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甲状腺性的颈部囊性肿块的彩超诊断

莫伶丽

关键词:甲状腺性, 颈部, 囊性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正确诊断, 声像图特征, 诊断意义, 临床触诊, 彩超, 病理证实, 表现特点, 可检测, 分辨率, 血流, 手术, 病变
摘要:非甲状腺性的颈部囊性肿块的部位有深有浅,单凭临床触诊难以作出正确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并可检测血流情况,从而可判断病变的部位并可根据声像图特征进一步作出定性的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非甲状腺性的颈部囊性肿块的彩超表现,旨在探讨非甲状腺性的颈部不同类型囊性肿块的彩超表现特点及其诊断意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原核评分预测胚胎质量

    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中,倍受人们关注的是既能获得优质胚胎进行胚胎移植以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率,又能不增加多胎妊娠的危险.目前IVF-ET一般在受精2~3 d后选择胚胎进行移植,选择胚胎的标准通常依据胚胎的卵裂期形态学分级[1].本研究对行IVF-ET周期中胚胎进行原核期形态学评分(PNMS),研究原核评分分值与I级胚胎形成率的关系,从而预测胚胎发育潜能.

    作者:江莉;李慕军;李柳铭;袁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T细胞重建及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T细胞免疫重建的特点及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4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前、后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其中18例白血病患者检测其移植前、后不同时期的CD3+CD5+、CD3+CD45RA+、CD4+CD45RA+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重建造血.移植后CD4+T细胞恢复较慢,而CD8+T细胞则恢复较快,导致CD4+/CD8+细胞比值在移植后1年内持续倒置.回输CD+34细胞数量分别与移植后30 d时的CD3+、CD4+、CD8+T细胞数呈正相关.cGVHD组患者的CD3+CD45RA+ 、CD4+CD45RA+细胞均明显低于无GVHD组患者(均P<0.05).结论: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CD4+T细胞恢复慢,而CD8+T细胞恢复较快.回输CD+34细胞数与移植后早期患者T细胞重建的快慢密切相关.cGVHD可引起初始T细胞亚群(CD45RA+细胞)减少.

    作者:蔡正文;赖永榕;莫武宁;马劼;彭志刚;刘汉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腮腺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

    腮腺肿瘤占全部唾液腺肿瘤的70%~80%,而腮腺肿瘤的80%是良性肿瘤[1].笔者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总结其CT特征并加以鉴别诊断.

    作者:韦建林;李炳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稳定(牙合)垫加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26例

    目的:观察稳定(牙合)垫加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将52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26人,(牙合)垫组只戴用稳定(牙合)垫治疗,稳定(牙合)垫加透明质组同时进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通过短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采用(牙合)垫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共同治疗的患者,其效果比单纯用(牙合)垫治疗效果好(治愈率比较,χ2=6.47,P=0.01,总有效率比较,χ2=5.03,P=0.025).结论:(牙合)垫与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共同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麦志松;罗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将实验树鼩随机分为4组:黄曲霉毒素(AFB1)组(A组)、乙型肝炎病毒(HBV)+AFB1组(B组)、HBV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定期抽血,用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NTERT)检测树鼩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各实验组的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不同.结论: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NTERT所反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可灵敏地反映该过程不同时期的变化.

    作者:唐东平;李瑗;唐凯;苏建家;曹骥;欧超;杨春;岳惠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壮族大学生中HIV-1感染相关基因CCR5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CCR5Δ32基因突变在广西壮族人群基因组中的分布,初步估计壮族人群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分别抽取50名壮族大学生外周血6 ml,从血中提取DNA样品,对其基因组DNA中CCR5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在50名壮族大学生外周血中未检测到CCR5Δ32基因突变.结论:50名壮族大学生对HIV-1可能较易感.

    作者:王宁;何海玲;王瑛瑛;刘梅玲;温彦;于志勇;陆海融;杨海波;赖振屏;樊晓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少白细胞异体红细胞输注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输入异体红细胞及少白细胞异体红细胞对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20):术中输注异体红细胞 2 U;Ⅱ组(n=20):术中输注少白细胞异体红细胞2 U.分别于术前、术后第l天、术后第5天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量.结果:术后第l天,两组CD3+、CD4+、CD4+/CD8+、NK细胞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但Ⅰ组下降较Ⅱ组更明显.术后第5天,Ⅰ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仍较术前显著减少(P<0.01),而Ⅱ组已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围术期异体红细胞严重抑制患者免疫功能,少白细胞异体红细胞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轻,且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董河;宋建防;王世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 949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我院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全年院前急救患者3 949人次,男女比例为1.57:1.年龄(40.02±18.69)岁.院前急救前5位系统或大类疾病依次是创伤(40.28%)、心血管系统疾病(14.5%)、神经系统疾病(10.15%)、急性中毒(9.62%)、消化系统疾病(6.38%).急救呼叫服务时间主要分布在9~15时和18~24时两个时间段;急救患者主要分布在医院所在或邻近辖区和周围农村地区.12、1、2月份月均院前急救人次略高于年平均水平.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阮海林;杨春旭;丁爱国;冯小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在透视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引下置入国产封堵器,术后24 h,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分别行TTE、心电图(ECG)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5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达100%.随访1~33个月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②103例房间隔缺损(ASD)中101例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达98%.术中封堵器脱落1例,101例成功置入封堵器后即刻TTE显示97例(96%)封堵完全,4例(4%)存在微至少量残余分流.随访1~35个月所有病人均健在;③53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闭合成功,成功率98%,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无残余分流.随访1~26个月所有病人均健在.1例封堵器放置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没见恢复.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闭合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作者:伍伟锋;刘唐威;黄凯;郭盛兰;张炳东;吴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管紧张素Ⅱ在左心室肥厚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新近研究发现,左心室肥厚可见于高血压的极早期,甚至少数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前就存在室壁肥厚.这些资料表明左心室肥厚可由独立于血压之外的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左心室肥厚和神经体液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左心室肥厚作为心肌对心肌损伤及心脏超负荷的一种反应,反映了体内生长促进因子[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和生长抑制因子(如心钠素、缓激肽、前列腺素及NO等)之间效应的失衡.前者直接调节和促进心肌细胞生长,后者则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增加胶元降解,对抗AngⅡ等生长促进因子的作用.本文综述AngⅡ在左心室肥厚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周燕;莫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雌激素、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卵巢去势大鼠模型,分别给予雌激素(E)、孕激素(P)、雌激素(E)+孕激素(P)肌肉注射,对照组(C)未注射任何药物,植物油组(O)注射助溶剂植物油,通过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非去势组(N)相比,E组及E+P组微血管密度、VEGFmRNA及MMP-9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O组、C组及P组各指标明显下降(P<0.01) .结论: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主要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同时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和酶等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参与调节子宫内膜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作者:孙燕;乔福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研究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术(FCM)在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分型诊断价值,了解儿童白血病免疫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CD45侧散射(SSC)双参数设门方法进行FCM白血病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分析. 结果:120例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分型可分为3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65.8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占27.5%;混合型白血病占6.67%.79例ALL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占91.14%,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占7.59%.伴髓系抗原表达的ALL占 25.32 %,主要表达CD13(22.78%).髓过氧化物酶(MPO)在AML特异性表达.结论:应用FCM能对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正确分型诊断.

    作者:廖宁;莫武宁;李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及其拆方对发热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compound of Yinhuang micro-enema,YHCE)及其拆方的解热作用,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酵母混悬液复制发热大鼠模型,用电脑数字式体温计观察YHCE及其拆方灌肠给药后发热大鼠肛温的变化.结果:YHCE高剂量组的解热作用明显且稳定持久(P<0.01或P<0.05);YHCE拆方后的3个单药也各有一定的解热作用(P<0.05或P<0.01),以黄芩明显,柴胡次之,金银花弱,但3个单药的解热作用均小于复方(P<0.05或P<0.01).结论:YHCE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与剂量相关;YHCE复方的解热效果比拆方好,各单药之间可能有协同解热作用.

    作者:阳洁;刘华钢;杨斌;赖茂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19例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术,手术安全性及癌灶手术切除率大大提高,为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后继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有明显意义.1999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对中心型中晚期肺癌19例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成信;刘永春;曹健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MAPK信号转导通路多基因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检测MAPK激酶信号转导通路ERK1、JNK1、p38各基因mRNA表达情况的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 RT-PCR)的方法.方法:自Genebank中获取大鼠及人源ERK1、JNK1及p38的基因序列,将大鼠与人的基因序列用Align X进行同源性比较,选取保守区应用primer 5软件设计3对引物,建立Multi RT-PCR检测体系,分别扩增ERK1、JNK1、p38基因,产物长度分别403、309、607 bp;对RT-PCR扩增产物分别切胶回收进行PCR产物测序进一步验证.结果:①应用Multi RT-PCR方法对11例大鼠及11例人肝细胞癌组织进行检测,琼脂糖电泳结果显示各基因产物条带清晰、无引物二聚体产生、无非特异性扩增产物,并对各基因产物片段分别切胶测序得到证实;②对22例肝癌组织检测结果表明在肝癌组织中ERK1、JNK1、p38mRNA阳性率分别为95.83%、100%、100%,且在表达丰度上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所建立的MAPK Multi 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简单易行、可靠的特点,对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茂伟;曹骥;苏建家;焦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左肾静脉(LRV)受压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NCP),为儿童非肾小球血尿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32例经B超证实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唐秀娟;周春;李铭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36例初治狼疮性肾炎(LN)患者分成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随访期平均为(37±10)个月.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的狼疮活动性分数(SLE-D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肾脏病理改变:治疗组的急性活动指数(AI)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慢性活动指数(C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疗效满意,并能延缓LN慢性病变,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陈战瑞;赵铖;廖蕴华;伍巧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癌患者术前血浆可溶性P2-选择素和唾液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浆可溶性P2-选择素(sP2-selectin)和唾液酸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酶偶联法及比色法分别检测117例术前胃癌患者、45例良性胃部疾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浆中sP2-selectin和总唾液酸(TSA)及脂结合唾液酸(LS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浆中sP2-selectin、TSA及LSA含量显著高于良性胃部疾病患者及正常人(P<0.01或P<0.05),阳性率分别为72.6%、75.2%和66.7%,血浆sP2-selectin、TSA和LSA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sP2-selectin和LSA水平与胃癌的转移有关(P<0.05).结论:术前血浆sP2-selectin、TSA及LSA检测对胃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劳明;吴芸;黄宁源;朱波;黄玲莎;赵惠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1例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1995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胸主动脉瘤11例,其中主动脉夹层6例(DeBakey Ⅱ型1例,DeBakeyⅢ型5例),升主动脉瘤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春;黄健辉;韦成信;曹健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深低温停循环在新生儿及婴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附12例分析)

    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我院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对12例新生儿及婴儿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纠治,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洪;叶宁;邬少君;郑晓宇;吴文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