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温昭科;李香伟;贺榜福;梁胜景;莫安胜
临床诊断重型胰腺炎的指标多且繁杂,CT检查受医院条件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探讨C-反应蛋白(C-Creation Protein,CRP)作为一项观察指标,有助于观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作者:唐星火;覃山羽;宁红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在透视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引下置入国产封堵器,术后24 h,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分别行TTE、心电图(ECG)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5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达100%.随访1~33个月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②103例房间隔缺损(ASD)中101例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达98%.术中封堵器脱落1例,101例成功置入封堵器后即刻TTE显示97例(96%)封堵完全,4例(4%)存在微至少量残余分流.随访1~35个月所有病人均健在;③53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闭合成功,成功率98%,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无残余分流.随访1~26个月所有病人均健在.1例封堵器放置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没见恢复.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作者:伍伟锋;刘唐威;黄凯;郭盛兰;张炳东;吴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定位穿刺活检对临床上不能扪及肿块、钼靶疑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上不能扪及明确肿块、乳腺钼靶片可疑病变患者,采用高频彩色超声定位穿刺,取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52例患者发现早期乳腺癌28例,占53.85%,纤维腺瘤13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4例,慢性炎症3例,乳腺增生4例.结论:高频超声定位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可靠程度高、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莫军扬;朱其一;黄平;杨伟萍;韦长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同时又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如何开发使用传统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临床上应用益气健脾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海宁;邓一鸣;吴健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鼠胃溃疡胃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在健胃愈疡颗粒(JWYY)胃黏膜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JWYY组,改良Okabe法建立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模型, 造模后第8天和第16天分别应用原位杂交法、免疫组化学法检测NF-κB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和IL-8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第8天,模型组NF-κBmRNA及其蛋白明显从细胞质移位于细胞核,与正常组(0.41±0.17、0.29±0.11)、假手术组(0.54±0.15、0.38±0.15)比较其核阳性反应的细胞密度增加(5.92±0.61、9.13±1.21,均P<0.01),IL-8表达增加(58.95±7.34 vs 9.55±1.58、11.00±2.21,均P<0.01);应用JWYY,NF-κBmRNA及其蛋白的核移位被明显抑制,阳性反应细胞密度显著减低(3.77±0.59、5.37±0.99,均P<0.01),IL-8表达亦显著减低(22.34±8.39,P<0.01).模型组第16天与第8天相比NF-κBmRNA及其蛋白部分从胞核移出细胞质,其核阳性反应的细胞密度显著减低(2.42±0.51、4.18±0.94,均P<0.01),IL-8表达亦减低(15.72±2.67,P<0.01);JWYY组NF-κBmRNA及其蛋白和IL-8表达(1.69±0.11、2.96±0.46、11.35±2.54)均不及模型组(分别P<0.05、P<0.05、P<0.01).NF-κB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与IL-8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9、r= 0.808, 均P<0.01).结论:JWYY抑制大鼠胃溃疡NF-κB的活化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凌江红;李家邦;申定珠;蒋荣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左肾静脉(LRV)受压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NCP),为儿童非肾小球血尿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32例经B超证实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唐秀娟;周春;李铭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36例初治狼疮性肾炎(LN)患者分成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随访期平均为(37±10)个月.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的狼疮活动性分数(SLE-D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肾脏病理改变:治疗组的急性活动指数(AI)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慢性活动指数(C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疗效满意,并能延缓LN慢性病变,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陈战瑞;赵铖;廖蕴华;伍巧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眼眶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表达的影响. 方法:对8例人眼眶脂肪细胞进行分化培养,在培养基质中分别加入IL-2、IL-4、IL-6、IL-10和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12 d收集细胞,通过 RT-PCR观察TRHr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TSH刺激后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油红染色提取法检测细胞内脂肪含量.结果:IL-6、IL-4、IL-10、IL-2等细胞因子处理组的目的条带均强于未处理组(均P<0.01),而IFN-γ组明显弱于其他细胞因子处理组(P<0.01),与未处理组无明显差别(P>0.05).经细胞因子处理后的培养的人眼眶脂肪细胞对TSH刺激2 h后cAMP的产量以IL-6组为高,是未给予细胞因子处理组(对照组)的2倍多(P=0.000), IL-4和IL-10,处理组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45,P=0.034),IFN-γ处理组对TSH刺激后cAMP的产量则明显低于无细胞因子组(P=0.000),而IL-2处理组则与无细胞因子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结论:IL-6、IL-4、IL-10等细胞因子可促进人眼眶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TSHr的表达和增加细胞内的脂肪含量,IFN-γ可抑制人眼眶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TSHr的表达和降低细胞内的脂肪含量.
作者:何剑峰;吴中耀;杨华胜;颜建华;王莉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以上腹痛、腹胀、早饱、恶心、嗳气、烧心或进餐后加重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治疗上尚缺乏满意的方法.近年来,我们运用传统中医推拿结合足反射疗法治疗FD,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伦轼芳;黄永;雷龙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血清AFP的定量检测,常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现,当血清中含有较高的血脂而呈乳白色时,AFP含量常出现非病理性的异常增高.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超微量物质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精确、重现性好及试剂有效期长、安全无毒等特点,但其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乳糜血清AFP定量的准确性鲜见报道.本文用CLIA和RIA法检测35份正常人血清和35份乳糜血清的AFP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章伟;方文珠;吴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亦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 VPF),是一种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1989年Ferrara等[1]从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液中首先纯化出来并命名的.近年来,VEGF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受到重视,开展了较多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组织VEGF表达上调,能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是肿瘤产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步骤,VEGF可作为诊断和判定预后指标,也为肿瘤诊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朱新峰;林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卵巢去势大鼠模型,分别给予雌激素(E)、孕激素(P)、雌激素(E)+孕激素(P)肌肉注射,对照组(C)未注射任何药物,植物油组(O)注射助溶剂植物油,通过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非去势组(N)相比,E组及E+P组微血管密度、VEGFmRNA及MMP-9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O组、C组及P组各指标明显下降(P<0.01) .结论: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主要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同时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和酶等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参与调节子宫内膜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作者:孙燕;乔福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7年1月至2003年3月我院采用自体骨痂移植治疗四肢陈旧性骨折31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树体;吴强初;姚振秀;劳贵昌;黄家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川崎病是一组病因未明、幼儿高发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血管炎,心血管系统受累重,是幼儿主要后天性心脏病之一.现将 1993年 2月至 2003年 2月我院收治42例川崎病患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江泽;罗素群;廖丽萍;殷红霞;胡小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寻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获随访的4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40例患者分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和药泵植入联合手术治疗组(A组)20例和单纯手术治疗组(B组)20例,了解介入治疗对浸润性膀胱癌的效应,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前经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后,能使大部分膀胱肿瘤病灶缩小,控制严重血尿,提高手术中肿瘤的切除率,术后经药泵穿刺注射抗癌药物能更有效地清除残留肿瘤病灶和杀灭盆腔内转移病灶,预防肿瘤复发,提高病人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结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和药泵植入联合手术治疗膀胱癌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提高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文斌;刘惕生;黄健辉;任占平;周苏斌;尼建平;韦力谦;许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或联合瓣膜置换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对73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另外2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然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完成主动脉瓣或联合瓣膜替换,1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有8例患者术前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结果: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全组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前辅助呼吸、IABP +OPCABG者死亡.结论: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简便、安全、损伤轻、并发症少;同时行心瓣膜置换避免心脏停跳,极大程度地减少缺血缺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林辉;温昭科;李香伟;贺榜福;梁胜景;莫安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羊水粪染是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是死亡的直接原因,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助产护理质量,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正确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9月我们对在分娩时出现胎粪污染所致的新生儿窒息43例,进行新法复苏操作救治,现将其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巧霜;杨晓娅;潘茹;饶倩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诺维本(Navelbine,NVB)是一种新的半合成长春碱类抗癌药物,经研究表明,诺维本联合顺铂(DDP)方案即NP方案治疗转移乳腺癌有较好疗效.1999年6~12月,我们采用NVB联合DDP方案治疗转移乳腺癌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羽;梁靖英;苏贞栋;陈卓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稳定(牙合)垫加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将52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26人,(牙合)垫组只戴用稳定(牙合)垫治疗,稳定(牙合)垫加透明质组同时进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通过短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采用(牙合)垫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共同治疗的患者,其效果比单纯用(牙合)垫治疗效果好(治愈率比较,χ2=6.47,P=0.01,总有效率比较,χ2=5.03,P=0.025).结论:(牙合)垫与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共同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麦志松;罗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血清睾丸酮水平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动物模型,用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治疗8、16周,通过勃起试验来评价其勃起功能,并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睾丸酮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DM组)血清睾丸酮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大鼠(DI组)的睾丸酮水平较DM组高.大鼠血清睾丸酮水平与HbA1c呈明显负相关(r=-0.816,P<0.01),而与阴茎勃起次数呈明显正相关(r=0.785,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的血清睾丸酮水平降低,血清睾丸酮水平降低可能是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作者:黎英荣;潘海林;苏宏业;邓宏明;肖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