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缝隙连接蛋白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张成禄;王前;郑磊;曾方银;李海珠;郑辉;黄胜起;刘集鸿;黄宪章;姜朝新

关键词:缝隙连接蛋白37, 遗传多态性, 急性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37(Cx37) 基因C1019T遗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136例AMI患者和147例对照者Cx37 C1019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结果:病例组TT、CT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18%、39.71%和44.12%,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03%和63.97%;对照组TT、CT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12%、28.57%和65.31%,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0.41%和79.59%.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197,95CI%=1.507~3.201,P<0.001),与CC基因型比较,TT和CT基因型AMI患病风险显著增加.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Cx37基因C1019T多态性可能是广东汉族人群AMI患病危险因素之一,此多态性位点研究可为AMI个体化一级预防和个体化诊断提供新依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脐带的超声检测

    自从Donald等(1958)首次在产科应用超声技术以来,超声对产科临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产科超声包括胎儿及脐带、羊水、胎盘监测,其中脐带连接胎儿与胎盘,是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生命线,由脐带原因引起的围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的损害,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作者:陈彦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间歇性气压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常见的合并症,其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肩手综合征一般分为3期,当出现肩、手肿胀和自发痛消失,皮肤和手指肌群明显萎缩,手指ROM日渐受限等Ⅱ期表现时,一般的康复治疗难以奏效.

    作者:李争鸣;罗贤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卵巢上皮癌一线化疗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对术后诊断为卵巢上皮癌(OEC)的Ⅱ、Ⅲ、Ⅳ期新发病例进行研究,以寻找OEC患者一线化疗的佳方案.方法:系统检索1990~2005年评价铂类加紫杉醇为OEC患者一线化疗方案的临床Ⅲ期随机对照研究(RCT).并对符合入选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还不足以说明铂类联合紫杉醇绝对优于单一铂类和(或)联合非紫杉醇类的方案,但治疗的总体效应趋向铂类联合紫杉醇组.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OEC患者使用卡铂加紫杉醇在生存率上优于顺铂加紫杉醇,卡铂联合紫杉醇因卡铂毒副作用较轻而被推荐为OEC的一线化疗方案.结论:对术后诊断为OEC的Ⅱ、Ⅲ、Ⅳ期新发病例推荐使用卡铂联合紫杉醇化疗,而顺铂联合紫杉醇也是可选的方案.对不适用紫杉醇或不愿意接受紫杉醇副作用的患者,可选用单药卡铂治疗.

    作者:莫秀瑛;李力;黄志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绒毛活检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又称宫内诊断(intrauterine diagnosis),是遗传病现代诊断的重点,即通过物理、生化和遗传等诊断技术和方法,对胎儿的遗传状况进行诊断, 是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李敏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52例随访分析

    目的:评价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疗效,探讨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52例患者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11年.结果:52例患者原有的晕厥、黑矇、心悸、头晕等与心动过缓有关的症状消失.术后出现急性期阈电压升高4例,新出现房颤3例,脉冲发生器周围肌肉刺激症状3例,出现起搏器综合征3例,需更换起搏器3例,囊袋血肿2例,电极脱落1例,起搏器依赖2例,膈肌刺激症状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例,死亡1例(脑肿瘤并脑疝致死).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尤其是生理性起搏器是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疗效好、安全性高,但术后,特别是术后早期须加强随访.

    作者:黄显南;潘征;陆克兴;蓝景生;零美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改良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改良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原代分离方法,探讨大鼠MSCs体外培养的适宜条件.方法:比较改良与传统单纯贴壁培养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观察不同方法获得原代细胞形态及不同代MSCs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同时观察不同浓度的胎牛血清(FBS)对MSCs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改良单纯贴壁培养法获得的原代细胞贴壁时间早、生长快,与其他两种分离方法差异明显(P<0.01);原代MSCs用15%的FBS培养,其增殖明显高于5%、10%及20%的FBS培养;第3代以后MSCs用5%的FBS培养有力于细胞纯化.结论:成功地改良了分离培养大鼠MSCs的方法,配合不同血清浓度培养基可使收获MSCs效率增高.

    作者:余劲明;蔡德鸿;张桦;袁小澎;李明;陈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PCOS患者41例(实验组),健康人39例(对照组),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和腰围、臀围,检测患者的性激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1例PCOS患者及39例健康人的血清sICAM-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PCOS患者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②PCOS患者BMI≥25 kg/m2的血清sICAM-1水平比BMI<25 kg/m2水平明显升高(P<0.05);③PCOS患者中腰臀比(WHR)≥0.8的血清sICAM-1的水平比WHR<0.8的明显升高(P<0.05);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COS患者的血清sICAM-1水平与组别、年龄、BMI、WHR呈正相关.结论:sICAM-1与PCOS可能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越大,WHR及BMI增大,sICAM-1水平渐增.

    作者:蒋凤艳;黄卡立;韩玲;黄一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31例

    手指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中较常见的创伤,末节软组织缺损是其中的难点[1].2004年5月至2007年3月我科采用指固有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31例33指全部成活,经4~12个月随访,外观满意,恢复保护性感觉,拿捏功能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科;袁炜庆;李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宫腔镜检查治疗中应用米索前列醇扩张宫颈的临床观察

    宫腔镜检查是近代妇科领域里出现的新技术,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宫腔镜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1,2],但在宫腔镜检查及治疗中因扩张宫颈、膨宫及宫腔操作均会使患者感到疼痛及不适.

    作者:李静玲;马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

    结节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发生广泛的非干酪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约80%~90%胸部受累[1].70%~75%胸部结节病具有典型影像征象即两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伴有或不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25%~30%可出现不典型表现[2],尤其合并肺内病变.

    作者:张小波;邓东;杨新官;龙莉玲;黄仲奎;林创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螺旋藻多糖对肝癌细胞增殖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PSP)对肝癌细胞增殖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BEL7404,用MTT法检测螺旋藻多糖作用于肝癌细胞BEL7404后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螺旋藻多糖对肝癌细胞BEL7404增殖有抑制作用;螺旋藻多糖作用于肝癌细胞BEL7404,随着螺旋藻多糖浓度的增加,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螺旋藻多糖能有效地抑制肝癌BEL7404的细胞增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可能与螺旋藻多糖使细胞Caspase- 3的活化增强有关.

    作者:汤桂芳;邝晓聪;庞辉;贾晓栋;玉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静脉麻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经胃镜、结肠镜及病理确诊的18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行静脉麻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径在0.2~1.0 cm广基、扁平息肉仅行APC切除治疗,直径在1.0~3.0 cm的有蒂及宽基底息肉行高频电切,残蒂及局部创面渗血再行APC止血治疗.结果:182例均完成治疗,麻醉效果满意, 患者在整个内镜操作过程中均能保持安静,对检查治疗全过程无记忆, 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稳定.其中,一次APC成功治疗20~25颗息肉11例, 10余颗26例,25颗以上息肉分2次APC治疗7例. APC联合圈套器高频电切治疗结肠多发有蒂大息肉24例.术后腹胀19例,腹痛11例,胸前区烧灼感6例,多可以耐受无需处置,1~3 d后症状消失.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静脉麻醉内镜下APC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性好,可有效止血,副反应少,操作简便,尤其适合扁平、广基息肉的治疗.对有蒂及宽基底息肉可以联合圈套器高频电切治疗.

    作者:卢杰夫;彭卓嵛;陈国忠;梁雪;李桂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波根尖倒预备窝洞壁清洁度的评价

    目的:比较超声波和传统慢速手机进行根尖倒预备窝洞壁清洁度的差异.方法:离体上颌第二前磨牙行根管清理成形,根管充填,根尖3 mm切除,选取27颗有一个峡部连接两个主根管结构的牙齿随机均分成3组,分别用超声波配金刚砂尖Berutti与镍钛尖RE2,超声波配40号K锉,慢速手机配No.2圆钻进行根尖倒预备,采用微印模技术制备根尖窝洞环氧树脂模型,扫描电镜下观察评价窝洞壁碎屑和玷污层.结果:超声预备的窝洞壁碎屑和玷污层明显少于慢速手机(P<0.05).结论:超声波根尖倒预备获得的窝洞更清洁.

    作者:陈文霞;张平娟;曾启新;谢方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焦虑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比较单用降压药物与联合抗抑郁药物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焦虑障碍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60例确诊高血压并发抑郁、焦虑障碍的门诊病人分为2组,对照组单服厄贝沙坦片75 mg,1次/d;抗抑郁治疗组(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片75 mg,1次/d,加服西酞普兰20 mg,1次/d,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收缩压(SBP)由(21.1±7.5)kPa降至(17.1±3.1)kPa,舒张压(DBP)由(14.4±2.8)kPa降至(10.7±2.1)kPa,总有效率为SBP 80.0%, DBP为86.7%,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焦虑障碍的患者联合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降压效果.

    作者:陈黎;陈胤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10例

    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甘能中;黄侃慧;岑立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海带多糖抗血栓作用的量效观察

    目的:探索海带多糖体内外抗血栓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在体外实验中,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肝素4个等级剂量组、海带多糖4个等级剂量组.体外旋转法观测血栓重量,并进行各组比较.在体内实验中,将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阿司匹林高低剂量组、海带多糖高低剂量组、肾上腺素模型组.注射肾上腺素制备内皮损伤大鼠模型,通过动-静脉环路法测定血栓湿重.结果:体外血栓形成实验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肝素和海带多糖各剂量组均显示出抗血栓形成作用(P<0.01),且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体内血栓形成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海带多糖高剂量组、阿司匹林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栓湿重(P<0.01),显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海带多糖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作者:葛邕;王丽萍;谢露;陈蒙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90例颅脑损伤者和90例健康者的血清S100B蛋白,探讨S100B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S100B蛋白.结果:颅脑损伤组的S100B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100B蛋白可作为颅脑损伤的病情监测指标.

    作者:陈志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62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儿科常见病,探讨围生期窒息病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对指导围生期医学保健和优生优育工作,降低新生儿窒息,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和残疾率,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覃立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磁性附着体在覆盖义齿应用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牙科磁性附着体是利用基牙上的磁体来使修复体固位的一种装置,它由安装在义齿内的磁体及固定于牙根内的根面板(又称衔铁)两部分组成[1].

    作者:苏晓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蓝光滤过型与非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术后的对比敏感度及主观色觉的差异

    目的:比较蓝光滤过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与非蓝光滤过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对比敏感度和主观色觉的差异.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的方法,将在我院行双眼白内障复明术32例(黄种人)64眼,其中一眼植入单焦点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作为研究组,另一眼植入非蓝光滤过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作为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为(90±15)d.分别检查视力、对比敏感度,采用问卷调查色觉症状.结果:研究组的非矫正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非矫正近视力、佳矫正近视力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例的对比敏感度值位于正常值范围,研究组和对照组总体的对比敏感度值在各频率段没有差异(P>0.05).研究组无一例出现黄视或绿视,无一例诉有双眼色觉差异.结论:植入蓝光滤过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与植入非蓝光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病人的对比敏感度及主观色觉相似.

    作者:覃瑞;谭少健;文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