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围术期的运用

莫安胜;林辉;温绍科;李香伟;贺榜福;梁胜景;陆卫军;卢昌超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非体外循环, 冠脉搭桥术, 围术期,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手术机, 心脏病患者, 呼吸系统疾病, 危重冠心病, 冠脉旁路移植, 辅助下, 现报告如下, 肾功能异常, 运用, 老年患者, 动脉硬化, 并发症, 安全性
摘要: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PCAB)在危重冠心病(CAD)患者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尤其对于有肾功能异常、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严重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手术机会[1],对高危心脏病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进行OPCAB手术,增加了PCAB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大限度的避免了体外循环及体外循环可能导致的各种并发症[2].IABP在冠心病中的运用指征还没有完全的统一,目前有提倡早期运用的趋势.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们施行OPCAB 33例,在IABP辅助下行OPCAB 8例,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ATP生物荧光法在卵巢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法在卵巢癌体外药敏试验(ATP-TC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TP-TCA法对卵巢癌手术标本25例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ATP-TCA的可评估率为92.00%;25例卵巢癌患者对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足叶乙甙17.39%,阿霉素26.09%,健择34.78%,丝裂霉素39.13%,5-氟脲嘧啶43.48%,草酸铂56.52%,顺铂65.22%,紫杉醇69.57%.结论:ATP-TCA法是一种敏感的化疗药物试验,在卵巢癌化疗药物敏感性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苏承武;唐永梅;蔡捷;李佳荃;唐东平;李梅;田海梅;张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19例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术,手术安全性及癌灶手术切除率大大提高,为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后继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有明显意义.1999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对中心型中晚期肺癌19例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成信;刘永春;曹健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硬脑膜减张修补在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

    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常需要去骨瓣减压以达到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为减少去骨瓣减压所造成的并发症,我院2000年6月至2003年12月对69例患者进行去骨瓣减压术的前瞻性研究,探讨硬脑膜减张修补在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志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管紧张素Ⅱ在左心室肥厚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新近研究发现,左心室肥厚可见于高血压的极早期,甚至少数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前就存在室壁肥厚.这些资料表明左心室肥厚可由独立于血压之外的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左心室肥厚和神经体液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左心室肥厚作为心肌对心肌损伤及心脏超负荷的一种反应,反映了体内生长促进因子[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和生长抑制因子(如心钠素、缓激肽、前列腺素及NO等)之间效应的失衡.前者直接调节和促进心肌细胞生长,后者则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增加胶元降解,对抗AngⅡ等生长促进因子的作用.本文综述AngⅡ在左心室肥厚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周燕;莫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氩激光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氩离子激光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将60例6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1周手术区结膜或角膜缘出现新生血管胚芽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氩离子激光光凝, 功率0.1~0.15 W,时间0.2 s,计数56~187点,每次间隔1周,共1~3次;对照组:不行光凝.结果:随访1年,胬肉术后复发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33.33%(P<0.01).结论:氩离子激光封闭胬肉术后1周新生血管胚芽,可作为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敏;赵昕;杨捷;杨珂;赖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健胃愈疡颗粒对胃溃疡大鼠胃组织核因子-κB的活化和IL-8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胃溃疡胃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在健胃愈疡颗粒(JWYY)胃黏膜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JWYY组,改良Okabe法建立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模型, 造模后第8天和第16天分别应用原位杂交法、免疫组化学法检测NF-κB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和IL-8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第8天,模型组NF-κBmRNA及其蛋白明显从细胞质移位于细胞核,与正常组(0.41±0.17、0.29±0.11)、假手术组(0.54±0.15、0.38±0.15)比较其核阳性反应的细胞密度增加(5.92±0.61、9.13±1.21,均P<0.01),IL-8表达增加(58.95±7.34 vs 9.55±1.58、11.00±2.21,均P<0.01);应用JWYY,NF-κBmRNA及其蛋白的核移位被明显抑制,阳性反应细胞密度显著减低(3.77±0.59、5.37±0.99,均P<0.01),IL-8表达亦显著减低(22.34±8.39,P<0.01).模型组第16天与第8天相比NF-κBmRNA及其蛋白部分从胞核移出细胞质,其核阳性反应的细胞密度显著减低(2.42±0.51、4.18±0.94,均P<0.01),IL-8表达亦减低(15.72±2.67,P<0.01);JWYY组NF-κBmRNA及其蛋白和IL-8表达(1.69±0.11、2.96±0.46、11.35±2.54)均不及模型组(分别P<0.05、P<0.05、P<0.01).NF-κB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与IL-8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9、r= 0.808, 均P<0.01).结论:JWYY抑制大鼠胃溃疡NF-κB的活化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凌江红;李家邦;申定珠;蒋荣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兔颈脊髓慢性受压与减压后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

    目的:观察兔颈脊髓慢性受压与减压后脊髓神经组织细胞学及超微结构变化、压迫程度与神经细胞损害的关系、减压后神经细胞恢复的程度.方法:建立兔颈脊髓慢性受压的动物模型,分轻度压迫组、轻度压迫减压组、重度压迫组、重度压迫减压组、手术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颈脊髓组织的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颈脊髓早期受压对脊髓的损害以可逆性变化为主,后期重度受压时,则以不可逆变化为主.结论:早期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减轻或消除脊髓功能的损害.

    作者:黄有荣;张璇;崔伟;陈锋;李寿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调脂治疗对血脂正常或轻度增高的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运动试验阳性且血脂正常或轻度增高的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7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12周,对照组仅予饮食控制,治疗前后行心电图运动试验,比较两组运动试验结果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各项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运动耐量显著提高,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降低,至ST段下移1 mm时间明显延长,ST段下移值显著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减轻血脂正常或轻度增高的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

    作者:黄群英;俸勇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平喘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哮喘豚鼠的平喘机制.方法: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复制哮喘豚鼠模型,分组给予不同剂量As2O3雾化吸入(B1 组:As2O31.0 mg/kg·d-1、B2组:As2O32.0 mg/kg·d-1),同时设生理盐水喷射雾化吸入组(A组)、As2O3腹腔注射组(B3组:As2O35.0 mg/kg·d-1)、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腹腔注射组(C组)对照,均于用药7 d后,回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比较BALF的嗜酸粒细胞(EOS);取左下肺做病理切片,比较支气管黏膜下层EOS;取右肺中下叶常规石蜡包埋和切片,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原位标记细胞凋亡,对气道壁EOS凋亡进行定量测定.结果:①BALF和支气管黏膜下层EOS结果:A组与B1、B2组和B3组及C组比较以及C组与B1、B2、B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OS凋亡结果:A组与B1、B2、B3组和C组比较以及B1组与B2、B3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2组与B3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2O3雾化吸入和腹腔注射均可减少支气管BALF和支气管黏膜下层EOS及促进支气管黏膜下层的EOS凋亡,从而减轻了哮喘气道炎症;小剂量的As2O3(2.0mg/kg·d-1)雾化吸入与较大剂量的As2O3腹腔注射的气道抗炎作用相同;As2O3的平喘机制是通过减少支气管BALF的EOS和支气管黏膜下层EOS及促进支气管黏膜下层的EOS凋亡而起作用;As2O3与Dex在哮喘豚鼠的平喘机制可能有相似之处.

    作者:吴曙粤;利华;莫诚航;李建民;王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深低温停循环在新生儿及婴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附12例分析)

    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我院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对12例新生儿及婴儿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纠治,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洪;叶宁;邬少君;郑晓宇;吴文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化疗药物对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4/ADM端粒酶活性抑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几种常用化疗药物对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4/ADM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端粒重复扩增实验(TRAP)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测定BEL-7404/ADM耐药细胞经过多种化疗药物[顺铂(DDP)、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不同浓度和时间作用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当各种药物高浓度处理细胞24 h后再去除药物,DDP对端粒酶的活性完全抑制,MMC有部分抑制,ADM和VCR无抑制作用;低浓度药物处理细胞3 d,其结果同高浓度相似.结论:高浓度DDP和MMCC在短时间内或低浓度长时间作用对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4/ADM端粒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可能与药物的作用浓度和时间有关.

    作者:韦长元;莫军杨;黎丹戎;梁安民;曹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清TSGF、CA153、CA125及CEA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CA153、CA125及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取69例乳腺癌患者血清标本作实验组,31例乳腺良性疾病血清标本作对照组.每例抽取空腹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TSGF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CA153、CA125及CEA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所有数据用SPSS8.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TSGF、CA153、CEA含量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A125含量与乳腺良性疾病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SGF、CA153、CA125及CEA对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21.7%、 30.4%、13.0%和15.9%,特异性分别为100%、93.5%、83.8%和100%,准确度分别为46.0%、50.0%、35.0%和42.0%.TSGF、CA153及CEA联合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为62.3%,特异性为93.5%,准确度为72%.联合检测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敏感性明显提高.结论:血清TSGF、CA153及CEA单项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均有较大意义,联合检测血清TSGF、CA153及CEA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陆云飞;向俾庭;曾健;廖清华;林坚;林进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 949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我院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全年院前急救患者3 949人次,男女比例为1.57:1.年龄(40.02±18.69)岁.院前急救前5位系统或大类疾病依次是创伤(40.28%)、心血管系统疾病(14.5%)、神经系统疾病(10.15%)、急性中毒(9.62%)、消化系统疾病(6.38%).急救呼叫服务时间主要分布在9~15时和18~24时两个时间段;急救患者主要分布在医院所在或邻近辖区和周围农村地区.12、1、2月份月均院前急救人次略高于年平均水平.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阮海林;杨春旭;丁爱国;冯小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将实验树鼩随机分为4组:黄曲霉毒素(AFB1)组(A组)、乙型肝炎病毒(HBV)+AFB1组(B组)、HBV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定期抽血,用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NTERT)检测树鼩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各实验组的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不同.结论: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NTERT所反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可灵敏地反映该过程不同时期的变化.

    作者:唐东平;李瑗;唐凯;苏建家;曹骥;欧超;杨春;岳惠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开塞露联合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化疗病人便秘30例

    便秘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使用化疗药物,疾病本身的慢性消耗以及患者饮食营养不均衡等原因容易导致患者排便困难.部分恶性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后伴有肝功能损害,此时出现便秘,不适宜采用肥皂水灌肠.我科于2003年2月至2004年5月采用开塞露联合生理盐水灌肠治疗肿瘤病人便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莉;曾国艳;邓家莲;王艳霞;农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大鼠血清睾丸酮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血清睾丸酮水平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动物模型,用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治疗8、16周,通过勃起试验来评价其勃起功能,并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睾丸酮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DM组)血清睾丸酮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大鼠(DI组)的睾丸酮水平较DM组高.大鼠血清睾丸酮水平与HbA1c呈明显负相关(r=-0.816,P<0.01),而与阴茎勃起次数呈明显正相关(r=0.785,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的血清睾丸酮水平降低,血清睾丸酮水平降低可能是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作者:黎英荣;潘海林;苏宏业;邓宏明;肖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联苯胺染色联合显微操作法获取孕妇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孕妇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的识别和获取方法,为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创造条件.方法:单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联苯胺染色识别母血中NRBC,显微操作获取.结果:28例样本中每例发现NRBC 4~13个/5ml,共获298个.结论:联苯胺染色后母血中NRBC易于识别,熟练的显微操作能迅速获取单个NRBC,为应用单个胎儿NRBC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打下前期基础.

    作者:韦红英;龙桂芳;林伟雄;李树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滤过性手术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

    糖尿病合并青光眼患者行滤过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仍能达到良好效果.

    作者:马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2例利培酮对心电图的影响分析

    利培酮和氯氮平同属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自从应用于临床以来,二者在治疗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有关利培酮对心电图的影响目前报道很少,笔者对32例服用利培酮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电图动态观察,并对心电图的异常变化与服药剂量、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与氯氮平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褚水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MAPK信号转导通路多基因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检测MAPK激酶信号转导通路ERK1、JNK1、p38各基因mRNA表达情况的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 RT-PCR)的方法.方法:自Genebank中获取大鼠及人源ERK1、JNK1及p38的基因序列,将大鼠与人的基因序列用Align X进行同源性比较,选取保守区应用primer 5软件设计3对引物,建立Multi RT-PCR检测体系,分别扩增ERK1、JNK1、p38基因,产物长度分别403、309、607 bp;对RT-PCR扩增产物分别切胶回收进行PCR产物测序进一步验证.结果:①应用Multi RT-PCR方法对11例大鼠及11例人肝细胞癌组织进行检测,琼脂糖电泳结果显示各基因产物条带清晰、无引物二聚体产生、无非特异性扩增产物,并对各基因产物片段分别切胶测序得到证实;②对22例肝癌组织检测结果表明在肝癌组织中ERK1、JNK1、p38mRNA阳性率分别为95.83%、100%、100%,且在表达丰度上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所建立的MAPK Multi 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简单易行、可靠的特点,对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茂伟;曹骥;苏建家;焦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