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ACCP体系在餐饮业中应用研究

张明;李荣彬;杨文明

关键词:HACCP, SSOP, 食品安全, 危险性评估
摘要:我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明确要求,2007年餐饮业实施HACCP管理.在我国研究并建立一般餐饮业HACCP计划模型是当务之急.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马鞍山市2000~2006年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开展麻疹检测工作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马鞍山市2000~2006年麻疹疫情和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0~2006年全市报告疑似麻疹597例,实验室确诊26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30/10万.麻疹高发时间在每年1~6月份,发病年龄以青少年为主,在确诊病例中31.44%的病例麻疹疫苗(MV)免疫史不详,21.21%的病例无MV免疫史.全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敏感性不断提高,麻疹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结论 加强MV常规免疫,提高接种的及时性和麻疹监测系统、实验室检测工作是加速控制麻疹进程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08例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分析及护理对策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简称院内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NP)是指无明显起伏期感染的患者在入院48h后在医院发生的肺部感染.研究表明:NP在我国医院感染中占首位,约23.3%~42%,死亡率较高[1].

    作者:王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州大学城高校学生食堂现况调查

    为加快广东省高校的食堂建设和规范管理,进一步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效地防范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2005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后勤产业办组织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12家学生食堂进行了调查和评估验收.

    作者:王燕;陆惠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黟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黟县医疗机构2001和2003年消毒效果监测情况,找出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按《消毒和灭菌评价方法及标准》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全县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消毒监测合格率为74.22%;2001、2003年监测合格率依次为60.70%和88.51%;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4.35%、77.58%和69.00%,差异有显著性((χ2=12.42,P<0.005).结论 黟县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偏低,消毒效果不容乐观,存在院内感染和传染病传播扩散的威胁.

    作者:胡筱英;叶龙祥;鲍忠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双插管洗胃的方法及体会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因意识不清无法配合洗胃,本文介绍1例对患者采取双插管洗胃的方法.这一方法,既可缩短洗胃时间,避免因胃液返流引起的呛咳或窒息而导致的并发症,又可以对伴有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及时有效地机械通气.

    作者:张敦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二氧化氯含量测定中不确定度的评定

    为研究二氧化氯含量测定中不确定度的测定,本研究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二氧化氯的测定结果进行评定.

    作者:方义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节水防臭便器研制报告

    当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便器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类是水冲便器,二是有水冲功能的的直通便器,三是无水冲功能的直通便器.多年的实践证明,这3类便器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作者:李乃林;郭国伟;邵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巨大儿420例分析

    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g称巨大儿,属高危妊娠.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摄人营养过量,运动量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因为巨大儿孕妇分娩并发症多,为了保证母儿健康,对孕妇进行正确的产前诊断和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姚轶;罗秋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仿、四氯化碳

    自来水中一般都经过加氯消毒处理,这过程中使得水中有机卤化物的种类和含量增加,其中以氯化代烷(氯仿、四氯化碳)较高.这些都具有致癌性,因此对其含量的测定和限值的研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方法采用了毛细管柱、电子捕获检测器对水中的氯仿、四氯化碳进行测定,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谢启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种免洗手消毒剂临床消毒效果观察

    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消毒的执行率,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1].为此我们选择了市场上销售的3种免洗手消毒剂,进行临床消毒效果观察,以便从中选择1种速效、高效、质量优良、能够保证消毒效果的消毒剂应用于临床.

    作者:江兰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使用消毒剂污染原因及质量控制

    消毒剂在医疗工作中的使用质量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在控制医院感染发生起着举起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矿区基层医院2002~2004年作用的消毒剂进行抽样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怀;陈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理发美容业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评估

    目的 研究量化分级管理在理发美容业中的应用结果,探索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新方法.方法 采用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进行实施前和实施后量化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理发店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后与实施前相比较,平均得分提高了15.65分,B、C级分别上升了23.65、29.84个百分点,D级下降了53.86个百分点.美容店量化前后相比较,平均得分提高了15.40分,A、B级分别上升了13.02、29.70个百分点,C、D级下降了9.01、33.75个百分点.理发美容业各项卫生指标符合率等均有所提高.结论 在理发美容店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值得推广.

    作者:潘春生;陈健;范亚平;夏清云;朱佩云;刘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合肥市1991~2005年15岁以下儿童乙型病毒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自实行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以来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及占乙型肝炎总发病的构成情况,科学评价儿童乙肝免疫规划在控制乙肝发病方面的作用,为制定乙型肝炎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合肥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免疫预防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1~2005年间,全市共报告15岁以下乙肝发病3156例,年均发病率为20.37/10万.1994年为发病率高年份,报告病例数579例,发病率为56.21/10万;2005年为发病率低年份,报告病例数32例,发病率为3.31/10万.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占乙肝总发病的构成比例逐年下降,从1991年的18.23%降到2005年的2.18%.结论 1991~2005年合肥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总体流行强度呈现下降趋势,15岁以内人群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降低了乙肝的总发病率,乙肝免疫规划是控制乙肝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刘振武;王晓萍;钱冰;周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安徽省大学生近20年间运动素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近20年间安徽省大学生运动素质变化,为加强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85年、2005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中19~22岁大学生运动素质测试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结果 20年间安徽省大学生运动素质有一定变化,速度素质50m跑城乡男生、下肢暴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城乡男女生呈现上升;耐力素质1 000m/800m跑城乡男女生均明显下降;力量素质斜身引体/仰卧起坐城乡男生下降,女生提高,提高幅度乡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城乡差距逐渐缩小.男生除1 000m跑外各项指标均为乡村优于城市;女生仰卧起坐城市优于乡村,800m跑和坐位体前屈乡村优于城市.2005年各项指标均值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2000年).结论 我省大学生运动素质水平不容乐观.教育部门要加强学生体育工作,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作者:方俊;徐粒子;王淑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昆明鼠腹腔注射甲苯急性中毒的行为学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昆明鼠腹腔注射甲苯急性中毒的行为学表现,探讨甲苯急性毒性神经损伤.方法 昆明鼠随机分成6组,8 000mg/kg,4 000m/kg,2 000m/kg,1 000mg/kg,500 mg/kg等不同剂量甲苯小鼠腹腔注射制作急性中毒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染毒后观察24h一般行为学改变和4d、6d、8d、10d、12d、14d运用程控自主活动箱检测神经兴奋性变化,运用寇氏法公式计算药物半数致死剂量LD50.结果 甲苯染毒各组都有急性中毒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抑制;甲苯急性毒性对小鼠有严重损伤,其自主活动表现为短暂的兴奋后迅速转为抑制.LD50=1782.38mg/kg,S lg LD50=0.0602(LD50的标准误),LD5095%CI(可信区间)=(1358.31 2338.84)mg/kg.自主活动明显降低(P<0.05),2 000 mg/kg与1 000 mg/kg、500 mg/kg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小鼠腹腔注射甲苯发现具有急性毒性,LD50=1782.38 mg/kg;中毒小鼠自主活动性降低(P<0.05).

    作者:徐蓉;李光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固原市4所小学7~12岁学龄儿童视力监测与分析

    为了保护和增强少年儿童健康,了解和掌握我区小学生视力低下分布状况,为今后控制与降低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6年4月,对固原市一小、二小、四小、五小1~6年级学生进行视力监测.

    作者:王虎;马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5家实验室对含氯消毒剂含量及杀菌效果室间比对探讨

    目的 为了解同一含氯消毒剂在不同实验室间有效成分含量及杀菌效果测试值有无差别.方法 5家不同实验室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实验方法对有效氯含量及杀菌效果进行了室间比对.结果 5家实验室的有效氯含量测试结果平均值为47.1%,标准差为0.71,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菌效果,高剂量组杀灭对数值较接近,低剂量组则偏差较大.结论 不同实验室采用相同方法测试同一含氯消毒剂,有效含量结果较一致,杀菌效果偏差相对较大,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控制检测质量.

    作者:杨广岚;魏兰芬;徐燕;林玲;陈贵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合肥市某小学水痘暴发调查报告

    2006年4~5月,合肥市蜀山区某小学发生了1起水痘暴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学生家长反映后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照华;杨信杰;蒋薇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体温测量部位和时间的临床研究

    体温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护理人员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才能获取准确的体温数值,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测量体温常用的方法是腋下测量,但在产科病房,测量新生儿腋温时存在诸多不利之处,因为新生儿出生后需要保暖,新生儿包裹较多,每次测试腋温的时候都需要解开衣服,易使新生儿受凉,并且新生儿手臂不易固定,夹试体温计时需要护理人员扶托,为寻找一个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测温部位及方法,笔者对20例新生儿进行腋温、颈温的测试对比观察,并试将体温计夹试7min来测量颈温,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冉;黄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溴敌隆毒饵实验室有选择性适口性试验及灭鼠效果观察

    为了解溴敌隆不同毒饵的适口性及杀灭效果,为科学灭鼠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溴敌隆毒饵的两种剂型进行了实验室有选择适口性摄食试验和灭效观察.

    作者:周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