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不张86例临床分析

段敏超;李家萱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检查, 肺不张, 结果分析, 呼吸科, 症状, 误诊, 漏诊, 疾病, 患者
摘要:肺不张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原因复杂,单靠症状、体征及病史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8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对86例肺不张患者进行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关系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量与宫颈内瘤样病变(CIN)的关系.方法:372例病人按照细胞学和活组织检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CIN 1级、CIN 2级和CIN3级4组.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方法检测宫颈拭子中的HPV DNA负荷量,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结果:①正常对照组与病变组HPV阳性率分别为20.5%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②正常对照组、CIN 1级、CIN 2级和CIN 3级组的HPV DNA负荷量分别为 (2.84±0.26) ×10 copy、(4.04±0.52) ×10 copy、(22±2.3) ×10 copy和(39.8±2.3) ×10 copy,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负荷量亦随之增加.结论:HPV负荷量与CIN病变程度之间具有密切关系,检测HPV DNA负荷量对于指导CIN的处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江涛;龙凤宜;陈心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头孢克洛胶囊健康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剂量均为500 mg/人.采用HPLC法测定血中头孢克洛的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31±3.57) mg/L、(12.81±3.02) mg/L; tmax 分别为(1.01±0.37) h、(0.96±0.31) h;t1/2分别为(0.47±0.25) h、(0.42±0.18) h;AUC0→tn分别为(19.63±3.21) mg·h/L-1、(20.06±2.89) mg·h/L-1.2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相近,以AUC0→tn 计算的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8.68±14.34)% .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周燕文;刘倩;兰聪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雌激素、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卵巢去势大鼠模型,分别给予雌激素(E)、孕激素(P)、雌激素(E)+孕激素(P)肌肉注射,对照组(C)未注射任何药物,植物油组(O)注射助溶剂植物油,通过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非去势组(N)相比,E组及E+P组微血管密度、VEGFmRNA及MMP-9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O组、C组及P组各指标明显下降(P<0.01) .结论: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主要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同时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和酶等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参与调节子宫内膜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作者:孙燕;乔福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36例诊治分析

    1990年1月至 2004年 6 月我院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 136 例,其中手术治疗116例,保守治疗2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应康;刘朝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在透视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引下置入国产封堵器,术后24 h,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分别行TTE、心电图(ECG)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5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达100%.随访1~33个月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②103例房间隔缺损(ASD)中101例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达98%.术中封堵器脱落1例,101例成功置入封堵器后即刻TTE显示97例(96%)封堵完全,4例(4%)存在微至少量残余分流.随访1~35个月所有病人均健在;③53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闭合成功,成功率98%,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无残余分流.随访1~26个月所有病人均健在.1例封堵器放置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没见恢复.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作者:伍伟锋;刘唐威;黄凯;郭盛兰;张炳东;吴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益气健脾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的临床观察

    我国是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同时又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如何开发使用传统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临床上应用益气健脾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海宁;邓一鸣;吴健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癌患者术前血浆可溶性P2-选择素和唾液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浆可溶性P2-选择素(sP2-selectin)和唾液酸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酶偶联法及比色法分别检测117例术前胃癌患者、45例良性胃部疾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浆中sP2-selectin和总唾液酸(TSA)及脂结合唾液酸(LS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浆中sP2-selectin、TSA及LSA含量显著高于良性胃部疾病患者及正常人(P<0.01或P<0.05),阳性率分别为72.6%、75.2%和66.7%,血浆sP2-selectin、TSA和LSA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sP2-selectin和LSA水平与胃癌的转移有关(P<0.05).结论:术前血浆sP2-selectin、TSA及LSA检测对胃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劳明;吴芸;黄宁源;朱波;黄玲莎;赵惠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为严重的机会感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器官移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的增加,隐脑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为探讨隐脑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转归的因素,本文对我院4年来收治的50例隐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梁欣;罗光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乙肝病毒X基因转基因树鼩模型的建立和病理学研究

    目的:探索以精原细胞作为载体建立带乙肝病毒X基因的树鼩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构建带乙肝病毒pcDNA3.1- HBx基因的表达载体;然后以脂质体2000包被之.将此复合物以微量注射器注入8只雄性树鼩之睾丸组织中,1周后重复注射1次.注射后6周,使处理过的雄树鼩与雌性树鼩交配.在仔树鼩出生后1个月,取其肝组织作活检,并以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对其DNA表达进行鉴定,观察其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X基因.结果:处理的8只雄性树鼩中,6只具有生育能力,产仔树鼩11只.其中,1只仔树鼩乙肝病毒X基因阳性(阳性率9.09%).基因测序结果证实为乙肝病毒X基因.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仔树鼩肝组织的改变包括:肝细胞坏死、慢性炎细胞在汇管区的浸润.结论:以精原干细胞作为载体,建立带乙肝病毒X基因的树鼩转基因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作者:岳惠芬;陈茂伟;曹骥;张晶晶;苏建家;李瑗;吴一迁;欧超;杨春;段小娴;班克臣;匡志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

    川崎病是一组病因未明、幼儿高发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血管炎,心血管系统受累重,是幼儿主要后天性心脏病之一.现将 1993年 2月至 2003年 2月我院收治42例川崎病患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江泽;罗素群;廖丽萍;殷红霞;胡小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T细胞重建及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T细胞免疫重建的特点及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4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前、后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其中18例白血病患者检测其移植前、后不同时期的CD3+CD5+、CD3+CD45RA+、CD4+CD45RA+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重建造血.移植后CD4+T细胞恢复较慢,而CD8+T细胞则恢复较快,导致CD4+/CD8+细胞比值在移植后1年内持续倒置.回输CD+34细胞数量分别与移植后30 d时的CD3+、CD4+、CD8+T细胞数呈正相关.cGVHD组患者的CD3+CD45RA+ 、CD4+CD45RA+细胞均明显低于无GVHD组患者(均P<0.05).结论: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CD4+T细胞恢复慢,而CD8+T细胞恢复较快.回输CD+34细胞数与移植后早期患者T细胞重建的快慢密切相关.cGVHD可引起初始T细胞亚群(CD45RA+细胞)减少.

    作者:蔡正文;赖永榕;莫武宁;马劼;彭志刚;刘汉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化疗药物对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4/ADM端粒酶活性抑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几种常用化疗药物对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4/ADM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端粒重复扩增实验(TRAP)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测定BEL-7404/ADM耐药细胞经过多种化疗药物[顺铂(DDP)、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不同浓度和时间作用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当各种药物高浓度处理细胞24 h后再去除药物,DDP对端粒酶的活性完全抑制,MMC有部分抑制,ADM和VCR无抑制作用;低浓度药物处理细胞3 d,其结果同高浓度相似.结论:高浓度DDP和MMCC在短时间内或低浓度长时间作用对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4/ADM端粒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可能与药物的作用浓度和时间有关.

    作者:韦长元;莫军杨;黎丹戎;梁安民;曹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及其拆方对发热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compound of Yinhuang micro-enema,YHCE)及其拆方的解热作用,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酵母混悬液复制发热大鼠模型,用电脑数字式体温计观察YHCE及其拆方灌肠给药后发热大鼠肛温的变化.结果:YHCE高剂量组的解热作用明显且稳定持久(P<0.01或P<0.05);YHCE拆方后的3个单药也各有一定的解热作用(P<0.05或P<0.01),以黄芩明显,柴胡次之,金银花弱,但3个单药的解热作用均小于复方(P<0.05或P<0.01).结论:YHCE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与剂量相关;YHCE复方的解热效果比拆方好,各单药之间可能有协同解热作用.

    作者:阳洁;刘华钢;杨斌;赖茂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n=20),B组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10 mg/d(n=20),C组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 mg/d(n=20).在治疗一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CRP、TNFα及血脂水平. 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10 mg/d和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一周后血清CRP及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仅有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清CRP及TNFα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强化动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干预可降低ACS患者血清CRP和TNFα水平.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作者:黄绍湘;卫智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as 与HSP70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闭夹大脑中动脉后再通造成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Fas蛋白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表达情况,光镜观察脑组织损伤程度.结果:保护组实验侧Fas表达程度弱于非保护组实验侧(P<0.01),而HSP70表达则保护组实验侧的水平强于非保护组实验侧(P<0.01),Fas 和HSP70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688,P>0.05).光镜下保护组脑组织损伤程度较轻,无灶性坏死及出血.结论: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Fas和上调HSP70表达、减少细胞凋亡、提高组织对应激的承受力等有关.

    作者:杨嘉珍;潘洪平;李吕力;莫祥兰;焦伟;黄进;董艳玲;黄振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超声定位穿刺活检术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定位穿刺活检对临床上不能扪及肿块、钼靶疑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上不能扪及明确肿块、乳腺钼靶片可疑病变患者,采用高频彩色超声定位穿刺,取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52例患者发现早期乳腺癌28例,占53.85%,纤维腺瘤13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4例,慢性炎症3例,乳腺增生4例.结论:高频超声定位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可靠程度高、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莫军扬;朱其一;黄平;杨伟萍;韦长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兔颈脊髓慢性受压与减压后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

    目的:观察兔颈脊髓慢性受压与减压后脊髓神经组织细胞学及超微结构变化、压迫程度与神经细胞损害的关系、减压后神经细胞恢复的程度.方法:建立兔颈脊髓慢性受压的动物模型,分轻度压迫组、轻度压迫减压组、重度压迫组、重度压迫减压组、手术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颈脊髓组织的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颈脊髓早期受压对脊髓的损害以可逆性变化为主,后期重度受压时,则以不可逆变化为主.结论:早期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减轻或消除脊髓功能的损害.

    作者:黄有荣;张璇;崔伟;陈锋;李寿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滤过性手术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

    糖尿病合并青光眼患者行滤过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仍能达到良好效果.

    作者:马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时行主动脉瓣或联合瓣膜替换术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或联合瓣膜置换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对73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另外2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然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完成主动脉瓣或联合瓣膜替换,1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有8例患者术前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结果: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全组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前辅助呼吸、IABP +OPCABG者死亡.结论: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简便、安全、损伤轻、并发症少;同时行心瓣膜置换避免心脏停跳,极大程度地减少缺血缺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林辉;温昭科;李香伟;贺榜福;梁胜景;莫安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1例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1995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胸主动脉瘤11例,其中主动脉夹层6例(DeBakey Ⅱ型1例,DeBakeyⅢ型5例),升主动脉瘤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春;黄健辉;韦成信;曹健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