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波;邓东;杨新官;龙莉玲;黄仲奎;林创武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治疗方法颇多.2003~2007年我院采用泛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HZ 9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伯超;姚锦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处理及血管活性药的适量运用预防背驮式肝移植术中再灌注后综合征.方法:对8例接受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患者采用扩容、纠酸、保温、补钙等综合处理以及小剂量多巴胺和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观察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及温度、尿量、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结果: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无肝早期(门静脉阻断5 min内)、新肝早期(门静脉开放后5 min内)MAP、CVP、PAP较无肝前期、麻醉前轻度降低,HR轻度增快;新肝期MAP、HR恢复到无肝前期水平;生化、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血钙偏低;围术期血糖有渐升高趋势,无再灌注综合征发生.结论:肝移植术中门静脉开放前经综合处理(补充血容量、补碱、补钙、保温)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适量应用可预防再灌注后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黄中华;梁宁;秦丹丹;张庆敏;张学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口服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疗效.方法: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均予抗病毒药阿昔洛韦静脉点滴,连续7 d.另外,观察组口服加巴喷丁+神经阻滞+局部皮内注射综合治疗.对照组联合卡马西平口服,如治疗后48 h疼痛缓解不满意者,口服曲马多胶囊.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后第1、4、7、14、21天疼痛强度变化.记录疱疹结痂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4、7、14、21天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各时点VA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VAS无明显变化,加用曲马多胶囊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7、14、21天的治疗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皮疹消退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2.6±2.8)d,对照组为(16.8±3.4)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口服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镇痛效果确切、迅速缓解疼痛,有加速炎症消退和缩短皮疹愈合时间的作用.
作者:谭宪湖;谭冠先;唐小松;何睿林;沙文昆;周广明;王凌;陈旭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我们应用聚维酮碘软膏与金因肽联合治疗31例慢性溃疡创面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秋海;梁自乾;边建民;黄运严;陈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间断补充铁剂对改善孕妇铁营养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8例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9例,试验组从孕20周开始给予两周1次的补铁干预措施,分别测定孕妇孕20周及孕37周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血红细胞锌原卟啉(ZPP)及新生儿的脐血Hb 、SF,了解间断补铁对母儿的临床意义.结果:孕37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b、SF、Z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的新生儿体重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新生儿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F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补充铁剂对孕妇铁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并能减少因母体贫血使胎盘氧供应不足导致的低体重儿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经济的预防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苏亮;杜娟;李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眼眶肿瘤是眼科常见病,其患病率占眼眶病的第二位[1].对位于眼球后的肿瘤既往常采用侧壁开眶的方法摘除肿瘤,但侧壁开眶对病人损伤大,术后恢复较慢.近年来,我们采用前路开眶的方法对26例肿瘤位于球后及球周的患者行肿瘤摘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宇清;李凯军;何剑峰;廖士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经胃镜、结肠镜及病理确诊的18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行静脉麻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径在0.2~1.0 cm广基、扁平息肉仅行APC切除治疗,直径在1.0~3.0 cm的有蒂及宽基底息肉行高频电切,残蒂及局部创面渗血再行APC止血治疗.结果:182例均完成治疗,麻醉效果满意, 患者在整个内镜操作过程中均能保持安静,对检查治疗全过程无记忆, 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稳定.其中,一次APC成功治疗20~25颗息肉11例, 10余颗26例,25颗以上息肉分2次APC治疗7例. APC联合圈套器高频电切治疗结肠多发有蒂大息肉24例.术后腹胀19例,腹痛11例,胸前区烧灼感6例,多可以耐受无需处置,1~3 d后症状消失.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静脉麻醉内镜下APC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性好,可有效止血,副反应少,操作简便,尤其适合扁平、广基息肉的治疗.对有蒂及宽基底息肉可以联合圈套器高频电切治疗.
作者:卢杰夫;彭卓嵛;陈国忠;梁雪;李桂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短尾蝮蛇毒(Agkistrodon Halys Brevicaudus Venom)磷脂结合抗凝蛋白(Phospholipid-blnding anticoagulation protein,PBAP)的一般药理作用.方法:①小鼠尾静脉注射PBAP(0.4 mg/kg)后观察其一般行为、协调活动和对阈下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②家兔耳缘静脉注射PBAP(0.4 mg/kg)后,观察家兔的心率、心电图、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等指标.结果:①小鼠尾静脉注射PBAP后对其一般行为、协调活动和对阈下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无影响;②各组剂量PBAP对家兔的心率、心电图、血压以及呼吸频率等均无影响.结论:短尾蝮蛇毒磷脂结合抗凝蛋白对动物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一般药理学均无影响.
作者:钟小斌;黎渊弘;龙奕宵;黎肇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中IL-6 mRNA表达及其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形成的影响.方法:63例患者按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或≥35 g/L分成两组,低白蛋白血症组(n=38),白蛋白正常组(n=25),分别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和用RT-PCR方法检测癌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结果:进展期结直肠癌低白蛋白血症组血清IL-6水平和癌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白蛋白正常组(P<0.05),且血清IL-6水平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57,P=0.00),与癌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8,P=0.03).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患者的癌组织中IL-6 mRNA呈高表达.癌组织IL-6 mRNA高表达是导致血清IL-6水平增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葵;陈利生;高枫;曹云飞;朱袭嘉;赵江宁;罗吉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ANTES)在血清及尿液中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60例LN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清及尿液RANTE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LN患者血清RANTES水平较正常人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各病理类型LN患者血清RANTES水平亦较正常人升高(P<0.01);③根据标准曲线公式及所检测到尿液RANTES的吸光度值无法计算得出其水平值.结论:LN患者血清RANTES水平升高.尿液RANTES水平极低.
作者:唐曦平;伍巧源;廖蕴华;黄莉;杨桢华;黎伟;冯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原发性输尿管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由于它具有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等特点,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误诊、漏诊时有发生.为提高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水平,笔者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8月1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总结其诊断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继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活动指标的变化及与DAS28的相关性,探讨反映RA病情活动的敏感指标.方法:选取RA初治患者109例,男21例,女88例.观察RA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各指标的变化,包括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痛觉、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活动的综合评价(VAS)、晨僵、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和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根据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和ESR计算出DAS28,分析各指标与DAS28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晨僵、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痛觉及医生和患者的VAS明显改善(P<0.001),CRP、RF、PLT、ESR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DAS28分别为4.53±1.16和2.86±1.01(t=0.746,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与DAS28独立相关的因素是患者痛觉(b=0.499,P<0.001)、Hb(b=-0.304,P=0.007);治疗后与DAS28独立相关的因素是CRP(b=0.451,P=0.002),医生的VAS(b=0.365,P=0.011).结论:治疗前患者痛觉、Hb,治疗后CRP、医生对疾病活动的VAS与DAS28独立相关,能独立反映病情的活动性.CRP、PLT和RF的改善是评价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作者:雷玲;赵铖;米存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免疫性炎性肌病,以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及延髓支配肌肉力减弱,血清肌酸激酶升高为特征.其可以分为儿童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与成人皮肌炎(adult dermatomyositis, ADM)两大类[1].其发病机制仍不明了,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治疗较为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7例JDM与45例ADM的临床特征与临床治疗转归进行对比性分析.
作者:郑文军;严煜林;韦高;梁伶;温斯健;刘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疗效,探讨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52例患者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11年.结果:52例患者原有的晕厥、黑矇、心悸、头晕等与心动过缓有关的症状消失.术后出现急性期阈电压升高4例,新出现房颤3例,脉冲发生器周围肌肉刺激症状3例,出现起搏器综合征3例,需更换起搏器3例,囊袋血肿2例,电极脱落1例,起搏器依赖2例,膈肌刺激症状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例,死亡1例(脑肿瘤并脑疝致死).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尤其是生理性起搏器是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疗效好、安全性高,但术后,特别是术后早期须加强随访.
作者:黄显南;潘征;陆克兴;蓝景生;零美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CE基因I/D及AGT基因T174M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2型糖尿病组(DM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DM组根据有无肾病分为DN(+)组和DN(-)组.分别用PCR技术、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ACEI/D、AGT T174M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1) DN(+)、DN(-)组的ACE-DD基因型(18.87%、14.81%)和D等位基因频率(48.11%、42.59%)均比对照组(8.09%、29.41%)显著增高(P<0.05);(2) DN(+)组与DN(-)组比较,ACE、AGT T174M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 联合多态分析显示,同时具有ACE-DD和AGT T174M-MM型对DN的OR值为4.21(95%CI:1.14~15.59).结论:(1)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发生的易感因素;(2)ACEI/D、AGT T174M多态性单一因素与DN的发生无关联;(3)ACE-DD和AGT T174M-MM基因型同时存在可能是DN的易感联合基因型.
作者:钟卫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PSP)对肝癌细胞增殖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BEL7404,用MTT法检测螺旋藻多糖作用于肝癌细胞BEL7404后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螺旋藻多糖对肝癌细胞BEL7404增殖有抑制作用;螺旋藻多糖作用于肝癌细胞BEL7404,随着螺旋藻多糖浓度的增加,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螺旋藻多糖能有效地抑制肝癌BEL7404的细胞增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可能与螺旋藻多糖使细胞Caspase- 3的活化增强有关.
作者:汤桂芳;邝晓聪;庞辉;贾晓栋;玉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肝损伤与胆结石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建立四氯化碳(CCL4)致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加用喂食含胆固醇饲料的方法建立慢性肝损伤胆结石模型,观察各组结石形成率、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并行肝脏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及电镜观察.结果:慢性肝损伤成石组的结石形成率达到100%,而单纯胆固醇饮食组、慢性肝损伤组成石率分别为46.7%和40.0%,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肝组织病理变化轻重程度不同,各种性质病变相混存在.结论:慢性肝损伤在结石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成石率及结石性质可能与慢性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性质有关.
作者:黄名威;唐乾利;赫军;俞渊;王清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改良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原代分离方法,探讨大鼠MSCs体外培养的适宜条件.方法:比较改良与传统单纯贴壁培养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观察不同方法获得原代细胞形态及不同代MSCs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同时观察不同浓度的胎牛血清(FBS)对MSCs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改良单纯贴壁培养法获得的原代细胞贴壁时间早、生长快,与其他两种分离方法差异明显(P<0.01);原代MSCs用15%的FBS培养,其增殖明显高于5%、10%及20%的FBS培养;第3代以后MSCs用5%的FBS培养有力于细胞纯化.结论:成功地改良了分离培养大鼠MSCs的方法,配合不同血清浓度培养基可使收获MSCs效率增高.
作者:余劲明;蔡德鸿;张桦;袁小澎;李明;陈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卵巢颗粒细胞(GC)是构成卵泡的重要组成部分,颗粒细胞分泌卵泡液及甾体激素.P450芳香化酶(P450arom)是卵巢颗粒细胞表达的催化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限速酶[1].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卵巢颗粒细胞P450芳香化酶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认识也更加深入,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靳玉甫;覃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化疗意象放松疗法对减轻肿瘤患者化疗相关副作用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化疗意象放松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应用WHO关于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评估疗效,并对比了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经过化疗意象放松干预后,恶心呕吐明显减轻(u=3.026,P<0.01),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结论:化疗意象放松治疗方法简便实用,可明显减轻化疗时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化疗患者对恶心呕吐的耐受性.
作者:江锦芳;陈丽君;劳永聪;许璐;陈梅忠;陈壮斌;岑绍芳;刘志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