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隋延辉;刘静;赵美华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80例焦虑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药物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实施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PSQI总分为(11.98±4.34)分,对照组为(11.74±3.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TCR-Vβ基因CDR3区克隆化特征的研究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Vβ基因CDR3的克隆化特征.方法:选择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多引物巢式PCR法两步扩增22个TCR-Vβ基因亚家族,高分辨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定性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PCR产物的克隆化特征.结果:CHB患者CDs+T细胞TCR-Vβ1、Vβ3、Vβ9、Vβ14出现优势增生.结论: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Vβ1、Vβ3、V9、Vβ14存在克隆性增生.

    作者:宋秀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雄激素阻断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雄激素阻断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至少12个月的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评分、血脂及血糖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雄激素阻断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代谢功能,患者易出现贫血、骨质疏松、血脂代谢异常等并发症.

    作者:姚林;吴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I)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42例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ADL评分与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ADL与MMSE评分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口服尼莫地平基础上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效果.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6个月,分析治疗前后患者FSH和LH的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前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显著减少,经期缩短;FSH及LH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有低热及轻度腹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徐艳;谢新宝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实施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学治疗的患者按照在临床化疗过程中的护理手段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与护理前相比较,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程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髓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9例,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61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在疗效的比较中愈合率、总有效率更高、无效率更少;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好转趋势.结论:兰索拉唑可有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起效快,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陈瑜凤;芦茜;钱润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临床医学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前沿学科,作为临床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学习细胞生物学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临床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科研实践和评价体系4个层面探索了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并且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建议.教学实践证明,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

    作者:王弘珺;李质馨;田洪艳;徐冶;刘忠平;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80例焦虑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药物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实施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PSQI总分为(11.98±4.34)分,对照组为(11.74±3.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隋延辉;刘静;赵美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支点反馈控制在脑瘫患儿头部控制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支点反馈控制技术对非对称性紧张性所致痉挛型脑瘫患儿头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均接受2次/d的常规康复训练和痉挛机治疗,治疗8周.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支点反射控制训练,1次/d,30 min/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点反射控制对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头部控制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张成静;蒋玉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瑞舒伐他汀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102例,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患者102例,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总有效率、病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治疗方案能减少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抑制心肌重构,改善临床疗效.

    作者:李淑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抑郁状态患者代谢及炎症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代谢、炎症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处于背景期的DR患者184例,分为单纯DR者(DR组)100例和合并抑郁状态者(DR+抑郁组)84例;检测两组患者代谢和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DR+抑郁组患者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 h 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单纯DR组(P<0.05),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6、TNF-α和血浆皮质醇(COR)均低于单纯DR组(P<0.05).结论:DR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糖尿病程度和炎症指标均高于单纯的DR患者.

    作者:杜红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取80例2型糖尿病病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预混胰岛素,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方案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糖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7.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体重指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案中,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与预后,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贺鸿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梗死患者外周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mBNP)在脑梗死患者病程中的变化.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病程分为急性期患者、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每期各30例;按照梗死面积又分为A、B、C3个亚组,每个亚组各30例.另选取50例正常的人头颅CT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的Hcy、NT-pm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时期的Hcy、NT-pmB-NP水平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期的Hcy、NT-pmBNP水平与亚急性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亚急性期患者的Hcy、NT-pmBNP水平与慢性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亚组与B亚组、B亚组与C亚组患者的Hcy、NT-proBNP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脑梗死患者的病程存在相关性,可将Hcy与NT-pmBNP水平作为预测脑卒中患者病程的指标.

    作者:高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评工具对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筛查效果

    目的:观察亚洲人骨质疏松自评工具(OSTA)对筛查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对入选的106例老年女性患者进行骨密度测量,并计算其OSTA指数,通过比较OSTA指数和骨密度值,计算OSTA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Kappa值.结果:当以OSTA≤-1为截断值时,其灵敏度为93.3%(95%CI:100.0%-86.0%),特异度为50.8%(95% CI:63.3%-38.3%),Youden指数为0.4(95%CI:0.6-0.3),Kappa值为0.4(P<0.05).结论:亚洲人骨质疏松自评工具对于筛查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曹硕;梁冠秀;何志娜;吕改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ATRA、As2O3、HAE方案联合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行As2O3 +ATRA+HAE方案联合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7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行ATRA诱导治疗、As2O3 +ATRA+HAE三联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较对照组高,且1、3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行As2O3+ATRA+HAE方案复合序贯治疗,疗效较ATRA诱导治疗好.

    作者:郭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及甘油三酯(TG).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相关指标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4h尿蛋白及血生化指标ALB、CHOL、TG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肾康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手外伤患者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手外伤患者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骨外科手外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照,采用MCMQ医学应对问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SDS抑郁自评量表分别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作具体的调查和分析,从而分析手外伤患者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都比国内常模要高,两者之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应对方式,研究组患者面对评分比国内常模要低,而回避评分和屈服评分则显著的高于国内常模,两者之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手外伤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屈服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和回避、面对并无相关性(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应对方式的各维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手外伤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做出有效的引导措施,改变其不良的应对方式和心理状况,使其用积极应对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巫菊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脊柱结核患者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4例脊柱结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各51例.A组患者采用病灶后路清除术、椎弓根后路内固定术及植骨融合术;B组患者采用椎弓根后路内固定手术、植骨融合术及病灶前路清除术;C组患者采用病灶侧前方清除术、植骨融合术及椎弓根后路内固定手术;D组患者采用病灶前路清除术、植骨融合术及前路内固定术;观察各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B、C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D组(P<0.05);A、B、C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率显著高于D组(P<0.05);A、B、C3组患者矫正角度丢失率显著低于D组(P<0.05).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效果显著不同,采用后路固定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能清除病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效果更好.

    作者:艾克拜尔·乌曼尔江;车力新;王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原发性失眠与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觉醒水平的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性失眠和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在觉醒水平方面的差异,为分析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的临床特点提供依据.方法:比较30例原发性失眠组患者和25例抑郁伴发失眠组患者的24 h游离氢化可的松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和脑电频谱指标低频(LH)、高频(HF)、RR期间标准差(SDNN)、平均心率标准差(ADANN)、均方根值(rMSSD)、丁堡指数(pNN50)之间的差异.结果:抑郁症伴发失眠组患者24h游离氢化可的松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失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伴发失眠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HF、SDNN、ADANN、rMSSD、pNN50显著低于原发性失眠组,LF/HF显著高于原发性失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伴发失眠组患者脑电频谱指标theta、alpha 、sigma、beta、gamma相对功率值明显低于原发性失眠组,delta相对功率值明显高于原发性失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原发性失眠组患者相比,抑郁症伴发失眠组患者的躯体觉醒水平较高,而脑皮质觉醒水平则相对较低.

    作者:刘玉芝;侯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分析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显效率分别为96.3%和87.2%,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ortman评分分别为(21.86±2.35)和(17.01 ±2.39),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舒血宁、地塞米松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为有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