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玉
目的:建立检测MAPK激酶信号转导通路ERK1、JNK1、p38各基因mRNA表达情况的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 RT-PCR)的方法.方法:自Genebank中获取大鼠及人源ERK1、JNK1及p38的基因序列,将大鼠与人的基因序列用Align X进行同源性比较,选取保守区应用primer 5软件设计3对引物,建立Multi RT-PCR检测体系,分别扩增ERK1、JNK1、p38基因,产物长度分别403、309、607 bp;对RT-PCR扩增产物分别切胶回收进行PCR产物测序进一步验证.结果:①应用Multi RT-PCR方法对11例大鼠及11例人肝细胞癌组织进行检测,琼脂糖电泳结果显示各基因产物条带清晰、无引物二聚体产生、无非特异性扩增产物,并对各基因产物片段分别切胶测序得到证实;②对22例肝癌组织检测结果表明在肝癌组织中ERK1、JNK1、p38mRNA阳性率分别为95.83%、100%、100%,且在表达丰度上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所建立的MAPK Multi 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简单易行、可靠的特点,对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茂伟;曹骥;苏建家;焦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广西毛南族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遗传多态性及毛南族等10个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采用PCR-STR技术及ABI3100全自动测序仪,研究毛南族无关个体3个STR位点(D5S818、D7S820、D13S317)的基因频率分布情况;计算10个民族的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毛南族3个STR位点共检出21种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布在0.002 5~0.462 3之间;杂合度为0.713 6~0.778 9,多态信息总量为0.685 1~0.751 6,累积个体识别力达0.999 07,非父排除率达0.905 2;遗传距离和进化树结果显示:广西毛南组等10个民族被聚为两大类,汉、侗、壮、水、京族和毛南族关系较近,聚为一类,而回、瑶、苗族和仫佬族聚为另一类.结论:毛南族的3个STR位点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的特点,实用价值较高,数据可用于群体遗传学、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等研究;广西毛南族等10个民族STR的遗传关系与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作者:邓琼英;徐林;李松峰;周丽宁;龚继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CA153、CA125及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取69例乳腺癌患者血清标本作实验组,31例乳腺良性疾病血清标本作对照组.每例抽取空腹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TSGF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CA153、CA125及CEA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所有数据用SPSS8.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TSGF、CA153、CEA含量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A125含量与乳腺良性疾病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SGF、CA153、CA125及CEA对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21.7%、 30.4%、13.0%和15.9%,特异性分别为100%、93.5%、83.8%和100%,准确度分别为46.0%、50.0%、35.0%和42.0%.TSGF、CA153及CEA联合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为62.3%,特异性为93.5%,准确度为72%.联合检测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敏感性明显提高.结论:血清TSGF、CA153及CEA单项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均有较大意义,联合检测血清TSGF、CA153及CEA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陆云飞;向俾庭;曾健;廖清华;林坚;林进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胶质细胞瘤是脑组织常见的肿瘤,由于其多呈侵润性生长,无明显的边界,多数不限一个脑叶,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多不理想,目前常采用手术结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段.自20世纪20年代Regard和Cowtard等开始应用深部X线治疗恶性肿瘤以来,放射治疗在脑胶质细胞瘤的治疗中逐渐占有重要的位置.依据放射源和人体距离可将放射治疗分为普通外照射和间质内照射两种,按放射量与距离平方呈反比的规律,间质内照射治疗可以使靶区达到较高放射量,而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很低,所以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1,2].现将间质内照射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综述如下.
作者:陈文斗;李春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孕妇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的识别和获取方法,为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创造条件.方法:单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联苯胺染色识别母血中NRBC,显微操作获取.结果:28例样本中每例发现NRBC 4~13个/5ml,共获298个.结论:联苯胺染色后母血中NRBC易于识别,熟练的显微操作能迅速获取单个NRBC,为应用单个胎儿NRBC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打下前期基础.
作者:韦红英;龙桂芳;林伟雄;李树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定位穿刺活检对临床上不能扪及肿块、钼靶疑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上不能扪及明确肿块、乳腺钼靶片可疑病变患者,采用高频彩色超声定位穿刺,取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52例患者发现早期乳腺癌28例,占53.85%,纤维腺瘤13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4例,慢性炎症3例,乳腺增生4例.结论:高频超声定位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可靠程度高、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莫军扬;朱其一;黄平;杨伟萍;韦长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调脂治疗对血脂正常或轻度增高的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运动试验阳性且血脂正常或轻度增高的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7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12周,对照组仅予饮食控制,治疗前后行心电图运动试验,比较两组运动试验结果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各项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运动耐量显著提高,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降低,至ST段下移1 mm时间明显延长,ST段下移值显著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减轻血脂正常或轻度增高的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
作者:黄群英;俸勇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将实验树鼩随机分为4组:黄曲霉毒素(AFB1)组(A组)、乙型肝炎病毒(HBV)+AFB1组(B组)、HBV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定期抽血,用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NTERT)检测树鼩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各实验组的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不同.结论: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NTERT所反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可灵敏地反映该过程不同时期的变化.
作者:唐东平;李瑗;唐凯;苏建家;曹骥;欧超;杨春;岳惠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5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胸主动脉瘤11例,其中主动脉夹层6例(DeBakey Ⅱ型1例,DeBakeyⅢ型5例),升主动脉瘤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春;黄健辉;韦成信;曹健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颅脑损伤后引起的迟发性面瘫较少见.自1998年1月至2004年8月我院收治1 987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28例出现迟发性面瘫,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陆建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亦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 VPF),是一种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1989年Ferrara等[1]从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液中首先纯化出来并命名的.近年来,VEGF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受到重视,开展了较多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组织VEGF表达上调,能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是肿瘤产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步骤,VEGF可作为诊断和判定预后指标,也为肿瘤诊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朱新峰;林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诺维本(Navelbine,NVB)是一种新的半合成长春碱类抗癌药物,经研究表明,诺维本联合顺铂(DDP)方案即NP方案治疗转移乳腺癌有较好疗效.1999年6~12月,我们采用NVB联合DDP方案治疗转移乳腺癌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羽;梁靖英;苏贞栋;陈卓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正常Wistar 大鼠及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并测定胰腺组织匀浆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PDX-1、胰岛素的表达.结果:①糖尿病组大鼠胰腺匀浆MDA、NO含量升高,SOD、GSH-PX降低,胰岛PDX-1、胰岛素表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胰岛PDX-1的表达与MDA、NO呈负相关,与SOD、GSH-PX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存在氧化应激反应,可引起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PDX-1、胰岛素的表达下降,直接影响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及分泌.
作者:甘廷庆;梁瑜祯;潘海林;苏宏业;黎英荣;肖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寻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获随访的4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40例患者分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和药泵植入联合手术治疗组(A组)20例和单纯手术治疗组(B组)20例,了解介入治疗对浸润性膀胱癌的效应,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前经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后,能使大部分膀胱肿瘤病灶缩小,控制严重血尿,提高手术中肿瘤的切除率,术后经药泵穿刺注射抗癌药物能更有效地清除残留肿瘤病灶和杀灭盆腔内转移病灶,预防肿瘤复发,提高病人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结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和药泵植入联合手术治疗膀胱癌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提高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文斌;刘惕生;黄健辉;任占平;周苏斌;尼建平;韦力谦;许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采用激素(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制作成兔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Femoral Head Necrosis, SIFHN) 模型,探讨普拉固(Pravastatin)是否能干预SIFHN中骨细胞凋亡.方法:12~18周龄日本大白兔34只,雌雄不限,体重(2.5±0.6) k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6只,单纯标准饲料及草料喂养.实验组(B组):14只,Dexamethasone 2.5 mg/kg·d-1 肌注.干预组(C组):14只,Dexamethasone 2.5 mg/kg·d-1肌注+普拉固2.5 mg/kg·d-1口服.期间每组均予青霉素80万单位/只,肌注,链霉素1.0 g/只,肌注,2次/周,防止感染.分别于6、8、10、12周处死每组兔子各3只,实验开始及处死前均检查血脂、血Prothrombin Time(PT)、tissue plasminogen(t-PA),处死后行光镜下细胞凋亡分析.结果:C组的兔血脂较B均降低(P<005),PT较实验组均降低 (P<0.05),t-PA较B组升高(P<0.01).与B组比较,光镜示细胞凋亡分析指数减少(P<0.01).结论:地塞米松能在兔体内成功造成股骨头坏死模型,而他汀类药物普拉固能有效干预SIFHN中骨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脂、抗凝、调控凋亡基因表达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挺松;肖增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卵巢去势大鼠模型,分别给予雌激素(E)、孕激素(P)、雌激素(E)+孕激素(P)肌肉注射,对照组(C)未注射任何药物,植物油组(O)注射助溶剂植物油,通过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非去势组(N)相比,E组及E+P组微血管密度、VEGFmRNA及MMP-9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O组、C组及P组各指标明显下降(P<0.01) .结论: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主要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同时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和酶等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参与调节子宫内膜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作者:孙燕;乔福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中,倍受人们关注的是既能获得优质胚胎进行胚胎移植以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率,又能不增加多胎妊娠的危险.目前IVF-ET一般在受精2~3 d后选择胚胎进行移植,选择胚胎的标准通常依据胚胎的卵裂期形态学分级[1].本研究对行IVF-ET周期中胚胎进行原核期形态学评分(PNMS),研究原核评分分值与I级胚胎形成率的关系,从而预测胚胎发育潜能.
作者:江莉;李慕军;李柳铭;袁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腮腺肿瘤占全部唾液腺肿瘤的70%~80%,而腮腺肿瘤的80%是良性肿瘤[1].笔者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总结其CT特征并加以鉴别诊断.
作者:韦建林;李炳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我们采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2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前芬;肖增明;李世德;黄成彬;劳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人芽囊原虫病较好的病原学诊断染色方法.方法:用直接涂片法、碘染色法、三色染色法和吉氏染色法对人芽囊原虫病人粪便进行观察,同时在吉氏染色法基础上,用0.25%盐酸水溶液分色,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改良吉氏染色法背景为淡红色,可见颗粒型和空泡型虫体.虫体着色较深,边缘整齐,细胞壁较厚.细胞核着色较深、呈月芽状或块状,虫体结构清晰.结论:较之其它几种方法,改良吉氏染色法方法简单实用,容易掌握,染色效果好,便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登宇;卢作超;张鸿满;田春林;胡缨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