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章伟;方文珠;吴毅
目的:探讨氩离子激光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将60例6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1周手术区结膜或角膜缘出现新生血管胚芽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氩离子激光光凝, 功率0.1~0.15 W,时间0.2 s,计数56~187点,每次间隔1周,共1~3次;对照组:不行光凝.结果:随访1年,胬肉术后复发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33.33%(P<0.01).结论:氩离子激光封闭胬肉术后1周新生血管胚芽,可作为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敏;赵昕;杨捷;杨珂;赖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寻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获随访的4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40例患者分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和药泵植入联合手术治疗组(A组)20例和单纯手术治疗组(B组)20例,了解介入治疗对浸润性膀胱癌的效应,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前经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后,能使大部分膀胱肿瘤病灶缩小,控制严重血尿,提高手术中肿瘤的切除率,术后经药泵穿刺注射抗癌药物能更有效地清除残留肿瘤病灶和杀灭盆腔内转移病灶,预防肿瘤复发,提高病人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结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和药泵植入联合手术治疗膀胱癌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提高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文斌;刘惕生;黄健辉;任占平;周苏斌;尼建平;韦力谦;许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诺维本(Navelbine,NVB)是一种新的半合成长春碱类抗癌药物,经研究表明,诺维本联合顺铂(DDP)方案即NP方案治疗转移乳腺癌有较好疗效.1999年6~12月,我们采用NVB联合DDP方案治疗转移乳腺癌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羽;梁靖英;苏贞栋;陈卓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compound of Yinhuang micro-enema,YHCE)及其拆方的解热作用,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酵母混悬液复制发热大鼠模型,用电脑数字式体温计观察YHCE及其拆方灌肠给药后发热大鼠肛温的变化.结果:YHCE高剂量组的解热作用明显且稳定持久(P<0.01或P<0.05);YHCE拆方后的3个单药也各有一定的解热作用(P<0.05或P<0.01),以黄芩明显,柴胡次之,金银花弱,但3个单药的解热作用均小于复方(P<0.05或P<0.01).结论:YHCE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与剂量相关;YHCE复方的解热效果比拆方好,各单药之间可能有协同解热作用.
作者:阳洁;刘华钢;杨斌;赖茂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非甲状腺性的颈部囊性肿块的部位有深有浅,单凭临床触诊难以作出正确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并可检测血流情况,从而可判断病变的部位并可根据声像图特征进一步作出定性的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非甲状腺性的颈部囊性肿块的彩超表现,旨在探讨非甲状腺性的颈部不同类型囊性肿块的彩超表现特点及其诊断意义.
作者:莫伶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配合每周泰素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55例经病理或组织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或Ⅲb期)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29例进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每周泰素方案组,全部患者均行每周泰素方案化疗(泰素30 mg/m2,连用7周)加3D-CRT同步治疗.单纯放疗组26例作对照单行3D-CRT治疗.结果:总有效率(CR+PR)联合组为72.41%,单纯3D-CRT组为42.30%(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个月和13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72.4%和46.2%(P<0.05), 2年生存率分别为34.5%和23.1%(P>0.05).联合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65.52%,放射性食管炎为65.52%,放射性肺炎为51.72%,但都能完成治疗计划.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每周泰素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能完成治疗计划,有望延长生存期,泰素的合适剂量强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海欣;黄东宁;李桂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的关系.方法:对20例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 AFB1)诱导的大鼠HCC及其出癌前肝组织和11例对照大鼠肝组织,采取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半定量法,动态检测OPN mRNA在HCC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检测标本均有OPN mRNA的表达;OPN mRNA在HCC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各时期的肝组织(P<0.01);同一时期HCC组OP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CC组中OPN mRNA表达随时间的延长有增高趋势.结论:在AFB1诱导肝癌过程中OPN mRNA表达不断增高,提示OPN在AFB1诱导HCC发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曾丽霞;冯震博;苏建家;曹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我院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全年院前急救患者3 949人次,男女比例为1.57:1.年龄(40.02±18.69)岁.院前急救前5位系统或大类疾病依次是创伤(40.28%)、心血管系统疾病(14.5%)、神经系统疾病(10.15%)、急性中毒(9.62%)、消化系统疾病(6.38%).急救呼叫服务时间主要分布在9~15时和18~24时两个时间段;急救患者主要分布在医院所在或邻近辖区和周围农村地区.12、1、2月份月均院前急救人次略高于年平均水平.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阮海林;杨春旭;丁爱国;冯小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兔颈脊髓慢性受压与减压后脊髓神经组织细胞学及超微结构变化、压迫程度与神经细胞损害的关系、减压后神经细胞恢复的程度.方法:建立兔颈脊髓慢性受压的动物模型,分轻度压迫组、轻度压迫减压组、重度压迫组、重度压迫减压组、手术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颈脊髓组织的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颈脊髓早期受压对脊髓的损害以可逆性变化为主,后期重度受压时,则以不可逆变化为主.结论:早期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减轻或消除脊髓功能的损害.
作者:黄有荣;张璇;崔伟;陈锋;李寿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我们采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2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前芬;肖增明;李世德;黄成彬;劳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左肾静脉(LRV)受压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NCP),为儿童非肾小球血尿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32例经B超证实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唐秀娟;周春;李铭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n=20),B组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10 mg/d(n=20),C组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 mg/d(n=20).在治疗一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CRP、TNFα及血脂水平. 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10 mg/d和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一周后血清CRP及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仅有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清CRP及TNFα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强化动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干预可降低ACS患者血清CRP和TNFα水平.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作者:黄绍湘;卫智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稳定(牙合)垫加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将52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26人,(牙合)垫组只戴用稳定(牙合)垫治疗,稳定(牙合)垫加透明质组同时进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通过短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采用(牙合)垫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共同治疗的患者,其效果比单纯用(牙合)垫治疗效果好(治愈率比较,χ2=6.47,P=0.01,总有效率比较,χ2=5.03,P=0.025).结论:(牙合)垫与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共同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麦志松;罗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为严重的机会感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器官移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的增加,隐脑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为探讨隐脑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转归的因素,本文对我院4年来收治的50例隐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梁欣;罗光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PCAB)在危重冠心病(CAD)患者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尤其对于有肾功能异常、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严重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手术机会[1],对高危心脏病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进行OPCAB手术,增加了PCAB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大限度的避免了体外循环及体外循环可能导致的各种并发症[2].IABP在冠心病中的运用指征还没有完全的统一,目前有提倡早期运用的趋势.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们施行OPCAB 33例,在IABP辅助下行OPCAB 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安胜;林辉;温绍科;李香伟;贺榜福;梁胜景;陆卫军;卢昌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便秘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使用化疗药物,疾病本身的慢性消耗以及患者饮食营养不均衡等原因容易导致患者排便困难.部分恶性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后伴有肝功能损害,此时出现便秘,不适宜采用肥皂水灌肠.我科于2003年2月至2004年5月采用开塞露联合生理盐水灌肠治疗肿瘤病人便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莉;曾国艳;邓家莲;王艳霞;农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定位穿刺活检对临床上不能扪及肿块、钼靶疑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上不能扪及明确肿块、乳腺钼靶片可疑病变患者,采用高频彩色超声定位穿刺,取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52例患者发现早期乳腺癌28例,占53.85%,纤维腺瘤13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4例,慢性炎症3例,乳腺增生4例.结论:高频超声定位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可靠程度高、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莫军扬;朱其一;黄平;杨伟萍;韦长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以精原细胞作为载体建立带乙肝病毒X基因的树鼩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构建带乙肝病毒pcDNA3.1- HBx基因的表达载体;然后以脂质体2000包被之.将此复合物以微量注射器注入8只雄性树鼩之睾丸组织中,1周后重复注射1次.注射后6周,使处理过的雄树鼩与雌性树鼩交配.在仔树鼩出生后1个月,取其肝组织作活检,并以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对其DNA表达进行鉴定,观察其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X基因.结果:处理的8只雄性树鼩中,6只具有生育能力,产仔树鼩11只.其中,1只仔树鼩乙肝病毒X基因阳性(阳性率9.09%).基因测序结果证实为乙肝病毒X基因.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仔树鼩肝组织的改变包括:肝细胞坏死、慢性炎细胞在汇管区的浸润.结论:以精原干细胞作为载体,建立带乙肝病毒X基因的树鼩转基因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作者:岳惠芬;陈茂伟;曹骥;张晶晶;苏建家;李瑗;吴一迁;欧超;杨春;段小娴;班克臣;匡志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OPCML真核细胞表达质粒.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Vector NTI,根据GenBank中OPCML的序列,用RT-PCR法从小鼠大脑组织中扩增OPCML基因全长片段,将其克隆入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建立OPCML的表达质粒pcDNA3-OPCML,后将其转染入人胚胎肾细胞(293T),用Western blot检测OPCML蛋白在293T中的表达.结果:OPCML能被成功地从正常组织中克隆,构建了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OPCML,测序表明其携带有正常OPCML的全长序列;转导入人类细胞后有OPCML蛋白的高量表达.结论:pcDNA3-OPCML携带有正常的OPCML全长基因序列,其能在真核细胞中高量表达功能蛋白.
作者:姚德生;李力;Kenneth Garson;Barbara C.Vanderhyden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0年4月至2002年6月我院采用中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