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例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原因分析及治疗

刘建国

关键词:开腹胆囊切除术, 术中胆管损伤, 原因分析, 胆总管损伤, 临床常见手术, 现报告如下, 国内, 发生率
摘要:胆囊切除术是一临床常见手术,但是胆囊切除术中合并胆总管损伤者并不少见,国外报道为0.07%~0.5%[1],国内报告为0.78%[2].我院1995~2005年共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2 369例,出现术中胆总管损伤18例,发生率0.76%,与国内报道一致,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吸入性变应原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CD86的影响

    目的:探讨吸入变应原与口服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CD86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给予单相哮喘反应组和双相哮喘反应组患者吸入变应原,口服强的松或安慰剂,每天1次,共2周.吸入性变应原或强的松前后抽静脉血检验血清.用酶链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中sCD86浓度.结果:在吸入变应原后24 h,双相哮喘反应组血清sCD86浓度从(491.8±15.4)IU/ml上升到(603.8±19.3)IU/ml,而单相哮喘反应组sCD86浓度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提高.强的松治疗2周后血清sCD86与基础值相比显著下降,从(532.7±12.3)IU/ml下降至(448.3±15.1)IU/ml.而安慰剂组则没有显著下降.结论:该研究证实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sCD86浓度在吸入变应原后升高,而用强的松治疗后其浓度则下降.

    作者:覃寿明;邓静敏;覃雪军;梁象东;施焕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游离脂肪酸异常蓄积与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而骨骼肌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外周组织.目前认为骨骼肌细胞内脂质含量过多,尤其是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的异常蓄积,是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肌组织内增多的脂肪将比葡萄糖优先利用,导致肌细胞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摄取葡萄糖减少,影响骨骼肌胰岛素信号的传递,引起胰岛素抵抗.现将FFA与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林媛媛;蒙碧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癫(疒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脑电图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检测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疒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单次痫性发作后不同时段的脑电图阳性检出率及其与大脑神经元的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原发性癫(疒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分别于间歇期、单次痫性发作第1、2、3、5、10天分别进行脑电图检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检测,并检测50名正常人的血清NSE含量作为对照.结果:60例患者痫性发作间歇期、发作第1、2、3、5、10天的脑电图阳性率分别为46.7%、51.7%、55.0%、76.7%、68.3%、48.3%.第3、5天脑电图阳性率与间歇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3天高.与间歇期比较,血清NSE含量以发作第2天高,第3天开始下降,第5天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单次癫(疒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对大脑神经元有损伤,痫性发作后第3、5天脑电图异常率较间歇期增高,可能是由于受损脑神经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兴奋性增强、膜电位不稳定,导致异常放电发生率增高.

    作者:黄瑞雅;李雪斌;韦世革;班亮阶;覃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39例疗效分析

    我院2004年12月至2005年9月共行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3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新平;陈景繁;朱慧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光动力治疗恶性肿瘤26例临床观察

    光动力疗法(PDT)是近年来新兴的恶性肿瘤治疗技术,随着国产光敏药物血卟啉衍生物(HpD)产业化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它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院自2004年2月引进该项技术以来,采用国产血卟啉注射液(Hp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HpD-PDT)治疗多种恶性肿瘤26例,18例随访6个月,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闯;杨荣宁;陈蔚;赵莹;刘立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缺血性心肌病血管重建及干细胞移植疗法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心肌供血长期不足,致散在性心肌纤维化或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区域由纤维瘢痕所替代.临床表现以心衰和(或)心律失常为主.大多数ICM药物治疗效果差,随着对ICM心肌内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的检出,为ICM的各种血管重建治疗找到了理论依据,并使之用于临床.

    作者:瞿运忠;庞振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p53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对8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VEGF与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乳腺癌62.5%和40%,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均为零,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型无关,而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中VEGF与p53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263 5,P<0.05).结论:VEGF和p53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粟连秀;陈红秋;杨达平;李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全麻应用的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各类小儿全麻病例90例,随机分为RⅠ、RⅡ、F组,每组各30例.诱导:在咪唑安定、异丙酚和维库溴铵复合下RⅠ、Ru组采用瑞芬太尼2.5μg/kg,F组作为对照组采用芬太尼3 μg/kg静注;麻醉维持:RⅠ组用瑞芬太尼0.4μg/kg·min-1、RⅡ组用瑞芬太尼0.25 μg/kg·min-1(在切皮和探查时追加1 μg/kg)、F组用芬太尼0.15 μg/kg·min-1,在异丙酚复合下持续输注.观察3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和不同时段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3组病例麻醉效果都满意,入室、诱导和插管时的各项指标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插管后10 min RⅠ组有18例心率减慢至80次/min以下,给静注阿托品0.02 mg/kg后得以纠正.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时间RⅠ、R Ⅱ组比F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述剂量的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曾斌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椎管内恶性淋巴瘤的MRI特征

    目的:探讨椎管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在椎管内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硬膜外恶性淋巴瘤6例的MRI表现.结果:肿瘤单发2例,多发4例,呈梭形、长条形、斑块状及串珠状沿脊髓长轴生长,呈TIWI等信号,T2WI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信号均匀;Gd-DTPA增强后呈中等度或明显均匀强化;有明显占位效应,脊髓受压变形,但信号改变不明显;4例可见椎管内肿块通过椎间孔与椎体边缘肿块相连及椎体信号改变,1例单纯椎管内肿块,1例合并椎体病理性骨折.结论:MRI对椎管内恶性淋巴瘤定性诊断方面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立新;陆建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时段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时段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治疗上的作用.方法:对76例确诊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每月多时段血糖监测及根据结果进行降糖药物调整使血糖稳定,观察2年.对照组为35例根据空腹及早餐后血糖监测调整降糖药物.所有病人定期检查血糖、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心电图、心脏B超、动态心电图(Holter)等.结果: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发生或发展情况经过秩和检验,两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时段血糖控制可延缓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并对心血管病变有改善作用.

    作者:钟立新;李必迅;吴森;满安;刘晓梅;甘文玉;余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疗效分析

    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较高,存活者致残率也很高,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急性期出血周围的脑组织水肿明显,脑灌注压降低以及伴随的脑缺血、缺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余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480例疑似性病患者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

    荧光定量PCR法(FQ-PCR)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等特点,近几年已经广泛应用于性病病原体的检测.我院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 480例疑似性病(STD)病原体,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吴玉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防范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一侧损伤可引起声音嘶哑,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两侧损伤可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故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6年2月829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和不解剖喉返神经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家耀;黄显实;黄小明;赫军;黄世佳;江现强;傅汉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电视宫腔镜和阴道B超检查不孕症623例比较分析

    子宫病变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本文对623例女性不孕患者进行电视宫腔镜检查,以宫腔镜所见及其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阴道B超检查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谭秀群;罗宇明;袁艳芳;丘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非手术部位迟发性血肿37例

    自CT问世以来,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而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非手术部位迟发性血肿的报道较为少见.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3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文昌;吴雪松;潘荣南;罗云平;李文;刘增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胆道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附7例报告)

    胆道大出血往往出血量大,病情紧急,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可危及生命,而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多难以奏效.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采用肝动脉造影诊断和治疗胆道大出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院1999~2005年对7例胆道大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富;王大健;曾自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难治性多耐药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日益增多,耐药菌株明显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1].为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笔者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入住我下呼吸道感染2 39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志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常见的疾患之一,占骨科住院的25%~40%[1].由于该病手术治疗较为普及,因此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据国内外报道该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0%.作者对我院1999~2005年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16例中出现并发症的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石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凌云微小按蚊与元江微小按蚊杂交试验

    目的:观察广西凌云微小按蚊与云南元江微小按蚊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方法:分别在两地的牛房采集胞血的微小按蚊,在实验室单雌驯养2代,用人工交配方法进行杂交试验,观察子1代(F1)的可育性.结果:Y×L组的产卵率极低,卵的孵化率为0,卵内未见胚胎形成,显示不育.Y×F1的孵化率、化蛹率均明显低于亲本,可育性低.结论:广西凌云微小按蚊与云南元江微小按蚊已存在部分生殖隔离,系两个不同的亲缘种.

    作者:石焕焕;田春林;李艳文;卢作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管内照射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188铼(188Re)血管内照射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只)和照射组(n=20只),均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照射组内皮拉伤后行188Re血管内照射治疗,管腔下0.5 mm处累计吸收剂量为15 Gy;对照组则不行血管内照射.分别于术后1、3周处死动物,取病理组织学标本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细胞分析.结果:照射组第1、3周PCNA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7.69±7.04)%与(20.88±4.55)%,明显低于对照组(42.71±6.11)%、(29.48±10.13)%(P均<0.05);照射组第3周平滑肌细胞凋亡细胞百分比为(40.16±7.93)%,明显高于对照组(28.50±9.39)%(P=0.018).结论:188Re血管内照射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减少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作者:曹莉;曾知恒;覃伟武;刘唐威;黄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