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李廉;黄建邕;潘少咏;郑惠冰;姚时贤

关键词: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栓塞
摘要: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应用栓塞子宫动脉(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4例子宫肌瘤患者,以Seldinger技术完成单侧股动脉插管,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并经DSA检查证实后,向子宫动脉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以栓塞子宫动脉,随诊6~12个月,观察月经改变、肌瘤与子宫体积变化以及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结果:TUAE治疗6~12个月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为原月经量的65.95%;第6、12个月肌瘤体积分别缩小66.87%、76.04%,子宫体积分别缩小45.14%、60.45%.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低热,持续1~3周,经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TUAE可有效地缩小肌瘤及子宫的体积,并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雌、孕激素对卵巢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雌、孕激素作用后卵巢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用细胞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雌二醇(E2)、孕激素(P)对卵巢癌细胞PE04、PE014生长的影响,再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细胞TGF-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E2刺激PE04细胞生长(P<0.05),轻度抑制PE014细胞生长(P>0.05);可以增加PE04细胞中TGF-α蛋白表达,不影响PE014细胞中TGF-α蛋白表达.P抑制两细胞株生长,并降低细胞中TGF-α蛋白表达.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上调TGF-α蛋白分泌,刺激卵巢癌细胞生长;孕激素则可能通过孕激素受体(PR)介导降调节TGF-α蛋白分泌,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

    作者:高琨;李力;陈心秋;张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HLA-DR基因与广西籍壮族IgA肾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籍壮族IgA肾病(IgAN)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25例广西籍壮族IgAN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的HLA-DR4、HLA-DR12基因频率进行检测,并测定等位基因序列.结果:壮族IgAN组HLA-DR4的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LA-DR4基因阳性组持续性镜下血尿伴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1例IgAN患者的HLA-DRB1* 04基因出现碱基对变异,149位A→G,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病理类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论:①HLA-DR4基因可能是广西籍壮族IgAN的易感基因;②HLA-DR4基因与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伴蛋白尿的广西籍壮族IgAN相关.

    作者:冯炜;廖蕴华;李铭邦;黄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超排卵中抑制早发LH峰方案的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的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超排卵治疗中抑制过早内源性促黄体生成素(LH)峰的作用.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54例,其中口服避孕药(OC)组31例,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组23例,比较两组在超排卵中月经第3天(C3),月经第8天(C8),肌注hCG日血清LH、雌二醇(E2)、孕激素(P)浓度以及使用hMG/r-hFSH的量、时间,卵泡数,妊娠率.结果:OC组和GnRH-a组均未出现过早LH峰.在C3、C8、hCG日的LH浓度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nRH-a组LH浓度均低于OC组,使用hMG/r-hFSH的量,时间和卵泡数OC组均低于GnRH-a组,差异显著(P<0.01),妊娠率经χ2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OC预治疗是可以抑制多囊卵巢综合征超排卵中早发LH峰,且费用低廉,取得满意的妊娠率.

    作者:覃爱平;杭馥;陈智平;李柳铭;李懿;江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7例高钾血症不典型心电图临床分析

    高钾血症系指血清钾离子浓度高于5.5 mmol/L[1],常引起心电图(ECG)出现高尖之帐蓬状T波,Q-T间期缩短及更为严重的QRS波时限增宽等典型变化[2,3].但临床上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血清钾浓度>5.5 mmol/L时ECG并非完全呈上述典型之变化,有时可呈不典型ECG表现即血清钾浓度增高(>5.5 mmol/L)但ECG不呈高血钾图形.本文对27例高钾血症不典型ECG进行分析.

    作者:孙中波;覃晓波;张志雄;莫书荣;李仕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胎儿畸形的B超诊断评价

    先天性胎儿畸形种类繁多,几乎胎儿的所有系统均可累及[1].早期检出宫内胎儿畸形,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在优生优育方面具有重要的筛查作用[2].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胎儿畸形,已被公认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为探讨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超声诊断认识,现对在本院常规超声检查的5 125例孕妇中查出的胎儿畸形的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杨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护理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肾脏受损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危害也大,狼疮性肾炎(LN)发生率与SLE病程长短有关,SLE患者如不在早期死于肾外疾患,绝大多数终都会发生LN.传统治疗LN的药物是激素,但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用细胞毒药物治疗为主,特别是用环磷酰胺(CTX)作间歇冲击治疗较单纯用激素者疗效好得多[2].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成功地为22例LN患者完成了8~13个疗程的CTX冲击治疗并使病情得到缓解.现将我们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符娟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二维超声在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三硝基甲苯(TNT)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图像改变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接触TNT工龄超过2年的80例和80例不接触TNT毒物工作人群进行肝脏二维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及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结果:发现TNT接触组肝脏二维图像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随累积接触剂量的增加,肝脏二维图像异常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P=0.022).结论:TNT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图像异常对该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朱林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 DB-C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水(72∶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进行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为0.040 32~0.403 2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41%,RSD=2.7%.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冠心丹参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敏琪;甄汉深;李运桂;周吴萍;党美琼;陈海燕;陈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硝苯吡啶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28例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浮肿、尿少、高血压及血尿.临床治疗中,前3种症状较易缓解,而血尿则可迁延较长时间,有的可达1年左右.我科1993~2003年应用硝苯吡啶联合基础疗法(抗感染、利尿、护肾等)治疗该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提高OSAHS患者使用CPAP呼吸机的依从性观察

    目的:探讨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通过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的,需要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的中重度OSAHS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前对患者采用多媒体等手段等进行健康教育.另40例为对照组,只做一般的使用CPAP呼吸机培训.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或家访形式填写调查表.结果:治疗后1年实验组匹慈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18.5±3.2),对照组为(28.0±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Worth嗜睡程度评价评分:实验组为(4.3±1.3),对照且为(12.9±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每天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时间为(6.2±1.2)h,对照组为(2.4±0.8)h,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OSAHS患者使用CPAP呼吸机的依从性,对OSAHS的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红;杨树栋;李慧;王自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浆置换抢救重度毒鼠强中毒62例临床分析

    毒鼠强对人的口服致死量为0.1~0.2 mg/kg,且有二次中毒的危险[1],近年来中毒事件有大幅度增多的趋势,病死率高(19.7%),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临床除了常规对症治疗外,对于急性重度中毒患者常采用血液净化疗法.常用的血液净化疗法有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其中血液灌流为常用,但对伴有血小板减少、血压低、生命征不稳的重症患者,治疗较为棘手.我们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观察血浆置换前后患者血中毒鼠强含量的变化,并与血液灌流作对比,以探讨血浆置换对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龚智峰;伍秋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胸脐皮瓣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

    1998~2003年,我科应用胸脐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1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强初;林树体;劳贵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感染对新生儿G-6-PD缺陷所致黄疸的影响

    目的:探讨感染因素对足月新生儿G-6-PD缺陷黄疸转归的影响.方法:将98例G-6-PD缺陷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分为无感染、轻度感染、重度感染3组.分析比较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及各组在≤3 d、~7 d、~14 d等不同日龄组的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的差异以及各组胆红素脑病发生比例的差异.结果:无感染组、轻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中不同日龄组的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感染组与无感染和轻度感染组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胆红素脑病发生比例升高.结论:轻度感染对G-6-PD缺陷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影响不显著.重度感染可导致G-6-PD缺陷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增高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比例显著升高.

    作者:林娜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显微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梗阻48例疗效分析

    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我们采用显微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梗阻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宁安;苏小容;杨钦灵;梁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31 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体外杀伤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体外对卵巢癌细胞株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采用补体介导细胞毒性试验检测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不同剂量以及不同时间段对卵巢癌细胞细胞毒作用的表现.结果: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对靶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131I加抗体混合组、单纯131I、单纯抗体;佳剂量为3.18×1011 Bq/g,佳作用时间为24~36 h.结论: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对卵巢癌细胞有明显的体外杀伤作用且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

    作者:黄薇;陈心秋;赵芳芳;王威廉;周德南;唐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咪达唑仑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清醒镇静胃镜检查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用于肝硬化患者清醒镇静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剂量.方法:106例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无肝脏疾病;Ⅱ、Ⅲ组均为肝硬化患者,其中Ⅱ组咪达唑仑用量为0.03 mg/kg,Ⅲ组咪达唑仑用量为0.04 mg/kg.观察其镇静分级、检查过程的患者遗忘程度、检查后感受情况、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及血氨含量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结果:Ⅱ、Ⅲ组镇静程度、遗忘程度均明显优于Ⅰ组(P<0.05),仅6例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1例出现呼吸循环抑制,其余患者检查过程中呼吸循环功能较稳定.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肝功能Child-Pugh A、B级肝硬化患者清醒时的胃镜检查有较好的镇静作用,但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及胃镜前曾出现肝性脑病者不宜使用.

    作者:周里琳;苏东星;陈庆州;潘志刚;陆才金;兰远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健康促进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血糖、血压、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将筛查并确诊的糖尿病病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对干预组采取为期两年的一系列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治疗率有显著提高(P<0.05),餐后血糖下降(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促进干预可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知识水平及对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对餐后血糖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作者:张利;卢昀春;杨春旭;凌利民;黄海波;曾兆良;王豫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198例分析

    1997年8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共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ST)19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毓标;覃洪斌;韦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AC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但早期改善微循环治疗对ACT的预后起关键的作用.我院近年来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注液治疗ACT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志武;胡正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乳腺良恶性肿瘤中p53蛋白和雌孕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肿瘤抑制蛋白p53、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71例乳腺癌组织、1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中p53、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ER和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54.9%和52.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则分别为6.3%、37.5%和31.3%;p53 在乳腺癌组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ER、PR间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p53、ER和PR表达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海涛;韦义萍;覃洪;罗虹;黄彬;赵刚;陈细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