定为羊种生物1型布鲁氏菌28株,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53株.结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分离到的布鲁氏菌为羊种1型和3型,其中羊种3型更为多见.

    作者:敖敏高娃;张国庆;郑旭;邵丽萍;韩福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3期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mo,观察组GOS优良率92.11%较对照组73.68%高(P<0.05);术前两组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3d、第7d、第14d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较对照组23.68%低(P<0.05).结论: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脑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永辉;李恩;杨伟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重度抑郁患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重度抑郁症急性发作期采用小剂量奥氮平和文拉法辛联合施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04~2018-05来院就诊的重度抑郁症患者11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入院登记薄将患者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单独用药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剂量奥氮平+文拉法辛,对比两组治疗前后MADRS评分和S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安全性,客观评价联合用药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用药后,两组MADRS评分和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适症未经特殊处理自行好转(P>0.05).结论:重度抑郁症急性发作期采用小剂量奥氮平和文拉法辛联合施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强化整体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值得推广.

    作者:石雪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也被密切关注着.本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百度学术文献数据库,总结已发表的近几年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就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生活习惯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进行阐述.

    作者:赵婧;李存保;康毅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应用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布鲁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6例确诊的布鲁菌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标本进行SAT、RT-PCR、BC法检测,对急性布鲁菌病组和慢性布鲁菌病组观察并分析RT-PCR检测的性能以及与SAT、BC的符合程度.结果:RT-PCR法对急性期布病组敏感性为76.4%,与SAT、BC的kappa值分别为0.62、0.64,有较好的一致性;RT-PCR法对慢性期布病组其敏感性为27.5%,与SAT、BC的检测结果有很大差别,kappa值仅为0.09、0.08.结论:RT-PCR检测灵敏度介于SAT、BC之间.血清学试验仍然是布鲁氏菌筛查的好的方法,RT-PCR法仅能作为布鲁菌病诊断的一个补充.

    作者:张国庆;刘恩才;韩福强;邵丽萍;郑旭;王立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7-06来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产检的150例孕妇临床资料,其中73例为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77例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设为观察组;两组孕妇均在早孕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检测,在孕24~28wk时进行759葡萄糖耐量试验,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孕妇早孕期检测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孕24~28wk的OGC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OG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组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高于空腹血糖阳性率,P<0.05.结论: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上敏感性高,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确诊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治疗,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邱绍容;程娟;陈卫布;刘彩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蒙医医德思想比较研究

    医德是指医生在进行医务工作时所表现的道德规范,旨在调整医患之间、医医之间、医生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我国传统医学在漫长的发展中自然也形成了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医德.中医,蒙医均为我国传统医学范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内容.中医学是我国中原地区的传统医学之一,对医德的论述较多,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形成了古代医德的基本内容.而蒙医学是公元8世纪前后形成的比较完整的医学体系,其医德思想形成也较晚,系统的记载在元朝.中医,蒙医医德对各自的医学人文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彼此又有着众多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二者的比较研究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

    作者:张立东;肖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重度颅脑损伤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重度颅脑损伤(STBI)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8~2017-04期间收治的90例STBI患者,随机分组,各45例.单一组通过微量泵泵入右美托咪定,于此基础上,联合组通过微量泵泵入舒芬太尼.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两组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硬脑膜切开)、T3(输注后2h)、T4(术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不同时段疼痛及镇静程度.结果:两组T0时刻MAP、H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T1、T2、T3、T4时刻MAP、HR水平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两组疼痛及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d、3d,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疼痛及镇静评分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8%(4/45)低于单一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STBI围手术期,可有效缓解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二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外侧闭合式与内侧张开式在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矫形手术中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外侧闭合式与内侧张开式在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5例.A组行胫骨高位外侧闭合式楔形截骨矫形接骨板内固定术,B组行胫骨高位内侧张开式楔形植骨矫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a,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解剖学指标变化.结果:A组手术优良率84.44%(38/45)与B组86.67%(39/4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a两组股胫角、胫骨后倾角、髌骨高度较术前减小,膝关节内侧间隙较术前增加(P<0.05),且A组胫骨后倾角、髌骨高度小于B组(P<0.05).结论:对于胫骨高位截骨矫形术,外侧闭合式与内侧张开式均可有效改善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两种术式各有利弊,外侧闭合式胫骨后倾角减小风险高,内侧张开式可避免胫骨后倾角减小,但又有较高髌骨高位风险.

    作者:郭小磊;尹焕培;佘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盆腔炎住院患者中采取健康教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5-07~2016-07期间收治的58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9)与实验组(n=29),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盆腔炎患者组间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组盆腔炎患者注意经期卫生、坚持配合、知识知晓率、复发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将健康教育护理应用在盆腔炎住院患者具备显著疗效,可以提升患者认知度与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李英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GT交叉配血检测联合MGT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

    目的:研究微柱凝胶法(Microcolumn gel test,MGT)交叉配血检测联合MGT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01~2018-03期间需输血患者1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GT和凝聚胺法(Manual polybrene test,MPT)进行交叉配血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以普细胞鉴定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交叉配血结果及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结果:MGT交叉配血检测主侧阳性率、总阳性率及假阳性率与MPT无明显差异(P>0.05),但MGT交叉配血检测次侧阳性率高于MPT(P<0.05);MGT检测不规则抗体灵敏度100.00%(26/26)高于MPT76.93%(20/26)(P<0.05).结论:采用MGT进行交叉配血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提高交叉配血阳性检出率,增强不规则抗体筛查灵敏度,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张巧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固定医护小组家庭访视服务联合宣教手册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固定医护小组家庭访视服务联合宣教手册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02期间明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51例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52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固定医护小组家庭访视服务联合宣教手册干预,比较2组自护能力(ESCA)评分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前2组ESCA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2组干预后ESCA评分显著升高,且研究组ESC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率92.31%较对照组78.43%高(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固定医护小组家庭访视服务联合宣教手册干预,能提升其自护能力,强化遵医行为.

    作者:梁静;司利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前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01~2016-12期间收治的6163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将2017-01~2017-12期间收治的6215例住院患者设为实验组,于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采取强化预防管理.统计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院环境卫生指标监测合格率.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1%(131/6215),低于对照组4.90%(302/6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毒剂、手、物体表面、空气等医院环境卫生指标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几率,提升医院环境卫生指标监测合格率,为患者诊治提供良好环境,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树立医院良好服务形象.

    作者:尹能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雨花台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雨花台区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的感染情况、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方法:利用高干队员,对辖区内娱乐场所的383名性服务小姐进行调查问卷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所调查的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67.3%,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率为82.3%.梅毒阳性率2%.结论:该人群无保护的性行为发生仍普遍存在.应加强和深化娱乐场所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促进其行为改变,降低STD/AIDS在当地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何文淑;李美玲;桑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老年2型糖尿病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01~2018-06期间在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老年患者50例为糖尿病组,正常组为我院体检体健的老年患者46例,采集两组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吸烟、血压等一般指标.其中糖尿病组50例,正常组46例,所有患者于实验指标测定前1d空腹8~12h,第2d晨起静脉采血,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1)正常组、糖尿病组、各组间性别、年龄、体重、吸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糖尿病组间比较高血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未期左室内径、收缩末期左室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之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所有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NT-proBNP呈现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功能呈负相关,HbA1c可作为评价糖尿病治疗效果及影响心功能预后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作者:宋黎刚;白苏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疗进展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是食管癌的一个少见类别,是发生于食管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具有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虽然发病较为罕见,但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食管小细胞癌的佳治疗模式尚未确立,本文对于食管小细胞癌近年来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云铎;王兴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薄弱环节管理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薄弱环节管理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01~2018-01期间我院78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2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薄弱环节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入院接待评分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87%,高于对照组(74.36%,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采用薄弱环节管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 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陈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院处方及住院医嘱合理用药点评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对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辅助用药点评分析,逐渐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要求为依据,随机抽取2018年第二季度门、急诊处方1800张,抗菌药物医嘱1048份,I类切口487例,Ⅱ、Ⅲ类切口150份病例,辅助用药病例1500份,进行专项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具体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手术抗菌药物品种使用不合理、预防用时机不合理;治疗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辅助用药主要问题是无适应症,重复用药等.结论:我院应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合理用药工作.

    作者:石二霞;云来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医学院

主办: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